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中档依然景气 商旅消费受经济影响消费降级
核心观点:①间夜供需差:9月受宏观影响间夜供需增速差为负,需求增速放缓是主要原因;②增量供给:在建房间占已开业房间比例环比提升0.10pct,但趋势在边际放缓;③酒店等级:星级和有限服务酒店数据表明商旅消费降级明显,但出游消费依然趋势升级;④领先指标:PMI在10月持续向下调整,但综合考虑10月统计错位等因素,预计10月数据有所回暖。目前酒店行业超跌,或存反弹机会。
STR Global数据:需求放缓致供需差为负,增量供给正边际放缓。①间夜供需情况:边际缩窄,供需增速差-3.27%,主要系需求增速大幅放缓至0.23%,而供给相对刚性维持3.50%;分城市看重点城市普遍出现需求增速下滑,出现负的供需增速差;②全国样本酒店RevPAR增速-0.16%,年内首次同比为负,出租率-3.19pct,平均房价+3.13%,进一步验证需求波动情况下出租率同比放缓是主原;③增量供给正在边际放缓:已开业房间数+9.55%,一年内开业房间数占已开业比例3.25%,相比8月占比有所降低;待开业房间数占已开业比例为14.55%,门店数比例为10.13%维持相对高位,但已边际放缓迹象。
有限服务型酒店:再次证明居民出游住宿消费升级是趋势。①锦江9月: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出租率加速下滑,产品结构升级以及提价支撑RevPAR同比维持正增长,RevPAR整体1.78%;经济型-4.96%;中档-3.71%;②首旅如家Q3:整体数据中档开店较多拖累整体RevPAR,同店经济型受益提价幅度高RevPAR表现优于中档(同店RevPAR中档1.40% VS 经济型2.40%);③华住酒店Q3:同店及整体RevPAR同比均放缓,7月暑期推迟、9月中秋节以及宏观经济波动是主因;中档VS经济型:中档持续量价齐升,出租率及提价幅度均较为稳定,经济型出租率出现较大波动导致RevPAR增速较弱。
全国星级饭店:商旅住宿消费降级趋势明显。①全国数据:9月星级RevPAR增速7.25%,三个月同比负增长后首次回正,主要动力为房价同比大幅提升,出租率依然在下滑;②高端商旅消费降级明显:四星级以上酒店出租率及平均房价均同比下滑: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分别为-1.32pct、-3.51pct、-0.57pct;③重点地区:北京供给较为稀缺,表现优于上海。星级酒店RevPAR北京+4.82% VS上海-1.10%,五星级酒店RevPAR北京+6.61% VS 上海+1.07%。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导致需求持续放缓,门店扩张过快经营管理风险。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国内旅游人数同比下降50%,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据文化和旅游部调查显示,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无论是城镇居民旅游占比、旅游收入、出行花费等等,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据了解,2020年度国内旅游的大幅下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初,我国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而后蔓延至全国。全国上下为了抗击疫情的扩散,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百姓群众,都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在2020年下半年,我国的疫情基本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是国外的疫情在这个时间段集中爆发,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因为新冠肺炎病毒存在着潜伏期长,传播途径多样,症状隐蔽等特点,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感染,我国从抗击疫情开始就要求大家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同时最好避免人员聚集的活动或者外出,尤其是疫情严重时跨省的外出是一定要报备的。同时因为国外疫情的严重,我国对部分国家已经停止了进出航班的允许,这也直接导致出国游基本停滞,即使是出镜也需要非常繁琐的手续及隔离措施。
2020年,对于中国或者世界各国来说,基本山是停滞的一年。各国的力量都在集中于抗击疫情,无论是居民正常的生活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进出口行业、航空业来讲,2020年是重创的一年。
受疫情的影响,大家的出行热情也锐减。因为各地的防疫措施都非常的严格,各大景区基本实行的是预约制,很多场所也已经要求测温、戴口罩、限流等等。在重重防疫措施的要求下,大家都非常响应国家的号召,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跨省出游,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2020年身边有很多人都没有在大型的节假日选择外出,而是留在工作所在地甚至是家里,安心放假。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境外,都有着疫情的影响,导致尤其是旅游业在2020年的数据非常惨淡。
但是,随着疫情的持续和有效控制,相信2021年开始,各地的出行也会慢慢恢复,大家也因为疫情的到来有了更强的防护意识。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迎接春天。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当你一次旅游之后,你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促使人们产生了适时回归自然地追求。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⑵工作性质的变化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机。实现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 。第一,就全国而言,一,2002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的出游人数,比2001年增长了9400万人次,这是近几年来出游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其增加量约为2001年增加量的2倍;二,2002年,我国国内旅游的出游率几乎达到全国人口总数的7成(为69.2%),比2001年增加了 7个百分点,其增加量也大约为上年增加量的2倍;三,2002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的总花费,比2001年增加了 355.99亿元人民币(增幅为 10.10%),但是,其增加量却大约与2001年持平(仅比2001年的增加量略多一点,2001年为346.83亿元);四,更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我国国内旅游的平均花费却比2001年有所降低(降低了 7.7元人民币),这也就是这里一、二所说巨大的增长,与三所说增长出现了不对称现象的原因。
第二,就城镇居民而言,一,2002年,尽管我国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出游数比2001年增长了1100万人次,但是,出游人数的增加量却比2001年少了许多;二,另一方面,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却比2001年增长了196亿元人民币;三,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这新增加的1100万人次的每一个人次花费了1780元,而是这年国内旅游的3.85亿人次城镇居民每人次平均多花费了31.7元。这是多年来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又一表现。
第三,就农村居民而言,一,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出游数,比2001年增长了8400万人次,一举扭转了多年来农村出游人数缓慢增长乃至连年下滑的颓势;二,因此,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的出游率也就陡增了8.6个百分点;三,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的总花费,也出现了前几年难得一见的增长,增长量竟几近160亿元人民币;四,可惜,并不乐观的是,2002年农村居民的人均花费却仍旧未能摆脱多年下滑的态势,继2001年平均每一人次下降14元之后,2002年又再度减少3.3元。
第四,如果将以上三项分析综合起来,不难看出,2002年我国国内旅游仍然处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态势之中。尤其是我国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更显现了步伐的稳健。一,2002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激增,主要是农村多年停顿后的激增导致的;而全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水平的下降,同样也是农村居民平均花费下降导致的。二,就城镇居民而言,国内旅游仍然保持着多年的稳健增长,尽管2002年在出游人数、出游率、花费总量、平均花费方面的增幅,几乎多处在连年放缓的总趋势之中,但是,却应该认为,这仍然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态势。三,相形之下,2002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的发展便显得有些畸形:一方面是出游人数的陡然增加,一方面是人均消费水平的连年下滑,除了抽样调查本身可能出现的误差外,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可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也同样出现了变化,与城镇居民一样,也把旅游消费作为了自己的消费内容,也把旅行出游安排进了自己生活内容之中;但是,由于农村多数居民的收入仍然有限,在旅游消费推及到中低收入的居民时,表现出来的,自然就是平均消费水平的下降。由此看来,我国国内旅游的新的大发展,尤其应该寄希望于农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