一、三峡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
三峡山的特点:连绵不断、高耸峻拔,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水的特点: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江水盛大、水流湍急;春、冬清澈见底,奇异峻秀,摇曳多姿;秋悲寂、凄凉、忧伤,令人伤感。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二、三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峡】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
2.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3.只有四百多里。
4.略无:毫无,完全没有。略:皆。阙:通“缺”,缺口,空隙。
5.嶂:读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6.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7.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8.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9.襄:读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10.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11.沿:顺流而下(的船)。
12.溯:逆流而上(的船)。
13.或:如果(也有版本上是有时的意思)。
14.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5.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16.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17.朝:早晨。
18.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9.虽:即使。
20.奔:奔驰的快马。
21.御:驾着,驾驶。
22.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疾:快。
23.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24.绿潭:碧绿的潭水。
2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2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2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28.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29.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30.良:很。
31.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32.霜旦:下霜的早晨。
33.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
34.凄异:凄惨悲凉。
35.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婉转。
36.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37.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38.沾:打湿。
39.裳:读cháng,衣服。
【出处】郦道元(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
【作品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
【个人成就】
撰《水经注》四十卷,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
三、三峡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1、三峡的山(长、多、陡、高)
2、三峡的水(凶险、迅疾)
3、三峡的春冬美景(清幽)
4、三峡的秋景(悲寂、凄凉)
《三峡》是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三峡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象。作品原文如下:
《三峡》
作者:郦道元 朝代: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对照: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扩展资料
《三峡》赏析: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风貌。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讫分明,各具特色。
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
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
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四、三峡中对山水景色特点的概括有哪些?
1、一是奇特。可以说,三峡山水无处不奇,真是山奇、水奇、云奇、岩奇、洞奇。山的形状奇特,有的如黄牛,有的似仙女,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金盔银甲,有的如兵书宝剑,有的如巨大屏障,有的像硕大的风箱,有的像牛肝马肺,有的如柱顶天,有的似飞龙,有的如舞凤,有的如群仙聚会,有的如苍鹰,有的如香炉……无奇不有。
江水亦奇,三峡之水,或遇巨崖夹峙而如万马奔腾,或遇险滩礁石而急湍奔流,或与众溪汇合更为浩浩荡荡,或遇宽谷而静静流淌。云之奇,奇得天下闻名,或从崖畔如卷而出,或如直柱袅袅而上,或色彩斑斓如少女的罗裙,或亮丽如干爽的丝绢,诗人元稹为此写出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绝句。
岩之奇,或独立山巅,或偃卧江边,或如条条游龙依附于山体,或如书页层层叠堆,或立或卧,或斜或直,或凸出或凹陷,或堆集如众人聚会,或孤立如望夫归来。溶洞之奇,奇如地下迷宫,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特色各有,风姿各异,或藏于深山之中,或与江水相连,或曲折下行,或沿山体上升,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地下世界。
2、二是变幻。三峡山水的美,具有四季之变,昏晓之变,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的特征。春日的峡江,佳木繁荫,万紫千红,盛开的桃花向你微笑,满山的杜鹃花向你献媚;夏日树林郁郁葱葱,阳光充足,青山赤水相映衬,煞是壮观;秋日明净艳丽,峡江柑桔、脐橙带着金黄色的面庞向你点头,山崖青黄相间,枫叶泛红,好似水彩画卷;
冬日彤云密布,乌云常聚山间,有时飘来阵雨,有时飞溅冷霰,有时雪花飘飘,远山白头,近山敷粉,煞是好看。其昏晓之变也十分明显,清晨山重重,雾蒙蒙,江水浩淼奔流,金色的太阳从群山的山脊间露出,有时隐入淡灰色的云层,在云层边缘上镀上亮晶晶的光芒,给人变幻多姿的美感;夕阳欲坠之时,江面愈来愈暗,山影愈来愈重,景色雄壮而阴沉。
3、三是壮美。三峡山水是壮美的典范,群山气势磅礴,壮阔雄浑;巫山十二峰巍峨挺拔,朦胧深远;大溪小溪回漩激荡,或奔涌,或潺潺,或与群山撞击;长江主流更是气势澎湃,或惊涛拍岸,或狂涛卷雪,或舒缓平和,或翻滚沸腾,一派雄伟景象。
作家刘白羽在《长江三日》日描写三峡的壮美十分传神:“天空江上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使人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赫赫声势,而且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象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象不是一只船,而是你自己在和江流搏击而前。”“透过闪闪电炬,从惊涛骇浪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经,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
三峡山水的这些美的特征,给旅游者带来了无限的审美感受,更熏染、陶冶、影响着三峡人,成为三峡人寄托情感的底色,创造文化的载体。水的瑰伟奇丽
扩展资料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郦道元生于官宦世家,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
它名义上是以《水经》为蓝本作的注释,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
五、三峡的风景特点和人文特色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 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裂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六、长江三峡旅游景点特点有哪些?
主要的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必过
然后有小三峡(风景不错,比大三峡好,不过要自费,而且这个季节不适合)
圣女峰 这个要特定天气 特定角度和特定时间看,随缘。
石宝寨 自费 不记得是两百还是多少了
丰都鬼城 ,还不错,注意特色辣子鸡有家做的不错,可以适当买点。
两坝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第一次看还比较新奇,尤其是坐大游轮的时候。
三游洞,西陵峡口景点,主要是人文景观,要是时间充足,可以在三游洞景区的龙泉山庄住一晚,不贵,四星级,去年重新装修的,风景特别好。
然后零零碎碎的一些景点主要还是看游轮的计划,推荐在五月到十月之间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