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敦煌有什么好吃的?特色 代表性的
一、【驴肉黄面】
这是敦煌推荐的最多最有名的特色小吃,黄色的面条,确实有劲道!香菇末、驴肉丁、豆腐切丁等做成的料(本人是河北哒,河北这边叫做卤),加上大片驴肉,带着汤汁,味道很淡,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二、【杏皮水】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超市、景点以及沙州市场都可买到,随处可见的饮品,价格为3元/杯。酸甜可口,真的是李广杏熬制的喔!冬天去的话,一定热一杯喝喔!我基本上每顿饭都买一杯这个喝O(∩_∩)O哈哈~
三、【敦煌臊子面】
感觉这里的面条味道都差不多的。卤里有猪肉、萝卜、土豆、豆腐切丁等。比驴肉黄面的味道稍微好一些
四、【胡羊焖饼】
虽然说是焖饼,但其实是大个的面片炒的,用胡羊肉加上辣椒一块儿炒出来的,没有汤汁,味道浓郁,特别赞。大概价格是20元/份。可以把羊肉换成驴肉等其他肉类喔!
五、【各种水果干和坚果】
葡萄,李广杏、鸣山大枣、哈密瓜、梨子、桃等都能做成水果干儿,特别甜。跟那些果脯可不是一个等级的。可以先尝后买,大都是10~15元/斤。还有沙漠果、核桃之类的坚果,这个也比我家里这边便宜。不过不适合买太多,吃一会儿感觉就腻了。
六、【泡油糕】
外观看起来跟耳朵眼儿炸糕很像,但是比耳朵眼儿还要好吃,松软不粘牙,有红糖芝麻花生等馅儿的,1.5一个,也可以买没馅儿的,个头大一点儿,我一口气儿吃了两个没觉得腻~
二、敦煌特色风味小吃
敦煌特色风味小吃
如果来敦煌旅游,看美景,吃美食等吃喝玩乐的项目都是少不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敦煌特色风味小吃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
羊肉粉汤
羊肉粉汤是敦煌传统小吃。有滋补、发热、祛寒之效。
驴肉黄面
黄面也是一种麦面制品,它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
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是一种传统手工麦面制品,作法是将面粉加水和匀,用面杖把面团擀薄,切成长条煮熟,加汤食之。面条细长而匀称,尤像韭叶,加之汤的味道鲜美,吃上一碗,使人顿消饥饿疲劳。
浆水面
敦煌八大怪之三,浆水面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莱或箭杆白莱、莲花莱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
酿皮子
敦煌酿皮子有的`晶莹黄亮,有的光洁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小吃、快餐。
敦煌八大怪
第一怪:香水梨要放黑卖(香水梨)
第二怪:驴肉黄面拽门外(驴肉黄面)
第三怪:浆水面条解暑快(浆水面)
第四怪:风干馍馍掰开晒(风干馍)
第五怪:三九锁阳人参赛(锁阳)
第六怪:酒枣新鲜放不坏(酒枣)
第七怪:罗布麻茶人人爱(罗布麻茶)
第八怪:榆钱也是一道菜(榆钱)
敦煌浆水面
浆水面是把芹莱、白莱等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制成的。手工面条煮熟后,凉开水浸过盛人碗内,加入浆水,浇上炝过的油葱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浆水面。
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以红豆沙为馅,搭配香脆爽口的脆皮,其口感微甜不腻、酥脆不软,咀嚼的层次丰富。
胡杨焖饼
古代敦煌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人们统称他们为“胡人”。隋唐以来汉文化和胡文化(少数民族)相融合,成为敦煌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以胡人的膳食习俗做法而演变得名,煮羊肉和面饼的焖炖相煎,实属一道敦煌美食,是敦煌特有的民间小吃。
;
三、去甘肃敦煌旅行,没吃过这4种美食,或许都只能算是过客
到了一座城市旅行,除了去逛景点之外,我还比较喜欢的就是行走在老街小巷去品尝特色的 美食 。比如前段时间去过的敦煌古城一样,或许大家对它的印象往往都是关于莫高窟和玉门关,但其实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它同样藏着地道的风味 美食 ,值得去打卡。
来敦煌旅行第1款值得打卡的 美食 --驴肉黄面
如果说到敦煌哪个小吃最地道的话,那么驴肉黄面一定算是其中一个。顾名思义驴肉黄面也就是驴肉和黄面的搭档,制作的方法将黄面入锅后装盘后淋上炒制的酱,酱料的原材料为香干丁、芹菜丁伴着酱制作成黏糊状。
最后在黄面上摆入卤制的驴肉,香料卤出来的驴肉口感鲜香,还可以品尝出一股甘甜味道。吃的时候将面酱料驴肉三者拌均品尝味道会更赞。一般来说都会配送一份面汤,味道一般,或许仅仅只是为了解腻。
来敦煌旅行第2款值得打卡的 美食 --手抓羊肉
到甘肃旅行的话一定要试试特色的手抓羊肉,这款 美食 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几乎和牛肉面一样。因此到了敦煌之后也不妨试试这一道 美食 ,当地的手抓羊肉制作方法极其简单,仅仅在煮羊肉的时候放入姜葱和盐,即便如此简单的食材品尝的时候却极其美味。
敦煌的羊肉和其他西北羊肉一样,吃的时候不会有膻味,因此即便是不喜欢吃羊肉的朋友到了敦煌也不会拒绝这道 美食 ,相比烤羊肉串和烤全羊而言,我个人更喜欢这种纯粹的水煮羊肉,基本上更好地保留了羊肉的质感和味道。
来敦煌旅行第3款值得打卡的 美食 --沙葱炒鸡蛋
从外观看它仿佛有着韭菜的即视感,但比起韭菜来说它罕见了很多,这是一种生长在甘肃新疆等沙漠边缘的石头缝中,并且是纯天然生长,因此也只有在这些区域可以品尝得到,毕竟它来自不易。
沙葱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炒蛋,碧绿的沙葱搭配起黄色的鸡蛋颜值很高,辛香味儿的沙葱搭配上淡香味的鸡蛋,比起韭菜炒蛋更为让我喜欢。
来敦煌旅行第4款值得打卡的 美食 --杏皮水
西北的甜品不算太多,除了酸奶之外,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杏皮水。杏皮水起源于敦煌地区,因为当地盛产李广杏,当地人因地制宜把杏皮晒干加入冰糖熬煮成杏皮水。为什么喜欢杏皮水呢?因为它的口感酸甜可口,并且不是齁甜而清甜,因此非常适合喜爱人消暑,并且也非常适合在吃完烤羊肉串后,用来解油腻。
当然除了马且停提到的4款 美食 之外,来到敦煌旅行还不可错过下面几种 美食 ,胡羊焖饼、泡耳油糕、羊肉粉汤、酿皮等。总之这个地处西北沙漠戈壁旁的敦煌,凭借着独特的景色和 美食 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行地之一。(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四、敦煌美食景点介绍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是闻名中外丝绸之路的咽喉。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敦煌美食景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吃在敦煌
驴肉黄面
驴肉黄面是敦煌的特色名吃,几乎每一家餐馆都有。黄面因色泽明亮金黄而得名,细如龙须,柔韧耐拉,口感劲道。敦煌的黄面好吃,主要在于香菇汁做得好。这香菇汁是用香菇末、驴肉丁、水豆腐等做成的哨子,带着汤汁,豆腐切成小块小块的,有点硬度,也有些嚼头。
◆ 胡羊焖饼
古代敦煌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人们统称他们为“胡人”。把羊肉和面饼焖炖相煎,但在焖之前会在面上涂油,擀薄,然后等羊肉炖的差不多,把饼放在羊肉上,浇上羊汤再进行焖制,简直是羊肉的饕餮福音。是不是已经流口水了?
◆ 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是一种传统手工麦面制品,或许你会疑惑,臊子面不是西安的特色小吃吗,其实臊子面同样是敦煌的传统面食,用臊子面待客,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
◆ 敦煌酿皮子
敦煌酿皮子有的晶莹黄亮,有的光洁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柔韧爽口。酿皮子尤其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柔韧可口,酸辣凉爽,开胃提神,令人食欲大增,在敦煌的各路边摊几乎都有酿皮子卖。
◆ 合汁
合汁是敦煌人钟爱的早餐,更像是一份升级版的羊肉粉汤。合汁是在羊汤的基础上掺入其他高汤,碗中除了羊肉和粉,还会添些肉丸、炸豆腐、加沙肉等配料,最适合清晨补充元气。来到敦煌不试一试当地这份地道的早餐,难免会有遗憾。
◆ 杏皮水
杏皮水是敦煌当地特色的饮料,以李广杏为原料,与酸梅汤有些相似,但口感要较为柔和一些,物美价廉,不仅好喝,关键是解暑。
游在敦煌
【莫高窟】
门票:
旺季 200元/人 (学生证半价)
淡季 100元/人 (学生证半价)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由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实体洞窟两部分组成。
【鸣沙山】
门票:
120元/人 含月牙泉门票(学生证半价)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6公里的沙鸣山北麓,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自古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在鸣沙山中,却能看到沙漠与清泉相伴为邻的奇景。故“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
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门票:
50元/人 (学生证半价)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也叫雅丹魔鬼城,敦煌的雅丹地貌面积大,造型奇特。千百年来,这里的地貌在流水冲刷和风力作用下,渐渐变化成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建筑,有的像军舰,非常的壮观。
【敦煌影视古城】
门票:
35元/人
影视古城是1987年中日合拍历史故事片《敦煌》时仿造宋朝沙州古城建设,后来又成为《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奔跑吧兄弟》等众多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取景地。“敦大也、煌盛也”,古人以盛大辉煌来形容古代敦煌的繁荣昌盛,而今坐落在距敦煌市区西16公里的敦煌古城为我们再现了敦煌昔日的辉煌和神奇的传说。
【玉门关】
门票:
40元/人 (学生证半价)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和河仓城(大方盘城)、汉长城遗址是在一个通票上的,去玉门关之前会有一个关口拦着,需要买通票才能通过,有点过路费的意思,从阳关出来到雅丹魔鬼城基本就只这么一条路,也就是说不管你去不去这三个景点,只要你去雅丹魔鬼城,通票都得买
五、敦煌特色美食
敦煌虽然是个小城市,但是有很多当地的特产和水果。敦煌人喜欢吃羊、鸡、牛肉,特别注重面食的制作。敦煌的黄面薄如龙须,长如金线,香气四溢;敦煌手工肉末面,切面精致,汤汁鲜美,百吃不厌;但最有名的还是敦煌酿皮,麻辣、凉凉、柔韧、爽口。这是一道必须品尝的美味佳肴。.....
1、最正宗的食物——驴肉黄面
无论是问当地人,还是搜攻略,驴肉黄面都是品尝敦煌不可或缺的美食代表。这是敦煌推荐的最有名的特色小吃。“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敦煌流行的一句话,敦煌人吃驴肉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牛羊肉的西北,在这里,每头驴都死得有价值。身体几乎所有可食用的部分都被送到了厨房。酱驴肉,牛肉,爆炒驴腰,驴舌肉,红烧驴蹄筋,驴皮冻,爆炒驴肠,驴心,青椒驴肚,爆炒驴杂碎
驴肉黄面,但是没有敦煌就找不到好吃的!作为八怪之四,一盘黄面不够10块钱,驴肉按斤卖。细如龙须肉,柔韧耐用,可配汤或菜食用,香味四溢。这是敦煌黄面。黄面不仅好吃,而且只有在制作的过程中才是一门艺术:只见拉面师傅双手挥舞着一块七八斤重的淡黄色面团,时而抻成条状,时而拧成麻花,粉条般的面条就这样诞生了。
黄面真的很强!香菇,驴肉丁,豆腐丁等。,配一大块驴肉和汤。敦煌的驴肉好吃又新鲜,黄面也够嚼劲,是西北重口味。需要注意的是,驴肉黄面是一种干拌面,浇头是驴肉丁+豆腐+香菇丁。大块的带酱驴肉要分开点。
2、网络名人中最冷饮——杏皮水
街头、超市、景区、沙洲市场都能买到饮料,随处可见。酸甜苦辣!夏天的敦煌非常热。来一杯冰镇杏皮水清热解渴,让食欲酸甜可口。冬天去的话,一定要有热饮!
杏皮水是用敦煌特有的李广兴的杏皮制成的。这是一种受当地人和游客欢迎的饮料。据史书记载,这种杏树是汉代飞将军李广从匈奴地区(今新疆)带到敦煌种植嫁接的。
敦煌李广兴以色泽金黄,光滑无毛,果肉致密金黄,味甜汁浓,核仁粘稠,香气浓郁,品质优良,汁甜如蜜而著称。是水果之宝,水果之王。皮薄,果肉厚达8mm,味道鲜美清香,汁蜜沾唇,果实圆润,更耐贮运。除鲜食外,果肉可制成罐头、杏干、杏脯、杏酱、杏酒等。杏仁也是制作糕点、冷食和糖果的重要来源。
3、最接地气的美食——胡杨烧饼
是敦煌的特色美食,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吃了第一口后,我发出了“哇”的一声。夸张?真的没有!西北菜和当地人的性格一样,往往很粗糙,分量也很重。羊肉很大!不过这一大块羊肉很嫩,一点都不肥。羊肉炖出来的面条均匀的吸收了肉汁,非常入味。咀嚼过程中,香味充满整个口腔,真是食客的福气!爱情!回味无穷。
敦煌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人们统称他们为“胡人”。敦煌,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西端,是汉文化和胡人文化的融合之地,而这种胡羊焖饼就是胡人饮食习俗的演变。隋唐以来,汉文化与胡文化(少数民族)融合,成为敦煌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因胡人的饮食习俗而得名。水煮羊肉面饼炖炒,是敦煌美食,也是敦煌特有的民间小吃。
红烧饼是敦煌老丈人接待女婿最好的一道菜。如果你在敦煌被女朋友带回家吃了红烧饼,你的外遇就变成90%了。这个名字很西北。这道特色菜由两部分组成:肉和蛋糕。有点像大盘鸡。它是在高压锅里做的。肉类可以选择鸡肉、羊肉、牛肉。这道菜的重点和关键是饼,饼薄筋轻。蘸汤的时候很入味。在沙洲夜市,你会看到“杨记湖羊肉焖饼”“张记羊肉焖饼”等很多牌子。
4、最贴心的食物——羊肉粉汤
是敦煌的传统小吃,羊肉选料细致。必须是本地养肥的杰羊。很多人喜欢在早上吃一碗热汤面,可以祛寒暖胃,滋补提神。食用时,先将骨汤加水,加调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舀入煮沸的汤中,撒上香菜末、韭菜末、葱花、胡椒粉等。红黄绿白,香,辣,爽,肥而不腻。
羊肉粉汤是当地以羊肉为主食的美食。骨头汤加水,切羊肉,加粉条,辅以香菜和葱花。它是美味的。羊肉性热,能补阳益气。立秋后适量吃羊肉对身体的暖和大有好处。羊肉含有丰富的钙和铁,高于猪肉和牛肉,其肉质细嫩,脂肪和胆固醇较少。
这在敦煌绝对好吃。提起羊肉,很多人摇头。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我们西北羊肉的名字,不肥。来西北之前很多人都不肯吃羊肉,但是吃了我们西北的羊肉之后,就大变样了。敦煌的上班族秋冬早上起来基本都是吃羊肉粉汤。如果你住的酒店不含早餐,不妨早起在周围找个小店,来碗羊肉粉汤。这种好吃的,谁真的知道谁喝的,一般12点以后就没了,所以有必要
5、最甜的食物——泡泡蛋糕
小儿油饼由唐代的“见风就俏”演变而来,最早流行于宫廷、宫殿的宴席上。它的颜色是黄亮,它的表面蓬松如纱布,并有密集的珍珠泡沫,因此得名。看起来像是有耳朵和眼睛的炸糕,但是比耳朵和眼睛好吃。又软又粘,有红糖,芝麻,花生。馅料是白糖+芝麻或核桃仁等。,并加入猪油使其蓬松起泡。以红豆沙为馅,酥脆爽口的酥皮,泡制的油饼口感微甜而不腻,酥而不软,咀嚼层次丰富。
外层超级脆,筷子夹住会裂,里面的馅是油炸的,完美融合了外酥内糯的特点。吃起来又脆又甜,可以当零食或者甜点来品尝。
我觉得这个小吃挺惊艳的,新颖,油而不腻,外酥里糯,刚刚好,单价很好看。去敦煌旅游,这种小吃基本上是必吃的,是中外游客首选的风味美食。
六、食在丝路(一)——盘点去敦煌必吃的经典美食
出去旅行不光要看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艺术,更要品尝不一样的美食。在我看来,食物是最简单让你了解这个地方生活的线索,最油烟气的地方也是最生活的地方。
作为一名小吃货,到了敦煌不光要看石窟艺术,带着爸妈品尝这里的美食,也是我的义务!
第一天一早到达敦煌,在酒店安排好入住,当务之急就是填饱饥肠辘辘的我们!利用我自然的搭讪方式,抓一位当地妹纸开始考察附近的美食坐标。住的酒店恰好在当地市场附近,不禁让我兴奋,因为真正的当地正宗美食就是隐藏在市民的市场中!
经妹纸热情的指点,早餐决定去吃居民小区附近的合汁!以为这是类似于豆汁儿之类的早点,没想到却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温暖的夏家合汁
一进店就听着四处都是当地人聊天的声音,突然进入我们几个旅行者穿戴的人,还真是有点突兀!不过我们全家都是那种可以迅速融入气氛的性格,跟服务员沟通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合汁是用羊肉汤将羊肉、丸子、豆腐、粉条、油泡等放在一起煮,汤汁鲜香,可以附以烧饼一起吃!有点类似我们的羊杂肝汤。不愧是西北的早点,目测一碗下肚,应该可以到下午都不会饿啦!
点了经典的羊肉合汁!热乎乎的一大碗上桌,香味勾着我们的食欲,先喝一口清汤,浓郁的羊肉汤不过没有膻味。早就听爸爸说,在西北尤其是甘肃附近吃饭,绝对是无肉不欢的,顿顿都是牛羊肉!把烧饼可以掰成小块,放入汤中吃,烧饼浸入了汤汁,吃起来也是味道鲜美!喜欢汤里的油泡,充分吸入了汤汁,和羊肉一起吃,口感软韧!
饭馆的桌子,是一通到底的那种共用餐桌,吃饭的时候,对面是一对当地的母女。老奶奶很热心,指点我们怎么吃合汁。告诉我们,这家店算是当地的老字号了,她从年轻的时候就带女儿在这里吃早点,现在女儿已经在北京成家立业了,每到年假都会回到敦煌陪她早晨来吃合汁!她的女儿告诉我,在北京总想着吃家乡的这个味道,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只有每年回来,陪着母亲吃一顿合汁,才觉得是回家啦!
看着老奶奶和她的女儿相视而笑那种幸福的笑容,吃着这热腾腾的合汁,心中充溢着温暖和感恩。感恩在这陌生的城市,身旁坐着爸妈,我们一起吃着合汁,有一种在家吃早饭的幸福感……
重口味:胡羊焖饼
转了一天的莫高窟,归来已是前心贴后背的饿!决定一定要犒劳一下自己,去尝试敦煌的一大硬菜——胡羊焖饼。敦煌市面上有很多胡羊焖饼的馆子,当然还是要到当地市场去找最正宗的吃!
之前一直以为胡羊焖饼是羊肉与饼子一起做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到了市场这家点评上最正宗的馆子,才知道,是我们没有想象力!馆子不大,老板娘豪爽,点完羊肉焖饼还附赠我们两个小菜解腻。
焖饼端上来,我就被震撼了!好大的盘子,根大盘鸡的量相当!而且这个焖饼更像是宽面,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烙饼。但是这个饼非常的劲道,配合炖的羊肉的汤汁吃,真是越吃越有味儿!咨询老板娘,才知道这个焖饼做法独特,在焖之前会在面上涂油,擀薄,然后等羊肉炖的差不多,把饼放在羊肉上,浇上羊汤再进行焖制。所以饼会非常入味且劲道!还有羊肉,因为是用料长期炖出的羊肉,味道浓郁没有膻味儿。这个羊肉也是给的实在,一小份三个人吃,绰绰有余!
也许是因为一天的劳顿,吃着胡羊焖饼,我们三个有一种在大漠中,大口吃肉的爽利感!当然吃肉的同时再配点凉调小菜,老爸还要了一瓶冰啤酒,简直完美!
经典美食——驴肉酱黄面
去敦煌,驴肉酱黄面是必吃的美食!心心念念,离开敦煌之前一定要带爸妈去尝尝这个经典美食!敦煌当地人经常去吃的老店叫顺张黄面,据说是一家百年老店,已经传承了五代!
不出所料,我在市场的角落里找到了这家店!点了经典的驴肉和酱黄面!有趣的一点是,这个驴肉是单盘儿供应,然后黄面是配着香菇肉酱给我们的。至于吃法吗?驴肉有专门蘸的汁料,可以直接当凉调盘儿来吃。俗话说:“上有龙肉,下有驴肉。”相比其他,比较喜欢驴肉,一方面比较瘦,而且肉质劲道,配着蘸汁儿,一点都不油腻。
而黄面更是惊艳,面条一方面很劲道,再加上用香菇丁、豆腐丁和驴肉丁儿炒制的酱料,入口顺滑,驴肉的鲜嫩和香菇丁的鲜香混合在一起,一点点让我的味蕾沦陷……
敦煌的拉面不同于兰州,每个拉面师傅要用六、七斤的面团,一气呵成地进行拉面。这是考验拉面师傅体力和手法的,甚至不同的温度,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面的硬度。而如何让这样的技术炉火纯青呢?唯有一次次专注地去练习,西北人对于面条的执着,亦如日本人对待寿司那样考究!所以,每一盘拉面,都是拉面师傅反复练习的成果,用老板朴素的话说,就是不要辜负来吃的食客。这也是一位面匠的骄傲!
当然也不忘尝试他们家的特色菜:驴肉春卷和酸辣驴蹄筋儿。
尝了一口才发现,驴肉春卷简直是我的爱!外皮酥脆,里面包着爆炒孜然驴肉丝的馅料。一口吃下酥脆带着孜然味的肉丝!有一种异域风情在这个春卷里。
酸辣蹄筋儿是老爸的最爱,非常的筋滑,咬在嘴里很有嚼劲儿,配以酸辣的佐料,吃起来后味儿无穷,酸辣一扫油腻。
最后,带着幸福的满足感与敦煌告别。但是唇齿间依旧可以回忆起这里美食的香气。 因为每一道美食,我都能体味到敦煌这个城市的粗犷、朴实、温暖与执着。这些特质化作食物,让我们这些食客一口口吃下,内心为升腾出的这些烟火气而满足。 也正是有了这些美食,让我觉得这座沙漠中的城,不再神秘,她撩开了面纱,端着食物,在对着我们会心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