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种“地标性”美食特产,你的家乡有几种的?
◆◆卡痞粥◆◆
民以食为天,大江南北,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且不说八大菜系的各种风味,单就主食而论,就有米饭面食之分。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以米饭为主食,锅巴粥便是米饭文化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红薯粉圆子◆◆
老家人说起红薯粉圆子,就好比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说起老干妈一样,除了亲切还是亲切!是啊,它承载着乡愁,味蕾是有记忆的,触动过便不会忘记。
红薯粉,是将红薯碾碎、洗桨、凉干后得到的白色淀粉,它不仅可以作炒菜时的调料,也可以作为主料和其它的菜肴进行搭配,其中红薯粉圆子烧肉最具特色。
◆◆条子◆◆
条子,在老家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爱吃一种美味食品。是一种长条形由豆腐经过油炸而制而成的食品,在老家很受欢迎,因其口感柔韧,耐煮等优点,一直被宿松人认为是最理想的火锅原料。
“条子”不同于“豆腐泡”,它与“豆腐泡”区别在于:条子硬度大,韧性好,含水量极低,煮时柔软但是吃起来富有韧性,因其能吸收汤汁,所以它的口感极好,也是老家人家家户户置办年货不可或缺的必备食品。
◆◆辣椒炒毛鱼◆◆
老家水面广泛,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当地渔民把一种长条的湖鱼捕捞上来后,晒干制成“毛鱼干”,简称毛鱼。
这个是我们老家一道必备下饭菜,几乎每次餐桌上面都离不开它,而且香脆辣,爽口而又营养。
◆◆麻花烧肉◆◆
麻花烧肉是老家的一道特色菜。每次都是一大盆子的上来,少数几个在南方却有北方的量的菜。
说是烧肉,其实主要好吃的是麻花,从天津这种习惯了梆硬梆硬的大麻花的地方来的人肯定是想象不出来麻花煮烂了,用筷子夹起来,入口即化的哪种感觉。
◆◆鱼面◆◆
老家沿湖一带的农户有着自制特色食品——"鱼面"的传统手工工艺。春节之前,只要到乡镇的村庄去转一转,随处都有"鱼面"的特色香味扑面而来。
"鱼面"的主要原料是鱼肉,配以面粉、淀粉和调味佐料,经过除刺、切肉、轧肉、和粉、搅轧、擀皮、叠卷、蒸卷、切卷、晒卷等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是当地人春节期间吃火锅必备的美味佳肴之一。因此,当地群众几乎上家家春节前都做这种菜肴。
◆◆雨花菜◆◆
雨花菜与其他野菜不同,雨花菜只生长在适宜地区,产量很有限。雨花菜其实是一种树木的嫩芽,并非长在地上的其他野菜,一般是春节采摘。
雨花菜形似雨花,野生于藻木丛中,吃起来口感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钙、铁、磷等营养物质和元素,具有减肥、美容、防癌抗癌作用,干品用温水泡发后,放入清水中漂洗,挤干水份可素炒、炖肉、做汤,是良好的火锅料菜。
◆◆雪枣◆◆
雪枣,是一种糕点,因形状如枣,浩白如雪,是老家 历史 悠久的传统名产。
雪枣以糯米、白芋浆为原料,先制胚,放进冷油加热,至油沸胚身壮大成形,再打浆上糖即成。由于原料比例、和料、蒸料、刻胚的技巧不易掌握,很难仿制。真品凉亭雪枣,胚形似枣,质白如雪,外壳薄如纸,内心松如棉,香酥脆嫩,入口即化,能止咳化痰,是非曲直气和中,健脾补肾。
◆◆水菊粑◆◆
三月三,要吃粑”,是老家流行至今的一种风俗。据旧时传说农历三月三是“鬼节”,要吃粑以辟邪。虽然这个说法带有迷信色彩,但是在这一天,宿松人做粑、吃粑,表达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想念,对 健康 的祈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无论是蒿子粑、毛香粑,还是水菊粑,粑文化除了作为乡间的传统 美食 ,让人大饱口颐之福之外,也赋予了人们对故土的一种情怀。
【以上的特产你的家乡有几种的?欢迎评论...】
二、到北京必吃的6种特色小吃,京味十足,每一种都是当地人的回忆杀
北京,又称“北平”,一个有着 独特韵味 的城市,令人 如痴如醉 。
它像一个谜,总让人 猜不透 ,引无数风流人士竞神往。
它又像一本永远也 读不完阅不尽的书 ,书香绵延千里。
它有着 得天独厚 的优势。 方位、 历史 、文化、古迹、四合院 ,这些似乎都以它们绝无仅有的特色烙印在北京身上。
一项又一项 历史 壮举,一个又一个 历史 传奇,北京以它非凡的魅力成为无数华夏儿女 魂牵梦绕 的心灵故乡。
每一个来京的游客都带着 追忆 历史 的情怀,走走看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走进北京的 老胡同 ,尝尝那 带着岁月风味的 美食 ,感受这个城市的温度。
就如同下面这几道菜,皆是老北京经典美味,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
第一种:北京豆汁儿
“豆汁”,后面一定要加“儿”字 ,才地道。去北京,不喝豆汁儿,算不得到过。
豆汁儿这名字听着没啥特别,但它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南方人到了北京喝不下,就连河北各区县也是 喝不惯 。为啥呢?
一是因为豆汁儿有着 酸中带渣腐的怪味儿 ,二是因为它 烫到只能吸溜吸溜小口慢喝 ,三是因为咸菜 辣得舌尖发麻 。又辣又烫,喝的是 满头大汗 。
豆汁儿的味儿就 像臭豆腐 ,不爱喝的接受不了,爱喝的说豆汁儿的味儿 酸香 , 别的东西真没有!
老北京人喝豆汁儿是一种习惯,不分阶层贫富。 啃萝卜丝儿卷饼,喝豆汁儿,就咸菜,津津有味,惬意悠然,妙不可言 。
第二种:冰糖葫芦
那一声“ 冰糖葫芦儿呦 ”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就觉得北京的冰糖葫芦是最好吃的。
冰糖葫芦绝对是北京当之无愧的“ 甜食之王 ”,一颗颗果子 晶莹剔透 ,诱人的汁水 闪耀涌动 , 嘎嘣儿咬一口,脆酥香,甜中裹酸 ,不能自已。
第三种:北京烤鸭
现代人叫“烤鸭”,在北平,地道的叫法是“ 烧鸭 ”,口语又说“ 烧鸭子” 。殊不知,北平苦旱,并不盛产鸭子,需要从 通州 运鸭子,用“ 填鸭” 的方式来保持它的肥美。但填鸭费时费料,后来一般的饭馆都改卖烧鸭,又叫“ 叉烧烤鸭 ”。
现在的北京烤鸭在原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以全聚德烤鸭最为有名。用木炭烤制而成的鸭子 红润亮泽,肉质细腻醇厚,肥而不腻 ,盛誉天下。
第四种:驴打滚儿
驴打滚儿也带着浓浓的 京腔味儿,地道的老北京小吃 。成型的糕点一层一层卷着,中间的点心滚在面中,就 像毛驴在黄沙中打滚 ,不得不说,老北京人的想象力真丰富!
驴打滚儿主要有 红、黄、白三种颜色 ,除了 豆沙 ,还有 花生红糖,紫薯和枣泥 等馅儿, 绵软香甜,香糯Q弹,入口清香馥郁 。
第五种:老北京炸酱面
到了京城,一定要吃上一碗 香喷喷 的老北京炸酱面,才算不虚此行。炸酱面可以说是几代人的青春回忆,它那浓郁的酱香味儿牵绊着无数人的味蕾。
老北京炸酱面的面条 很有筋道,拌上面码儿,浇上猪肉丁炸酱,鲜香美味。
老北京人 冬天吃热的炸酱面,夏天吃过水面 ,炸酱面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舌尖上的美味,是老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
第六种:卤煮火烧
去到北平,问及当地人,几乎没有人会不知道卤煮火烧。它是老北京 土生土长 的特色 美食 ,它 纯粹 到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来修饰。
卤煮火烧就是把 火烧 和炖好的 猪肺、猪肠 等放在一锅煮,做法简单,味道香浓。这样做出来一道菜, 有面有肉有汤,主副食全活 ,做着轻松,吃着痛快!
这么一道地道的美味也是去北京不容错过的。
看着这么多 颇具年代感 的老北京特色美味,你是否已经 心驰神往 ?老北京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如 艾窝窝、豌豆黄、糖耳朵 等等,每一种都是一代人的 青春回忆 ,有机会一定要到我们的京都 看古迹,吃美味儿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