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俗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除了对其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视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考虑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民俗文化的开发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业已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时尚的现代生活,大多数民俗文化形态逐渐淡出入们的生活,成了人们逐渐遗忘的角落,民俗发展后继无人,青黄不接,许多已经面临断线的危险。还有一些民俗旅游村落在外界的影响之下,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掌握传统的民俗技艺的人也逐渐减少。近期,河南大学做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他们组织了一个民俗文化考察团,沿黄河流域先后走访了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和商丘等地,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沿黄”民俗文化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许多人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淘汰那些传统落后的东西,又由于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在许多地区未被发掘,所以在城市里,除了有一些公园会定期组织一些民俗节目表演外,而像道情、皮影戏等民俗艺术,目前仅仅有少数老年艺人会表演,有些甚至已经完全灭绝。不难想象,长此以往,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在我们的忽视之下消失殆尽。

尽管我们知道,民俗是发展变化的,同时民俗文化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科学的成分,但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还是应当尽可能的做到,在认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

民俗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构成,它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文艺等,其内容非常庞杂聿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做到对开发对象的了解,并精心选择开发内容。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与客源地文化习俗差异越大,越能够产生吸引力,所以,在选择开发项目时,应主重有特色的部分

三、开发效益的问题

作为一项产业的旅游业,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旅游的开发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经济效益,要通过吃、住、行、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游因商业气息过浓而影响文化内涵的体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我们进行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在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选择恰当的经营管理制度,其次应注重开发地区的区位特征。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注重开发区域的可进入性和环境状况,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使景点构成产品组合,优化投资效果。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组合状况

首先,要处理好单一景点与成片的旅游区之间的关系。一个孤立景点的市场吸引力不大,可进入性也不强,应尽量组合成旅游线路进行开发。其次,要开发一个理想的民俗文化旅游胜地,应做到文化、乡情、景观三者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游客从景和物中真正了解文化和乡情,使旅游活动更丰富、更真实、更有意义。

最后,旅游购物也是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部分。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最有弹性的因素,尤其在民俗旅游中,由于民俗旅游商品能够较好的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能很好的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因而其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大力发展具有纪念性、工艺性和实用性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的旅游商品、食品、服饰和工艺品应当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传统产品要巩固,新产品要大胆开发,这些必将为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提供强大的支持。

总之,民俗旅游可以说是当代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它将以它那传统、神秘、迷人的风姿为我们展现中华民族的深厚的又化内涵,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我们应当使它历久弥新,不断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二、民俗风情对旅游地区的影响?800字

不是很完整 我截取了一些 没找到完整的文章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基础。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继承与延续;每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文化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发展的轨迹,而不是对其他模式的照抄照搬。

饮食也是旅游活动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古往今来,饮食被人们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旅游者对饮食的需求不仅在于吃什么,更重要的是怎样吃,使用什么饮具、餐具、以及食用的氛围和方式。而风情各异的饮食文化最能符合旅游者尝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食品的需求,在享用风格迥异的食物、餐具饮食方式时,旅游者可以得到感官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因而,饮食文化成了重要的,可利用、开发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人类的居住形式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反映,由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人们的居住习俗也就各具特色。民居建筑是时代的写照,是艺术、文化、科技高度集中的反映。即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都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文化、民族和地域特色。所以,民居建筑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能折射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构成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中一道诱人的风景。

形形色色,不胜枚举的民俗节日、庆典活动也是我们可开发、利用的宝贵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可以空间或时间为线索,推出系列民俗节日,庆典活动旅游产品,线路,使旅游者从民俗节日活动中欣赏和了解各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体验当地人在节日期间那种奔放、狂欢的情绪情感。民俗节日是该民族民俗生活的一次集中演练,是民俗活动的大展示,旅游者可以直接地了解和考察该民族或地区的民俗生活,不仅使他们在群众性的狂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增长了见识,而且得到休息、娱乐,使身心愉快和松弛。利用节日庆典活动,繁荣各地土产风物、工艺美术品是旅游者购物的主要对象,在旅游收入中占很大比重。但我国的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如雕刻、刺绣、漆器、美术陶瓷、编织、印染、泥塑、风味食品等,都是可深层次开发、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时,在满足旅游者的购物心理和动机和突出独有的民俗风情的同时,还要有所创新,并符合纪念性消费商品的规律,就可以打开民俗旅游商品市场。

三、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的旅游有什么样的影响

会增加地方旅游特色和旅游资源的丰度;会增加旅游活动的吸引力;会增加旅游地的形象特征;会影响旅游地的旅游发展方向等

四、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影响是正面的。如井冈山吧,我们去开发它,不单单是因为它的风景秀丽,更看重是它具有革命遗址和历史事件。开发文化特色景点对当地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对小游客(*包括中外的各种游客)来说,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最佳教材。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把天地自然看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因此,不论儒家、道家或墨家,也不论哲学、文学或艺术,大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关爱与亲近,把自然与人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影响到中国科学、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着中国的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