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如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在文化传播中必然会发生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在不同文化之间必然会出现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随时代的进步文化会不断进行文化传承和进行文化创新。本文拟从广义文化上来讨论泗阳城市文化特色问题,谈粗浅认识,提出一些建议,供领导参考。一、 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但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城市形象变得千篇一律,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质量。要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科学提高城市品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形成和强化自己城市的特色。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否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品位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泗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努力推进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如果要让外地人能更好地识别泗阳,让本地人能清楚的了解泗阳,让来泗阳人能更加喜爱泗阳,那就主要在于通过文化符号来识别,通过文化传承来认知,通过文化特色来吸引。因此,在城市扩张和建设发展中,如何体现出泗阳城文化特色,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重新审视和共同研究的问题。泗阳城市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城市建设发展加快,新城区扩张提速上档,老城区改造正在强力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二是文化载体方面,修建了体育中心、体育馆,大剧院等。二是文化景观方面,抓了泗水古城、骡马街的建设;三是从精神成果方面,提炼过泗阳“人文精神”,确定泗阳精神、泗阳“城市名片”等。四是在文化特色方面,已经进行过一些打造,对杨树文化、泗水汉文化,已经具有较强的对外社会影响力。五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名校,形成了具有泗阳特色的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文化特色。六是制度文化方面,加强了法制建设,制定了城市管理规范,加强了公民道德建设,出版了《市民必读》、《市民公约》、《市民守则》等。七是文化联动发展开始起步,进行了文化与教育、体育、卫生、旅游、商贸等产业与联动发展的探索,特别是“四城同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泗阳城市文化建设中还有一些问题。一是历史文化总量不多,抢救保护工作力度不够,尚存历史文物古迹不多,发掘开发利用不够;二是建设发展力度不够,文化投入不够,文化规划不够,项目数量不多,文化质量不高;三是对泗阳文化认识还需深化,如对泗阳的文化资源、文化特征、文化特色、文化精神、文化形象、文化标志等的理解还不很清楚;四是在泗阳文化风貌方面,特色不突出,个性不突出,特点不突出,具象化不强,影响力不大。五是文化拓展宽度不够,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文化与产业结合不够,对外文化交流不够。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特色,城市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特性的反映。人为地改变一个城市的传统风格和特点,牵强附会地注入一些格格不入的东西,是对城市特色的扭曲。在发展城市文化时,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搞好论证,结合实际,把握和弘扬本地及民族、人文、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个性和优势,把文化特色纳入城市化建设之中,使自己城市硬件建设中浸透特色文化的内容,营造特色文化的氛围,塑造特色文化的精神。二、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因素的简要分析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受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泗阳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不能不对影响泗阳文化发展和特色形成的因素作简要分析。(一)从文化源流来说,泗阳是古泗水汉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汉文化是泗阳文化的根源,可以说泗阳是汉文化的传承地。(二)从地缘文化来说,泗阳地处长江流域,泗阳饱经长江文化的影响,泗阳位于长江下游地带,是长江下游文化的组成地;地处齐鲁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地带,可以说是南北文化的结合地。(三)从经济文化来说,泗阳农耕文化影响久远,泗阳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泗阳商业文化于近代兴起,商贸业发展时间较晚,工业文化的传播时间不长,信息时代文化影响是当代才开始的。(四)从历史名人来说。书法家林大木、地理学家张相文、纺织大师卢庭兰等,这些地方历史名人还是具有重大历史影响和历文化意义的。上述情况表明,泗阳历史文化因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着“历史缺陷”,但泗阳历史文化也不是一片沙漠,仍然有着比较丰富的底蕴和众多的文化影响存在。影响泗阳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外来的也有本土的,有人文的也有自然的,有名人的也有社会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加以对待,不承认和看不到泗阳历史文化因素的存在及其影响是不对的,而且必须认识到这些因素都会对泗阳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而要打造泗阳的城市文化特色,也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因素的积极方面,从而找到泗阳城市文化的根基所在、源流所在、表现所在、特色所在。才能更好地推进泗阳城市文化建设和彰显泗阳城市文化特色。三、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主要原则一个城市的存在要有城市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按照建设发展规律,结合泗阳实际情况,打造泗阳城市文化特色要注意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历史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不能忽视泗阳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也不能简单地只追求泗阳现代文化形象塑造。泗阳从建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中,有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过一些历史名人,曾有过一些古代文化建筑物。虽然保留和传存下来的甚少,这正是泗阳历史文化保护的悲哀所在,也正是当代人对泗阳进行文化寻根、留下历史文化符号和打造特色文化的重点之一。然而,现在我们已进入建设现代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时期,建设具有现代文化感的新泗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长期目标,这是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奋斗的。但在城市扩张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简地单复制再造一个古代泗阳,也不能机械的移植一个现代泗阳,一定要坚持历史的和现代的结合,让泗阳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泗阳现代建设的实施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形成泗阳城市文化特色。(二)要坚持人文的与自然的相结合。注意将泗阳自然景观人文化和泗阳人文精神形象化。泗阳有较好的自然环境、自然风貌和自然景观,可以人化的的文化的重点自然景观也不少。泗阳人文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有的还没有被我们发现和利用,有的已经开始被发现和正在进行挖拙和打造。但这还不是很多。因此,在泗阳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坚自然的和人文的相结合 ,充分发现和发掘泗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这不仅能为代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而且能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三)要坚持特色的与共性的相结合。泗阳文化要强调自己的地域特点,也要有与时代相宜的时代特征。泗阳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还有独特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在建设发展中,要从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中,找到泗阳的文化个性,强化泗阳的文化特色,形成泗阳的文化符号。同时,要立足本地文化特点,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古汉文化的文化因子,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努力创新先进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共性的文化精神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彰显泗阳城市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民族的时代的先进的文化共性。只有这样,泗阳文化才能根正枝繁叶茂,才能让人产生独特感和具有认同感。(四)要坚持历史再现与创新体现相结合。一方面要注挖掘泗阳的重要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要努力创新现代文化景观和当代文化形象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在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发现、挖掘、整理和再现在泗阳发展历史中的具有重要的积极的历史文化意义的重大过程、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要在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城市雕塑、旅游景点、主题公园、文化广场、人文景观、特色街巷、商号牌扁、店堂装饰等加以历史再现或创新体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集成,设置专门地点和机构行进行征集管理,记录、塑造、再现一批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让人们能从感觉泗阳文化形象和领悟泗阳文化精神。四、泗阳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概念设想根椐上述分析,找准泗阳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城市文化特色打造。不仅要城市物质财富积累,而且要形成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文化的个性体现。在泗阳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从广义文化角度作一个概念规划。(一)继续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围绕文化大县建设目标,加大了文化载体建设力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小雨告诉笔者:“全县先后投资近3亿元,建设图书馆、城市展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农耕教育博物馆、中国杨树博物馆、体育馆、棉花博物馆、科技馆、游泳馆。打造出泗阳“文化纪念碑”。(二)建设“新城文化景观”。新城区泗阳城市的重要组织成部分,是城市扩张发展的重点,是泗阳现代城市的代表,在文化载体、人文景观、文化标识、建筑风格、城市风貌等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新城区的建设发展中,要结合建设发展进程,更加应注意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特色文化项目,在新城区进一步呈现具有泗阳文化特点和现代文化特征的城市文化特色。(三)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在形成文化娱乐街、文化用品街、饮食文化街等文化街巷建设。泗阳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商贸经营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街容巷貌建设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店堂装饰结合起来。从而多方面展现泗阳文化,让人们从多角度感受泗阳文化。(四)修建“泗阳文化新载体”。泗阳会展中心。在会展中心中,同时内设立泗阳历史博物馆,泗阳文物展览馆、泗阳历史名人馆、泗阳区情展览馆,泗阳规划展览馆,集中展示泗阳的文物博物、泗阳发展历史、泗阳历史名人、泗阳建设成就,泗阳发展前景,形成泗阳的城市发展“泗阳文化综合展览馆”。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城要,抓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新的载体工程建设 。(五)抓好文化标识工程。要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新区扩张中,在城区特别是在新城区要注意规划和建设体现泗阳的文化特点和现代特色的文化标志。如建设体现泗阳文化主题的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雕塑等,打造出泗阳城区特色文化景观,彰显泗阳的文化特色,增强人们对泗阳的识别度,强化泗阳的文化影响力。(六)抓好文化交流工程。要扩大泗阳城市文化的知名度,又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对泗阳的积极影响,必须加强文化交流。要组织文化部门和文化组织,运用多种方式,拓宽多种渠道,进行文化互动、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合作、增进文化融合、推进文化发展。从而扩大泗阳文化影响力和泗阳对外知名度。五、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主要措施(一)完善文化发展规划,强化公共文化设施。要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基层基础设施、发挥基础设施作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加强文化建设投入,做到硬件软件并重。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对软建设的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加大政府对公益文化设施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入,引导社会单位加大对文化活动投入。(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发挥文化人才作用。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深化机关改革,加强领导班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事业人员管理,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培养、文艺创作人才,壮大创作队伍,提高创作水平。加强经营者队伍建设,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健全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组织。大力开展文化企业经营者培训。(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产业支持文化建设。坚持以国有和民营多种所有制共同以展,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事业繁荣的要求。重点抓好国有文化资产经营业、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经营业、电影放映服务业、文化娱乐市场经营业、体育赛事市场经营业、图书音像制品营销业、新闻出版印刷包装业、广告和影视音象制作业、文化艺术体育培训业、文化艺术中介经营业。(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更新管理理念,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革新管理办法。在管理方式上,管理机关要由管办结合向管办分离转变,要由管理文化单位向管理辖区文化转变,要由重视城区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在经费管理上,重大公益文化需要实行政府采购制、专项活动实行政府补贴制、社会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单位资助,商业文化活动实行市场运作。在人事管理上,事业单位要改革,在用人机制上要搞活。在分配方式上,多种社会分配形式。在激励机制上要搞活。建立完善考核制度、评估制度和奖励制度。
二、怎样创建城市特色 打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懈的努力,只有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使城市具有魅力,更具特色,更具生命力。
如何创建城市特色及打造城市特色的建议如下:
(1)、理解城市特色
一个城市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的不同,在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习惯等方面必然有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点。由于这些城市内涵的不同,体现出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这些在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征,即城市特色。
(2)、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
城市特色总的来说由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两方面构成。其中自然因素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本因素,而人工因素则是形成城市特色的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把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使城市更具特色。城市特色具体来讲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3)、城市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城市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它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将有很大区别,如:山地、丘陵地区的地势起伏较大,街道两侧建筑也会随之而错落,才会出现如山城重庆独特的景观;而在平原地区的建筑群,如不作好景观设计,则会显得平淡许多。再者,由于城市的地理不同,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城市在建设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结合人民的生活、文化、习俗、形成自己的特色。
注意:历史名胜的保护。
古迹名胜、古迹是形成城市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很多城市十分重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整理。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正是对古迹,即使是很不起眼的古迹的高度重视和保护,才塑造了举世文明的古城形象,中国对历史名胜、古迹保护较好的也很多,如:北京的故宫、天安门、西安的大雁塔、钟古楼等。但也有很多城市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工作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消失。失去了塑造城市特色的有利条件。
(4)、建筑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特色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建筑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建筑的风貌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类,大多数城市的基本特点是这两类并存。我们应研究和发扬各自城市的建筑风貌,结合当地特点,融合到现代建筑当中,以形成新的建筑风格,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建筑。
(5)、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的形态是由建筑群、道路、广场作为界面围合及分隔形成的城市空间。这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街道规划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在满足行车、行人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地形,二是体现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与车流量、人流量相一致,也要考虑两旁建筑高度,长度及风格等。
城市广场切忌照搬欧陆风情,应结合地方自然因素,汲取中华传统园林之精华,创造出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广场。
(6)、城市绿化系统
通过绿化系统的建设使城市具有某些特点,是常见的塑造城市特色的手法之一。城市的绿化系统包括近郊的风景区、山林、防风绿化带。风景绿化带,城市市区的河湖、水面、公园、广场及居住区游园等。
要使园林绿化形成城市特色应注意两点:首先,街道绿化和居住区绿化要有地方特色,形成自己的方式。其次,要大力培育适应地方气候的多样树种,花草,加以种植。
(7)、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由建筑物、广场、各种车辆、服装等人工色彩和天空,山林等自然色彩组成。
在不同环境下,人们对色彩喜爱和需求是不同的,如:在黄土高坡,人们对绿色充满渴望,而在严寒的北方,人门对鲜明的暖色则颇有好感。城市自然色彩很难改变,而人工色彩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联系人们的心理感受,形成人们喜爱的色彩。
三、如何打造特色商业街区?
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内容应该包括:项目的品牌调性、功能组团及品牌版图、动线及铺面可达性均好性设计、四级招牌、四级广告位、三层店招设计、地面铺贴整改、天花、多级立面设计、美陈设计、雕塑设计、精神堡垒、导视及人流
引导系统设计、街道家具、体验互动项目、多经点位规划设计等等,推荐你找空间印象,他们在这些方面都很专业,百度也有很多相关资料。
四、休闲商业综合体与步行街区,如何规划设计增加人气?
休闲商业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消费行为变化催生的一种新型商业业态。在这一形态下,休闲娱乐不再是购物的点缀,反而成为消费的主要对象;购物也不再是人们消费的第一目标,消磨时光、商务接待、与家人朋友聚餐等各种休闲需求超越了购物,成为了消费动力。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认为,以消费体验为核心的业态成为商业街区和休闲商业地产关注的重点,吸引力和业态创新是未来休闲商业发展的主要要素和重要方向,创意型业态是休闲商业的生力军;休闲消费业态升级是休闲商业成功的关键,也必将成为引领新型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潮流。休闲商业街区是城镇和景区的血管,绿维文旅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设计院,旅游综合开发运营智库,拥有旅游规划甲级、建筑设计乙级、景观设计乙级等国家资质,以“创意经典?落地运营”为理念,专注于城镇、景区的休闲商业规划设计与开发运营服务十余年,总结形成了休闲商业街区规划打造的“五化手法”、设计“四大要点”,在都市休闲部落、休闲步行街、休闲商务区、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商街夜市、古镇休闲商业、休闲商业综合体、景区商业街等方面也形成了系列的专题研究和规划设计打造方法,并形成了国务院点赞的临夏八坊十三巷文旅融合改造模式、盐渎明城人文商业复兴模式、盐文化休闲商街--盐镇水街、西宁商业巷景观设计与业态规划、楼兰民俗风情街立面改造、霍尔果斯跨国商业综合体、动漫水街等经典案例。旅游小镇的街区是旅居混合的休闲街区,可以区分为:1. 综合商业服务街区:以综合性的商业服务为主,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商务等综合的生活旅游服务功能,以及酒店、宾馆、客栈等游客居住场所。商业街主要分为紧凑型和舒展型。2. 商住混合街区:除了旅游商业服务之外,还提供小镇居民常住功能。3. 休闲养生特色居住街区:街区居住对象多为停留时间较长,具有养生养老需求的特殊游客,商业服务配套应针对这一群体,进行专项设计。4. 普通居住街区:居住对象为小镇居民,商业配套服务对象多为小区居民。街区规划设计理念应注意交通慢行,人车分离的街区交通;尺度适当,建筑风格统一;商业配置合理,空间多变利用;景观细节精致,独具文化魅力;旅居结合的设施配置。绿维文旅认为,旅游小镇商业休闲街区在旅游规划设计中可以运用“五化手法”,即特色差异化、体验生活化、休闲娱乐化、细节精致化、生态持续化。最后一个好的街区应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各种活动的要求。因此街区必须具有宜人的尺度、合理的步行路线、良好的路面条件和适合的长度。’
五、如何打造中国最原汁原味历史文化街区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同时,晋中古朴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赋予老城灵气与生机,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乔家大院》、《走西口》等影视剧均在此拍摄。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1600米,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其角色就有如香港的弥敦道。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两旁耸立的不是大型的百货公司,便是有名的时装店及特色食肆。由于街上禁止车辆行使,因此不论是不平日或假期,街上的人潮同样是川流不息。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涵盖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现在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了集休闲、游览、购物为一体的步行街。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2006年2月13日以乔致庸人物为背景,由胡玫导演,朱秀海编剧,陈建斌和蒋勤勤主演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开播。拥有独家出版权的上海辞书出版社也推出了《乔家大院》同名长篇历史小说。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新开通的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在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