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一下桐乡的特有民俗!!
桐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绵延的大运河、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桐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江南水乡独特而浓厚的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乌镇,有每逢秋季遍布田野怒放的杭白菊,也有留下茅盾、丰子恺、钱君陶到文化名人成长足迹、作品的名人纪念场馆;来桐乡,您可以远离尘嚣,游览千年古寺福严寺,感受佛教文化的精深博大;也可逛逛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羊毛衫市场,挑选几款价廉物美的羊毛衫;如果清明时节来乌镇,您还可以游香市,欢度江南水乡狂欢节,融入江南多姿多彩的传统民间活动……
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战国时为吴越交界之地,1993年撤县设桐乡市,隶属浙江省嘉兴市。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 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陶艺术院、金仲华故居、 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悠久的运河水哺育了吕留良、茅盾、丰子恺、徐肖冰、金仲华、钱君陶等一大批名人贤士。
桐乡位于沪杭甬黄金旅游线上,水陆交通十分便捷。320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省、县级公路纵横成网,近邻上海虹桥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东方大港乍浦港。市区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医疗卫生、科研咨询、金融保险等机构完备。桐乡旅游接待设施良好,全市拥有旅游涉外饭店9家,其中四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饭店2家,二星级饭店5家,能满足各个层次的旅游接待需要。全市有国内外旅行社8家,导游员队伍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经营有序。桐乡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为中外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桐乡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68亿元,财政总收入7.8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9.9:59.1:31,桐乡是浙江省粮、油、茧的重点产区,农业特产品种丰富,著名特产有被誉为“中国软宝石”的小湖羊皮、杭白菊、果中珍品李、桐乡榨菜。其中杭白菊产量居全国首位,1999年被农业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
此外,桐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全市拥有各类市场58个,其中国内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被列为全国百强市场,年商品成交额32.5亿元,是国内外旅游者休闲购物的理想场所。桐乡旅游事业方兴未艾,确定了以名人古镇和江南水乡为重点,高起点发展桐乡特色旅游,打响文化旅游的品牌。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以一座有着千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乌镇特色景区为骨架的旅游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乌镇保护与旅游的开发,赢得海内外游客一致好评,堪称江南六大古镇之最。
目前桐乡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创建AAAA级景区(点)。 同福福严禅寺是与杭州灵隐寺在历史上并称为“江南二寺”的千年名刹,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福严文化苑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宗教朝拜为一体的、展现桐乡丰富民俗风情的、浙北平原最大的宗教文化旅游区。中国桐乡菊花节,更上桐乡的形象品牌,“田野菊海”为桐乡秋景一绝。连续两届菊花节,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游客来桐乡旅游观光。2001年11月份的第三届中国桐乡菊花节更将精彩纷呈。
目前,我市正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桐乡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旅游软、硬件建设,促进桐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中外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网站:
地图:
二、桐乡是浙江的鱼米之乡,你知道哪些桐乡的美食特产?
桐乡是嘉兴的县级市,位于苏浙沪金三角地带,自然环境优美,一派江南水乡景象,是浙江著名的鱼米之乡。有不少朋友说桐乡人不怎么讲究吃,因此整个桐乡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美食。其实这种说法有些片面,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特色的地域美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桐乡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饮食,有不少美食也是名声在外,味道也很是不错,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桐乡,有哪些美食是不容错过的。
1、红烧羊肉
嘉兴人喜欢吃羊肉,尤其是桐乡人,更是对羊肉有种发自心底的喜爱。桐乡的羊是一种湖羊,而用这种湖羊做出来的红烧羊肉是桐乡最出名的一道美味,当地的各种宴席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2、阿能面
桐乡人都不像是南方人,他们特别喜欢吃面,在桐乡的大街小巷中可以找到很多的面馆,桐乡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阿能面。阿能面已经有着二十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味道享誉整个桐乡,慕名来吃面的客人越来越多。
3、麦芽塌饼
麦芽塌饼不仅仅桐乡有,江浙不少地方都有,但是我还是觉得桐乡的麦芽塌饼最有味道。麦芽塌饼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制作该饼的重要原料佛耳草和麦芽,因为佛耳草有季节性,清明节前后才有,所以麦芽塌饼也有季节性。麦芽塌饼外表青色,油光黄亮,吃起来甜度平和,软而不烂,糯中有韧,不粘牙齿,还带着一丝野草和芝麻的清香,是一道上佳的绿色点心。
4、三珍斋卤味
在整个桐乡地区,三珍斋的名声都比较响亮,是桐乡比较有名的一家卤味店。三珍斋的历史悠久,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就已经开店,刚开始以制作酱鸡为主,后来又开发了很多其它产品,使得三珍斋的名声越来越大。其产品或色泽红亮或色如玉白、风味独特、肉嫩味美、卤汁馨香、形态优美、营养丰富,深得桐乡人民的喜爱。
5、桐乡煲
桐乡煲也是桐乡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以麻、辣、鲜、香的独特口味深得桐乡及周边人们的喜欢,是到了桐乡不容错过的一道美味。江浙一带的口味以清淡为主,但是桐乡煲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其口味以麻辣味居多,相反却吸引了一大批食客的拥趸,比较有名的桐乡煲有明虾煲、黑鱼煲、牛蛙煲等。
6、姑嫂饼
姑嫂饼是乌镇的一种传统名点,已经有着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形状酷似棋子,比棋子略大,它既香又甜,甜中带咸,还有点椒盐味,十分可口,是不可多得的一种糕点。
以上6种桐乡的美食特产的味道都很不错,都值得一尝,到桐乡的朋友一定要找找尝尝,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些桐乡味道的。桐乡美食万万千,当然不仅仅只有上面列举的6种,还有很多,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三、有没有人能详细介绍一下桐乡的地域特点啊
桐乡
地理环境
为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沪、杭、苏“长江金三角”中心,东临嘉兴市郊区,南接海宁市,西界德清、余杭两县,西北与湖州市郊区毗连,北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市区至杭州 65 公里 ,至上海 149 公里 ,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60 公里 ,至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115 公里 ,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130 公里 。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桐乡市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梧桐街道、凤鸣街道、龙翔街道;濮院镇、屠甸镇、高桥镇、河山镇、乌镇镇、石门镇、大麻镇、崇福镇、洲泉镇;同福乡。www
历史文化
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春秋战国时为吴越交界之地,1993年撤县设桐乡市,隶属浙江省嘉兴市。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 ; 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陶艺术院、金仲华故居 、 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悠久的运河水哺育了吕留良、茅盾、丰子恺、徐肖冰、金仲华、钱君陶等一大批名人贤士。
桐乡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公里,总人口65.8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称。
桐乡历史悠久,罗家角遗址的马家浜文化、新地里遗址的良渚文化,记录着远古祖先在此生息繁衍的足迹;桐乡是名人之乡,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陶、徐肖冰等一代代名人从这块土地上走来;桐乡是中国杭白菊之乡、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中国羊毛衫之乡。
桐乡是浙江省十大经济发达县(市)之一,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毛纺针织、化学纤维、丝绸服装、建筑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乡镇产业群,以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羊毛衫市场为依托的中国毛衫城、以化纤行业的“龙头”桐昆集团公司为依托的桐昆化纤城、以中国化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为依托的巨石玻纤城三大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桐乡的传统农业逐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效益农业迈进。杭白菊、晒红烟、小湖羊皮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杭白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桐乡又是全国蚕茧的主要产区,年产蚕茧2万多吨。
桐乡市以旅游开发、市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挖掘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优化景点布局,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以乌镇古镇为龙头,以名人文化、运河文化为依托,点、面、线相贯通的大旅游格局。乌镇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AAA级景区验收,并成为全省首个年接待境外游客超10万人次的景点。旅游业成功带动了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市星级宾馆达1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5家,星级宾馆的规模和数量居全省县级市之首。
城市建设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沪杭高速公路、 320 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主干道横贯全境。全市实现了街道、乡镇“半小时公路圈”和村村通公路。市区建成区面积 20.2 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一环三横三纵”的骨干道路框架体系,城市化水平达到 39.04% 。已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形成了以 110 千伏电网为骨架,从 220 千伏到 10 千伏完整的供电网络。建成地面水厂 3 座,日供水能力 21.5 万吨,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建成二级供水管网 152 公里 。建成污水处理厂 4 座,日污水处理能力已达 10 万吨。通讯设施齐备,医疗卫生、科研咨询、律师公证、金融保险机构完善。全市拥有 9 家星级涉外酒店、宾馆。
石门
石门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疆越界,石门正是两国的边界,故名。又因为京杭大运河从西南方向流来,拐个湾后向东南方向流去,故又称石门湾。石门镇地处浙西太湖流域,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吴越先民就在石门附近的罗家角一带生息繁衍了。旧时崇德县属于嘉兴府。
我就能知道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用,考个好分数啊!
四、桐乡的年俗传统活动是什么?
桐乡的年俗传统活动是打年糕,写春联,品小吃,民俗活动。
桐乡的民俗文化有大纛旗,桐乡风筝制作技艺,三珍斋卤制作技艺,姑嫂饼制作技艺舂打年糕技艺,乌镇水阁建筑艺术,高杆船杂技,桐乡蚕歌,濮绸织造工艺,桐乡竹刻,桐乡皮影戏,乌镇香市,桐乡灰塑,桐乡三跳,河山麦秆画,桃核雕刻等。
大纛旗和桐乡风筝的介绍:
大纛旗是桐乡一带农村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始于清道光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该镇麻溪村89岁老人沈永田回忆,大纛旗表演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种风俗,他年轻时也曾表演过,是同村比他大三四十岁的沈钟毛,沈庆寿等人传授的。
桐乡风筝制作技艺桐乡风筝的制作比较讲究。将竹劈成篾,每根约0.3厘米粗,磨光,按风筝形状所需剪成不同长短。将竹篾用棉纱线结扎,弯曲部位用灯火熏热,慢慢使其弯曲,结扎成形。部分部位用少量泡沫塑料。鹰风筝分几个部位分别结扎,最后制作好再插在一起,龙筝用线连。
五、桐乡的民俗、民风
1、农历腊月廿三—送灶君
腊月廿三是小年夜,俗称“送灶日”,家家户户都把灶家菩萨送上天,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待除夕过后,大年初一凌晨再把天上的灶神接回来,俗称“接灶”。
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台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
2、农历腊月廿四—掸蓬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迎接新年,对于桐乡人来说,最重要还有“扫尘”与“祭祖”。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寓意着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
3、农历腊月廿五—推磨打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4、农历腊月廿六—打年糕
过新年,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农村,在祭祀的桌上,除了鸡鸭鱼肉水果外,那年糕必定是少不了的。春节期间,人们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往往会拿几块年糕去,寓意“年年高”。
扩展资料:
桐乡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清明轧蚕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在20世纪,随着化纤织物的兴起,蚕桑经济、轧蚕花庙会受到影响,几乎绝迹。改革开放后,国家日益重视对民俗的保护,2010年,桐乡蚕桑习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子项目,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14位外国友人走进浙江桐乡感受清明传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