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春万载县除了万载古城还有哪些景点?可以推荐下吗?

推荐1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 

仙源乡红色旅游景区位于万载县的西部偏北,距县城50公里。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和其他省直机关由修水迁到仙源,当时,有“小莫斯科”之称。景区内现存有大量的革命遗址,“红色之旅”特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景区内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省委红旗报社旧址等已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源红色景区也被被评为“江西省百姓喜爱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江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推荐2、九龙原始森林景区 AAA

万载县九龙原始森林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地处江西省万载县东北部,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3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3%,交通便利,与宜丰县车上乡、芳溪镇接壤,与本县罗城镇、高村镇相连,距万载县城37公里,距离宜丰城34公里,距上高县城64公里,距离宜春明月山风景区98公里,旅游区与万载至宜丰公路仅7公里距离。

推荐3、竹山洞风景区 AAA

竹山洞风景区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万载县东南部,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距县城10公里,距宜春市42公里,距沪瑞高速宜春入口40公里,距南昌市170公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景区内有四大地质奇观:长达3985米的地下长河型溶洞、面积达4000多亩的石笏石林、约4公里长的特大山体卧佛和鲁塘温泉。

推荐4、城隍庙

城隍庙 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冯厚礼以红巾刘仁旧居改建,坐落在康乐街道龙河东岸集贤坊(今仿古街),永乐年间毁。正统10年(1445年)县丞周济重建。景泰三年(1452年)典史朱选修葺,弘治年间(1488~1505年)颓废,知县张文谋复新。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辛润出资重建,前殿后寝,东西两廊,中外二门,规制略如县衙,教谕朱宪曾撰文褒美。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邑人又3次捐资修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拓基重修,添建头门外站亭两廊。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进攻县城,与官军交战,庙毁。咸丰八年(1858年),咸丰十年(1860年),同治九年(1870年)合县绅民迭次修复。

推荐5、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赤兴乡西南新华村西北3公里处的阎王寨张家。该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穿插格子窗。门首檐下的墙壁上现还保留有用石灰书写的“武装保卫苏联”和“工农--”的标语。正厅后墙内正中央还保存着一幅马克思的画像和“革命之领袖”、“扩大文化宣传”的字样。全屋面积为132平方米,保存完好。

推荐6、文明塔

文明塔位于城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监生易琼等捐建。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易琼后裔先后重修。塔身由砖石砌成,通高约30米,共7层。下6层为六角形(底层为基座),最上一层为圆柱形,层与层相接处有腰檐挑出;7层之上是灰色圆锥形宝盖,盖上垒有塔刹。塔座开有两门,一门朝北偏西,一门朝东偏南,门高1.8米;第2层至第6层均设有6道拱门,其中4道假门;塔内底层东侧嵌有一方石碑,上刻阳文楷书“光绪十八年岁壬辰春月立,易琼公后裔重修”。1983年初夏,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将塔内木梯改为铁梯。

推荐7、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赤兴乡浙桥村1.5公里处的岭下杨家祠。该祠坐北朝南,背依青山,砖木结构,青瓦覆盖歇山顶,两边的山墙均是用砖砌成高达10米的“三”字形风火墙。上中下三进,青砖砌成券拱大门框。室内下进与中进之间有一月20平方米的天井。

推荐8、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潭埠乡陂田村东南500米处的大木山下黄家屋。该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二进,面积为263.5平方米。后进被国民党军烧毁115平方米,前进保存完好。万载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7月成立后,即驻赤兴书堂,后驻白水新店。8月中旬,红一军团到万载时,又移驻县城数天,后迁潭埠陂田一年左右时间。

推荐9、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仙源桥头王家屋。旧址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风火墙,由南北两栋并列连通,前后两进,共4厅12房,总面积1023平方米。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与湘鄂赣省委一同由修水上衫迁驻万载小源。至今,省苏旧址南屋仍留存当年书写的“马克思路”、“列宁之路”字样。省苏驻扎小源后,于1932年5月4日召开了第一次执委会,会议讨论和分析了当前形势,通过了工作计划。

推荐10、中国湘鄂赣省委旧址

中国湘鄂赣省委旧址位于仙源月山下王家屋。旧址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土木结构,民居建筑,房屋呈“凹”字形布局,共有5厅10房,总面积877平方米。0湘鄂赣省委932年4月由修水上衫迁驻万载小源。至今旧址中庭正墙上,依然保留有“办公厅”三个大字。

二、万载最好玩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江西万载旅游攻略推荐

竹山洞风景旅游区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境内

三、江西宜春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江西宜春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靖安三爪仑、禅博园、樟树古海、奉新百丈山、铜鼓汤里温泉、宜丰九天国际生态旅游区、上高五谷村景区、万载恒晖艺术农业景区、高安贾家古村。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温泉之乡。明月山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70000多个!素有"天然动物园","植物王国"之美称。

明月山的“富硒”温泉历史悠久,自然涌流800多年,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富硒低硫、可饮可浴。

主要景区

明月山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温汤地热温泉,温泉分布在温汤集镇0.8平方公里范围内,地热温泉中心海拔168米,从地下470米深处花岗岩中涌出,日出水量7000吨,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无色无味,水质细腻,不含硫。

具有低矿化度,低纳、富硒、偏硅酸含量高等特点,为国内外罕见富硒温泉,经国家鉴定检测和中国医防科学院试验分析,该泉属于大出水量,高温度优质矿泉,可饮可浴,口感纯正。温泉含有近20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防癌抑瘤保健作用,同时对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也有明显疗效。

四、万载古城有哪些看点?有哪些适合网红打卡拍照的景点?

万载物产丰饶。万载是著名的花爆之乡和百合产地,花爆、夏布、表芯纸和百合、辣椒、三黄鸡为万载历史上三大特产和三大名产,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夏布、表芯纸等传统产品已逐渐萎缩,风光不再。而花爆、百合系列产品则雄风不减,势头正旺。通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花爆企业在全县已发展到500多家,出口创汇独占全省县级鳌头。百合系列产品琳琅满目,成为县内外人士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21世纪初,以茭湖乡为龙头的有机食品基地在万载悄然崛起,优质稻、花生、脚板薯、蜂蜜、竹笋、红心蕃薯、毛豆、马铃薯等20多项有机农产品已通过欧盟等地认证,10多个系列100多个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全县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个,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万载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全国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在全国已是声名远播。

万载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晋时便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袭封地,其后则有南唐宰相宋齐邱和南唐尚书吏部郎中、保大十年任袁州刺史的李征古,五代十国时有著名文字学家徐铉、徐锴两兄弟,元末明初有参修《元史》的史学家黄盅,明代有秉公执法的刑部左侍郎郭瑾,清代有地理学家李荣陛和历任礼部、工部侍郎的辛从益。清咸丰间有被曾国藩誉为“江右人杰”的彭寿颐,有清末曾任湖北随州知府后纂修民国版《万载县志》的龙赓言,有曾任广州护法非常国会议员、黎大总统府顾问的谢济沂,有曾任台湾国防部次长后在台组织“万载同乡会”的喻耀离。

新中国成立后,有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画家汪岳云,有中国著名心理学家郭一岑,有二十世纪国内三大词学家之一的龙榆生,有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她以其与《梁祝》媲美的交响史诗《嘎达梅林》而享誉世界;有庐山画院院长杨豹,有1993年荣获微书项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谢水林,有上海交大人文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才,有江西师大教授郑晓江,有1994年就载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张剑红,有1999年获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后,现任深圳市国土局市政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桥梁总工彭栋木,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小权等。由于革命战争的洗礼,还造就了杜平、张翼翔、王宗槐三位中将和谢胜坤、罗章、彭盛三位少将,2006年又有朱和平晋升为少将。一大批饱学之士和栋梁之材遍布祖国各地,众星璀璨,把历史的天空装点得灿烂辉煌。

万载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甚多。有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全省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有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文明塔,有建造于宋淳化元年(990年)12月官元山船埠滩的观鹰桥,距今已1000多年历史。有2006年晋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全国唯一的谢灵运实墓,坐落在康乐里泉村,2006年重修后,已成为文人墨客的瞻仰之地。有清代汉民族古民居周家大屋。有2006年被评为江西十大特色美景之一的大型喀斯特溶洞——竹山洞。有诡异莫测、宏大深远的云峰古洞,有横空出世、栩栩如生的马步寨下特大山体卧佛。万载还是江西八大观赏石之一“袁石”的出产地,杜甫后裔南宋杜绾在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云林石谱》中有专门记载。均遐尔闻名,游者如织。

万载自然环境优越,生态保护良好。境内处处青山绿水,风光旖旎。2001年3月,三十把经省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9月,九龙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现全县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达8.9万亩。并在11个乡镇建立了154处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3.3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