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同区美食
粘玉米蒸糕、大庆扒鸡、刀削面、水晶肚、绿豆粥、栗子烧白菜等
1、粘玉米蒸糕:是大庆地区的经典美食,这道美食口味清淡,还非常养生,对于喜欢吃清淡口味糕点的人来说,这款小吃是很合口味的。
2、大庆扒鸡:采用各种中草药和香料制作而成,烧熟后,用手提起鸡腿一抖,肉骨即可分离,这样的扒鸡肉质更醇香,口感更好。扒鸡吃起来味道鲜美,色、香、味俱全,嫩鸡过油炸呈金黄色。
3、刀削面:在大庆还是很有名的,也是当地特色,刀削面是用方形薄铁片刀刀削而成,因此得名。刀削面呈柳叶状入汤中,当然也有扁形和三菱形的刀削面,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吃起来外滑内筋,软而不粘,面条有韧劲,香而不腻。
4、水晶肚:水晶肚的样子和松仁小肚有点相似,但是味道却不一样哦,用到的食材当然也不例外了,当地的水晶肚也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肠做成的,一种是小肠做成的,不管那种味道都是极其鲜美的,水晶肚内部凝结和其他的不一样,它不需要淀粉来凝结,只靠猪皮冻直接凝固而成的。
5、绿豆粥:是大庆有名的特产,大庆素有“绿豆之乡”称号,绿豆粥是用绿豆为主料混合熬制而成的粥。绿豆粥属于杂粮粥,能清热解毒,很适合在夏天吃。同时,绿豆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
6、栗子烧白菜:将白菜心根部削成尖形,一破两半,切成白菜条,火腿、竹笋切成排骨片,每个栗子上切一十字小口,锅内加水,放入栗子把皮煮软,趁热把栗子皮剥下。栗子、白菜,稍微炸一下,捞出控净油。炒锅放火上,放入猪油,随即下入白菜、栗子、火腿片、竹笋片、盐、味精、白糖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焖5分钟,用水调淀粉勾芡,点香油出锅即可。此菜汁鲜味美,酥烂适口。
二、大同特产
1、天镇胡麻油
天镇胡麻油,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胡麻油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自古以来就被天镇百姓视为美味食品,无论是制点心,还是打饼子,只要是用胡油加工的均被视为上品。
2、天镇唐杏
天镇唐杏,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天镇唐杏产地区域气候属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气流控制,多东南风,且炎热多雨,适宜种植杏树。
3、恒山黄芪
恒山黄芪,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恒山黄芪生长在绵延广阔的恒山背阴山坡上,尤以山下浑源县所产的黄芪质量最好、数量最多,被誉为“黄芪之乡”。
4、左云苦荞
左云苦荞,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左云县地处雁门关以北,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海拔在1800米以上,日夜温差大,是苦荞理想的种植之地。
5、大同小明绿豆
大同小明绿豆,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大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同小明绿豆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是云州区传统的名优特产和出口产品。
三、大同有什么特产
大同特产有很多,篇幅有限,仅举几例:
1、天镇胡麻油
天镇胡麻油,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胡麻油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自古以来就被天镇百姓视为美味食品,无论是制点心,还是打饼子,只要是用胡油加工的均被视为上品。
2、天镇唐杏
天镇唐杏,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天镇唐杏产地区域气候属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气流控制,多东南风,且炎热多雨,适宜种植杏树。
3、恒山黄芪
恒山黄芪,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恒山黄芪生长在绵延广阔的恒山背阴山坡上,尤以山下浑源县所产的黄芪质量最好、数量最多,被誉为“黄芪之乡”。
4、左云苦荞
左云苦荞,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左云县地处雁门关以北,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海拔在1800米以上,日夜温差大,是苦荞理想的种植之地。
5、大同小明绿豆
大同小明绿豆,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大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同小明绿豆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是云州区传统的名优特产和出口产品。
四、大同特产有哪些
大同特产有大同黄花、浑源黄芪、左云苦荞、广灵小米 、斗山杏仁等。大同黄花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浑源黄芪条长而顺,皮光色亮,粉性大,空心小。左云苦荞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广灵小米有御米之称。斗山杏仁被称为山西特产三大宝之一。
五、大同有什么特产?
大同特产一:大同羊杂
大同羊杂是山西大同最传统的特色美食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大同最古老的美食之一,有传说大同人开始吃羊杂起源于元朝,将羊头、羊蹄、羊肝等洗净,然后再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最后吃起来油而不腻,味道鲜美,香气袭人,鲜香且没有腥味,还有驱寒、暖胃的功能。
大同特产二:阳高杏脯
阳高杏脯是山西大同最传统的名吃,阳高地处山西大同,地理环境优越,气候良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杏树的生长,所产出的杏果形较大,肉厚味甜。非常适合加工成杏脯,吃起来肉质脆嫩,酸甜可口,美味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已经远销东南亚等海外国家。
大同特产三:苦荞面凉粉
苦荞面凉粉是山西大同的传统特色小吃,主要选用优质的荞麦粉为主要原料,在经过传统制作凉粉的工艺精制而成,食用的时候在配以辣椒和醋,吃起来黄润爽口、有劲道,十分美味,是大同最独特的风味小吃,还有消炎败火的功效,大同人会用这道美食来招待客人。
大同特产四:阳高玻璃饺子
阳高玻璃饺子是山西大同传统的民间美食,主要选用优质的莜面和山药为主要原料,在经过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成饺子皮,最后在配以羊肉馅儿、白萝卜丝等馅料,吃的时候在蘸上花椒、味精、胡麻油等调成的蘸料,吃起来非常美味,是大同人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
大同特产五:荞麦圪坨
荞麦圪坨是山西大同极具传统特色的面食食品,选用荞麦为主要原料,然后在经过加工细磨成面粉,食用的时候再配以豆腐皮、金针、木耳等卤汁,使用起来美味可口,别具一格,也可以依照个人的口味加上醋或者辣椒。现在已然成为了大同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大同特产六:恒山老白干
恒山老白干是山西大同的传统特色名酒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起源于明代,盛名于唐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选择优质的高粱和黄氏为主要原料,在经过传统的酿酒工艺精心勾兑而成,所酿制出来的恒山老白干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爽口,饮后回味无穷。
六、大同的特产美食有哪些
大同的特产美食有哪些
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大同的特产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莜面窝窝
莜面窝窝形似圆形小筒,制作时先把莜麦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面用开水泼熟,和好以后,做成各种花样蒸熟,即“三熟”。吃的时候可分冷热两种菜:冷菜是拌黄瓜丝、水萝卜丝,再配以盐汤辣子炝油,菜与莜面拌起来,清香可口;热菜是羊肉臊子,配点蘑菇,开笼后将莜面蘸上羊肉蘑菇鲜汤,更是口感柔滑,香味扑鼻,美不可言。
黄糕
黄糕这是大同一带常见的家常食品,原料是黄米面,先用温水和成碎块状(散粒),上笼蒸熟,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边揉边在其表面抹点麻油,这样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干裂。最后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块,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黄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十分味美。
大同凉粉
大同凉粉是用土豆淀粉加工制作,同时每个凉粉摊上都有三罐,即:醋、葱盐、辣椒油。还可以酌情增加当地特产豆腐干、莲花豆、熏鸡蛋等。清泠泠的凉粉、红通通的辣椒油、炸得金黄酥脆的莲花豆,切成菱形嚼起来特别筋斗的豆腐干,看上去就是色香味俱佳,禁不住让人胃口大开。特有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羊杂
吃完羊肉后,把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因为里边杂七杂八应有尽有,故称羊杂。大同羊杂汤里面还掺有山药粉条,有荤有素,油而不腻,质醇味美,捞出锅来热气腾腾,香气袭人,吃起来味道鲜美,具有明显的驱寒、暖胃、舒身等功能,是一味较好的食疗保健食品。吃完羊肉后,把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因为里边杂七杂八应有尽有,故称羊杂。大同羊杂汤里面还掺有山药粉条,有荤有素,油而不腻,质醇味美,捞出锅来热气腾腾,香气袭人,吃起来味道鲜美,具有明显的驱寒、暖胃、舒身等功能,是一味较好的食疗保健食品。
大同刀削面
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它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等特点,与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的刀削面。可称“面食王中王”。
大同刀削面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独特的大同风格,很多外地朋友来到大同,在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一些本地游子,在回到家乡之后,都要先赶去削面店,去吃一碗刀削面,来解日夜思念之情。
大同兔头
大同兔头的闻名于世,十几年前就已美名远扬。有一条街叫帅府街,又叫司令部街,自兔头在这条街成为气候,人们更习惯称它为兔头一条街。据说,大同兔头日销能达四万只,足见人们对此不是一般喜欢,而是一种嗜好。这种另食客交口称赞的美食也并不难做,用姜葱辣椒八角等十余种香料红焖兔子的脑袋,熬的时间约莫3小时以上,直至入味 。
“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人们爱吃兔肉,既是风俗习惯使然,又有近几年科技工作者揭示的兔肉营养丰富的诱惑。据《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养胃利肠之功效。现代科学家研究证明,兔肉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是一种“三高三低”的食品,食之可预防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等现代文明疾病。
百花烧麦
杂史记载,大同的烧麦出现在明代。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边防,派十三子朱桂来到重镇大同。这位王爷以美食为乐,发现边镇肉类食材居多,便琢磨制作烧麦以供口腹之乐。御膳房的大厨们巧心独具,制作出的烧麦外形俏丽,味道鲜美。边口雪白,如同梨花开瓣;皮薄似玉,透过面皮可以看到肉馅。由于色香味形俱佳,朱桂十分开心,常在府中大摆宴席,用烧麦招待文官武将。众人深感烧麦味美,纷纷探听制作方法,以便能在家中品尝。后来配方留入民间,各大饭店也做开烧麦,品种花样不断增多,出现菜叶烧麦、水晶烧麦、翡翠烧麦、金丝虾烧麦等。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至大同,当地官员为巴结老佛爷,在餐饮住宿上费劲心思。由于凤临阁酒店名声在外,所以被指定承接下接待任务。厨师们用鸡、鸭、鱼、虾、蟹、牛、羊、猪、兔肉做馅,分制成九笼烧麦,烧麦呈到慈禧面前后,她发现每一笼烧麦上端的花形都不同,分别是牡丹、荷花、玫瑰、芍药、玉兰、月季、秋菊、杜鹃、梅花,不禁心花怒放,遂赞其为“百花烧麦”,后世得以此名流传。
“百花烧麦”是大同饮食文化的象征。它凝聚着大同人对美食的理解和创造,是大同地区百姓生活智慧的体现。
老大同什锦铜火锅
寒冷冬季,如果随便问一个大同人最想吃的美食,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脱口而出:火锅!
大同的火锅有很多种,但对于大同人来说,最喜欢的恐怕还得说是老大同什锦火锅。一架老式的铜火锅摆放在桌子中央,锅中荤素搭配的十几种食材不仅色泽诱人,且经过汤汁熬煮,其香更是让人垂涎欲滴。待举箸下咽,扒肉条的软糯、蹄筋的爽口、西兰花的香脆、白菜心的鲜嫩更是满口生香。
什锦火锅,顾名思义是用多种食材制作而成。老大同什锦火锅一般选用老式的铜火锅进行烹制,最正宗的是烧木炭的。老大同什锦火锅的用料非常丰富,其中肉类有大同传统的扒肉条、清蒸丸子、排骨、牛肉等,素菜有干豆角、干葫芦条、黄花、木耳、白菜、菠菜、油炸豆腐、油炸山药、粉条等,另配有鱿鱼、海参、大虾等。
什锦火锅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要想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关键在于菜品的摆放,不仅要注重色彩,还要荤素搭配,这样才能保证汤鲜味美。具体做法是,先将各种原材料切成段或片备好,把白菜心、细粉条装在铜火锅底部,撒上海米,摆上丸子,在上面再将大虾、鱿鱼卷、红烧肉、炸豆腐、黄花、红萝卜条等按不同的颜色,荤素相间顺序摆放。食材摆好后,即慢慢注入底汤,把烧红的木炭放入锅膛,待火锅烧开炖20分钟左右,即可大快朵颐了。
老大同什锦火锅爽而不腻,鲜美可口,再加上铜火锅为大同特产,这也造就了大同什锦火锅的独特风味,成为大同人的最爱。日前,老大同什锦火锅还入选市级非遗。
老大同八大碗
除夕之夜,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是中华儿女的守岁习俗。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我们塞上古都大同美食文化博大繁荣,流传于老大同民间的过年美食“八大碗”,虽然现在经过时间的流转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八大碗”的浓浓年味,依然以其独特的味蕾记忆留在老大同人的脑海里。
“八大碗”顾名思义就是由8道菜肴组成,由8只大海碗盛放,包含着扒肉条、黄焖鸡块、过油肉、糊肘子、扒羊肉、红烧鱼、黄焖丸子、八宝饭这些民间菜肴。
关于“八大碗”的发源有很多版本,比如正定“八大碗”相传为三国名将赵云所创,安徽“八大碗”甚至和大文豪苏东坡颇有渊源,最离奇的版本要数曹国舅腾云化得“八大碗”的传说。当然,这些均属坊间传闻,但“八大碗”流传甚广是不争的事实,鸡毛野店也好,巨室豪宅也罢,餐桌上都常常能觅到它的踪迹。
老大同的“八大碗”,当属北京“八大碗”一脉,最早盛行于清朝中期。清朝乾隆年间,政通人和,百业兴旺,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 称雄于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和下八珍,八大碗因其食材粗简,故被列为“下八珍”,民间称之为“八大碗”。
旧时代的“八大碗”做法有粗细之分。以北京八大碗为例,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
清代,大同与京城商贸往来频繁,北京“八大碗”逐渐流传于大同坊间,成为人们婚丧嫁娶时的主要宴宾形式。但是,大同的“八大碗”并非照搬北京“八大碗”菜谱。由于当时大同又与口外(今内蒙古)商贸往来较多,吸纳了西北地区“清真八大碗”的一些菜品,如扒羊肉、扒牛肉,加之融汇本土特色菜肴,故而形成独具风味的大同“八大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