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民风民俗的资料 (最好是威海的)
一、海草房
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
,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
色的民居——海草房。当你走进山东省的渔村,就可以看到这些以
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极具地方特色的宛如童话世界
中草屋的民居。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
一。它主要分布在中国胶东半岛的威海市等沿海地带,特别是荣成
地区更为集中。荣成和其他沿海生长着许多细长的海草。生鲜时,
翠绿可爱,被海潮成团的卷上滩头,晒干以后变为紫褐色,缕缕柔
韧。沿海居民用以来苫房。房草苫得极厚,两坡很陡,房脊浑圆,
住起来冬暖夏凉非别处的陋草可比。
二、媳妇饼
媳妇饼是我们文登的传统名点。
二、威海的民风民俗——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
海草房民居,最早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沿海先祖用海草筑巢而居;从秦汉至宋金时代,它的制作技术有了进步,形成基本格局,被划定为生成期;到元明清时代,成为繁荣发展阶段,奠定了荣成沿海区域海草房民居群落基础,成为胶东沿海最具特色的生态民居。
位于荣成市港西镇的巍巍村,是海草房民居历史较远、保存较好、数量较大的海草房民居古村落,有着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制作工匠及苫匠,并代代传承至今。
海草房民居制作整个过程有70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民间手工技术,不含任何机械成分。制作工匠有瓦匠、木匠、石匠、苫匠,合称“四匠”,其中苫匠是最为重要。
制作主要流程如下
一、备好石头、黄泥、木料、海草、贝草等基本原料
二、打地基、定门位、摆门枕石、垒墙体、安窗体、上房梁
三、苫海草屋顶。
1.做好理草、铡草、润草、和泥、扎脚手架等准备工作。
2.做檐头。用海草和贝草按规定尺寸相间苫好、刹实,做出“三层檐”式样。
3.苫房坡。苫匠侧坐屋顶,一层海草一层贝草由下向上苫,要求刹紧均匀、整齐划一,外软内实。需要手功、腿功、眼功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完成一次苫草动作。
4.封顶。一般屋顶需拔起1—2米高,中心要牢固结实,能顺雨水抗风,收顶后用草泥压住,使海草的胶质与草泥黏合在一起。
5.淋水拍平、剪檐。把苫好的屋顶淋上水,从上到下用拍板理顺海草,拍平房坡,最后把房檐海草剪齐,整个房屋制作完成。
海草房民居无论从外部的建筑风格及手法,还是到内部的结构和实用性,完全区别于现代所有民间建筑。它记录和诠释着沿海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厚重历史及风土民情,对研究沿海民居的建筑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及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工艺价值、美学价值、民俗价值及利用开发的价值,这些都构成了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需要全社会保护和认同。
三、威海民居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那么,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
我们威海的民风民俗吧!
——题记
一、海草房
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
,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
色的民居——海草房。当你走进山东省的渔村,就可以看到这些以
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极具地方特色的宛如童话世界
中草屋的民居。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
一。它主要分布在中国胶东半岛的威海市等沿海地带,特别是荣成
地区更为集中。荣成和其他沿海生长着许多细长的海草。生鲜时,
翠绿可爱,被海潮成团的卷上滩头,晒干以后变为紫褐色,缕缕柔
韧。沿海居民用以来苫房。房草苫得极厚,两坡很陡,房脊浑圆,
住起来冬暖夏凉非别处的陋草可比。
二、媳妇饼
媳妇饼是我们文登的传统名点。主要原料为白面、鸡蛋、猪油
、白糖,饼做得要厚,要香,要甜,吃了长劲。原是女方出嫁放在
箱底带到婆家送给新郎的"体己干粮",俗称"媳妇饼"。媳妇饼
做得口味如何,使用的材料真不真,不但显示了女方家日子过得殷
实与否,也可看出女主人做饭食活儿的水平。媳妇饼还充分体现出
娘家对女儿、女婿的一片关爱和祝福。当然,亲朋好友吃到此饼,
也就分享了一对新人的喜悦。久之,凡做这种饼,无论派何用场,
统称之为“媳妇饼”。
三、盛家火烧
盛家火烧,是荣成的传统名吃,盛家火烧讲究三把火就得熟,
故又名三把火火烧。刚出炉的火烧,一面酥脆,一面柔软,中间白
中透黄,层次分明。吃时不粘口,不噎人,吃过之后不觉得口干。
盛家火烧属于荣成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家火烧的制作是中国
汉族民间一门传统手艺,可以说它代表了我们威海民间饮食文化的
一种风格,它传递和继地方人文精神、人生态度和淳厚的乡土风俗
,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盛家火烧是山东传统食品的一个典型代表
,因其厚软、香甜的外形和风味而声名远播。
四、锡镶茶具
最著名的是我们威海的锡镶茶具。威海的锡镶茶具已有近百年
的历史,它是用宜兴紫沙陶为壶料,将锡锻打、镂雕、镶嵌、抛光
,经十几道工序,精制成工艺品。锡镶茶具创始于清末。1890
年前后,当地谷家疃村谷宝和、谷年和兄弟经多年实验创造出镶锡
工艺。我们威海的锡镶茶具,镶饰部位讲究,锡片图案美观,图案
有“八仙过海”、“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每套茶具根据
容积和锡镶茶具的工艺200至上千元不等。
五、渔民节
荣成国际渔民节也是威海的一大特色。荣成国际渔民节每三年
举办一次,以渔民为主体,以渔村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各种海上
运动项目、大型民俗观光旅游活动、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和海洋渔
业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威海是一个靠海小城,以前的农民大多以
打渔为生。而荣成国际渔民节源于当地渔民传统的谷雨节。早在春
秋时期,这里就大兴鱼盐之利。每年谷雨,春汛来临,百鱼上岸,
休整了一冬的渔民又忙碌起来,捕鱼赶海,开始了新一年的海上生
产。为感谢“海神”赐给的丰厚鱼虾,祝愿天天鱼虾满仓,祈求神
灵保佑,免灾除难,渔民们便在谷雨节这天举行传统的祭神活动,
从此谷雨节便成了荣成渔民的佳节。改革开放以来,富裕起来的渔
民将新文化、新观念、新思想渗透到谷雨节中,由纯祭神保平安的
期望心理进入对酒当歌,喜庆丰收,载歌载舞的高尚境界,使这一
活动水平越来越高,成为荣成渔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娱乐内容
。为顺应广大渔民心愿,弘扬民族文化,荣成市政府决定从199
1年起,举办荣成国际渔民节。
民风民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是最淳朴的。让我们一
起努力,将这人世间最为纯朴的东西传承下去吧!
——后记
四、威海的传统民居
(1)东南亚地区的传统民居叫高脚屋,这种民居建筑的特点是通风散热、防潮湿,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是湿热;
(2)威海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气候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3)海草房是生态民居的理由:多以当地天然厚石砌墙,用海草(生长于浅海的大叶海苔等藻类,晒成干草)作为材料盖屋顶,建造而成屋室;
(4)海草房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海草生长环境受到影响,海草产量太少;对海草房这一民居的态度合理的是加大保护力度,开发成旅游景点.
故答案为:
(1)东南亚;高脚屋;通风散热,防潮湿;湿热;
(2)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3)多以当地天然厚石砌墙,用海草(生长于浅海的大叶海苔等藻类,晒成干草)作为材料盖屋顶,建造而成屋室;
(4)B;E.
五、威海的资源为什么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威海就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1.依山傍海、四季分明、温差适宜(年温差最高温不超过40,最低温不低于零下10)、海洋和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2.历史悠久、人文底蕴、素质、建筑多样、城市环境干净整洁、经济节奏平稳,给人轻松愉悦的身心,造就威海小城适宜居住。
威海气候特征:
1.春季
暖空气开始活跃,但冷空气还有相当势力,造成高低气压系流移动、交替频繁,引起气候多变。4至5月份,南北大风交替出现,为全年大风多、强度大的月份。
温度低且回升慢,与内陆同纬度地区相比,低2—3℃,季节推迟约半个月。由于暖湿空气尚不能大量输送过来,所以降水量仍较少,只占年总降水量14%。
由于大风多,降水量小,蒸发大,经常造成春旱。
2.夏季
由于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温度偏低。6-7月份,比内陆同纬度低3-4℃,8月份低1℃,凉爽宜人的气候,使威海市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
全年以8月份温度最高,年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7、8两月。由于太平洋高压加强北上,夏季季风开始,多为3-4级南到东南风,有利于暖湿空气北上,因而降水多,湿度大,降水量占全年的59%。
6月末7月初进入汛期,9月上旬结束,暴雨集中出现在7、8月和9月上旬,暴雨次数频繁,往往形成洪涝。
但有的年份,由于太平洋高压控制,山东半岛稳定少动,造成高温高湿闷热天气,形成短期夏旱。由于大气环流的引导,太平洋台风北上,往往造成暴雨和大风天气。
3.秋季
初秋,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但暖湿空气还有一定势力,所以9月上旬降雨仍较多,有时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还可能受到台风的侵袭。秋季总降水量占全年的23%,多集中在9月份。
9月下旬到10月,北方冷空气加强,暖湿空气明显衰退。整个秋季温度偏高,与内陆同纬度地区相比,9月份稍高,10—11月高1—2℃。
4.冬季
受强大蒙古高压控制,不断有冷空气爆发南下,气候干燥寒冷,多偏北风。威海市与烟台市素有雪窝之称,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份,年极端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上旬。
整个冬季温度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偏高2℃,且昼夜温差小。季降水量为全年最少,占全年5%。
从12月下旬起,由于受海洋作用影响,造成地方性的阴、雪天气增多,雨雪量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多3倍以上,日照时数偏少。
六、美丽的威海有什么特色?
三面临海,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旅游资源丰富。
威海,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烟台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
威海别名威海卫,意为威震海疆。威海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
威海是“三海一门”之一。1984年,威海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1996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5月7日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成为中韩自贸区先行示范城市。
威海市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威海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威海市大陆度为54.1%,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