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有什么影响

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旅游消费受多种因素影响,旅游活动除需具备客观条件外,还会受到传统文化、个人心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观念又是受文化影响的。

长期以来,中国人“在资源、人口和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节欲和适当消费为特色的物质观和消费观始终是我国传统主流消费理念的核心,而且这种消费理念也是与强调集体主义导向和追求和谐的传统价值观相协调的”。

中国人主张生活上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做到年年有余,不提倡超前消费。其一是由于我们民族忧患意识特别强的缘故,人们总是把大部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经济不宽裕也是注重储蓄的另一个原因,人类社会早期不发达的生产力所带来的物质匮乏决定了人们对于消费形成的道德偏见,即消费是“恶”,认为大手大脚地花钱是一种可耻行为,而勤俭节约则被看成是道德高尚,受到尊敬和赞美。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中国的家庭大多数表现为刻意追求家庭生活的和睦、延续完善及天伦之乐,重视子女的教育和前途,为此必须或者说宁愿节制现时消费,勤俭持家。

二、地理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有哪些影响?

1.对旅游消费者感知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使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对象的感觉和知觉出现差异。例如,受儒家、道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游客在游览自然景观时更容易“寄情于山水”,将自然景观人格化;而西方游客外倾性的性格使得他们在面对自然景观时,更容易用探索的眼光来审视事物,并通过全身心投入刺激、激烈的旅游活动来寻求自然景观的形式美和现实美。

2.对旅游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差异会使旅游消费者形成不同的消费习惯。例如,中华民族在消费性格上重积蓄、重计划,在消费上重实际、重耐用;在审美情趣上喜欢比较含蓄、柔和的色调,追求庄重大方,要在朴素中显出典雅;在社交上,习惯于保持低调,和别人保持一致,不愿独处、离群,求同心理较强,旅游消费容易受群体影响,形成从众消费效应。而西方人习惯于推理分析,消费上强调个人权利与价值,乐于保持自己独立的形象,优先考虑自己的意见。

3.对旅游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差异使旅游消费者在面对旅游对象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情感。例如,西方旅游者对“13”“星期五”这些字眼比较忌讳,如果在旅游活动中出现类似字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又如,中国旅游消费者喜欢数字“6”“8”,暗含“顺利”“发财”之意,在旅游活动中如出现上述数字,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情绪情感。

4.对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态度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的心理倾向。例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消费者对异域饮食文化的认知往往会出现差异,从而导致对异域饮食的不同态度。又如,马来西亚航空MH370事件后,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旅行意愿大幅下降,体现了旅游者处在基本生命安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的社会规范认知中。

三、什么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个方面。也可以细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四、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

1、旅游经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它的本质属性是经济性

首先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保证,就不可能产生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其次,旅游经济由各种大小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不同、组织类型不同、服务范围不同、提供服务方式业不同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游客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从中盈利并力图通过经济核算,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许多国家都已经把旅游经济列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再次,旅游经济是综合性经营的行业,它可以促使和带动与旅游有关的其它经济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和促使货币的回笼。

2、旅游经济属于第三产业

旅游经济生产旅游商品,并通过出售这些商品,获得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产业。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产业:哪三个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这里的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的产业。在我国第三产业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如金融)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文教卫)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国家机关、警察、军队等。)旅游经济属于哪一个产业?

第三产业的第二层次,是为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

3、旅游经济具有文化性质

从消费角度看,旅游消费主要是一种文化性消费,即旅游消费在构成上虽然离不开物质资料但主要是文化性、精神性资料。旅游者通过支付一定的金钱和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其动机都是为了获得一种物质文化享受满足其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在食、住、行、游、构、娱等方面所付出的消费,其本质是文化消费,如旅游者欣赏名山大川、了解文物古迹、体验民俗风情、品尝美味佳肴、感受旅游乐趣,都是文化消费行为。旅游经济就是以生产和制造能满足这种旅游消费需要的产品为己任,并通过与旅游消费者的交换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容的、有特色的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帮助旅游者实现其完美的旅游愿望,同时表现了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因此,旅游经济既是经济产业,有是文化事业,而且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旅游经济在出售“服务”产品时,要突出文化性,在旅游整个过程中要深入发掘文化内涵,以满足旅游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五、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1)社会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题、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等要素的总和。

(2)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行为最为广泛、最深刻的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往往影响着社会的各阶层和家庭,进而通过个人和心理因素包括文化、社会阶层、参考群体等影响消费者行为。

(3)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使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对商品的选择标准。

(4)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决定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培养消费者的习惯。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消费者购物的内容和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

(5)社会文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思想等,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