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行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你有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吗?

有,这事就太多了

01、大数据杀熟行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商家欺诈客户需要3倍赔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公告,里面明确说明在线旅游经营者不能再利用大数据杀熟行为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这个规定从10月1日开始执行,违反这个规定客户可以主张赔偿,起步在500元以上。

律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对客户实施了价格欺诈,客户可以主张3倍赔偿,最少也是500元的赔偿 。”

02、生活中的大数据杀熟行为。

先说,对这个规定点108个赞先,要知道我们谁都遇到过。比如你是老用户,而我是新用户,我点一份外卖可能只要15元,而你需要给30元;又或者你天天使用叫车服务,同样的路程同样的目的地,你需要给20元,而我仅仅需要支付10元,这就是大数据杀熟行为。

再说,我们几乎都不会去算那么多,可是明显我们都遇上大数据杀熟行为,给商家大把送钱。这里讲一个我遇到一个真事,我每次都去这家理发店剪刘海,每次都是10元,可是有一次我同事问说在哪里剪的刘海,我就推荐给她。谁知道第二天她告诉我这家理发店服务真好,价格真的公道,剪一次刘海只要5元......从此我再也不去这家理发店,太欺负人了。

还有我们上网购物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会员价还不如一个从来没有网购价格实惠。我妈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锅,真心实惠50元,可是她不会下单,就让我下单,好家伙,你知道我发现啥?我页面显示这个锅需要55元,真的令人我非常怀疑人生......

03、最后。

给官方点赞,这个规定实在给力。

在线旅游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杀熟行为,客户可以得到赔偿吗?

可以。文化和旅游部埋碧销最新公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了,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侵犯旅慧陆游者合法权益。律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对客户实施了价格欺诈,客户可以主张3倍赔偿,最少也是500元的赔偿 。”

“杀熟”行为以前主要存在于传统经营活动之中,经营者利用熟人间的信任,拿熟人开刀,谋取高额利益。随着网络技术、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杀熟”也衍生到了虚拟网络社会中,在线旅游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例如基于搜索频率等分析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需求的迫切程度,动态浮动加价,尤其是针对具有相应消费习惯的消费者。

扩展资料

经营者“杀熟”要不得

经营者的“杀熟”终将杀没消费者的信任,杀没诚信的经营环境,最终不得不“自杀”。今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规定》,使得“杀熟”不再是法外之地,消费者的旅行消费也将更加放心。其他行业的“杀熟”行为也应被规制,利用大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都应被严厉打击,不断念紧法治“紧箍咒”。

对于“杀熟”的法律制约是必要的,将有效制约经营者“见人下菜碟”的行为,但最根本的还是在培育经营者诚信为本的观念,正如《规定》第四条要求,“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弯游求,坚守人身财产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等底线,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经营者的正确做法应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商品或服务质量,秉持诚信公平经营理念和公开透明的销售策略,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参考资料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大数据杀熟行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客户如遭价格欺诈可主张3倍赔偿

在线旅游消费者有哪些权益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宴逗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模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晌码卖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