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特色美食艾叶粑粑怎么做?

艾叶粑粑跟棉籽菜粑粑差不多做法。

棉籽菜一般是在春天的时候采摘,摘上嫩嫩的芽,洗干净,用高压锅煮一会,加上糯米粉、白糖,揉匀,棉籽菜糍粑的皮就做好了。 棉籽菜糍粑的馅:花生炒香、去皮,芝麻炒香,白糖、红糖。

包好后放锅里蒸个10来分钟就差不多了。

除了加棉籽菜的,也可以加南瓜,紫薯。图片中黄色的是加了南瓜的,紫薯的是加紫薯的,都很好吃哦。

广西特色 美食 挺多的,比如说酿豆腐苦瓜、煎蛋饺、包粽子、艾叶粑粑、甜酒汤圆、凉粉、绿豆沙、桂林米粉等等。广西艾叶粑粑挺有名的,每家每户都喜欢制作艾叶粑粑,艾叶粑粑味道挺不错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吃,现在街上有人专门销售艾叶粑粑的,价格挺便宜的,有些地方卖一块钱一个,但是我觉得街上买的没有妈妈制作的好吃。制作艾叶粑粑需要筹备相应的食材,提前做好准备,去田地里采摘艾叶嫩芽,把艾叶清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去掉艾叶的味道,剁碎留作备用,剁得越碎越好。

上街市场上买一些糯米粉、面粉、芝麻、花生、糖回来,将糯米粉、面粉、艾叶依次放入盆里,然后用水和面,搅拌一下,然后合成一个个艾叶小团子,在艾叶团子里面包裹一些馅料,添加芝麻花生糖碎,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馅料,罗好艾叶团子后,将它放在叶子上,入锅蒸熟,蒸的时候注意火候蒸熟就可以新鲜出炉了。春天的时候,妈妈特别喜欢制作艾叶粑粑,吃着甜甜的艾叶粑粑觉得好幸福,有妈妈的味道。

先把新鲜艾叶摘下嫩叶,然后水煮几分钟去掉苦味,捞出冼净挤干水分,用榨汁机打碎或用刀切碎,然后放入糯米粉中搅匀,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面团,再分成一个个的小剂子,把小剂子捏成一个窝放入炒过的碎花生糖或豆沙,放上蒸熟或者水煮都可以。

每年清明节前后,正是艾叶疯长的时节,这时节的艾叶嫩芽营养丰富,而且鲜香脆嫩,食后有淡淡的回甘。我们广西人喜欢在这时候采摘回艾叶炒鸡、鸭蛋,煮汤,素炒,凉拌或做粑粑等。

1. 把100克花生、100克芝麻分别炒熟,花生炒熟后去皮;再分别放入料理机中打成粉末。 2.

在花生和芝麻粉末中加入150克白糖(或黄砂糖),搅拌均匀调制成艾叶粑粑的馅料备用。 3. 我们这里做艾叶粑粑,一般用柚子叶作托垫,因为柚子叶跟艾叶粑粑蒸熟后,有一种搭配奇妙的香味。如果没有柚子叶,也可以用芭蕉叶或柊叶。不过,不管用哪种叶子,都要焯水去青,再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才使用。 4.

采摘艾叶要挑选叶片完整、嫩绿的芽苗,有病斑或虫卵的不要摘。采摘艾叶约1000克,多放些艾叶做粑粑香味更浓郁,粑粑色泽也比较翠绿。 5. 艾叶清洗干净后,放开水中焯一两分钟,捞起再放清水洗一遍,然后用力挤干水。 6. 1000克焯水后的艾叶,要分两三次放料理机

中打碎,如果太干可以加少许温水下去一起打。 7.

艾叶全部打成碎末后倒入一个大盆中。 8. 准备1000克糯米粉、100克白糖,先把白糖和一半糯米粉倒入艾叶碎中,用力揉搓均匀,再加入剩下的糯米粉,继续揉搓至看不到清晰的艾叶为止 ,整个揉搓过程不必加水。 9.

在搓好的艾叶糯米团上盖一块湿润的毛巾,让其静置十分钟。 10.

然后把糯米团再分别搓成大小相似的小团,把小团捏扁,在小团中放入适量的馅料,再封口,然后搓成圆团,放在植物叶片上。如果捏搓时艾叶糯米团粘手,可以沾一点植物油在手中,这样不仅不会粘手,还给粑粑增添了光泽度。 11.

把捏好的艾叶粑粑放在已经烧开水的蒸锅中,蒸15分钟熄火,再静置5分钟后即可开盖食用,艾叶粑粑就做好了。 12. 蒸熟的艾叶粑粑香气扑鼻,色泽翠绿诱人。不过,刚刚出锅的艾叶粑粑热气腾腾的,还比较绵软,立即食用可能会有些粘牙,里面的馅料糖水也容易烫伤口腔。所以,最好是晾十分钟左右再吃口感最佳,这时候的艾叶粑粑软糯香甜、而又有些许Q弹的感觉,非常可口。 13. 吃不完的艾叶粑粑,我们一般会把它们晾在筛子或闲置的桌子上,第二天还可以吃冷的,完全冷却的艾叶粑粑其实也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和劲道。如果天气热或空气潮湿,就放在冰箱保鲜层,清明前后的天气保存两三天应该问题不大。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去掉垫叶,放煎锅煎至两面酥脆即可(或放油锅中炸至香酥),香甜酥脆好吃得不得了! 最后,教大家一个一整年都可以吃上艾叶粑粑的方法: 采摘回来的艾叶,焯水后放置稍凉,立即挤干水分,分别捏成拳头大小的圆团,然后让其自然晾至完全冷却,再用保鲜袋分别装好,放置于冰箱强冻层保存。什么时候想做艾叶粑粑了,就拿出一两个艾叶团解冻、清洗,再根据上面的制作过程做艾叶粑粑就可以了。

简单,主料就是艾叶和糯米面等,先说说他的功效然后在发配方,艾叶也叫艾蒿闻着有一股艾叶的清香,还具有去风祛邪的功效还能预防瘟疫等功效,食用可以增加病毒的抵抗性,很不错的一道 美食

艾叶粑粑配方 (1)将1.5斤鲜艾苗用水烫过然后冲水晾凉放一夜,第二天把艾叶取出抓干水分切碎备用

(2)用一百五十克开水把250克糖煮开然后用煮开的水把500克糯米粉和80克澄面烫匀搅匀然后加抓干水分的艾叶碎搅匀然后再加色拉油100克搅拌均匀即可

纪子三十克,可以包豆沙馅,也可包花生陷等,包好的艾叶粑粑放入铺了柚子叶或者粽子叶的蒸笼里,蒸十分钟即可食用

前二天双休刚做了艾糍粑,今天就接到这个问题,问的好及时呀!

我是南宁人,当然是先到邕江边采摘艾叶,艾叶有两种,一种红梗,另一种青梗,红梗艾多香,我们叫香艾,我们喜欢用它来做艾糍粑。当然,青梗也能做。

采回的香艾洗干净,晾干水份,焯水漂一漂后,用豆浆机打成泥后混合糯米粉揉捏,放上白糖花生芝麻馅,做成一个个大汤圆,再涂抹点花生油,防止它粘连,后放在一张张芭蕉叶上,上锅蒸熟即可。

中药说:艾叶有祛湿排毒,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等功效。

在百花盛开的春天 里,扫墓,祭祖,踏青,艾糍粑和五色糯米饭是祭品,更是 美食 。这就是广西人的清明,也是广西壮乡里春天的味道!

跟湖南的差不多吧,摘好艾叶后清洗,泡一下糯米,把糯米上放艾叶在锅里的饭增里蒸,熟后放石头上用木棍用力锤直到香糯可口,用手挘成圆饼

这里有完整的做法教程:

老艾叶能做粑粑吗

很容易做

二、糖油粑粑是哪里的小吃,为什么很多人喜欢?

糖油粑粑里边的檽米含有B族维生素,有温馨肠胃,滋补阳气的作用。糖油粑粑里边的白糖含有有葡萄糖和红提糖,此外还富含各种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其维生素b2等成份。而糖份是人体内的具体营养成分由来之一,身体耗费应以糖空气氧化后造成的热量来保持,身体运动所需求的动能大概有70%是靠糖提供。圆洞圆润、颜色白里透红光亮、口味软精细致、甜而不浓,油而不腻,软绵绵的,柔柔,色香诱惑因此受很多人喜爱

糖油粑粑,是湖南长沙市的区域传统式名吃,糖油粑粑成本费划算,关键原材料是汤圆粉和糖,但其制作加工工艺细致注重,有独特的制作全过程。它虽无法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与鲍参翅肚、鱼翅百家号相提并论,但恰好是因其低廉的真实身份,它能进出平时寻常百姓,遭受群众的抬爱,变成民俗长吃不腻的特色小吃。

糖油粑粑,是湖南长沙市的地方传统名吃,糖油粑粑成本便宜,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但其制造工艺精细讲究,有特殊的制造过程。它虽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与山珍海味、鱼翅熊掌相媲美,但正是因其廉价的身份,它能出入平常百姓家,受到民众的厚爱,成为民间长吃不厌的小吃。

在长沙,不管人的俊美丑恶、身份地位,也不管男女老少,凡是热爱生活、懂得享受吃的乐趣之人,都有吃糖油粑粑的美妙感受,都对那三毛钱一个的糖油粑粑有特殊感情。早上三个糖油粑粑下肚,可饱一天精神,充沛体力,下午三个糖油粑粑打牙祭,提神饱肚,精神旺盛,糖油粑粑的滋味和作用在长沙人眼里都是奇妙无穷的。

三、长沙的糖油粑粑,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吃?好吃吗?

糖油粑粑是长沙的特色小吃,软糯香甜,非常好吃美味,以糯米为主要材料,深受大家的喜爱。正宗的糖油粑粑是大油加片糖小火慢炸,制作出来的口感较为酥脆,外焦里嫩。但是这种制作方法相对复杂,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食用油,实在很不划算。我们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在家里进行制作。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糯米粉,红糖,白糖,食用油。

先把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因为每个品牌的糯米粉吃水情况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少量多次的加入清水。把面团分成等量的小份,捏成圆饼,锅中刷一层油,把糯米饼放入锅内煎到两面金黄。我们在制作这个步骤时需要注意,尽量使用平底不粘锅来制作,而且在制作时要保持小火,以免把糯米饼煎焦。如果家里没有平底不粘锅,我们也可以先把油烧热后晾凉,同样能起到不粘的效果。

红糖和白糖搅拌在一起,用温水化开,红糖白糖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适当添加,如果喜欢吃甜的,还可以额外往里面加入一些蜂蜜。把制作好的糖汁倒入锅内,将糯米饼翻面两边挂糖,煮一分钟左右就可以直接出锅了。切记不要煮的时间过长,以免糖油粑粑失去了焦脆的口感。但是如果煮的时间过短,糖油粑粑的口感会比较硬。

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糖油粑粑,一口气吃三个都不会感觉到油腻。因为是由糯米制作的,虽然有营养,但是不容易消化,所以不宜一次吃得太多,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群和年龄较小的孩子老人,尽量少吃。糖油粑粑既可以作为小吃点心,也可以作为早餐或者主食,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四、传说云南洱海边一个非常古老村子的小吃喜洲粑粑很好吃,真的吗?

说起云南的还不得不提到的著名风景区就是云南大理的苍山以及洱海了,现在也成为了很多人必去的打卡圣地,尤其是在近几年,这个景点也吸引了不少的外来游客,其实说起大理洱海的话,还是有一个非常古老的美丽传说的,传说中云南洱海边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子,而这个村镇中住着非常多的白族人,这个村子距离大理的古城仅仅只有18km左右。

最重要的是村子中有着非常多的经典的白族建筑,还有各式各样的美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里的小吃喜洲粑粑了,没有去过云南的人会疑惑这到底是怎样一道美食呢?喜洲粑粑确实是当地人非常深爱的一种特色的小吃了。

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的名气也变得越来越大,现在世界各地的游客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很多去到大理的人都会专门去品尝一下这道特色的小吃,但是总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很多游客吃完之后总会觉得名气是假的,跟想象中的味道也是有着极大的区别,吃完之后是非常失望的,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喜洲粑粑是非常难吃的。

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景区附近非常多的商家,他们并不是专门制造喜洲粑粑的,而且随着近几年云南景点的不断发展,他们也为了自己的名气以及一些蝇头小利去选择批量的进一些便宜的喜洲粑粑的原材料,且做工上也是非常的粗糙,由于吸收并不是商家自己制作出来的,而是从别的地方批发,这样一来的话,美食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不管是从制作时间上还是从制作方法上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其实如果你吃过正宗的喜洲粑粑的话,那么你就会知道它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面粉,而口味也是分两种,包括甜的口味利及咸的口味,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味道,要把调好的面放在炭火上受热,下面的炭火要稍微的小一些,而且还有提前做好一些面胚,这些面胚也是有讲究的,除此之外需要在上面刷上一层猪油,这样放入锅中再进行烧烤,想要烤的更入味,还需要反复的刷几次油,一直到考出了香味为止。

来到云南,你吃过正宗的喜洲粑粑吗?味道如何?

五、云南14种特色粑粑,最后一种快失传了,尝过的真有福

饼,在云南,被称作“粑粑”。

虽说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云南人的饮食应该和其他南方地区一样,以大米作为主食,但是云南人对于粑粑的喜爱,丝毫亚于北方人。

到了云南,你会惊讶于云南的粑粑竟有如此丰富的做法,下面,就给你介绍几种在云南最受欢迎的粑粑。

看过之后,到云南一定要尝一尝正宗的云南特色粑粑。

第一种:昆明摩登粑粑

这是昆明著名的小吃。

一种用面粉、玉米或是糯米和猪油、芝麻、肉丁等制作而成的食品。

“摩登”一词源于法语,意为时髦,昆明人把它当作漂亮的意思。

品种的创造者是原昆明绥靖路年轻漂亮、经营有方的姐妹俩,由他们制作的粑粑销量极好,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小吃叫做摩登粑粑了。

摩登粑粑表皮酥脆,内里柔软易爵,口感甜而不腻,兼有奶油的鲜香。

官渡粑粑

官渡古镇的著名粑粑,其实就是麦粑粑。

这麦粑粑用筋道的面粉,特色的饼馅,一股脑儿摊近平底锅,然后等待慢火烤炙后飘出诱人的香,便可大口食用。每次去官渡古镇许多人都少不了要买上几个,胡麻香滑,豆沙甘甜,豆米爽口,白糖花生酥甜。

洋芋粑粑

将洋芋洗干净,煮熟,剥皮,捣成泥状,加入适量的面粉制成的糊放在勺中,浸在油锅里炸至金黄,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的粑粑,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

这就是昆明街头巷尾,小吃摊上常见的洋芋粑粑。到了后来,洋芋已经不再是粑粑唯一的主角,豌豆,虾米等都纷纷出场,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原汁原味的洋芋粑粑。

米浆粑粑

白白的米浆,倒入黑色圆形的模子里,在噼啪的火床上翻烤,直到发糕激情昂扬的胀起来。

米浆粑粑外表金黄酥脆,里面洁白软糯,热气腾腾而又微酸甘甜.。

做米浆粑粑讲究的是手艺:粑粑的酸度全看米浆碰到灼热的生铁后那瞬间的反应;粑粑的口感需要的是烤粑粑的火候、翻动模子的频率以及烤饼人的耐心。

包谷(玉麦)粑粑

云南把玉米叫包谷或玉麦,包谷粑粑也并不全是包谷做的,是大米,包谷,糯米磨成细粉之后蒸制而成的,吃起来一点也没有玉米面的那种隔嗓子的感觉,反而是香糯润滑,咬一口恨不得把舌头都咬掉。

昆明街边的包谷粑粑都在热腾腾的蒸锅里放着,等着你去挑选,挑好之后,卖粑粑的人会很体贴的给你包两片包谷叶子,让你想闻不到包谷香都难。

第二种:楚雄荞粑粑

荞粑粑是彝族的主食,荞麦是云南高寒地区出产的一种粗粮,又有苦荞和甜荞之分,做粑粑一般用甜荞。

荞麦清凉爽口,而且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是糖尿病人的上佳食物。

因为苦荞粑粑味道略苦,所以在彝族地区,每当春暖花开生产蜂蜜的季节,把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人们从蜂蜜桶里取出蜂蜜,用树叶包好,蘸食苦荞粑粑,苦中带甜,那番滋味只有吃过的才能体会到。

第三种:大理喜洲粑粑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面麦烤饼。

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的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

做成圆形小饼后,一次6个,咸碱各半,整齐地摆在一个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锅中烘烤。

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

喜洲粑粑不仅色美味香,而且廉价实惠,在喜洲吃喜洲粑粑,那是最美妙不过的事。

第四种: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这是滇西的一句民谚,道出了丽江粑粑的魅力所在。

丽江粑粑的主要原料为当地筋麦面、火腿等,色泽金黄,味分甜咸两种。吃起来酥脆可口,香味透心。据说,丽江粑粑是外地人学不去的“专利”,因为只能用丽江的水和麦面,才能作出那个味道。

火烧粑粑

这也是丽江的另一种别样风味的粑粑,是麦面做出来的,它最大的特点不是用油炸,而是直接把生饼直接放入灶心,用灶里面的灶火温度烧出来的,烤熟的粑粑外壳香脆,饼心松软,很有爵头,而且面香味中混合着木柴的香气,特别自然、纯朴。

吃的时候配上一碗浓浓烫烫的丽江鸡豆豆浆,相当爽。

第五种:怒江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常年居住在云南省贡山一带的怒族独特的传统食品。

用来烙粑粑的不是铁锅之类的,而是块黑色的石板。

这种石板质地与众不同,火烧不坏,浸水不裂。人们从山中挖出石板,用刀削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放在三角上专门烙粑粑吃。烙时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住石板,烙成的粑粑又松又香,独具特色。

第六种:迪庆水汽粑粑

水汽粑粑是迪庆特有的,看上去很一般,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因为它是伴着酥油茶一起吃的,掰上一小块水汽粑粑,沿着碗边蘸着酥油茶花,让粑粑浸满香浓的茶再放进嘴里,慢慢嚼上一嚼,暖暖的滋味和浓浓的奶香合着粑粑的麦香涌入胃中,神马高原反应都是浮云,这种吃法相当的补充能量。

第七种:西双版纳泼水粑粑

每逢泼水佳节,傣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泼水粑粑。

其实做法是选用上好的糯米水磨成吊浆粉,加入适量的红糖,将吊浆粉与红糖合成粉团状,然后在芭蕉叶上抹上猪油,将粉团包好压成长条即可上蒸笼。

蒸熟后的粑粑松软而富有弹性。

这种粑粑可以保存一周,变硬可以油煎。有人称它是傣家年糕。

第八种:普洱三尖角粑粑

这是普洱景东,景谷,墨江一带脍炙人口的食品,是民间待客的佳品。

其特点形状如菱角,薄如蝉翼,口感柔和,糯而不粘。

做法是,选优质糯米和饭米三比一的比例混合磨成吊浆,取少量的吊浆做成熟浆疙瘩后搓调入吊浆内始成可塑性筋面。

若吃咸味的,就用火腿,鲜肉,韭菜等做成咸馅。

要吃甜味的,就用白糖,花生,蜂蜜,核桃,芝麻,鸡油做成甜馅。

然后用筋面包裹,并用手指挤捏成三角状,形如菱角,再用芭蕉叶做垫,放在蒸笼内蒸熟既可食用。

第九种文山面蒿粑粑

文山广南县的面蒿粑粑最为著名,广南以俊山绿水闻名,盛产糯米,香米,最有名的是八宝贡米,因此用广南糯米做出来的面蒿粑粑,香软可口,入口清香。

第十种德宠甩手粑粑

甩手粑粑据说源自缅甸、泰国、印度等东南亚热带国家,以鸡蛋液和成的面团,用手甩成片,包入馅料,煎制而成。

色泽金黄质地松脆,味道香甜,有香蕉味、苹果味、菠萝味、葱香味。

第十一种临沧粑粑卷

粑粑卷是临沧市凤庆县一种极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粑粑是用米粉做的,宽10cm,长20cm,厚0.7cm左右。

烤好“粑粑”,涂上“油粉”及佐料,最后用“锅巴”卷起制成,风味独特。

临沧茴香粑粑

临沧老乡在和面的时候,放入茴香一起,做出来的粑粑带着茴香特有的香气,这道美味一直是喜酸辣的临沧人最爱的小吃

第十三种昭通桐子叶粑粑

昭通的桐子粑粑也是深受昭通人青睐的粑粑,取新鲜老嫩适中的油桐叶包上,包的时候将桐叶尾部卷成一个漏斗状,放入原料后将头部盖上,形状一头尖一头平,最后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后还会有种特殊的清香味,吃后软糯香甜,口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第十四种文山蒸糕粑粑

文山蒸糕粑粑又名糕粽、寿糕,只有办大事的时候才会做,文山菜场偶尔也有卖。但不方便快递,不到文山一般吃不到。

蒸糕粑粑因其做法繁琐费时,年轻人没耐心学。

现在只有老一辈一小挫人会做,如果没有人解决物流问题、工艺问题、经济效应问题的话。估计50年后就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蒸糕粑粑了。

我是文小七,这期的【文山百味】到此结束,如果喜欢我们的分享,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明天早上5点半,我依然在这里准时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