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旅游记(11)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Zaragoza)是西班牙第五大城市,阿拉贡自治区和萨拉戈萨省的首府,位于东北部、埃布罗河南岸萨拉戈萨现保存有古罗马时期的城墙遗址、桥梁遗迹,不同时代的教堂、钟楼、宫殿等。

       萨拉戈萨是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的中间点,我们从巴塞罗那过来在这里住一晚,第二天到马德里。

       在到达萨拉戈萨的傍晚,我们参观了皮拉尔圣母大教堂。晚间,我们住在萨拉戈萨火车站的楼上,趁着夕阳,游览了这座别具一格的车站。

        1、皮拉尔圣母基督大教堂

       皮拉尔圣母基督大教堂(El Templo de La Santa Madre Del Templo de Pilar),也称圣母圣殿主教座堂。教堂坐落于萨拉戈萨的皮拉尔广场上,是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供奉着皮拉尔圣母,若望保禄二世称之为“西班牙人民的母亲”,被誉为历史上第一座圣母堂。

       皮拉尔圣母意为“柱子圣母”,相传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圣雅各传教至萨拉戈萨,在公元40年1月2日见到圣母玛利亚在一根柱子上显灵,要他将基督教带给这个国家,据称这是她升天之前唯一的一次显灵。

       教堂兴建于1681年到1872年,为巴洛克建筑风格,呈矩形,长130米,宽67米,11 个圆顶、4座高高矗立的尖塔,是萨拉戈萨的标志性建筑,让人在远处都可看见其壮丽身姿。教堂由一个中殿、两个走廊和两个用砖建成的小礼拜堂组成,非常的壮观。大教堂被认定为西班牙国家级历史建筑,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

       在西班牙内战时,三枚炸弹投在了教堂屋顶,却一枚都没有爆炸,目前两枚炸弹就悬挂在大教堂的墙壁上,向世人述说着圣母显灵护佑大教堂的神奇故事。

       埃布罗河在静静地流淌,萨拉戈萨的标志性建筑皮拉尔大教堂的尖塔直冲云天。我们穿过石桥来到教堂前

       夕阳下,教堂及其尖塔泛出金光

       教堂可免费参观,这是在西班牙唯一遇到的

       入教堂后,我拍了几张图片,工作人员提示不能拍摄,我遵从了。仅以几张图片表明教堂内部关键的元素。

       教堂建筑高大宏伟,地面全用大理石铺就并形成图案,穹顶均为半圆弧形,上有精美的雕塑;内部装饰华丽,凸显巴洛克的设计风格,殿内陈列着精美的装饰件和艺术品,天花板和墙壁上的壁画是著名画家戈雅的作品。

       大厅的正中有一座祷告厅,全部用大理石建成,正面是黄金装饰的圣母像,非常精致

       下面第二幅图,墙上旗帜下方悬挂有两枚炸弹,这是教堂出名的缘由之一

       据说西班牙内战时期,两枚炸弹投在皮拉尔大教堂屋顶,居然一枚都没有爆炸,因此被大家认为是圣母显灵保护了教堂。

       教堂里面分为三段,大教堂里面套小教堂的也有几个。忏悔室有几个是开门的,可以接受四种语言。大厅的墙边有许多小木屋,牧师坐在里面。虔诚的信徒双腿跪在外面、低着头,把手交给牧师,接受牧师的教诲。

       教堂外是皮拉尔广场

       皮拉尔广场(Plaza del Pilar)是萨拉戈萨的中心广场,因广场上的皮拉尔圣母圣殿主教座堂而得名。绰号“城市客厅”。它也常被称为主教座堂广场(Plaza de las Catedrales)。

       广场上的建筑除了皮拉尔圣母圣殿,还有拉隆哈交易所、市政厅、西班牙喷泉、萨拉戈萨耶稣救主主教座堂、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的衣冠冢。

       广场的一侧是林立的商铺和川流不息的人群。广场上经常会举办一些活动,平时这里是大家休闲的好地方。

       广场旁的餐馆和咖啡屋

       休闲的人们

       嘻戏打闹的孩子

       广场另一侧有一个大石球,上面雕刻有类似地图的图形

       地面有几何形状的水池

       过了水池,有一组现代艺术作品——人工瀑布。这座瀑布与地下的水池都由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砌成。水从不规则的斜面上方缓缓流下,在夕阳的逆光下泛起一片银光,显出几分神秘和诡异。

       这是人工瀑布背面的一堵艺术墙,和另一面的瀑布墙形成鲜明的对比

       根据资料:萨拉戈萨原为伊比利亚人城镇,后屡遭外族入侵。拿破仑军队曾在1809年进攻萨拉戈萨,遭到顽强抵抗。两万名萨拉戈萨守军和三万多名居民为国捐躯。当法军统帅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城时,竟被街巷堆积着的尸体惊呆了。他对身边的人慨叹:“这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啊!这场胜利也只能使人感到忧伤!”战争给这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埃布罗河畔的皮拉尔大教堂和邻近的几座古老建筑几经重修才幸存了下来。

       或许,瀑布、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地球雕塑是萨拉戈萨人对这座城市某种意义的表达。

       资料说皮拉尔大教堂顶上有11个圆顶、4个尖塔,而从我们拍摄的地点、角度,怎么也拍不全。

       这是我们住处墙上显示大教堂尖顶的图片

        2、 萨拉戈萨Adif火车站

       我们当晚的住处下面是萨拉戈萨Adif火车站(Zaragoza Delicias )。火车站顶上住宿大楼绵延数百米,从住处走廊的窗户可以看见下面的站台盛况。前些日子,见惯了古典的建筑,一下子见到这些现代建筑,真的感到跨越很大,于是决定下楼去看看火车站。

       车站大楼两侧,都是交通要道

       这时已是当地时间晚21时,接站的出租车、公交车依然不断

       进到车站里面,我们被它的建筑设计所吸引。车站大厅是开放式的,顶部是若干线性钢材和吊顶材料构成的几何图案

       顶棚与站台、与工作室、与钢轨、与梯步之间形成美妙而简洁的图案

       一列列车进站,为宁静的线条增添了动感

       这里是若干台自动扶梯,方便旅客上下列车站台

       出了车站,外面即是过街观赏性的人行天桥

       左边即是火车站大楼

       站前车道

       回到住处,拍下窗外的灯火阑珊

       第二天,我们便回到马德里,再从马德里登机回国......

       西班牙之旅虽已结束,但留给我们的记忆深刻、回味悠长。 感谢旅行社工作人员为我们做的细致周到服务,感谢朋友们的关注和鼓励!

(摄影:普利文、原 点)

                                                                                                     2018年8月

·全集完毕·

一个人的计划:复活我们无法拯救的动物

SEBASTIAN NEVOLS

利维坦按:

据科学家推测,自地球诞生以来,曾经出现过的生物98%均已灭绝。于是有很多专家警告我们说,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暖,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如果这是真的要面对的未来图景,我们人类这次估计难辞其咎——即便“人类灭绝了地球上60%物种”的说法并不正确,但我们依旧需要考虑的是拯救这些濒危物种的深层动机。

有人说,人类在此扮演了上帝的角色,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濒危物种、乃至重现已消亡物种,这直觉上看起来固然美好,但人类在自身道德愧疚基础上的“上帝之手”是否真的必要?毕竟,上帝并不需要拯救他自己,而人类说到底,还是为了拯救自身。

音乐: compaysegundo - CompaySegundo-The20GreatestHits

利维坦行星

Leviathan-2018

此刻,塔利斯·马特森(Tullis Matson)乘坐的直升机正位于南非一个禁猎区上空。直升机盘旋于灌木散布的灰色土地上,在被掀起的阵阵尘土中,他仅能辨认出一头奔跑的公象。

这头饱含着力量和恐惧的庞然大物在横冲直撞。大象腹侧已被射入两只含镇静剂的飞镖,但它仍在和麻醉药效抗争,不肯倒下。它惊慌失措地跑向附近的水坑。直升机在其前进的路上悬停以阻止它:这头大象如果倒进水里,便会溺水而死。

这一僵局很快被打破,大象跪倒在地,碾平一片灌木丛,直升机在几辆卡车旁降落。接下来是一个神奇场景。

一群人急急忙忙把大象翻了个面,帮助它顺畅呼吸。原本它是趴着的,现在是侧躺着。

53岁的马特森来自英国什罗普郡,穿着卡其色裤子,戴着墨镜,如同一个巡逻员。他在大象旁跪下,将它的生殖器套入一个像巨大避孕套的装置中。一个自然资源保护者放入一个探头, 这个探头可以释放轻微电流,刺激大象的前列腺 (进而刺激大象射精) 。这一方法被称为电刺激采精法。

他们开始工作,完成精液收集工作后,他们收拾好仪器,爬上直升机在空中盘旋观察,直到大象苏醒、缓步离开。

马特森通过WhatsApp给我发了关于这一奇怪场景的视频,它拍摄于2019年10月。 他说,这是有生以来最棒的经历之一。

采集的大象精液被带回马特森的农场存储,之后会被用于繁殖项目。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RSPCA)称,处于圈养状态的大象的死产率 (死产指的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译者注) 和幼崽死亡率都很高。随着这一濒危动物将在未来几十年中面临绝种,自然资源保护者和大象庇护所合作,收集野生大象的精液样本,运送给其他地方的庇护所,这样或可通过人工授精提高后代存活率。

但马特森既不是巡逻员,也不是大象保护者。他经营着一家赛马人工授精公司,为英国什罗普郡的自家农场服务。 该公司收集并存储获奖种马的精子以用于繁殖。他可能并非拯救动物王国的天选之子,但这确实是他正打算成为的。

马特森将他的手艺从马迁移到了濒危动物身上,并计划建立欧洲最大的动物细胞生物样本库。 他于2020年12月成立了慈善机构“大自然保险库”(Nature’s SAFE),旨在收集5000万份基因样本,并把它们放入“时间冷冻库”,用低温储罐保存一些极度濒危物种的细胞,包括远东豹、黑犀牛和山鸡蛙。

他和切斯特动物园(Chester Zoo)、欧洲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a)等机构,以及牛津大学的研究者等人员合作,希冀收集和保存精子样本——当然还有卵细胞和其他组织,有一天这些样本或可用于增加日益减少物种的数量,防止它们走向灭绝。

我们第一次交流时,他的机构才成立了一个月,已经收集了30份样本,包括塔马林猴、鼷鹿、哥伦比亚蜘蛛猴和豹变色龙。“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杯水车薪,”他说,“我们想要做成‘千禧年种子银行’那样,成为动物王国的种子银行。”

濒危的杂色绢毛猴。 TIM FLACH

一直以来,自然资源保护者都被这一设想吸引: 也许我们不仅能保护濒危物种,还能复活已经灭绝的动物。 在过去几十年里,为弥补人类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破坏,他们一直在打着这场必败之战。

2003年,自然资源保护者创造了 历史 ,在科学家兴奋不已的注视下,一只山羊生下了比利牛斯山羊 (当地人称其为布卡多山羊) 。200年来,捕猎使得比利牛斯山羊的数量日益减少,直到仅存一只。最后一只山羊叫作希丽亚(Celia),3年前被倒落的树砸死。

但是,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研究与技术中心的某团队,在科学家何塞·福尔奇·佩拉(José Folch Pera)的带领下,首次将这一已绝种动物复活了。

福尔奇·佩拉和团队在最后一只比利牛斯山羊死时,用液氮冷冻了它耳部的皮肤细胞。他们后来解冻了该样本,清除了208个家养山羊卵细胞的DNA,用样本细胞的DNA取而代之。这些卵细胞被移入代孕妈妈们的肚子里。代孕妈妈是另一个亚种的西班牙山羊,即山羊和野山羊的杂交品种。

虽然受孕几率不高,只有七只山羊怀孕,不过终于有一只比利牛斯山羊成功出生。

胜利之光稍纵即逝。通过剖腹产出生的这只比利牛斯山羊,仅在约7分钟后就死于呼吸系统问题。尸检显示,这只小羊肺部异常,尽管其他器官看起来都正常。 现在,这一物种或许首次成为经历了两次灭绝的特别物种。

复活失败了,但科学家证实了一个简单的假说:已灭绝动物的冷冻细胞具备用于复活该物种对潜力。 福尔奇·佩拉在2009年一篇关于克隆的论文中提及,“我们目前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存储所有濒危物种或符合要求的物种的组织和细胞,因为它们可能在未来基于克隆的物种保护中大有用武之地。”

2019年,联合国发布报告,称在未来几十年中,100万种动物和植物将会消失。像黑犀牛、苏门答腊猩猩和巽他虎等许多物种都已被卷入灭绝旋涡——现存个体数量极少时,基因池多样性极度受限,只能选择高度近亲繁殖。这些物种的存活率更低,更容易逐渐走向灭绝。 打破这一灭绝旋涡的少数方式之一,就是引入基因池中早已消失的DNA——那些早已死亡的祖先的DNA。

克里斯蒂娜·维尔索姆(Christina Hvilsom)是哥本哈根动物园(Copenhagen Zoo)的保护遗传学家,也是欧洲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保护遗传学专家组的成员。她说道:“为了停止或逆转现存物种数量的减少之势,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构建生物样本库就是手段之一。”

提取的动物细胞样本被置于溶剂中以备冷冻。 SEBASTIAN NEVOLS

马特森个子很高,即使穿着扎眼的实验服时,也穿着7分运动裤健步如飞。他说,他进入人工授精领域是因为“处于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马特森于16岁辍学,一头扎进赛马行业,一开始是做赛马骑师。接下来他在业余障碍赛和赛马饲养领域屡屡受挫,后来因为一场事故造成一匹母马死亡,这让他转身投入人工授精事业。

30多年来,他专注于马的繁育,后来帮助痛失爱宠的人克隆宠物。到了2018年,他在美国参加了一场会议,和克隆公司Viagen达成了合作关系,从欧洲运送冷冻组织变得更加容易,他因此有了别的想法。“ 我想,如果我能复活猫、狗和马,为什么不能帮助复活珍稀物种呢? ”

他说,当他第一次联系切斯特动物园表明想法时,他们“没有把我直接扫地出门”,但对用克隆手段保护动物的想法也不感兴趣。“他们说了不,这就像是弗兰肯斯坦的工作,你必须注意有的界限是不能跨过去的。不过,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苏·沃克(Sue Walker)是切斯特动物园的科学负责人,也是“大自然保险库”的联合创始人。他表示,在以前,动物园不想和克隆扯上关系。克隆单个动物非常昂贵,失败率高,且克隆出来的动物很可能应激水平过高或早夭。通过增加种群数量,保护栖息地,集中精力拯救那些陷入灭绝旋涡的物种要好得多。

但是,时间越来越紧迫,某些物种活下去的概率变得越来越低,在极端情况下,人工授精和克隆或许是最好或最后的选择。

三月的一个寒冷早晨,马特森带我参观什罗普郡惠特彻奇的农场。在主楼的一层,是存放细胞样本的冷冻桶。小一些的看起来像牛奶搅拌桶,两个大些的像是巨大的染缸。马特森走上台阶,打开一个桶,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白雾滚滚而出。里面有特别设计的隔层,躺着上千个小小的、形如鸡尾酒吸管的试管,每一个都存放了赛马的DNA。

他指着大的低温罐,说:“这是液氮,好像是-196 吧。它能让一切东西保持活性。”为了保存细胞,马特森的团队将细胞和冷冻保护剂混合,这种保护剂可以保护生理组织不被冻伤,用马特森的话来说就是防冻剂。 去年,他的公司向21个国家出口了大约总价值6万英镑的动物精液。

在隔壁房间,有一个专门的液氮储罐:如同酒吧高脚凳大小的黄色桶,目前存储的样本大大少于马精液桶中的样本。“我们肯定需要更大的空间,”马特森说,“我们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 理论上,每个物种我们都需要50份不同的样本,才能保证正常需求。 ”

收集至少50份样本将会提供足够的基因多样性,让科学家得以为濒危物种做出有意义的改变; 如果你用同一份样本克隆多只动物,其基因完全一致,就没有办法增加能自行繁殖的物种数量。

在参观实验室之后,马特森说他想带我看看这里的“收入来源”。他领我去了一个开阔的带顶空间。右边的东西看起来是一个大而方的跳马,以某种角度倾斜着。后方是两个马厩:一个里面有着相当安静的黑色母马,另一个是空的。

通过远处的畜棚门,我看到助理场地管理人乔希·斯蒂尔(Josh Steer)和种马饲养员特蕾莎·海利(Teresa Hayley)和艾米丽·库姆斯(Emily Coombes),还有一匹叫作Clippy的栗色种马。 库姆斯拿的东西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棕色橡胶避孕套。这一术语叫作“马用假阴道”。

斯蒂尔控制着这匹公马,海利为接下来的有趣场面做旁白。海利说:“他正在犹豫。”

我们默默等待着,假阴道一直在滴水,水滴在水泥地上。这个场面并没有多少尊严可言。Clippy发出嘶鸣,不停跺脚。海莉说:“想一想。”她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想一想”,短暂的停顿,“想想”。

马特森开玩笑说:“这是搭讪阶段。它们才初次见面,可能一开始需要先来点小酒。”

当Clippy下定决心,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下一步时,每个人都迅速采取行动。 库姆斯用布和桶给马的阴茎做清洁,防止细菌污染样本。然后他们领着它走向假马,用上假阴道,几次抽插,工作完成。

这也许不太体面,但获取精子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这种相当原始的哄骗手段,这样精子才能售给那些想要高性能赛马的人。相较于南非大象遭遇的事情——有时这是获取野外生物基因物质的唯一方法,这好歹略为文明。

斯蒂尔承认,这确实是有点儿奇怪的工作。

马特森身处“大自然保险库”实验室。

“大自然保险库”储罐中大多数样本的主人都没办法亲眼看到马特森团队——它们在抵达马特森的实验室之前就已经死了。

而用于马或者象的取精手段也不可能用于所有动物:如泰国猪鼻蝙蝠,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长约3厘米;如南极蓝鲸,体重约为180吨。

阻碍干劲十足的自然资源保护者扩大濒危物种基因池的,不仅有组织协调问题,还有各国迥异的规章制度,如英国皇家兽医学院(Royal Veterinary College)的伦理规范就规定, 除了医学检查等正当理由,兽医不准获取圈养状态下濒危动物的DNA样本,在动物死后也不可如此操作。

切斯特公园会在动物死后,将它们的样本送给南边40公里外的马特森团队,以及时存储于液氮储罐。 沃克说:“你也许会想象快车道上一辆救护车疾驰而过,警报声持续不断。其实远没这么夸张。”

动物将死时,动物园里的动物学家会照料它们,这些专家们平时每天都需要处理动物的 健康 问题。他们此时会执行正规手术流程,取出睾丸或卵巢,以及组织样本。然后他们会打电话给马特森及其团队,让其取走这些样本。

这就是为什么马特森农场的实验台上有一个小小的、看起来像黑色耳朵的东西,还有橄榄核大小的两个蝙蝠睾丸。切斯特动物园的塞巴短尾叶鼻蝠通常居于“果蝠森林”,游客还可以喂食,这是价值56英镑的“体验”的一部分。

尽管这种蝙蝠目前并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因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多样性已到临界点,因此没有哪种动物是绝对安全的。 这对睾丸的主人自然死亡,但它的基因将流传下去。

“大自然保险库”的科学顾问露西·摩根(Lucy Morgan)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耳朵刮毛。“在某种程度上,耳朵会终生生长,耳朵细胞会不停生长更新,”她说,“所以,如果你想选一种未来要培养的样本,耳朵非常适合。”

她把耳朵放入洗必泰溶液中进行消毒并计时。两分钟后,她把耳朵放入培养皿,把它切成巧克力粒大小。她用镊子将它们放入内含液氮的冷冻管。而两个小睾丸将被完整保存。他们不会从中取出精液——对于太小的动物,他们通常无法用惯用方法进行保存。

动物的组织、睾丸或卵巢被安全地用移液管放入冷冻管或麦管,存于冷冻箱中,将来可能在用于动物园或野生动物的繁殖项目时被解冻。 至于因生理解剖特征限制而无法用精子或卵子实现人工授精的动物,样本可能会保存数十年。

现在,“大自然保险库”所有的样本都保存于一个地方,但他们旨在建立一个分支机构,这样组织能够存放在不同的地方,以降低存储风险。

液氮冷冻状态下保存于麦管中的精液样本。

马特森的计划似乎宏大无比,但并非史无前例。 在8000公里外,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动物园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运行生物样本库项目,保存了超过1万份活细胞、生殖细胞和胚胎样本。这一样本库被称为“冷冻动物园”,已经孵育出了几种雉鸡的鸡雏,并见证了冷冻的猫卵母细胞 (可以形成卵细胞的细胞) 可以发育成熟,经过体外受精后可以形成晚期胚胎。

2020年,圣迭戈的自然资源保护者取得了另一项巨大成就,他们使用已死亡30年的动物样本,成功克隆出了一只黑足雪貂。12月10日,这只身线优美的雪貂出生于科罗拉多的某个研究所,被研究人员命名为伊丽莎白·安(Elizabeth Ann),它和1988年死亡的雪貂——威拉(Willa )长得一模一样。 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种群被视为濒危物种,但由于繁殖项目进展顺利,该种群数量已增加了6000。

不过,问题是现存雪貂的亲缘关系很近。赖安·费伦(Ryan Phelan)是专注于克隆技术的非营利组织“复活&重建”的执行会长,他说:“先进的繁殖技术,像克隆,能够让我们拯救动物种群,恢复一些原本将随时间消失的多样性。”

志同道合的,还有用于学术研究的组织样本库项目。他们火急火燎地收集尽可能多的样本——并非用于恢复动物种群数量,而主要是用于未来研究。他们的工作是实用主义的:如果我们没办法挽救动物,那么在它们消失前,我们至少有足够多的材料用于研究。

这类样本库包含安布罗斯·莫内尔低温冷冻库(Ambrose Monell Cryo Collection),隶属于美国自然 历史 博物馆。 美国自然 历史 博物馆的冷冻组织实验室可保存多达100万种样本,目前在液氮储罐中存储了蝴蝶、青蛙脚、鲸鱼皮肤和鳄鱼皮等样本。

英国也有类似的样本库——“冷冻方舟”(CryoArks),这是英国首个用于动物物种基因和基因组学研究的国家动物生物样本库。“冷冻方舟”有三个冷冻基地:一个在英国自然 历史 博物馆,一个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还有一个在爱丁堡动物。

另外两个生物样本库,欧洲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和“冰冻方舟”也在合作。“冷冻方舟”的首席研究员和主管迈克尔·布拉福德(Michael Bruford)说:“这意味着,我们不一定要去野外采集动物样本。这会带来很多好处,不仅仅是干扰最少,也代表着后勤事务上的便捷。 但无比真实的是,我们手里的样本所代表的物种灭绝得太多了。它们已经不存在了。 ”

好在,“冷冻方舟”规模庞大的样本库比圣迭戈动物园和“大自然保险库”的建立得更早:这意味着人们有更多机会研究更早灭绝的动物,并解锁关于生态系统和早已消失的栖居地的宝贵信息。

维尔索姆表示,“大自然保险库”不只是提取DNA用于兽医医疗或研究,它“提升了一个层次”,专注于细胞系和生殖细胞以进行人工繁殖。“他们的工作为生物样本基因库赋予了更多意义。目前正在做的,以及未来几年将要达成的,就是这些细胞系可以转化为多能干细胞 (可以产生任何一种细胞或组织的万能细胞) ,它们可以分化成生殖细胞,因此可能创造新的动物。”

布拉雷德强调,不仅需要确保所存基因物质不只来自圈养环境下的少量动物,还需要确保基因池中多样性较为充足。 “如果我们算上全球的冷冻机构,人们是有能力存储数以百万计的样本的。 但问题不在于我们能存储多少样本,而在于这些样本的源头,以及我们是否能使用妥当。 ”他说道,“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冷冻样本库的作用,因为研究者和自然资源保护者可以看到有哪些样本可用,并选择最优策略。”

但收集的样本中仍存在缺口,布拉雷德称之为“过去的错误”。 不那么讨人喜欢、长得不怎么赏心悦目的动物通常被排除于收集行列之外,因为它们被遗忘了或者更难以保存。 这些缺口大部分是无脊椎动物,像蚯蚓。他说:“不管它们是不是地球上最有魅力的动物,它们都因其贡献,成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存在。然而它们的生物样本几乎没有。”

这是一匹克隆马,细胞来源于2008年死亡的一匹赛马。 SEBASTIAN NEVOLSAT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其中一部的开头,恐龙开始吃人之前,穿着皮外套的伊恩·马尔科姆(Ian Malcolm)博士 【杰夫·高布伦(Jeff Goldblum)饰演】 ,就伦理问题批评大名鼎鼎的主题公园老板约翰·哈蒙德 【John Hammond,由理查德·阿滕伯勒(Sir Richard Attenborough)饰演】 :“ 你那些科学家沉迷于能否做到,他们不会停下来想是否应该这么做。 ”

这一点很中肯。 如果我们复活那些已消失几十年的生物,那人们也有理由复活数百年前灭亡的生物,比如剑齿虎、渡渡鸟、长毛猛犸象,甚至是霸王龙。

日本遗传学者若山照彦(Teruhiko Wakayama)曾使用冷冻了16年的小鼠细胞,成功克隆了新细胞。这为复活灭绝已久的物种带来了更多希望。但是复活长毛象和渡渡鸟并不容易。尽管它们的尸体都处于冰冻状态,但DNA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失活,因此我们缺少足够的基因信息以复活 健康 的新个体。

The Economic Times

然而,科学家去年公布了近乎完整的长毛象基因组,虽然这种动物已灭绝约1万年了。这让人们开始推测有可能人工合成长毛象的DNA。前文中那个克隆过黑足雪貂的研究团队于2021年3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的遗传学者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的实验室,成立了“长毛象复兴协会”(Woolly Mammoth Revival Fellowship),以 探索 复活长毛象的科学。

3月,在一次电话聊天中,我询问丘奇关于复活灭绝动物的伦理困境。 为什么要克隆已灭绝动物,而不是拯救还未灭绝的物种?

丘奇的长毛猛犸象项目并非是为了复活已灭绝物种,他解释道:“ 它旨在将已灭绝物种的多样性赋予现代物种,以帮助现有物种和所在的生态系统。 ”通过编辑和某些性状相关的寡核苷酸 (独立合成包含40到350个碱基的单链DNA序列) ,将古老的长毛猛犸象DNA插入亚洲象基因组,丘奇计划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创造一头抗寒、抗病毒的大象,它的象牙还能抵御捕猎者。

“我真的没听说过一个项目只是为了复活灭绝物种,从不致力于改善现代物种的多样性。”他如是说。除了跟时间赛跑,保存濒危动物的DNA,他还需要将多样性直接嵌入动物的基因。比如,大多数现存的冷冻象细胞都是近十年收集的,他说,但它们也可以用作插入古老DNA的基础,提供来自该物种祖先的更准确的DNA序列。

“目前为止,我们在单个活体动物中的最大基因编辑数纪录是42处,对象是一头叫作‘3.0版本’的猪。”丘奇说。对于不同物种来说,这不算太大的改变,但足够让某些关键基因产生十分明显的多样表达。 如果科学家没有足够多的濒危物种动物样本,那么这种编辑技术可以帮助填补基因信息的空白,并可能以更少的成本复活数百万个物种。

丘奇提及,实际上,你可以让复活的物种更富多样性、更 健康 ,“ 你可以囊括不同地域的多样性,还有不同时间的多样性。你可以复活两种不可能同时存活于世的动物,它们原本生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根本不可能相遇。这种可能性很有趣。 ”

丘奇不认为科学家必须禁止跨过某条线,但警告说在将任何物种放归野外时,必须十分小心。他提到了山羊,山羊进入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态系统后,啃食岛上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威胁珍稀植物的生存,影响本土动物的生活,如巨大的象龟。这种山羊后来不得不被清除。

维尔索姆认为,为了保护而克隆和为了复活早已灭绝的物种而克隆截然不同。 她表示:“至少对我而言,帮助濒临灭绝的物种增长数量,和试图复活猛犸象这种早就灭绝的动物之间,存在一条清晰的界线。”

她相信我们能够——且应该恢复动物栖息地,弥补人类活动带来的破坏。她认为,仅仅在我们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克隆技术。

而身处英国什罗普郡的马特森也持相似观点。“我担心人们会开始迷恋于《侏罗纪公园》那样的事情,忘记想要拯救现存动物的初衷。”他说,“现在人们的野心不止于此。”

“大自然保险库”遵循动物园的严格伦理流程,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确保知会所有合作方。“大自然保险库”的所有样本都属于动物园,后者将决定是否用于保护或繁殖项目,而前者可以解冻的唯一样本,只用于常规测试以检查保存条件是否妥善合理。如今,正在进行的项目中都没有使用已存储样本。

在农场里参观之时,我们在一个很宽敞的围场停下,马特森示意我们看一匹叫作“穆尔卡宝石”的白马,它于2011年出生,克隆于一匹大名鼎鼎、于2008年死亡的越障表演马“宝石·特维斯特”。

我们看着这匹马踱步吃草,最后它发现了我们,跑开了。马特森说:“有趣的是,这匹马和原先那匹一模一样,每个细胞都是一样的,但是它矮了2英寸 (约5厘米) 。”也许生下原先那匹马的母马更高一些,或者妊娠期更长。在克隆比利牛斯山羊的20年后,克隆多利羊的25年后,遗传学领域仍然充满神秘。

文/Natasha Bernal译/Yord校对/药师原文/

阿拉贡自治区的简介

阿拉贡自治区(ARAGON)

阿拉贡自治区由韦斯卡(Huesca)、萨拉戈萨(Zaragoza)和特鲁埃尔(Teruel)三省组成,下辖750个城镇。阿拉贡拥有125万人,面积47720平方公里,大于丹麦和荷兰。首府萨拉戈萨市位于同名省内,拥有65万人。

阿拉贡的经济开放而充满活力,其工业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过去二十年里,大量跨国资本的涌入为阿拉贡自治区增添了新的活力,使之充满强大竞争力,绝大多数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入欧盟20年后,阿拉贡自治区在进军欧洲市场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多项卓有成效的计划进一步提高了地区的竞争力,为参与这个拥有4.85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的竞争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阿拉贡自治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是值得骄傲的。高速铁路网络提供了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快速交通体系。乘坐高速列车从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到阿拉贡首府萨拉戈萨市只需90分钟。设施齐备的萨拉戈萨机场,能够方便地连接西班牙和欧洲各大城市。萨拉戈萨物流基地(PLAZA)这一世界级物流和商业中心就地处这一完善的货运和客运网络中心位置。

完善的教育制度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是该地区的重要优势之一。已有近500年历史的萨拉戈萨大学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素质技能人才。而萨拉戈萨大学的大型技术研究所也在商品化和工业化的转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马萨诸塞技术学院也在萨拉戈萨物流基地实施国际物流硕士计划。

阿拉贡自治区政府对本地区的巨大潜力具有充分的认识,自始至终都在全力发掘其潜能。在快速和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福子孙后代。

阿拉贡自治区政府还将提供稳定的经济和社会架构,保持良性、友好的商业环境,确保商业创造力能够得到自由发展,对阿拉贡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充满信心。

阿拉贡自治区政府在西班牙王国政府支持下,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西班牙游学多少钱哪个好

在不打工的情况下,一般是15万到18万人民币左右。

西班牙留学的费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这两大重要方面。

语言课程+公立大学课程在不打工的情况下,2-3年学费、生活费总费用:15万-18万元人民币

1、第一年语言课程不享受国家的免费教育,所以第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旅游费、接机费总共需要10万元人民币左右;

2、硕士课程根据专业不同总学费平均1.5万-4万元人民币左右;

3、生活费平均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年;

4、部分专业的硕士课程可向学校申请奖学金,或学费的10%-50%的助学金;

5、博士阶段学费低廉并可申请到每月500-1000欧元的奖学金。

但是在西班牙允许学生拘留持有者打工,每周不超过20小时的工作时间,节假日可以全天打工,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生活方面的费用。

另外,有关于西班牙大学的排行,我给你取出前十名的大学,以供产考。

1马德里完全大学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区

2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Cataluña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3马德里理工大学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Madrid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区

4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Barcelona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5格拉纳达大学 Universidad de Granada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

6巴塞罗那大学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7巴仑西亚理工大学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Valencia

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

8巴仑西亚理工大学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Valencia

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

9萨拉戈撒大学 Universidad de Zaragoza

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

10塞维利亚大学 Universidad de Sevilla

西班牙将扑杀10万只养殖貂,这是为什么?

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的一个养殖场将扑杀10万只养殖貂,如果不了解情况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事实是养殖场绝大部分的貂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我们知道人类可以传播人类,但是不清楚动物是否可以传播人类,为了保险起见要杀掉这些养殖貂。

事情的起因是养殖场一名员工的妻子感染了新冠病毒,然后先是这名员工被感染,后又有多名员工被感染,随后养殖貂被感染,逐渐的被感染的数量达到了9w多,可见新冠病毒传播速度之恐怖。开始仅仅是数个人感染,紧接着貂就被感染了10w上下的数量,传播速度非常快。

当地的卫生部门做的选择很正确很理智,10万只养殖貂可不是一个小数量,可是为了人的安全还是选择杀掉庞大数量的貂。当然了,杀掉也是大大的降低了风险,众所周知,新冠病毒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途径都是十分恐怖的,而且其有一定的致命性,如果对那些貂放任不管,而且动物可以传播人类,恐怕将会有不少人因此遭殃。而且除了杀掉之外已经没有更好的决定了,想要控制住这个数量的养殖貂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我们最好还是待在家里,不要随意出行,如果发生交叉感染,又会有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是相当痛苦的。如果没控制好,很可能让疫情结束的进度延迟,搞不好还要在家里宅个半年。虽然平时一直都想着放假,但是真的放起假来宅在家里还是挺闷的,如果再来半年估计很多人都要疯了吧,所以我们要忍住去人流量大的地方的冲动,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西班牙旅游记(10)巴塞罗那老城印象

       巴塞罗那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许多古典元素,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成为游览观赏的景点。

       老城区是巴塞罗那城市的心脏,其中哥特区是老城区的核心区。我们行程涉及的主要有老城区的四只猫咖啡厅、巴塞罗那大教堂、罗马城墙、哥特区老街巷、波盖利亚市场等。

        1、 四只猫咖啡厅

       四只猫咖啡厅(Els Quatre Gats)(也称四只猫酒吧餐厅)位于老城区新广场北圣安娜区(Sunta Anna)的蒙特西奥街(Montsio)3号。由著名建筑师卡达法(Puig I Cadalfch)建造,画家罗蒙•卡萨斯(Ramon Casas)和佩雷•罗梅乌(Pere Romiu)等人为寻求类似巴黎“黑猫酒馆”的气氛而创办,按加泰罗尼亚语,店名的意思为“一群朋友们”。餐厅第一份菜单由年轻时的毕加索设计,其个人形象也被餐厅当做标志展示,当年是艺术家们经常聚会的场所,毕加索在这里举办了他第一次展览。

       四只猫咖啡厅最初经营的5年中,出版杂志、上演木偶戏和皮影戏,举办会议、艺术展、音乐盒文化沙龙,给巴塞罗那人留下深刻印象。1903曾关闭,1953年重开,仍使用原来的名字,以纪念创始人和为艺术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们。如今这里已成为各国游客喜爱的景点之一。

       

       2、圣安娜区老街

       沿着圣安娜区(Sunta Anna)的街巷,沿途有一些餐饮店、时装店、博物馆和引人注目的建筑。

       古老的街道、狭窄的巷道、石板路、老灯具,悬挂钟,记载了这里的经历

       老街的涂鸦

        3、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Barcelona Cathedral),又称圣埃乌拉利亚主教座堂。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巴塞罗那教区的象征,兴建于13-15世纪,主要工程在14世纪完成,其中环绕鹅井回廊完成于1450年。

       教堂内部建造十分复杂,玻璃、雕刻都很有参观意义,通过教堂穹顶边的电梯可以上到教堂顶端,饱览巴塞罗那老城风光。大教堂回廊的各个祈祷室中供奉着各手工业行会的保护神,圣埃乌拉利娅礼拜堂中唱诗班的座椅、宗教壁画、雕塑和各式各样的金银器具华美夺目。

       大教堂前是新广场,是各种表演、节庆活动、市场的聚集地。 圣诞期间,这里会有圣诞集市,可以买到各色的手工艺品和当地特色的美食。

       我们仅是路过这里,看了教堂的外观,在这里参观、留影的游客很多。

       大教堂旁边,是巴塞罗那教区博物馆(Museu Diocesa de Barcelona) ,里面陈列着许多基督教天主教会之物。现在主要展出高迪相关的作品。

        4、罗马城墙

       围绕巴塞罗那老城区有长长的罗马城墙(Torres de la Muralla Romana),在古罗马时期由罗马人修建,将城区包围起来形成防御工事。如今仅剩下一些残余部分和几座塔楼,从中依稀能见到当年城墙的盛景。

       建于3-4世纪的古罗马城墙是巴塞罗那仅存的古罗马时期城市遗迹。直到19世纪中叶,巴塞罗那的城市范围仍局限在古罗马城墙区中。

       罗马城墙在巴塞罗那大教堂的四周断断续续的出现。 在教堂旁的广场附近,有罗马城塔和罗马水渠的遗迹,地面上有古城旧名“BARCINO"的铜制雕刻。

       这里是进入古罗马城墙区的四个入口之一

       城墙边的罗马古水渠遗址

       城塔的另一段在天使广场(拉蒙•贝伦格尔三世广场)旁。

       天使广场(Placa de L'Angel)是当时罗马人设立的北门,也是进入哥特区的起点之一。以前被称为小麦广场,因中世纪时城市主要粮食市场集中于城门处而得名。如今城门早已不见,两边残留着两段罗马城墙,从这里并入王宫。城墙高达18米,保存了原来七座塔楼中的三座。城墙脚下还有刻着古罗马铭文的大理石块。

       广场上矗立着一尊中世纪时加泰罗尼亚伯爵拉蒙•贝伦格尔三世(Placa Ramon Berenguer III el Gran)的雕像。因此也有资料称这里是拉蒙•贝伦格三世广场。

       天使广场地带,是罗马城墙保存较完好的区域之一

       城墙围绕古城一圈,又被现代建筑紧密包裹着,有很多入口可以登上城墙。在哥特区,罗马城墙古老残旧的感觉和老城区古老的风格很匹配。

       5、国王广场

       国王广场(Plaza del Rel)由14世纪时统治巴塞罗那的阿拉贡王国所建。过去是前王宫的庭院,国王常在这里举行各种仪式活动。现在是当地人的休闲区,夏季,广场成为露天音乐会场所。

       广场四周是气势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很多是15-16世纪遗留下来的。广场北侧为大王宫;左侧的哥特式塔楼是俯瞰中世纪城区的好地方;右侧的阶梯通往广场东侧的Tinell Hall和圣亚加大小堂;东南侧为巴塞罗那城市历史博物馆;西南侧通往巴塞罗那主教座堂。

        6、巴塞罗那历史博物馆

       巴塞罗那历史博物馆 (Museu D'Hist o Ria de la Ciutat)是一处承载了巴塞罗那数百年历史的博物馆,记载了从古罗马帝国开始的所有历史。博物馆由原罗马式王宫(Palau Reial Major)、原波恩市场(Mercatde Born)两部分组成。

       王宫是一座罗马风格的建筑,是古代阿拉贡王室居住的宫殿,建于14世纪。波恩市场是一座高大的铁架建筑,1971年之前是一个果蔬市场。2002年在市场地下发现了罗马时代的遗迹和文物,因此被改建成巴塞罗那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现在在原址上可以看到公共浴场、城墙等遗迹。

       我们日程没有安排、也没有时间进去参观,跟着团队匆忙路过博物馆。

        7、大王宫

       在国王广场旁有一座罗马风格的建筑,其后又以哥特风格做过修饰。据领队介绍,这就是巴塞罗那大王宫(Palau Reial Major)。这里曾是中世纪起几百年来巴塞罗那最高统治者的宫殿。

       王宫内名为蒂内尔厅(Salo del Tinell)的正厅由7个庄严肃穆的半圆形拱门支撑,整个大厅高大宏伟。

       从图片文字看,现在这里是巴塞罗那市政府“文化部”所在地,门口还悬挂着加泰罗尼亚的徽章。常作为作为临时展厅,是巴塞罗那最受欢迎的音乐会和艺术活动的举办场所之一。

       我们参观时,这里正举办展览

       拱顶上精致的雕刻

       豪华气派的楼梯和庭院

       这是王宫的什么机关?

       墙上招牌显示,这里是加泰罗尼亚的文化部门,上面是阿拉贡皇冠档案馆

        8、圣加乌马广场

       圣加乌马广场(Placa de Sant Jaume)过去是古代罗马人聚会的中心,也是中世纪城市的行政中心。早期罗马殖民地的两条主要街道就经过此处,其得名于中世纪这个地方的圣雅各伯教堂,教堂前的门廊曾经是市议会所在地。

       如今,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大楼和巴塞罗那市政厅隔广场相望对,这是欧洲少数建于中世纪、至今仍在使用的政府建筑之一,并且仍然是最初的机构在使用。

       其中一座:建于15世纪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厅(Generalitat/Palau de la Generalitat)(于1977年重建)。二楼阳台上有一尊加泰罗尼亚守护神乔治的塑像,建筑内部的装饰凸显过人的艺术感。

       另一座:建于14世纪的市政厅(Casa de la Ciutat),最具艺术特色的是它的门厅,保持了很多传统风格,随处能见到各种油画装饰和各种塑像。

        9、哥特区老街巷

       哥特区(Barri Gotic)位于巴塞罗那的城市中心,居老城区的核心区域,是历史与现实的汇合处。这里有很多历史性和新哥特风格的建筑,使其充满古典韵味,又具浪漫色彩。

       这里有一大片13-15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非常有特色。除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经历了一些改变之外,大都保持了过去的风格。

       哥特区保留了错综复杂的街道规划,有许多小街小巷和广场,且本身面积不大,非常适合漫步游览。

       除了前面所述的巴塞罗那主教堂、罗马古城墙、国王广场、大王宫等一系列古典建筑外,这里主要记录一些零散的、不知名称的街巷或建筑景物。

       这是经典的哥特式建筑区域,在毕斯贝街(Bisbe)巷内连接两栋建筑的天桥,成为明信片中的代表作。

        毕斯贝街的哥特桥

       穿行于小巷,两侧是高墙深院,外墙上、屋檐上,常见有精致的雕塑

       一路,有一些看似分布杂乱,弯弯曲曲的小巷,有的清静,有的热闹。小巷两边住户的窗户装饰着精美的雕塑,小商店的橱窗也布置得很漂亮。

       一些巷道十分狭窄,楼间距很小

       这是一段中世纪古罗马风格的建筑,保存完好,中间穿插有罗马古城墙的片段

       这里是哥特区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