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的名胜古迹和美食

巴黎

巴黎的起源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也古代巴黎。不过,那里的巴黎还只是赛纳河中间“西堤”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代高卢部族的“巴黎希人”。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册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堤兹”。公元3、4世纪时,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 巴黎希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

公元6世纪初,巴黎开始成为法国的王都。10世纪末,休·卡佩国王在此建造了皇宫。此后又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巴黎的主人换成了菲利浦·奥古斯都(1165-1223年)。此时的巴黎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的国王亨利四世将巴黎大大扩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纪,巴黎仍在逐步扩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巴黎拥有70多万居民,千余条大街;第二帝国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村庄;到拿破仑三世时,始在巴黎开辟了一些宽阔的街道,修建了许多园林和公园,使巴黎开始形成今日的样子。

巴黎名胜古迹

以夏特勒(Chatelet)广场为基点,其周围到香榭大道都是市中心(Centre),亦即这块巴黎市中心是全城最古老,但也最热闹的地点。市中心的「中心」是为塞纳河所围绕的西堤岛(Cite)上的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和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西堤岛之北,是协和广场(Pl. de Concorde)、巴黎歌剧院(即加尼埃歌剧院)、马德莲教堂(Sainte Marie Madeleine)、罗浮宫(Palais du Louvre)、杜勒丽花园(Parc des Tuileries)等都位于右岸市中心这一地区。从卡卢索凯旋门(Arc de Triumphe du Caroussel)为起点,进入杜乐丽花园,经协和广场方尖碑,顺着香榭大道直通庄严的凯旋门,再延续到拉德芳斯(La Defense)的方舟建筑(Grande Arche),这条中轴线是举世知名的风景线。

若以香榭大道为分界线,往西看,巴黎的象征——艾菲尔铁塔、荣军院(Les Invallides)在左岸。更北一些,蒙马特山丘上的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e Coeur)白色尖顶彷如地标似地耸立,是仅次于艾菲尔铁塔高度的巴黎地标景物。

世界级的法国料理

巴黎是世界的美食之都,大厨师的地位等同于富豪名流,备受尊崇;五星级餐厅傲视群伦,是社会的谈论焦点、观光客的话题;顶级餐厅打出「一生一次奢华的口号」,让人一生似乎缺憾无限;所谓的法国美食还有一个不便:不一定华衣金缕,但西装领带、裙装高跟鞋总是不能马虎,礼节更得按步就班,才能保有翩翩风度。巴黎之所以为美食之都就因为大街小巷都有不辱美食之都名号的餐厅、酒馆、饭馆;服装呢?不必拘束,你看,简衣便鞋的小说家走进来了;口叼烟斗、浅色卡其裤的退休银行家就喜欢他熟悉的街角餐馆的老位子;从法国南部来巴黎找表演机会的一对姐妹就爱小巷中老伯的家乡味……。咖啡,喝露天咖啡,在巴黎是全民运动,更是一种悠闲的表征。法文里的「Cafe」源自阿拉伯文,而巴黎咖啡馆历史已有300多年,第一家就是圣日耳曼区着名的普寇餐厅(Le Procope)的前身,而一路发展下来咖啡馆已经成为巴黎文化以及生活的一部份,这也是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地方了。

而巴黎咖啡馆的特色并不像美式日式或义式的咖啡在玩弄各种加味的香料,他们纯脆以香淳的黑咖啡为主,也就是Expresso,最主要还是在品尝气氛与环境,嫌黑咖啡太浓的人,倒是可尝试蛮有特色的欧雷咖啡(咖啡加牛奶)。

第戎

第戎(Dijon)位于勃艮第地区葡萄酒乡而为富蔗之地,保留了许多旧时贵族的豪华宫殿和遗迹,以古堡著称全国,人与人之间既友善又活泼,那里的气氛会把你深深迷恋,市内几座博物馆有众多意识品及宗教圣物,值得细细观赏。第戎现为勃垠第首府,从巴黎搭乘TGV只需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车站距离市中心很近,加上主要观光点十分集中,跟着地图按图索骥即可,相当适合从事一天的徒步之旅。

说起第戎,其主要特产是蜗牛菜和芥末。中世纪时期,第戎的宫殿常举办大行宴会,但现在已无法知道当时的餐桌上是否也上过蜗牛菜。不过有确切记载的是14世纪勃艮第公爵在一次宴会上用掉了320升芥末。第戎芥末其特殊风味是由高级的芥末子,加上当地葡萄酒于未成熟葡萄发酵所调制而成,通常由颗粒状和糊状两种。1747年就成立Grey Poupon 芥末店久有盛名,想在以moutande maille 之名经营,顾客络绎不绝,店家特别推荐含有葡萄酒Au Vin Blanc,只要15F。除了芥末以外,用来装芥末的陶瓷瓶也可以当成艺术品收藏。

同时,第戎也是法国知名的酒乡,不只拥有举世闻名的葡萄酒、更加引人入胜的是乡土佳肴的美食吸引力,因此热爱美酒美食之旅的人,绝对不能错过此红酒区。而市区内历代勃根第公爵所遗留下来壮丽的建筑、世纪的豪宅,也为这个城市凭添了许多故事。在历经许多战乱、重整、以及不断发展下,其古城风味的依旧风采迷人、优雅的建 、佳肴美酒,以至绘画美术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第戎当地的人文及环境创造出独树一格的生活艺术及品味,使得今日第戎古城在法国的地位千古不下。

里昂

法国继巴黎之后人口最多的城市要数里昂了,它位于法国的东南部,是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特别是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文遗产城市之后,它的地位就更加显著了。里昂旧城的最中心布满了中世纪的建筑和教堂,这就使它获得得了“拥有一颗粉红的心脏”之城的美称。

近来年,里昂在工商、交通和科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包括郊区在内,人口已达126万,成为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都市区和经济文化中心,在国际上也享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里昂名胜古迹

白莱果广场(Place Bellecour)

里昂的城市中心是那个巨型的白莱果广场,它是一度被称为皇家广场,一座高大的路易十四的威武骑马雕像是广场上最重要的、也可以说唯一的点缀。白莱果广场同一般中心广场的最大区别是,它的地面全部是由红土铺成,这一物征虽没有使它美丽无比,但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喜欢它的人将之称为一个“巨大的网球场”。广场的红色调却同里昂旧城建筑的红屋顶及其他温暖的色调极为和谐。白莱果广场曾是19世纪中期里昂纺织工人暴动的重要舞台。

广场周围尽是19世纪初建造的四五层楼房,花店、咖啡座、餐馆林立,是市民的最佳休憩场所。广场东南面坐落着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藏品种类繁多,相当精采。

老城区

沃土广场堪称里昂心脏,继续北上便是前面提到的丝织业中心克鲁瓦鲁斯。西去过索恩河,里昂老城(Vieux Lyon)则映入眼帘。这睡旧街区保存着许多15到17世纪的古色苍然旧宅居,橙红色调鲜艳醒目。沿着狭窄的街巷信步走去,几百年前的建筑物和一带凝重的空气混合起来,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古老气氛,仿佛置身于中世纪。许多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连,使人感到时代变迁下,里昂久远的历史传统。

圣让首席大教堂

徘徊旧街区,在索恩河畔可以看到斑剥古老的圣让首席大教堂(Primatiale St-Jean),这座教堂并不算特别宏伟,但却以资格老、地位高著称,它已有近千年历史,兼具罗曼和哥特式风格。据说,里昂大主教享有首席大主教的地位,因而他的座堂冠以首席大教堂的名称。这里曾目睹过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加冕的典礼,也曾欢庆过法王亨利四世与王后玛丽·德·美第奇的盛大婚典。这些都是当是市民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历史事件和荣耀。

富尔维耶尔山丘

抬头遥望大教堂西边的富尔山丘,那里高耸着一座被视为里昂标志的圣母院(Basilique Notre- Dame),可利用登山缆车抵达,或沿陡峭斜坡步行上山。这座教堂建于19世纪,外观由拜占庭和中世纪风格融合而成,以大理石装饰,玻璃闪耀着五彩斑斓的花纹,内有精美的镶嵌画和壁画。右边相连的圣母礼拜堂塔顶上,马利亚塑像亭亭玉立,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站在教堂左侧的平台上,可俯瞰里昂景色,那一望无际的红瓦屋顶,恰似一片红云,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

圣母院南边不远,便是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Musee de la Civilisation gallo-romaine),它依山势而建,极富创造力,充满巧思的设计。入口处设在五楼,每经一朝代,便下一层楼。一路蜿蜓下来,便走过了历史的长河。镇馆之宝是1528年发现的克劳狄青铜板,上面铭刻着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公元48年在元老院的演说。还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品,例如战车车轮或青铜海神塑像。从窗户望出去是两座罗马露天剧场,恰似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使人恍如置身于罗马时代。两千年前的里昂即以这一大一小两座剧场为中心,周围有城墙围绕,是一座山丘上的都市。气吞山河的凯撒大帝就是以这里作为征服高卢的基地。现在附近街道已无当时的景况,只能在罗马剧场遗迹上缅怀过去的光荣。

马赛

马赛(Marseille)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123万。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马赛东南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港由马赛、拉韦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1亿吨,为法国对外贸易最大门户。马赛是法国的一个重要工业中心,这里集中了法国40%的石油加工工业,福斯-塔尔泊一带有4个大型炼油厂,每年能处理石油4500万吨。马赛的修船工业也相当发达,其修船量占全国此行业的70%。新港区有大小船坞10个,其中第10号船坞长465米,宽65米,深11~12.5米,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只--80万吨级的油轮。

马赛几乎可以说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它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一世纪并入罗马版图,后衰落几近绝迹,10世纪再度兴起。1832年港口吞吐量已仅次于英国伦敦和利物浦,成为当时世界第三大港。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马赛人高唱《莱茵河战歌》进军巴黎,激昂的歌声鼓舞着人们为自由而战。这首歌后来成为法国国歌,被称为《马赛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聚集在港内的法国军舰拒绝向纳粹德国屈服,全部壮烈自沉,马赛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建于可俯视全镇的高地上的是圣查理中央车站。这是一座同时附有地铁的现代化车站。出口附近设有、货币兑换处、银行、浴室等等,应有尽有。如果你想在这里停留数日,应很好地利用地铁和巴士。将M这个字母弯曲成箭头形的是地下铁标志。

先让我们从中央车站眺望整个城市全貌,对它的方向和位置关系有个大致的把握。位于正面稍高的岩石山上的白色教堂,是贾尔德圣母院,塔上的玛丽亚像放射出金色的光芒。远处是漂浮着伊福岛的地中海,而眼前则是停泊着游艇和船只的旧港。在旧港中央的贝尔朱码头,每天清晨便会响起渔民和鱼贩及其他买鱼者的叫卖、计价还价等喧嚣声。从这个码头至伊福岛有游船。在马赛老港口的伊福岛上,有法国名作家大仲马在他的小说《基度山伯爵》里曾着力描写的伊福古堡。加德圣母院屹立在48米的高地上,塔顶有高10米的守护神像,这里是马赛著名的朝圣地。从旧港延伸出去的大街叫卡努比埃尔大街。沿着这条街朝与旧港反方向看,便会看到建有美术馆等设施的一片葱绿中的隆夏宫(Palais Longchamp)。

走下车站那宽阔的大理石台阶,继续朝雅典大街(bd.d'Athenes)步行5分钟,便来到伽农比尔大街。如果是圣诞节前,在这条大街的左边会摆出一些可爱的圣诞玩偶(以五彩粘土塑成的基督诞生像)。向右拐,沿着商店林立的大街走下去,便是旧港,空气中飘浮着潮水的香气。

法国美食

提到法国美食,这还要从16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大帝(Henry IV the Great)说起。在他在位之前,法国还是处于用手抓饭的“蛮荒”状态所谓的美食更是无从谈起。这一切直到亨利四世迎娶了一位意大利公主为妻,随着王后嫁到了法国,一大堆意大利的厨师也陪嫁到了巴黎,而王后自己也是一个爱下厨房“马大嫂”般的人物。自此亨利的宫廷里食物的状况焕然一新,许多意大利的美食开始在宫廷里受到欢迎。而刀叉也开始流行开来,法国人在亨利四世带领下也开始优雅地学着舞刀弄叉起来。到了亨利四世后期,宫廷乃至各地领主们都纷纷从意大利重金聘请厨师操办宴会。当日所谓的这种贵族宴会,常常是吃喝和玩乐同时进行,美食和演出都鱼与熊掌兼得。云游诗人和杂耍艺人必不可少地在席间表演,而菜肴由仆人们依次端上来共主客们品尝,直到宴会结束,上菜本也就成了演出的一部分。乘着文艺复兴的东风,法国菜也跟着开始繁荣起来,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落后。不过离真正的法国美食还是有一段差距。

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菜又获得了一次飞跃的机缘。随着期间法国国力的上升,也因为路易十四自己也爱好奢华,法国宫廷的餐宴的豪华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之冠。当年由于“光荣的革命”而被赶下台的詹姆士二世,做客凡尔赛宫。路易十四为了欢迎他大摆宴席,豪华的餐宴连续三天三夜,到了晚上也是挑灯夜食。以至于事后,詹姆士二世为此吃惊不已,大感诧异,回想自己过去的“苦日子”,连连感叹之前的菜肴是白吃了。同时,路易十四还开始努力培养法国自己的本土厨师以摆脱对于意大利人的依赖。他的做法就是举办全国性的厨艺大赛,获胜者会被招入凡尔赛宫授予“全法国第一食神”的功勋奖也就是所谓的泉蓝带奖(CORDO NBLEU),这成为了全法国厨师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这一大奖更是保留至今。

之后的路易十五更是在此之上将法国菜进一步发扬光大。厨师们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大为提高,其成为了一项既高尚又富于艺术性的职业。一时间法国食坛百家争鸣,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宗教界,天主教主张使用食糖,新教提倡使用黄油,而在思想界伏尔泰率先提出在火鸡中放入菇类可以增加鲜味,卢梭也成为了西方最早的素食主义者反对吃肉,狄德罗则更是说了如下妙语“没有诗歌,没有音乐,没有艺术,没有良心,没有感情,没有朋友,没有书籍,我都可以活下去,但是作为文明人的我离不开美食。”期间法国名厨拉瓦莱特首先出版了法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美食著作《法国厨师》。

法国料理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法国,所有跟吃饭有关的事,都被当成圣礼一样备受重视,因为它同 时提供了两种最受赞赏的美学享受--美食与交谈。除了口感精致之外,用餐时酒、菜的搭配,优雅的用 餐礼仪,都是进入法国美食的先修课。到法国不能不点松露、鹅肝酱等著名菜式,虽然份量很小,却很 精致,值得慢慢品尝。

建议在点菜时不须点所有菜色,可以量力而为、视预算而定。一般法国餐厅有几种等级:Bistrot(家常 菜餐馆)、Brasserie(小型餐厅)、Gastronomie, 消费额度也因等级不同而攀升。要注意的是,要去高级 餐厅时,要事先预约,穿著上男士应着西装外套、领带,女士应着洋服或套装等。

有好菜必得佐以好酒,或说对的酒。法国人吃饭时习惯以红酒配红肉或口味重的菜肴,白酒则配鸡肉和 海鲜。午、晚餐的餐桌上出现的红、白酒,一般称餐中酒,是很普通的现象。而法国菜在上菜时的顺序 则为:1 开胃盘;2汤或沙拉(海鲜类);3 冰沙;4主菜;5沙拉(菜叶类);6 乳酪盘;7 甜点;8 咖啡或 茶,下次若有机会品尝法国菜时,别忘了留意一下喔。

[鹅肝酱]

在现代欧洲菜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法国菜,经常被作为一流餐厅酒店上菜和菜单组合的蓝本,而在法国菜 里头,有着世界三大美食之称的便是法式煎鹅肝了。

最早懂得烹受煎鹅肝这项美食的,大概是二千多年前的罗马人吧。之后到了法国路易十六时期,鹅肝被 进贡到法国宫廷后深受喜爱,从此成为宫廷广为采用的珍味,当时许多知名的音乐家,作家和社会名流 都争相赞颂,自此奠定其顶级美食的地位。

既然能被视为世界顶级美食的鹅肝,鹅只的饲养过程自有其独特之处.鹅只在孵化后的14周内,会被 饲养在室外地方以供给一个自然环境,好使鹅只的免疫力能大大加强。过了14星期后,饲养人员便开 始用特制的粟米每日3次强迫喂食鹅只,为期4周。为避免在这强迫填喂的过程下鹅只会紧张甚或死亡 ,所有的鹅只都会被一对一喂食,其间并会不断地抚拍它们,或让它们聆听音乐,以帮助它们吞食和安 抚情绪,这便是为甚么鹅肝的价格会如此昂贵的原因,皆因其人工已差不多占去成本的大部分。

鹅肝在法文中为Foie Gras,而煎煮则是 Saute,所以在法国餐厅如果看见开胃菜中有 Foie Gras Saute,那便是法式煎鹅肝了。在品尝煎鹅肝时最适合搭配甜酒煮成的酱汁,或加入无花果干一起煎, 鹅肝的香味便能和无花果的风味配合一起,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鱼子酱]

世界三大美食中最广为人熟悉的「鱼子酱」(Caviar),其实就是盐渍的鳍鱼鱼卵,这种享负盛名的美 食,早于十三世纪,就被喻为人间的极品。传闻当时在丹麦的一份报章上,曾提到当地一家工厂接到制 造鳍鱼鱼子酱订单的要求,这应是鱼子酱的最早记载。

除了鳍鱼外,鱼子酱也会用到鳟鱼、鲟鱼、鳕鱼、鳣鱼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鳣鱼最为特别,因其生长 的地方仅限于里海和黑海。鱼子酱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会失去其鲜美风味,无论是冷盘,美酒,糕点等等,无一不可和鱼子酱配合成绝妙的菜式。如果真的要说鱼子酱最常使用的地方,大概算是和香槟 配合的开胃菜吧!

至于说到鱼子酱的食用法,先轻轻铺在舌上,以舌尖将鱼子酱一粒粒缓缓碾碎,便会感受到那香醇浓郁 ,甘甜清冽的酱汁,级别越高,鱼子酱里的鱼脂含量亦会相对增加,含盐量则会因应减少,也因此,品 贸较高的鱼子酱一般都口感粘稠,风味亦会更为精致.

除了吃法外,用来舀鱼子酱的汤匙也是要十分注意的,为了不让器具压过其风采,同时防止因高温影响 鱼子酱的品质,一般是使用贝壳汤匙来进食,至于一般用餐时所用的金属汤匙,由于会严重破坏鱼子酱 的香气,所以绝对被列入禁止之列。

[松 露]

和「鹅肝」、「鱼子酱」并称为世界级三大美食的「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种长在地 下的菌菇。在法国有「黑钻石」美名的松露,严格来说并不算是菇类,因为它寄生在树木的根部,深藏 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须靠训练有素、嗅觉灵敏的狗才能发现它的踪影。

松露对于温度和湿度十分敏感,处理不当的话,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减轻 了意即钞票亦不见了,常令老板们心疼不已。因此,为了保存松露,于是便开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 米桶里,或与鸡蛋共处一室。结果产生了让人意外的惊喜,米与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气味,同时又让松 露的水分不会快速蒸发,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风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节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间,波尔多 酒和一般的红酒都可以搭配着喝。

[乳 酪]

法国乳酪闻名于世,在法国人的餐桌上,也绝对少不了乳酪。在法国,光是通过官方规定的乳酪种类就 有345种,每块乳酪都有独特的个性,无怪乎有人曾说在法国,从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都可以吃到不 一样的乳酪。此外,也有法国人这样说:「只消一方上好的农庄乳酪,再搭配一杯葡萄佳酿及一块刚出 炉的面包,即是人间至高无上的享受」。由此可见,法国人对乳酪的喜好程度。

乳酪的本质是由气候,地理环境,牧草,牛羊的不同来决定。而乳酪质地风味,则微妙地受到酵母、容 器、制作方式、熟成的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在靠海的诺曼底,牛羊吃了略有海咸味的牧草,诞生了与众 不同的乳制品,内陆牧草稀少的地方便以山羊乳酪闻名。牛羊在春夏期间吃了肥沃的牧草,泌乳量充沛 ,牧农家除了加工饮用,也制作成各式乳酪,以便储藏过冬。每逢秋季,便是乳酪慢慢变黄的时间,美 食家公认这时候的乳酪质地最好,口感也最迷人,香甜美味,欲罢不能。

菜式简介:鹅肝酱煎鲜贝

特点: 透过巧妙的组合,材料与手艺搭配,呈现出高雅的菜相,入口即化

原料: 法国鹅肝酱3片,鲜干贝6粒,芦笋6支,洋葱100克,红萝卜30克,洋葱20克(切片加盐炒热,绞成泥酱)

制作: 鲜贝略泡水,即泡冰水急速冷却,加入葱姜盐酒,再煎至两面黄芦笋取花蕊部分,以盐水烫熟,作盘饰;取出鹅肝酱,略煎,置於鲜贝上,加酱汁即可上桌

菜式简介:法国洋葱汤

特点: 典型的法国风味,味道香浓

原料: 牛肉2000克,洋葱500克,色拉油150克,盐20克,胡椒粉少许,面包片少许,沙司少许

制作: 把洋葱切片,并用色拉油炒熟,至褐色。在锅中放入洋葱、牛肉汤搅拌至煮沸,加入盐、胡椒粉即可。出汤时,在汤盆内加入面包片,再撒入沙司即可食用。

菜式简介:法式辣猪排

特点: 肉质鲜嫩,味道香辣开胃

原料: 猪大排4块、盐、粗胡椒末、浓牛奶250毫升、大蒜、法式芥末酱、洋芫荽叶

制作: 用刀背将猪大排两面拍匀,放入盘内,撒上盐和胡椒末;平锅烧热加油,放入猪大排,炸至呈金黄色;煎锅内加奶油、蒜片和芥末酱烧开,加适量盐调好口味,待汤汁烧成稀糊状时,加入切碎的洋芫荽即可起锅。

二、里昂在哪,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里昂(Lyon),是市区人口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三大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的首府和罗讷省(Rhône,69省)的省会,并于2015年1月建立了带有部分省级管理权力的“里昂大都会”(Métropole de Lyon),也称为“大里昂”(Grand Lyon) 。

里昂市区位于罗讷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汇处,其主城区以河流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富维耶山,老城区位于两河之间的半岛上,新城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

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2] ,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此外,里昂还是国际刑警总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富维耶山(Fouvière),又译弗合耶山[30] ,位于里昂市区西侧,罗讷河西岸,其平均海拔相对于里昂老城区高出了100米左右,被称为“祈福山”,在山顶可俯瞰里昂市区全貌。

富维耶圣母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

富维耶圣母堂位于里昂市区西侧 ,高耸于富维耶山丘,常被视为里昂标志,可利用登山缆车抵达,或沿陡峭斜坡步行上山。修建于1872-1896年,它的外表采用了罗马和拜占庭风格,窗花、马赛克和装饰十分华丽,内部的镶嵌画和壁画精美绝伦。外观由拜占庭和中世纪风格融合而成,以大理石装饰,玻璃闪耀着五彩斑斓的花纹,内有精美的镶嵌画和壁画。右边相连的圣母礼拜堂塔顶上,玛利亚塑像亭亭玉立,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站在教堂左侧的平台上,可俯瞰里昂全城的景色。

富维耶金属塔(Tour métallique de Fourvière)

富维耶金属塔

富维耶金属塔是里昂这座城山上的一个现代化金属塔,和埃菲尔铁塔有些相似,它修建于1893年(仅比埃菲尔铁塔晚4年),主要用于发送电视信号。

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Musée de la civilisation gallo-romaine)

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位于富维耶山上,依山势而建[32] 。这里展出了罗纳河谷考古发现的艺术品和文物,包括约公元前700年的四轮战车残骸以及许多华丽的镶嵌艺术品。入口处设在五楼,每经一朝代,便下一层楼。一路蜿蜒下来,便走过了历史的长河。镇馆之宝是1528年发现的克劳狄青铜板,上面铭刻着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公元48年在元老院的演说。还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品,例如战车车轮或青铜海神塑像。从窗户望出去是两座罗马露天剧场,恰似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使人恍如置身于罗马时代。两千年前的里昂即以这一大一小两座剧场为中心,周围有城墙围绕,是一座山丘上的都市。气吞山河的凯撒大帝就是以这里作为征服高卢的基地。现在附近街道已无当时的景况,只能在罗马剧场遗迹上缅怀过去的光荣。博物馆南边是始建于公元前15年的罗马剧场和小剧场。

里昂老城

里昂老城(Vieux Lyon)主要位于索恩河与罗讷河所交汇的狭长型半岛上[33] ,同时也包括索恩河西岸的部分地区。里昂老城于1998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结合的作品。

里昂老城保存着许多15到17世纪的古色苍然旧宅居,橙红色调鲜艳醒目。沿着狭窄的街巷信步走去,许多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连,几百年前的建筑物和一带凝重的空气混合起来,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古老气氛,仿佛置身于中世纪。

除了上文提到的圣让首席大教堂外,里昂老城内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里昂市政厅(Hôtel de Ville de Lyon)

市政厅位于沃土广场东侧,建于1655年。1702年完成了外部装饰并保存至今。

里昂歌剧院(Théâtre de Lyon)

里昂国家歌剧院位于市政厅东侧,其前身建于1831年,后来在1993年翻新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剧院。它的玻璃弧形拱顶很有特色。它是一个六层的、由玻璃和钢铁构成的半圆柱形建筑,与以大理石为饰的古老歌剧院和谐地成为一个整体,它如同一个极其现代化的庞大背景,将剧院上方的雕塑衬得愈加醒目。夜晚,这座新建筑点燃一片红灯,被里昂人亲切地称为“面包烤炉”,这六层建筑的完成使歌剧院的面积增长了三倍,是用来供彩排和演艺人员日常排练的场所。同时,建筑师还在歌剧院的底层挖掘和建筑另外五处为主建筑服务的场地。

里昂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

里昂美术馆是法国与欧洲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沃土广场南侧,建于17世纪。博物馆占有一万五千平方米的面积,共有六千三百多项藏品。馆中收藏了欧洲各地在各个时代的优秀雕塑和绘画作品。这个博物馆的清理、修复用了大量资金和八年的漫长时间。1998年4月,装饰一新的里昂美术馆重新开门迎客,重新开馆后,博物馆新添了四十幅印象派画家和现代派画家的作品,其中有莫奈的《阿尔坚泰雪景》、雷诺阿的《年青女子肖像》等,也有毕加索、德加和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馆内数量众多的艺术藏品使它一跃成为全法国仅次于巴黎罗浮宫的重要博物馆。

印刷博物馆(Musée de l’imprimerie)

印刷博物馆位于一座古老的庭院里,集中展出了15世纪80年代里昂的印刷技术 。

丝绸和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s Gadagne)

里昂的丝绸纺织业在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中占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16世纪起,它就是这里最重要的手工业,丝绸生产给城市带来了最早的一大批财富和不可忽视的政治地位。16世纪之前,欧洲最大的丝绸产地是意大利,法国王室和贵族们所用的丝绸及丝绒计划都是从那里进来的。1536年,里昂设置了第一个丝绸纺织作坊,在此工作的所有熟练工匠都是专门从意大利的热那亚聘请来的。法兰西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对发展丝绸纺织业抱有极大热情,到了1544年,里昂的丝织工人人数一跃达到了一万二千多人,法兰西王室对这项工业的发展和扩大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甚至在税收方面也放宽一码。到了17世纪,里昂变成了全欧洲最重要的丝绸产地[2] ,里出产的产品不仅是上等的衣料,而且也成了珍贵的室内装潢用料,许多城堡和宫殿的豪华大厅内的帏幔、窗帘、壁布、家具镶料都用它,其中包括枫丹白露堡、凡尔赛宫和巴黎城内的罗浮宫。

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里昂的丝织业发展史,里昂人把昔日的市政府建筑辟为丝绸博物馆。丝绸和装饰艺术博物馆展示了里昂历史上高超的丝织工艺,展品中有来自法国和亚洲各地区的纺织品和地毯、欧洲18世纪的家具、壁纸、陶器和银制品。

白莱果广场(Place Bellecour)

白莱果广场 位于里昂老城中心,一度被称为皇家广场,广场上最重要的、也可以说唯一的点缀是一座高大的路易十四的威武骑马雕像。白莱果广场同一般的城市中心广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地面全部是由红土铺成。这一物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不喜欢它的人将之称为一个“巨大的网球场”。广场的红色调同里昂老城内建筑的红屋顶极为和谐。白莱果广场曾是19世纪中期里昂纺织工人暴动的重要舞台。广场周围大部分为19世纪初建造的四五层楼房,附近花店、咖啡座、餐馆林立。广场东南面坐落着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商业交易所(Palais de la Bourse)

商业交易所是里昂最精美的历史建筑之一,修建于1856-1860年。1862年在拿破仑三世的命令下里昂市中心的小巷由主干道代替,而交易所也于同期正式投入使用。里昂的商会总部、里昂地区经济发展署等市政机构就设在这里。

圣布吕诺教堂(Église Saint-Bruno des Chartreux)

位于里昂老城北部,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也是里昂唯一一座巴罗克风格的教堂,建于16世纪末法国反宗教改革及天主教复兴时期,它是当时此地新建和扩建和一大批宗教建筑之一。

圣尼济耶教堂(Église Saint-Nizier)

圣尼济耶教堂得名于6世纪的里昂主教圣尼济耶,它的原址在历史上曾经是一座罗马时代的神庙。第28任主教圣尼济耶曾见证圣迹,他的遗骨吸引了众多教徒和信众瞻仰。

圣让首席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Jean)

圣让首席大教堂位于富维耶山山脚下,索恩河西岸。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大教堂通常被认为是里昂老城的一部分 。它建于11世纪末至16世纪初,其正面采用了华丽的哥特式风格,入口处装饰着280块14世纪早期的四方形的石刻图案浮雕。教堂内有个巨大的自鸣钟,每天正午,下午两点,四点,六点报时。这座教堂并不算特别宏伟,但却以资格老、地位高著称。据说,里昂大主教享有首席大主教的地位,因而他的座堂冠以首席大教堂的名称。这里曾目睹过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加冕的典礼,也曾欢庆过法王亨利四世与王后玛丽·德·美第奇的盛大婚典。

波拿巴桥(Pont Bonaparte)

波拿巴桥,横跨在索恩河上,在历史上曾历经数次重建。它将两岸的圣让首席大教堂和白莱果广场连接起来。

沃土广场(Place des Terreaux)

沃土广场位于里昂半岛的中心偏北,被称为里昂的心脏 。广场中央是一座建于19世纪的艺术喷泉,描绘了4匹身拉战车的骏马,它们象征着河流一路奔腾入海,作者是巴托尔迪(自由女神像的作者)。

圣埃克絮佩里街(Rue Saint-Exupéry)

圣埃克絮佩里街位于白莱果广场西南侧,其街名来源于《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1900~1944)[43] ,其出生的房子坐落在圣埃克絮佩里街东段的南侧,门牌号是8号。

策勒影剧院(Théâtre des Célestins)

策勒影剧院位于同名广场西北侧,开幕于1877年[44] ,得名于曾在这里驻扎的天主教策肋定会。它所在的这片区域曾被圣殿骑士团占据近400年,原有的修道院在1778年被拆除,由民宅和剧院取代。18世纪后,广场的外观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里昂东部

从里昂老城出发,向东跨越罗讷河,便进入了一片地势开阔的平原。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并没有固定称呼,俗称里昂东部。不过,从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铁路的通车和人口的拥入,这块土地得以大面积开发,现里昂东部已成为里昂的科教中心和主要的居民区。

里昂东部由于开发较晚,故而历史遗迹较少。其旅游景点主要为生态风光和现代建筑物。

金头公园(Parc de Tête d'Or)

金头公园是里昂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达117公顷,修建于19世纪60年代。院内拥有湖泊、带有温室的植物园、阿尔卑斯山花园、动物园和玫瑰园(Roseraie)。其中金头公园的玫瑰园曾于2006年获得世界最佳公园景区的称号,全世界仅22家公园拥有此项殊荣 。

巴布岛(L'Île Barbe)

巴布岛

巴布岛位于里昂北郊的索恩河中,名称由原来的拉丁语名称巴巴拉岛(insula barbara)演变而来,由于历史上距离里昂老城较远,故而又被称为“野岛”(Île sauvage) 。岛上有座建于罗马时代的圣母院(Église romane Notre-Dame)。

里昂非洲博物馆(Musée africain de Lyon)

位于里昂市区东侧,建于1863年,主要展出法属西非殖民地国家的一些历史文化展品,总量超过8000件 。

热尔兰球场(Stade de Gerland)

位于里昂市区东南部,罗讷河东岸,建于1926年,后经多次维修,曾为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协办场地之一,现为里昂足球俱乐部的主场

三、里昂最养眼的几个景点,建筑雄伟不容错过

里昂(Lyon)是法国中东部罗讷省省会,位于索恩河和罗讷河交汇处的多丘陵地带。其四周是工厂区和住宅郊区。索恩河右岸的旧里昂保留着文艺复兴时代最精致的建筑群。 里昂是除巴黎以外法国最重要的教育中心,有一所大学。当地有众多博物馆,文化生活丰富。市图书馆藏有最初50年的各种印刷样品以及古书珍本。剧场有歌剧院,市剧院和一些受到全国公认的先锋派剧团。每年6月在富维埃的罗马剧院举行音乐和戏剧节,使人想起这个城市的悠久历史。 里昂的狭小巷弄、隐匿在房屋间的串廊、河岸活泼的码头、半岛上的宽广广场,整个里昂市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来到里昂,您将体验不同凡响的历史与文化之旅。更别错过夜晚时分,灯光照亮200多处景点,美不胜收。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从纬度来看,里昂的冬天本来应该非常寒冷,但是实际上并不如此。里昂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3℃。冬天甚至还相当暖和,非常适合旅游。

建议游玩:2天

人均花费:¥2000

签证难度:难

四、法国里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在法国里昂住了两年,感觉是个越住越不想走的城市。里昂市很安静也比较安全(相对于巴黎),城市不算太大,历史遗迹多集中在里昂老城区,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式建筑是最大的看点。博物馆也很多,有现代艺术博物馆,也有讲各种历史的博物馆,看个人爱好了。年轻人经常去的地方是百花广场和半岛商业区,逛街买东西超级方便,过了河还有专门给极限运动爱好者准备的场地,天气好的时候许多人在河边晒太阳和训练滑板之类的。晚上罗纳河上有游船,进去了是club可以跳舞,约几个朋友可以玩到半夜。。。

另外美食不知道算不算一个,好吃的东西很多,里昂美食市场,保罗博古斯米其林餐厅,还有里昂特有的家常菜馆bouchons

lyonnais,喜欢美食的一定要去尝尝,好的bouchons要定位,我和朋友订到了半年以后的位置,为了吃也是够拼的

lol

有两个火车站,part

dieu车站比较新在里昂三区,繁华的商业区,对面就是帕迪龙商场centre

commercial

part

dieu,坐火车能到这个车站最方便。另一个车站是perrache,距离市中心稍远要做轻轨t1。

来里昂旅游,不懂法语可以参考中文网站,游里昂youlyon.com,穷游啊都可以,信息很全还有交通之类的,瞬间搞定,希望能帮到你。

五、里昂:如果只有一天玩什么,里昂旅游攻略

里昂:如果只有一天玩什么,里昂旅游攻略推荐给您:

上午:富维耶山-古罗马大剧场

富维耶山观景台可以看到的山下的美好景色,适合定格画面。游览完富维耶山,乘巴士返回St Just站(免费的),从St Just站乘缆车到Minimes。出站后往右边走,很快就看到古 罗马 大剧场,还保留着2大块区域,这是左边的区域:

这是右边的区域,范围比较大,保存得较完整:

中午:微型博物馆和电影院-圣让首席大教堂

看完古 罗马 大剧场,往回走,经过Minimes站,从它旁边的路下山,先经过一个花园,继续沿下坡路一直走,到了山脚下,在St Jean 附近就看到了微型博物馆和电影院的后门。

再往前走一点左转为正门。这里可以看到经典电影的微缩场景。

中午时分,看着沐浴在阳光下的圣让首席大教堂,会非常有意境。

下午:沃土广场-人墙画-圣尼济耶教堂

游览完圣让首席大教堂后,附近逛了逛,在Vieux Lyon地铁站 乘D线到 Bellecour,后转A线到 Hotel de ville Louis Pradel。出站后,印入眼帘的是 里昂 歌剧院。往左边走,几分钟就到了沃土广场(Place des Terreau),广场的后面是 里昂 市政厅:

左边是 里昂 美术馆。

右边是四匹马喷泉,这是自由女神像作者雕塑家bartholdi的作品。

沃土广场往前一直走,看到索恩河,往右边走一些,在拐角处会看到人墙画。

如果往左边走也能看到一些:

沿着道走,能远眺到富维耶山上的铁塔:

在走回 Hotel de ville Louis Pradel 地铁站的途中,能看到2个颜色不一样的尖顶建筑。它是圣尼耶济大教堂。

这就是里昂一天的行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里昂当地特色美食推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