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坦培拉在哪儿
坦培拉 ( 美术百科)
坦培拉 ( 美术百科)
hzd712 >《美术知识》
阅10675转252018.02.01关注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坦培拉(俗称蛋彩画)是英文“Tempera”的音译,来源于古意大利语,意为“调和、搅拌”,后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也常单用于鸡蛋等乳性胶结合剂组成的绘画坦培拉绘画的艺术特色在于速干、技法自由、光彩自然、和谐悦目、色彩稳固、绘画耐久。
坦培拉是一种区别于油画与现代丙烯材料的独立的技法材料体系,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画种。在欧洲,其诞生远远早于油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乔托、波提切利都是坦培拉绘画的大师,我们熟知的波提切利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等都是以坦培拉技法完成创作的。不过随着油画创作技法的日趋完善,坦培拉逐渐被淡漠遗忘,至16世纪,油画基本取代了坦培拉绘画。直至19世纪才慢慢复兴起来,20世纪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以极为写实的坦培拉绘画技法表现美国浓郁的乡土情调,创作了一批极具表现力的经典作品。
从技法层面上讲,坦培拉不同于油画中的直接画法,运用的是一种多层罩染的技术,称为“间接技术”。一般说来,在经过严格制作程序的坦培拉底板上,先薄薄涂上一层透明的底层色,用水比较多,能被底板很好地吸收。这一底层色或叫有色底,既可加快作画的速度,又可使画面统一在整体的色调中。有色底可以是一种颜色,根据画面构成也可以是多种色块组合而成。在古代绘画中,这层有色底通常是灰绿色或土黄色。在有色底上,要经过几遍有时甚至是十几遍的薄涂色彩来逐渐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其中还要多次反复提白,即使有透明颜色的层层叠加,有色底的颜色仍会透出来,产生特殊的色彩效果。上层颜色可以比下层颜色稍重一些,薄涂在画面上,这使我们可以看见两个几乎是对立的颜色是如何相互渗透并产生含蓄而深远的效果,这是十分有趣的色彩的结合过程。这种叠加色层产生的视觉混合的美感与直接画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波提切利的坦培拉作品《维纳斯的诞生》
参考:
《坦培拉绘画技法》,刘孔喜,载于《美术大观》2005年第2期
《谈坦培拉绘画技法的艺术特色》,王治平,载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
二、堪培拉绘画它有何特点?出现在什么时候?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澳大利亚中部艾尔斯巨石(Ayers Rock)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 Rock属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位于北领地艾丽斯泉市(Alice 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俗称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因此每年吸引着来自澳大利亚国内外约40万游客前去观赏。
甭说外国人,就是澳大利亚本土人,如果你告诉他你已游览过艾尔斯巨石,那也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其原因主要是因路途遥远,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费用。艾尔斯巨石是澳大利亚土著人(Anangu阿南格族)的圣山,是澳大利亚的发祥地。由于她充满着无限神秘色彩,走进澳大利亚中部,亲眼目睹这一巨石的风姿,是我到澳大利亚以来一直期盼的梦。2004年10月初,趁放长假的机会终于圆了我在澳大利亚的梦——走进中部,亲眼目睹了她那奇特、多变而迷人的风姿。直至今日仍回味无穷,索性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一行六人一早从堪培拉乘飞机出发,经阿得雷德、艾丽斯泉市换机,三起三落终于在当日下午1:30分到达了艾尔斯机场。当我们从空中第一眼鸟瞰到艾尔斯巨石时,心情万分激动,马上拿出数码相机想从空中拍摄下她那壮观景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怎么聚焦也无法拍摄下来,顿时她就更给我们一行人增加了“圣石”的神秘色彩。
当飞机降落后,我们马上从机场租了一辆日产尼桑牌四轮驱动吉普车,急转直下沿着宽阔的公路朝艾尔斯巨石驶去,大约半个小时后,公路的右前方一座粉红色的巨石在蓝天、白云、红地、绿草的映照下突现在我们面前,瞬间那种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等不及把车停泊到艾尔斯巨石的停车场,就急不可待地半路刹车,先远距离地好好欣赏欣赏这一世界奇观——艾尔斯巨石。啊!艾尔斯巨石,你太美了!太壮观了!我们为你而来了!顿时同行的朋友们就是一通狂拍。
艾尔斯巨石基围周长约9公里,海拔867米,距地面的高度为348米,长3000米。她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正中央,孤零零地奇迹般地凸起在那荒凉无垠的平坦荒漠之中,好似一座荒凉礼赞般的、超越时空与地空间的天然丰碑。对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岩石,至今科学家仍破解不出其确凿的出处来源,有的说是数亿年前从太空上坠落下来的流星石,其三分之二沉入了地下,三分之一浮在了地面。有的则说是一亿两千万年前与澳洲大陆一起浮出水面的深海沉积物,恐怕这个难题将成为千古之谜。
1873年一位来自南澳的测量员,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横跨这片荒漠,正当他饥渴难耐之时,突然一座巨大的石山展现在他的面前,当时他还以为自己是因疲劳而产生的幻觉,没想到竟是一座奇特的整体巨大岩石。因为他来自南澳,因此就以时任南澳洲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大岩石。1985年澳大利亚政府正式把这座圣岩交给当地土著居民阿南格族管理,现在这里已开辟成了一座国家公园,英文名字为Uluru-Kata Tjuta Nationnal Park,这个公园现在已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组织列入保护名单 。
许多人为了攀登艾尔斯巨石而来到这里。攀登的地方只有西面一个入口,这条路线就是当年高斯攀登的路线,当年高斯赤着脚往山顶爬,磨得两脚血泡模糊,疼痛难忍,然而当他到达顶峰时却激动地喊道“我值了!美景报偿了我。”当我们来到入口处正准备攀登时,突然看见入口处左侧矗立着一块一米见方的牌子,上边用汉、英、法、日等语言写着:“为了表示对土著传统文化的尊重,请您最好不要攀登,如果您一定要攀登的话,请沿着索道攀登,一定要注意安全……”。 艾尔斯巨石对当地土著人来说是一座圣岩,他们认为这里是宇宙的中心,是祖先神圣居住的地方,他们为此而顶礼膜拜,敬若神明。传说洞内居住着彩色蛇神,因此人们定期前来朝拜。这座圣山本来是除了祭司以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攀登的,因此有很多土著人对旁人攀登这座圣山表示不满。然而只是以攀登为目的而来的游客又是当地人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土著人只好默认。本想痛痛快快爬到岩峰的我,为了尊重当地土著人的风俗,即刻改变了主意。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先开车围着巨石转一圈,以示初来乍到的我们对这座圣山由衷的景仰与崇敬之情。
听从岩峰上下来的澳大利亚朋友介绍,攀登这座巨石一般人往返需要1个半到2个小时,当然也有英雄好汉创下了上下仅用13分钟的记录。攀登时最好带上一瓶水和一双防滑手套,只要身体健康,穿着合适的鞋子都可以爬到顶峰。道路险要之处装有锁链,你可以借助它往上爬。攀登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虽然风大,但是不会太热。巨石顶峰7月份(澳大利亚的冬天)最低气温会达到零下5度,12月(澳大利亚的夏天)则会达到零上50度。装有锁链的地方坡度很大,一定要抓牢,否则万一遇到狂风会被吹倒,那就会丢了性命。为了纪念攀登过程中不慎丢了性命的人,其纪念碑雕刻在攀登处右边的岩石上。听说站在巨石顶上可以远眺那一望无际的荒漠,眼界十分开阔,除了远处45公里的奥尔加斯(The Olgas),几乎什么都没有,间或长些茅草和耐旱的沙漠树木,也显得十分渺小。我们由下往上望,深红色的巨石上,依稀可见一条狭长的略发白色的小路,那是因游人攀登时久的缘故而形成的。在同一条狭小的石路上人们自然分成了上下两排纵队缓缓有序地向上向下行走着。
除了攀登领略巨石的美景外,还可以环行散步观看,圣岩全长9公里,走完全程一般人需要3个多小时,途中你可以观赏巨石上雕刻着的土著民族岩石艺术和绘画,绘画向人们介绍着居住在巨石附近的阿南格族的传说。途中有一座土著人进行神圣祭奠的殿堂,洞壁上保留着史前壁画和崖刻,大多是动物的形态以及他们信仰的图腾,虽年代已久,但仍依稀可辨,她向来访者述说着土著人祖先的业绩和神圣的故事。在这附近还有一个名为坎踞峡谷(Kantju Gorge)的小池塘,下大雨时雨水沿着岩石滑落到池塘,会形成一座十分壮观的瀑布,美不胜收!
开着车子观看圣山,真的是别有一番天地,我们奇迹般地发现这座圣山很会“变脸”,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她那千姿百态的美容。远远望去这块巨岩的表面十分圆滑而光亮,像一座红色巨型的大理石碑,碑石上似乎没有一道裂缝和断痕,只有无数条整齐的纵沟横纹和大小不一形状奇特的凹凸处,那都是岁月留下的风化与水化的痕迹。仔细观看,有的地方像是一朵巨大的蘑菇头;有的像是雄壮的狮身;有的像是突起高大的驼峰;有的像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是巨大的瀑布群;有的像是打闹戏逗中的母子狮;有的像是浩浩荡荡的八仙过海;有的像是一张张极富性感的嘴唇,或大张或微闭,真是不胜枚举。面对巨石你可以展开你那丰富想象的翅膀去寻觅与遐想。有一个地方非常值得介绍给大家,那就是一处最有名的“袋鼠尾巴”,这条巨大的“袋鼠尾巴”约有200多米长,紧紧依附在一座高大的石壁上,中下段还是中空的,而且很自然地一直延伸到地面,真是活灵活现,与鲜活的袋鼠尾巴别无两样。据说这条“袋鼠尾巴”象征着男根,是制造生命的源头。在殿堂“凹状入口处”则象征着女阴,为生命来源的出处。无论如何解释,这条巨大雄健的“袋鼠尾巴”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这座圣山的的确确是属于澳大利亚的”。
更加吸引观光客的非变幻多端的巨石色彩莫属了,一般来说一日之内巨石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换出七种颜色,简直精妙绝伦!巨石不断变换的色彩,仿佛是一位十分爱美的千姿百态的模特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在更换着她的时装。黎明前,艾尔斯巨石穿着一件巨大的黑色睡袍,安详地躺在那广博无垠的大地之中,一副朦胧惺忪的模样。日出时,巨石穿上了浅红色的外衣,一副少女出水芙蓉般的娇媚;到了正午巨石则穿上了橙色夏装,一副朝气蓬勃、火辣辣的强悍;傍晚夕阳西下,巨石则又穿上了深红或酱紫色的秋装,一副千锤百炼如火燎原的成熟;夜幕降临前,巨石则又穿上了黄褐色的晚礼服,一副高贵显赫的端庄;夜幕降临后,巨石则脱掉了所有的时装,与大地融合在了一起,一副休闲懒散的模样;风雨前后巨石则又披上了银灰或近于黑色的大衣,一副深沉、宁静、刚毅木讷的厚重。万一遇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山雨欲来风满楼时,那就毫无办法攀登巨石和观赏她那变幻多端的色彩了,然而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番壮观景色——你可以尽情地观赏壮观瀑布中的巨石。风雨中,巨石则又换上了硕大的黑色蓑衣,迎接着暴风雨的考验,大雨过后无数条瀑布从蓑衣上急淌直下,一副千条江河归大海的壮观景象。偶尔风雨过后,彩虹高悬天边,又好似给巨石镶嵌上了一条巨型的五彩发带。总之,很难用语言把巨石变幻多端的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关于艾尔斯巨石百变颜色的原由众说纷纭,但根据地质学家的推断与考证,认为艾尔斯巨石主要由红色砾石组成,其含铁量相当高,岩石表层的氧化物随着阳光不同角度的照射,而不断地变化着其颜色。这种奇妙变幻的光影,给艾尔斯巨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
我们虽早已从艾尔斯巨石回到了首都堪培拉,然而激动的心情犹存,盼望着下一次再次走近你——艾尔斯巨石,那时我一定再与你亲密接触,再一次亲眼领略你那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容颜
三、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 10分
澳大利亚原来的临时首都是墨尔本,1927年至现在的首都是堪培拉。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的时候,尚未能确定首都的地点。
早在讨论成立常个统一的联邦的时候,墨尔本和悉尼都各自积极争取成为首都。
19世纪中叶,墨尔本是一个比悉尼还繁荣的大都市,后来随着悉尼的日益繁荣,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以墨尔本作为临时首都。宪法草案规定:新成立的澳大利亚联邦 *** ,首都不能位于任何一个州,应该拥有一块能供联邦 *** 自由使用的特区领地。
1908年,澳大利亚 *** 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新首都。新首都不能位于任何一个州,而必须在联邦领地内。因新首都的建造需要时间,因此墨尔本继续作为临时首都。于是在1901年至1927年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墨尔本实际上担当着澳大利亚首都的角色。
1912年,新首都开始建设。建设中间,经过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顿,共用了14年,于1927年建成,并迁都于此。
后来,又为确定新首都的名字商讨了好长时间,最终选择了当地居民的传统名称-——堪培拉,意思是“汇合之地”,民众又叫做“聚会的地方”。
澳大利亚首都是哪个城市?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堪培拉城 (Canberra) 坐落于 澳大利亚 东南部,首都特区北端,其东北约280公里处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西南约650公里处为该国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当年澳大利亚建国时,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城市为争当首都而争执不下,定都于两者之间的堪培拉才使双方的争执作罢。 堪培拉城市不大,人口约33万 ,其名称来自土著语,意思是“聚会的地方”。作为澳大利亚全国政治中心和联邦 *** 机构所在地,堪培拉一年到头会议多,各国元首访澳时也都在此与澳大利亚 *** 首脑会面。 以新市镇的方式规划兴建的堪培拉是个相对年轻的都市,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伯利·格里芬设计建造,1913年动土开工,并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启用。 1963年人工建成的格里芬湖位于堪培拉市中心,周长35公里,面积为704公顷,用来纪念这个城市的规划建造设计师伯利·格里芬。横跨格里芬湖的联邦桥和国王桥将市区的南北两部分连接起来。湖心有为纪念库克船长上岸200周年而建的“纪念库克船长喷泉”,水柱高达137米。湖中的阿斯彭岛上建有一个钟塔。它是英国为纪念堪培拉奠基50周年而赠送的。 澳大利亚的政治核心国会大楼,作为堪培拉最显眼的标志性建筑,这个高大宏伟的建筑是澳大利亚总理和议员商讨国事的办公场所。这座巨大的圆形建筑于1980年底动工,耗资11亿澳元,以取代旧的议会大厦。新的国会大楼1988年5月落成,楼高6层,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内有4500个房间。大楼圆形的花岗岩外墙与国会山的形状配合得天衣无缝,整个建筑的核心是矗立在大厅顶上的不锈钢旗杆,高达81米,直插云霄。 站在国会大楼门前,放眼远望,位于格里芬湖畔另一边的战争纪念馆尽收眼底。战争纪念馆位于安斯利山脚。这座雄伟的圆形建筑是为缅怀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澳大利亚将士而建造的。纪念馆门前宽阔的马路两旁建有一些纪念碑,以纪念曾为这个国家的自由、正义和信念而献身的人们。纪念馆中有大量的实物、照片和绘画,告诉参观者一个个悲壮英勇的战争故事。 堪培拉与北京渊源颇深,早在2000年,堪培拉已与北京相互确立姐妹城市关系。
澳洲首都是哪里? 10分
堪培拉是澳耿利亚的首都。总人口32.5万人(2004),在澳大利亚所有城市里排名第八。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积为国家公园或保留地,它坐落于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北端,城市的设计受到花园城市风潮影响,抛掉以公园作为点缀的旧有观念,将许多重要区域直接融入天然植被,因而享有“天然首都”美誉。然而,堪培拉的发展之初便面临到二次大战和经济大恐慌,计划歧见剧增、都市发展监督效率大幅下滑。二次大战结束后,在总理罗伯特·孟席斯倡议下,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成立、握有执行权力,堪培拉开始以新兴首都之姿蓬勃发展。
澳大利亚的首都有几个?是什么? 10分
1927年之前,首都:墨尔本。
1927年之后,首都:堪培拉。
早在1901年,墨尔本就已是澳大利亚联邦首府所在地,当时的墨尔本比悉尼要繁华。后来,随着紶尼的经济发展,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首都。于是,一场激烈的首都争夺战在墨尔本和悉尼之间展开。为化解两个城市争当首都的矛盾,澳大利亚联邦 *** 决定在两地之间建造一个新城市,作为新首都。这个“渔翁得利”的城市,就是堪培拉。1913年,堪培拉开始动工兴建,1927年它正式成为联邦 *** 所在地,联邦议会也由墨尔本正式迁于此地。
有趣的是,堪培拉并不位于悉尼和墨尔本的正中,它距悉尼只有不到4小时的车程,而距墨尔本则约7小时车程。
尽管历史悠久,作为政治中心的堪培拉却显得有些冷清,一如其本身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如不留意,很难感觉到堪培拉与澳其他小城市的差异。只在市中心及其邻近几个小区,人们可以看到联邦 *** 各部门的办公楼,最突出的当是位于格利芬湖南岸高坡上的联邦议会。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堪培拉做为澳州的首都极富戏剧色彩,建都原因可追溯到殖民时期各殖民地相互妒嫉争执年代。1901年,澳大利亚6块殖民地结为联邦。这时,悉尼和墨尔本两地围绕谁是澳大利亚的未来首都发了激烈争执。一番较量之后,大家做出了一个在距两地同样不便的地方创建新首都的妥协方案。因此,新南威尔士南方高原上一个不知名的小山谷便被选作建都地。堪培拉是美国建筑师格里芬设计的。他利用堪培拉的地形,在首都山与安斯利山之间形成一条轴线,连接着新议会大厦和战争纪念馆这两座标志性建筑。因城市中没有水,人工建造了格里芬湖,格里芬湖就象一条纽带一样把,使整个城市生动起来,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均绕湖而建,其中包括国立图书馆、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最高法院、首都展览馆、国立大学、澳洲科学院等
澳大利亚的首都 10分
正确答案是堪培拉。
可是大家通常会疑问:为什么不是悉尼呢?
悉尼(Sydney,另译为雪梨)是澳大伐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濒临南太平洋,是澳大利亚乃至大洋洲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全球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悉尼是全澳的经济、金融、交通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悉尼是国际主要的旅游胜地,以悉尼歌剧院和港湾大桥而闻名遐迩。悉尼在澳大利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服务业是悉尼经济的主体,悉尼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澳的30%。大部分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在悉尼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机构。2000年,悉尼成功举办了第27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什么?
堪培拉
Canberra
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一个年轻的城市。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积为国家公园或保留地,在首都直辖区东北部。东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尔本500公里,人口30万。城市位于澳大利亚山脉区的开阔谷地上。海拔760米。莫朗格洛河横贯市区,西流入马兰比吉河。原为牧羊地,1913年按规划始建,1927年联邦 *** 从墨尔本迁此。全国政治中心。银行、饭店和公共服务业为主要经济部门。有铁路连接各大城市。有国立堪培拉大学和国立图书馆。市区西南有宇宙航行跟踪站。旅游业甚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平均,四季都有阳光普照的日子。堪培拉的城市设计十分新颖,环形及放射状道路将行政、商业、住宅区有机地分开。城市中心的格里芬湖喷泉,即为纪念库克船长上岸200周年而建的“库克船长纪念喷泉”(CAPTAIN COOK MEMORIAL JET)水柱高达 140 米,极为壮观。全城树木苍翠,鲜花四季,每年九月,堪培拉都举办花节,以数十万株花迎接春天的到来,被誉为 " 大洋洲的花园城市 " 。
附图是堪培拉的地标澳大利亚国会(Canberra Parliament House),1988年五月九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为它主持揭幕启用仪式。这个建筑以及周边建设总耗资11亿澳元,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建造费最昂贵的建筑物。
城市历史
堪培拉是个年轻的城市,早在100多年前,这里还是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麓的一片不毛之地,1820年被人发现,此后有移民来建牧场,到1840年发展成一个小镇。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 *** 成立以后,为定都问题,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争执不下,一直争了 *** ,直到1911年,联邦 *** 通过决议,在两个城市之间,选一个风调雨顺、有山有水的地方建立新首都,于是选了这块距悉尼238公里,距墨尔本507公里的空地。这就是堪培拉的雏形。
1912年,联邦 *** 主持了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设计比赛,一年之后,国会从送来的137个版本中,选中了美国著名风景设计师、36岁的芝加哥人沃尔特·伯里·格里芬(Walter Burley Griffin)的方案。这位设计师描绘的堪培拉街道图是他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建筑师)共同画在一块棉布上的,这份珍贵的原作至今仍保留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建设中间,经过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顿,共用了14年,于1927年建成,并迁都于此。后来,又为确定新首都的名字商讨了好长时间,最终选择了当地居民的传统名称--堪培拉,意思是"汇合之地",民众又叫做"聚会的地方"。
城市景观
堪培拉坐落于格里芬湖岸边,是澳大利亚 *** 、国会及很多外国使馆的所在地。由于四周森林环绕、绿意盎然,且邻近自然秀丽的乡村,令堪培拉成为优雅的现代化都市,更享有"天然首都"的美誉。
堪培拉是个与众不同的城市,并未破坏附近的环境,还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虽然堪培拉洋溢着田园气息,但也是澳大利亚 *** 的所在地,以及亚太区主要的外交中心之一。总括来说,堪培拉既是世界重要的首都,又与附近的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在这个城市,您不会看到突兀和杂乱无章的城市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计划周详、安全、真正具备美感的城市设计杰作。
和其它大的城市用许多公园点缀相反,堪培拉恍如一个建在花园里的城市。这个澳大利亚最大的内陆城市的中央是一个11公里长的湖,它看上去好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其实,35公里长的湖岸是挖出来的,这个人工湖是设计师格里芬引以自豪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湖1964年......>>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
澳大利亚首都是什么? 20分
堪培拉城 (Canberra) 坐落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首都特区北端,其东北约280公里处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 西南约650公里处为该国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其名称来自土著语,意思是“聚会的地方”。当年澳大利亚建国时,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城市为争当首都而争执不下,定都于两者之间的堪培拉才使双方的争执作罢。它是澳大利亚少数全城规划兴建的新市镇。
1913年正式动工,根据芝加哥建筑师沃尔特·贝理·格里芬和马里昂·马奥尼·格里芬在全球竞赛脱颖而出的蓝图,结合圆形、六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以澳大利亚首都特区的地形特色为主轴打造而成。定1]
一个好的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让自然具有历史的结构、经济的结构、文化的结构。毫无疑问,格里芬的设计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近乎完美。
作为澳大利亚政治中心,堪培拉城内建有澳大利亚国会大厦、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和众多其他 *** 部门与外交机关。它也是许多全国性社会和文化机构的所在地,例如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体育学会、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及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训练澳大利亚陆军军团的邓特伦皇家军事学院和澳大利亚国防学院也设在堪培拉。
澳大利亚有几个省份?
您好,众览国际签证陈先生为您解答:澳大利亚全矗分为6个州和两个地区。各州有自己的议会、 *** 、州督和州总理。6个州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两个地区是:北部地方、首都直辖区。
四、坦培拉绘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用调色油和颜料的绘画技术。坦培拉绘画是指由水和油相容的乳液调和色粉作画的绘画形式。坦培拉绘画的说法正确的是用调色油和颜料的绘画技术,坦培拉乳液通常是油和水的混合乳液,这种乳液媒介剂参与绘制画面标志着坦培拉技法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