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美食
1、羊口咸蟹子:羊口咸蟹子以莱州湾产的三疣梭子蟹雌蟹为原料腌制而成,蟹体表面光洁,背部呈淡青色或青褐色,蟹膏肥满,膏似凝脂,色红艳丽,肌肉紧密,洁白肥满,口感滑润、咸香、鲜美,风味独特。
2、寿光扒谷:扒谷的制作方法不难,等绿豆发出小芽,跟菠菜汁、绿萝卜一起用石磨磨成泥,将水分挤出,捏成拳头大小团状,炝锅放入大料、肉片、粉条和勾兑好汤汁,捏碎扒谷团入锅,和韭菜、香菜等一起炒制,中火加热5~6分钟后出锅即可。
3、东郭全猪:选用10个月左右的瘦肉型长白猪,用砂仁、桂圆、草果等20多种卤料卤制而成。
4、寿光虎头鸡:虎头鸡纯属于私房菜式,流行于广泛流行于山东和苏北一带。在寿光地区民间婚丧嫁娶筵宴素有“一鸡二鱼三凉菜”之说,虎头鸡冠于诸菜之首,可见受欢迎程度。虎头鸡的制作包括炸鸡块和焖炖两部分,用面粉和鸡蛋混合鸡肉炸制后易长时间保存,焖炖后去除油腻,火气容易消化,老少皆宜。
5、老河口白蛤:由于寿光老河口适宜的底质、良好的水质和丰富的饵料资源,这一带的白蛤肉质鲜美,味道独特,被称为“百味之冠”,是寿光的地标产品,在当地流传着“吃了白嘎啦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寿光的名吃有哪些
寿光名吃:
1.王高虎头鸡是寿光市的一道传统特色菜,最早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寿光王高村,因将鸡剁成块、挂糊炸成金黄色后,状如虎头,故名“王高虎头鸡”。其特点是:炖熟后鸡酥肉烂、醇香可口,鸡汤更是鲜美,为菜都人招待贵宾、喜庆宴席之必备美味。
2.羊口老咸菜:寿光民间有一种普及的腌菜称为“辣疙瘩”。因其腌制时间越长越好吃,所以人称之为老咸菜。而寿光老咸菜尤以羊口产的味道最好,是因为配料不同工艺独特的原因。
正宗的羊口老咸菜以鱼卤腌制。得鱼卤后,先晒鱼卤,使其发酵,除油。(须经过30天,每天缸内温度达到60℃)然后再进行腌制成菜,经多年的翻、晒、倒缸,而得家喻户晓的羊口老咸菜。
3.筢菇:寿光民间的一种传统菜肴,民间称为“pagu”。制作材料:绿豆、菠菜、萝卜、水,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将绿用水泡透,跟剁碎的菠、绿萝卜(可不用)一起用料理机打成泥(传统制作方法是用石磨),捏成拳头大小的团状或弄成10厘米左右见厘米左右厚的块状,然后放到锅里蒸熟,颜色呈现暗绿色。烹调的时候先炝锅,放入大料、肉片、粉条等勾兑好汤汁,将筢菇团捏碎放入锅中,混合韭菜、香菜等中火加热五六分钟后,炒好出锅。上盘后的外形有点类似于蔬菜豆腐。90年代以前,北方乡村在冬天基本上吃不到太多的新鲜蔬菜,于是老百姓便利用手中的几项材料制作出各种菜肴,故而有了这道传统美食。
真诚回答 若满意请及时采纳
寿光的特产有哪些?
1、羊口咸蟹子。
羊口咸蟹子以莱州湾产的三疣梭子蟹雌蟹为原料腌制而成,蟹体表面光洁,背部呈淡青色或青褐色;蟹膏肥满,膏似凝脂,色红艳丽;肌肉紧密,洁白肥满;口感滑润、咸香、鲜美,风味独特。
2、寿光胡萝卜。
胡萝卜种植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该地气候温和,土质疏松肥沃,水质纯净,具有生产胡萝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种植上全部采用垄栽模式,生产的胡萝卜具有良好的外形和口感,外观表皮光滑,粗细均匀,具有红皮、红肉、红芯“三红”及肉厚芯小的特点。
3、桂河芹菜。
寿光桂河芹菜系生长在桂河岸边的一地特产,所种芹菜为春种夏收,夏种秋收,一年两作轮换制,生长期约为七十天,成菜后株高约80公分,绿杆空心,收获后将芹菜置于地窖,先泼水,促其二次生长,发育断筋,约60 日后,芹菜酥脆,入口无渣,口感清香,凉拌、热炒均宜。
4、老河口狗光鱼。
老河口狗光鱼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渔业协会狗光鱼,又叫沙光鱼。沙逛鱼又名推浪鱼,沙光鱼、地龙鱼、天浪鱼、光鱼,学名矛尾刺虾虎鱼。 沙光鱼嘴大贪食,小鱼、小虾、沙蚕之类,凡能吞下的东西都吃。因此,它长得特别快,每年清明时节产卵,孵化后生长迅速。
5、巨淀湖鸭蛋。
巨淀湖鸭蛋蛋壳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个头均匀,单个约重160克。切开后蛋青透明,蛋心呈浅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