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公期特色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泱泱中华,盛开着五十六多各具特色的民族之花。他们衣着不同,住所不同,食物不同,处处显示着中华文明高贵深厚的文化底蕴。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文等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风、鹤峰、宜恩、利川、恩施等县(市),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的民锦。土家族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每桌七碗,九碗或十一碗,但无八碗十碗,因为八碗被称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和菜是土家族民间逢年过节必不可上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被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菜。端午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用一个巨大的蒸笼装满了糯米,把蒸熟的糯米倒在舂石里用竹子舂成粘稠状,几个土家族姑娘围成一团,把糯米捏成饼状,裹上芝麻即食。

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关于海南省民俗风情的作文30字

“哎甘苞,嘛哎甘苞,嘛耐颠罗,嘛哎甘苞嘛度研罗……”、“捡螺去捡螺嘿咯……”四月伊始,正值山花烂漫时,一首首黎、苗族民歌在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月三广场上久久回荡。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这是海南黎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琼中县的黎苗族同胞们开始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琼中“三月三”节日期间,来自琼中县的20多所学校近300名中小学生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用稚嫩的嗓音为大家演唱黎、苗族歌曲。比赛形式有小组唱、合唱、歌伴舞等多种多样,活动现场还有穿插着用黎语苗话讲故事的环节。“黎族苗族传统民歌进校园演唱比赛”是琼中今年举三月三活动的一大特色,是由琼中县委县政府、县民族宗教委员会和县教育局共同举的“民歌民舞民服三进校园”活动之一。该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一代学讲黎苗族方言、学唱黎苗歌曲,宣传和普及民族文化,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海南黎苗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虽然我是黎族,但之前都没有学唱过黎苗族的民歌,经过参加比赛,我不仅学会唱苗歌,还知道黎苗族人民是那么的辛勤。”琼中县黎母山中学的朱秋玉同学在比赛结束后向记者说起唱民歌的收获。琼中县教育局局长王海山,他告诉记者:“琼中县现在的中小学黎苗族孩子占的比例将近85%,但学校授课都是用普通话,会讲黎话苗语的孩子很少,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黎苗族孩子去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让海南黎苗族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他还告诉记者,琼中县从2013年开始试点三进校园活动,专门请专家编写了黎苗族民歌教材,计划用5年时间将黎苗族传统文化普及给全县的中小学生,接下来还将举行黎苗族传统舞蹈进校园等系列活动。2014年琼中“三月三”共设有9大板块15项活动,其中黎苗传统民歌进校园,织锦表演赛,打柴舞等活动都注重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这些都是对黎苗族文化传承有着促进作用,琼中“三月三”已成为海南黎苗文化传承搭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