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旅游攻略,上饶旅游价格,上饶旅游大概多少钱
上饶市,简称饶,位于赣东北,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上饶多名山胜迹,风景点星罗棋布,早在唐朝就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万年县仙人洞就有人类的生产活动;余干县华林岗小石山的洞窟里,曾刻有尧舜时期记录治水的古篆文。 上饶市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乐园”。境内拥有俊美秀绝的“绿”色自然风光,光辉灿烂的“红”色革命遗址,丰富多彩的“古”色文化遗存,奇妙壮观的“蓝”色淡水湖泊。 龟峰、三清山、怀玉山、武夷山、葛仙山均为历史名山,自古人文荟粹,文物云集,寺观成群,更兼风景绝秀;鄱阳湖、三清湖碧波万顷,绿水绕山,候鸟如云,“飞时不见云和日,落时不见滩上草”;婺源乡村是近年生态旅游的热点,素以明清古建筑群、古洞群,古树群、古文化被誉为“四古之乡”。绿水青山,菜花烂漫,优美的田园风光,间以粉墙黛瓦、翘角飞檐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乡风民情,“小桥,流水,人家”,恰似一幅幅绝美山水画。四季八方游客趋之若骛。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 上饶旅游官网:
最佳季节:3-5月、9-11月。春秋两季。春色旖旎,遥看婺源油菜花,秋景烂漫,近赏三清山仙姿,是上饶最美的两季。
建议游玩:3天
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2022年“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平稳有序,“微 旅游 ”“微度假”成为主流,“云展演”“云演艺”有声有色。经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一、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假期出游需求
各地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防范游客过度聚集,满足群众出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有8716家A级 旅游 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 旅游 景区总数的61.3%。文化和 旅游 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113条。福建开展“春回福地 ‘艺’起出发”主题文艺活动,推出超过150场线上线下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江西开展“红五月 再出发”文旅宣传推广季活动,包含了省级层面四大活动及各地市配套活动共1000多项。新疆结合“肉孜节”举办120项 旅游 活动和87项文化艺术活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贵州安排1000万元资金发放2022年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推出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系列优惠举措。四川开展“五一好去处 安逸走四川”活动,全省122家收费 旅游 景区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优惠措施。重庆举办“重庆人游重庆”—— 旅游 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二、城乡居民出游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和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收缩
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对全国范围城乡居民 旅游 休闲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九寨沟、杭州西湖等景区客流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20.57%,同比下降超六成。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承载主要休闲需求,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成为市场主流,家庭亲子休闲自驾游热度不减。江苏、山西、湖北等地立足近程市场特点推出系列特色产品,本地游、乡村游和精致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市民群众首选。假日期间,318川藏线、呼伦贝尔草原线、海南环岛线、甘南陇南环线、香格里拉、广东沿海、伊昭公路、青甘大环线、千岛湖等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受到自驾游爱好者欢迎。
三、乡村 旅游 热度走高,本地游客成为城郊民宿、露营地消费主力
近郊周边游带动乡村游热度升温,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等绿色、 健康 的休闲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家庭组团式的采摘、烧烤、野炊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特色度假型民宿、农家乐带动 旅游 消费,各地民宿价格稳中有升。游客对民宿软硬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
四、本地 旅游 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云 旅游 ”丰富文化和 旅游 体验形式
市场主体积极创新丰富假日市场。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杭州城隍阁景区和吴山景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甘肃河口古镇等地打造实景户外剧本杀,游客通过换装,根据任务主线游玩整个景区,创新性的文娱场景得到游客好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河南推出“云展演”“云 旅游 ”,举办线上系列演出活动。“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专题宣传活动,让市民云游江淮美景,感受江淮大地的独特风光。广州通过乡村 旅游 季活动,邀请网红博主、 旅游 达人、摄影爱好者、媒体代表前往广州乡村深度采风,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乡村之美。北京、辽宁、陕西等地不少景区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启现场直播,通过“边游边解说”的方式带领游客“云游”。
五、江西省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运行特点
1、各地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多。假日期间,各地密集推出一批重磅文旅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如4月29日至5月31日,宜春市、县两级政府同时推出以“五动全城 宜游宜购 千万消费券免费领”为主题的系列文旅商贸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整合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投放商超、景区景点、特色民宿、影院等领域,引导广大市民就地消费。
赣州市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发放赣州文旅商贸消费券,每份消费券价值200元,市民游客凭券可在4月30日至5月15日,到指定景区、酒店、餐饮、影院、商超消费,各县(市、区)配套相应资金发放文旅商贸消费券,实现市县联动共促五月消费热潮;
鹰潭市各级政府共投入1523万元,通过文旅消费券、工会团建消费卡、景区门票减免、二次消费奖补等方式,促进全市文旅消费,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向市场推出“景 酒”文旅套餐,全市共有26家 旅游 饭店(民宿),联合景区推出62项让利惠民促销措施,聚人气促消费。九江市携手头部OTA同程旅行,开展浔城有礼消费季活动,以线上开盲盒的形式面向全国用户发放100万元惠民消费券。
2、线上文化 旅游 产品供给丰富。各地统筹线上与线下,扎实做好“云 旅游 ”推广与宣传,保障线上文旅产品供给,推出众多线上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文旅生活。如南昌市举办“春光如期·英雄如故”及“春光如期·临高阁”线上音乐会、开展“花开疫散 不负春光”最美春光征集活动、推出谷雨诗会《滕王阁》等系列线上活动。
赣州市开展“赣州 旅游 美食 总动员(云上)”直播推介会,打卡舌尖上的赣州。
4月30日,由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主办的“最in的文创battle——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大赛”揭晓。
3、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全省各地激活“文化+”引擎,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文化 旅游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如九江市庐山西海柘林老镇推出非遗 美食 文创园美好生活节,修水县双井黄庭坚故里和东浒寨景区分别推出仙侣奇缘·亲子狂欢“5.1”古韵嘉年华活动、首届西域风情文化节等,让游客体味着别样的乡愁;景德镇推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瓷乐表演、“千年之恋·瑶河夜宴”、“邂逅艺术”艺术展览、“汉唐大赏 盛世花开”国风汉服活动;抚州市举办“乡音乡情”抚州采茶戏经典大戏公益展演、“濒危剧种传承保护扶持项目”公益演出;吉安市开展“庐陵古韵渼陂行·越夜越精彩”“宋潮文化 旅游 节”“状元文化节”等系列文化和 旅游 活动。
上饶市共开展文旅活动20余项,如婺源推出了“天使白(医护人员)、守护蓝(警察)、劳模青(各级劳模)、志愿红(抗疫志愿者)”为主题的免费游婺源活动。
4、“区域协同客源互送”开展自救。 全省各地联动合作,以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市场共拓、信息共通,开启推广营销开展自救,加快省内 旅游 产业复苏。如吉安市全面启动与无疫情的赣州、萍乡、宜春、新余的客源互送合作,组织4个 旅游 团共约200余人赴赣州、萍乡、宜春、新余四地重点景区开展“五一”出游活动,强化 旅游 复苏信心,推动 旅游 市场加快复苏。
五一前,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安福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山水 旅游 联盟”景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五一期间,双方按照“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宣传互动”理念,积极开展景区间交流合作,共创品牌节会,实现游客互送。
5、“江西人游江西”为主流。 从全省客源情况来看,“江西人游江西、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是主流。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周边游、乡村游成为假期 旅游 主要方式。全省各地城市周边重点景区、乡村 旅游 点、精品民宿等围绕本地特色文化,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和 旅游 营销活动,吸引游客体验“自由行+微 旅游 +慢生活”的“微度假”产品。
如萍乡市举办2022萍乡市第二届文化 旅游 节暨全民消费季活动,采取1+5+N(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N项子活动)市县联动模式,大力促进舒心 旅游 、安全消费。
央视5月3日朝闻天下报道,萍乡武功山景区花涧里中心广场举办户外电音节,酷炫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吸引萍乡本地人、周边人前来游玩,逛夜市、品 美食 ,带热景区夜间经济,受到游客欢迎。
江西哪个城市光靠旅游收入就达1820亿元?
在众多省份中,江西似乎显得格外低调,虽然经济比不上华东沿海大省,江西在国家少投资,各种环江西圈的压力下,突飞猛进、与日俱进。在2020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增速一跃成为全国第一,而且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其第一大城市南昌也是奋起直追,成为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南昌共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5596.18亿元,排名省内第一,远超第二城赣州。不过,在江西,除了南昌,还有一座最“牛”的城市,光靠旅游收入就达1820亿元!这就是上饶,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
上饶连接了浙江、福建和安徽,地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等多个经济区中,可以说上饶这个城市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城市。从规模体量上来看,上饶市人口接近800万,绝对是人口大市。作为江西旅游资源最多的城市,上饶的GDP几乎来自旅游收入。因为2019年,上饶全市GDP总量为2513.07亿元,而旅游总收入却高达2160亿元,增长18.6%。
而在2019全年,上饶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是江西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市!其实在《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中,上饶排江西第一,全国第28名 ,并且凭借1.6亿数据量的旅游总人次排在第10位,连省会南昌都没上榜。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
境内拥有丰富的山水景观、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作为知名旅游城市,上饶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5A景区有3座、4A景区有18座。其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面积达360平方公里,还有“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也在上饶,光是婺源县就有4A景区6座,5A景区1座。
而且最牛的是婺源全县都是3A景区,这也在全国是独一份。还有知名5A级景区三清山,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还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等众多名誉,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高难度。而且三清山口碑非常好,去过的游客都表示票有所值(门票旺季120元)。不信,夏天你到这里来就知道了,到处都是乘凉避暑的游客。
现在上饶的经济怎么样?
上饶经济在江西的情况:
GDP总量是第四,财政是第三~
上饶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分析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主攻工业战略的正确指引下,上饶市工业抓住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这一机遇,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工业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全市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济普查显示,2004年上饶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6.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比2001年13.93亿元增加23.39亿元,增长167.91%(现价,下同),年均增长38.5%,工业经济成为上饶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上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4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产品销售税金分别是198.69亿元、14.13亿元和5.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产品销售税金分别116.86亿元、3.30亿元和2.17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95.70%、279.31%和48.6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利润和税金分别是81.82亿元、3.17亿元和10.83亿元。纵向分析,几年来上饶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但横向对比,上饶工业经济总体效益水平与全省平均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在今后主攻工业的道路中,上饶不仅要追求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更应该在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上多下功夫,切实提高工业企业运行的效益。现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上饶工业经济的效益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对比,寻找影响工业经济效益的不良因素,并据此提出如何提高上饶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粗浅看法。
一、上饶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现状
几年来,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工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优势企业的深入强化,大大地壮大了工业经济总量,全市工业企业呈现出了活跃跃的创造,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效益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企业规模壮大,产出效益明显
表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对比表
规模
(亿元)
平均每家企业规模
(万元)
2004年
2001年
2004年比
2001年增加
2004年
2001年
单位数(个)
397
290
107
—
—
资产总额
147.72
61.24
86.48
3721
2112
固定资产原值
76.67
30.80
45.87
1931
1062
固定资产净值
55.27
22.92
32.35
1392
790
负债合计
92.95
44.13
48.82
2341
1522
实收资本
37.26
10.45
26.81
939
360
工资总额
7.9
2.99
4.91
199
103
从业人员(人)
79854
56552
23302
201
195
产品销售收入
116.86
39.52
77.34
2944
1363
表1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上饶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企业数到资产总额,从实收资本到工资总额,从从业人员到产品销售收入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主要表现在:
1、企业数量加大,资产规模扩张。2004年末,上饶市规模以上企业为397家,与2001年相比增加107户,增长36.9%,3年来,在企业数增加的同时,企业的资产规模扩张较快,到200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47.7亿元,比2001年末的61.24亿元净增86.48亿元,增长141.22%,户均资产达到3721万元,净增加1609万元,增长76.18%。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不断累积,资产加速聚集,发展势头更加强劲。2004年上饶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收资本为37.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加26.81亿元,增长256.56%,户均实收资本达到939万元,比2001年增加579万元,增长160.83 %;200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分别是76.7亿元和55.27亿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148.93%和141.14%,户均也分别达到1931万元和1392万元,分别增长81.83%和76.20%,固定资产净值率72.09 %,资本的积累和固定资产的聚集,加快了企业的发展势头,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为企业提高效益夯实了基础。
3、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产出效益不断优化。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6.86亿元,较2001年增加77.34亿元,增长195.70 %,户均销售收入2944万元,比2001年增加1581万元,增长115.99%,人均实现销售收入14.64万元,比2001年的7万元多7.64万元,增长109.14 %。
4、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4年,全部工业企业共有3326户,实现销售收入198.7亿元,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六大支柱产业占了全部37个行业的45.09%。(详见表2)
表2 六大产业销售收入表
行 业
销售收入
(亿元)
比重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26
15.72
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
12.64
6.3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95
7.0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54
5.80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98
5.5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9.30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