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迫切需要青岛个县级市经济概况

即墨市

中国针织名城—即墨,位于中国胶东半岛西南部,南依崂山,近临青岛;东濒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08.2万人。现辖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即墨历史文化悠久,迄今已有1400余年建城史。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中西部良田沃野,是全国粮油生产基地之一;东部海岸线长183公里,分布着7个较大港湾和24个大小岛屿,有水深—14米的女岛港可以直通国际航线,盛产对虾、海参、鲍鱼等30多种海产品;沿海丘陵山区,宜林宜草,有崂山矿泉水、青岛麦饭石、重晶石、玄武岩等矿产资源。

2005年,即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大青岛“重要一极”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跨越。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4.77 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9 %;外商直接投资 5.18亿美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24.08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 %和36.8 %;出口创汇 15.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7 %;农民人均纯收入5736 元,比上年增长14.42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百强县第28位;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跃升21个位次,名列全国最发达百强县第43位。

即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商贸繁荣。近年来,始终坚持一手抓对内对外开放不放松,一手抓民营经济发展不动摇。对内对外开放连年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市一批规模大、质量好的产业集群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项目相继签约、开工和投产,累计新审批计划投资1000万美元和5000万元以上的内外资项目115 个,实际利用外资2.43 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 1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20.8 %、 18.3 %;已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3 家、国内500强企业 15家。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质量不断提升,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 5635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2 万户。大力实施“商贸兴市”战略,使市场商贸业蓬勃发展,专业市场总数达到24处。目前,全市涌现出即发、英派斯、亨达、琴岛、红领、雪达、好事中等青岛市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达到57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针织服装服饰、电子及电子配件、造船及造船配件、食品饮料、市场商贸和旅游六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

即墨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山、海、岛、泉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六区十二景”。特别是东部沿海区域以秀丽的山海风光、独特的地热温泉(水温最高达93℃)而闻名,日益成为大青岛旅游开发的黄金海岸。历史名岛田横岛、青岛温泉旅游度假区、鹤山风景区等旅游名胜已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著名的度假旅游胜地。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35.6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6.9 亿元。

2005年,即墨市按照青岛市“以温泉周边区域为启动点,拉动城市东部崛起”的战略部署,把东部旅游开发定位为青岛大旅游的补充、延伸和升华,集中力量实施了以“突破温泉”为重点的东部开发建设。总投资6.3亿元的20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成,天逸海湾国际度假城、颐中鳌山湾滨海公园、天泰山海泉综合开发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旅游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初步拉开了青岛新东部开发建设的大框架。

胶州市

黄海明珠——金胶州,全国经济综合势力百强(县)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近郊,有一座朝气蓬勃的卫星城市-胶州。

胶州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4000多年前,就有先人在这里刀耕火种,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三里河文化。有300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自古以来,胶州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是长江以北唯一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誉。

胶州依托海港、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胶济、胶新、胶黄3条铁路和同三、济青、环胶州湾3条高速公路纵穿境内,距青岛国际机场不足30分钟车程,是山东半岛连接内陆各省及进出省内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胶州市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GDP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出口创汇额连续十余年居山东省各县市首位,利用外资额名列全省前茅,已吸引美国爱默生、法国拉法基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落户,成为山东半岛地区吸纳外资最多的(县)市。拥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处产业功能齐备、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水准项目承接平台,形成了机械、汽车及配件、化工、食品、轻纺服装、木器家具、家电电子等七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和城市化三大带动战略,加快建成胶州湾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2004年在全国百强市排名中跃升至33位,提升了25个位次。

2005年,胶州市生产总值达到287.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86亿元,实现税收总额15.7亿元,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7亿元,全市外商直接投资 4.9亿美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22.85亿元。

当前,胶州抢抓青岛协办奥运、挺进西海岸带来的发展机遇,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新目标:力争在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半岛地区领先地位。

胶南市

胶南市地处青岛市西海岸,是一座新兴滨海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846平方公里,总人口80.6万,海岸线长130公里。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第34位。

区位优势较为明显。胶南占青岛西海岸总面积的88%,系大青岛“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4国道、“同三”高速、南济青高速、疏港高速纵横境内,贯通青(岛)黄(岛)的海湾大桥已经启动,海底隧道即将动工。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胶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史有“东国名地”美称。千古名胜琅琊台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享有“海上画屏”之美誉,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工业经济基础雄厚。拥有汽车、电子、轻工、纺织、石化、橡胶、食品等十大支柱产业,培植成了机械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等六大产业集群,成为青岛工业最发达的县级市。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区、泊里重工业基地、王台纺机石化物流基地、灵山卫能源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成为项目承接的重要载体。中铝、青钢、鲁能、海尔、中国建材等国家级大项目相继入驻开发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划区面积由284平方公里扩展到38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49.2平方公里。经贸大厦等30座高层、小高层建筑陆续开工建设,水城等一批重点项目成为青岛西海岸开发建设的新亮点。

作为大青岛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胶南市正抢抓青岛挺进西海岸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构建青岛西海岸都市新区、经济新区、科教新区、和谐新区,加快实施“东接、北扩、南展”城市发展战略,突出重大项目、高新技术和产业集群“三大亮点”,不断膨胀“四大产业基地”规模,一个青岛国际大城市框架下的社会主义新胶南正在迅速崛起。

平度市

平度地处山东半岛制造业中心地带,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人口135万,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88个行政村。全市综合实力进入全省30强县(市),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居全国34位,山东省第11位,2005年荣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平度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发达。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布局的咽喉,是青岛大城市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能够便利联接青(岛)、烟(台)、潍(坊)三城市,具备承接经济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境内有济青、潍莱、威乌高速公路和德龙烟铁路、804省道等多条交通要道通过,纵贯中国南北的黑龙江省同江县至海南省三亚市的东部沿海交通大动脉——同三高速,横穿平度28.8公里,青银高速公路平度至青岛段正在建设之中,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00多公里,居全国县级市之首。

平度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农产品质优量大,是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中唯一设在县级的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粮棉油果均跨入百强的县(市)。享有“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肉牛之乡”和“中国大姜之乡”等美誉,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闻名全国。境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优势矿种主要有石墨、黄金、透辉岩、花岗岩等,资源保有量潜在价值达1000多亿元。是世界著名优质石墨重点产区和全国黄金生产十强市。广袤的土地、充裕的电力和淡水资源,能够满足各类项目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平度工业基础稳固,产业特色鲜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集约经济的要求,构筑了经济开发区、华侨科技园、农业试验区工业团地,培植起电子家电、化工橡胶、机械铸造、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六大产业集群。海尔、海信、青啤、中农发、中地、台湾统一,日本三井、住友,韩国LG、三莹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平度,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利用内资220亿元。其中三莹电子年产铝基电容器60亿只,是世界最大的铝基电容器生产基地;宏泰铜业集团紫铜管产量居全国第四位,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在山东省同行业中位居第一;海信空调是国内最大的变频空调基地;海尔冰箱将在平度建成世界最大的专用小冰箱生产基地,特别是汽车用小冰箱;以欧美包装印刷、半岛都市报包装印刷、宏泰包装等项目为基础,将建成亚洲最大的凹版印刷基地;裕龙食品将建成江北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心;同和汽车配件、明村橡胶正在向全省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斜交轮胎生产基地加快迈进。

平度科教事业发达,人力资源丰富。平度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平度作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与国内外80余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办学、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等稳固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职成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在全国率先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每年为社会输送8000多名专业技术实用人才。

平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代,即为齐国古都所在地,是当时胶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墨故城历经千余年,先后有八王、六侯、一公、一相治于此,其后形成的康王古墓群,是知名的考古旅游区。境内的大泽山风景区闻名遐迩,是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青岛市确定重点进行开发的休闲、探险旅游胜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郑文公碑被誉为“中国书法源流之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莱西市

莱西,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青岛市卫星城市,是国务院首批确认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百强县(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山东省首批文明城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共37个)。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193.58 亿元,增长 21.1 %;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 亿元,增长59.4 %;农民人均纯收入 5542 元,增长 14.27 %;全市共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69项,总投资 7.2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7.1 %;市行政审批中心被评为青岛五市中唯一的“青岛市公共服务示范窗口”;12月份,中宣部把莱西市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的做法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推广,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主要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再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称号,实现六连冠,居全省第三名。

莱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气候宜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处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四个城市之间,是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内。距青岛海港码头80公里。境内有一级路1条、高速公路2条,另有2条国家级公路、5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蓝(村)烟(台)铁路横穿东西,交通运输条件得天独厚。莱西属北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莱西地域广阔,物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石墨、黄金、铁、大理石、珍珠岩、沸石、钾长石等数十种矿藏,具有良好的开采前景。尤其是石墨储量大,质量好,是中国主要的石墨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畜牧、花生、果品、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其中花生总产量在全国县(市)级列第二位,人均产量列第一位;是山东省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

莱西工业生产发展势头旺盛,现已形成了面向国内外市场、以名优产品为支柱、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外向型企业为窗口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点城市公示是什么时间

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共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5个城市入选。根据相关规划,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个示范城市。

试点城市名单:

(共55个,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序)

北京市:西城区、密云区

天津市:河西区、南开区、蓟州区

河北省:保定市

山西省:运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辽宁省:营口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

江苏省:无锡市、连云港市、淮安市

浙江省:绍兴市、湖州市、衢州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黄山市、池州市

福建省:泉州市、龙岩市

江西省:抚州市、宜春市、景德镇市

山东省:潍坊市、济宁市、日照市

湖北省:襄阳市、荆州市

湖南省:湘潭市、常德市、张家界市

广东省:江门市、东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

重庆市: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四川省: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

贵州省:安顺市

云南省:保山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陕西省:宝鸡市

甘肃省:酒泉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三、青岛的介绍

青岛,简称“青”,山东省地级市,副省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也是山东省经济中心,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常住总人口929.05万,地区生产总值11037.28亿元。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并建设港口和铁路,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扩展资料:

青岛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1、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

2、青岛茶山风景区位于平度市城北20公里,北接大泽,东邻崮山,最高峰海拔560米。2010年7月9日经国家旅游局审批茶山为4A级旅游景区。2010年7月9日经国家旅游局审批茶山为4A级旅游景区。

3、青岛极地海洋世界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东海东路60号,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海洋世界综合体,于2006年7月竣工,其中一期核心项目极地海洋动物展示和表演馆、海洋博览与科普展示馆,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红岛休闲渔村位于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西南端近海地带,是一处集旅游观光,耕海牧渔,渔家民俗,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区,素有“碧海蓝天一片绿,鸟语花香旅游地”之美誉。

5、琅琊台风景名胜区隶属于青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1982年,国务院公布琅琊台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琅琊台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2010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琅琊台为AAAA级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茶山风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岛休闲渔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琅琊台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