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家乡在望江,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那里有那些特产小短文100个字
我的家乡以前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方。小河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但近几年来,家乡环境污染严重,因为汽车已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能让人们出行方便、快捷,所以市民们疯狂的去抢购汽车,汽车虽然出行方便,又能挡风雨,但汽车排放量大,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原因。当然,还有垃圾、污水、废气,这些都会使清新的空气遭污染。
我希望家乡的人们能主动维护环境,少开几次车,主动捡起身边的垃圾,把它扔进垃圾筒,在生活中,产出的污水可按指定流程排放,并减少向天空排放的废气。我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家乡一定变回环境清新,空气洁净,再也看不到随地丢弃的垃圾的地方。
二、关于鄱阳湖的特产--银鱼
银鱼 yínyú
(《纲目》)
英语名:whitebait
【拉 丁 名】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
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异名】
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来源】
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动物形态】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生存环境与分布】
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化学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性味】
《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
【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用主治】
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相关传说】
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银鱼营养分析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三、安徽太湖有什么特产
(1)、经济植物类:有地木耳、木耳、灵芝、茯苓、蘑菇、草菇、蕨、银杏、湿地粉、柏树、罗汉松、胡桃、锥栗、板栗、金荞麦、何首乌、莲、牡丹、安徽小檗、南天竹、樟、枇杷、桃、草莓、月季花、赤豆、香橙(桔)、乌桕、漆树、剌葡萄、陆地棉、中华猕猴桃、野葫芦、黄花菜、桔梗、芒杆、百合、蔓荆子、白术、桂花等。(2)、经济动物类:①、家畜、家禽:六白猪、黑猪、花猪、黄牛、小黄花鸡、大麻鸭、绿头青麻鸭、小白鹅等。②、野生动物:一般动物有猪獾、草兔、红腹松鼠、松鼠、红狐、貉、黄鼬、狗獾、花面狐、食蟹獴、刺猬、黄鹿、雁、绿翅鸭、勺鸡、鴙鸡、斑鸠、画眉、鳖、五锦蛇、眼镜蛇、蝮蛇、蟾蜍、黑斑蛙,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豺、水獭、小灵猫、河麂、斑羚、白鹭、隼类、猫头鹰、长尾雉、大鲵。
四、湖州三宝是哪三样东西
; 1、银鱼:银鱼是太湖中名贵的特产,肉质鲜嫩细腻,无鱼刺,无腥味,营养丰富;2、梅鲚:梅鲚通体为银白色,头小而尖,嘴巴较大,体型如同毛竹叶一般;3、太湖白虾:自古以来就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的说法,它营养价值高,味道也别具一格。
湖州三宝指的是
1、银鱼
银鱼,俗称面条鱼,是湖州太湖中名贵的特产,其身长书寸,在国内的许多银鱼品种中,又以太湖短吻银鱼最佳,产量最为丰富,其肉质鲜嫩细腻,没有鱼刺,也不像其它的鱼一样腥味浓重,且营养丰富,不管如何烹饪都极为美味。
2、梅鲚
梅鲚俗称毛叶鱼,在宋代的时候被称为“银刀”,通体银白色,体型略偏,头又尖又小,嘴巴比较大,整体就如同毛竹叶一样,也因此而得名,味美鲜嫩,能制成各种小吃、菜肴。
3、太湖白虾
太湖白虾在湖州太湖三宝中备受称赞,自古以来就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的说法,其形状和一般的淡水虾差别不大,色白虾壳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制成醉虾味道更是别具一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五、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是什么?
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是银鱼、白鱼、白虾。
1、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骨、无刺、无肠、无鳔、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2、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
3、太湖白虾: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白虾没有专门汛期,每年五月到七月中下旬,是白虾产卵旺季。也是捕捞旺季,此时的虾腹中虾籽饱满,渔民称“蚕子虾”。
太湖白虾吃法
白虾的吃法很多,名目繁多,各有特色,鲜食有盐水、油爆、虾片、虾仁、虾圆、虾卷、虾仁可做成虾仁炒蛋、虾仁羹汤、石榴虾仁、碧螺虾仁、用作配料的菜则更是不胜枚举:虾肉馄饨、饺子、馒头、虾绒蛋球、虾珠鲫鱼、荠菜虾饼、孔雀虾蟹等百十道名菜。
我国民间久有“死虾泛红”之说,太湖白虾却不然,烧熟也不变红,浑身依然白色。在国际市场上,太湖虾米被奉为水产珍品,供不应求,往往作为主菜的高级佐料。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太湖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