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西安市地方特产有那些

陕西西安市地方特产西安市特产“火晶柿子”、石榴。蓝田产蛇纹石、大理石、可制成玉雕器皿,自古有“玉种蓝田”之种。周至县四方台的变彩拉长紫苏辉长石,储量30亿立方米,是国内罕见的高级建筑用装饰石材。临潼火晶柿子:因其成熟经霜后,仍可留树不采,远眺红色似火,耀眼夺目;采收存贮,皮薄透亮,莹如水晶,故名。陕西省临潼骊山、秦始皇陵一带栽培最多。风味甜蜜,鲜美甘珍,为软柿中的佳品。临潼石榴: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东起新丰、骊杯,西至石榴沟,沿骊山长约15公里范围内。品种分甜、酸两大类。甜石榴以大红甜、净皮甜、三白甜3个品种最著。三白甜石榴风味以甜为主而得名;又因其果皮薄,籽粒软,味纯甜,贮性好,品质佳,俗称“软籽石榴”或“冰糖石榴”。酸石榴以大红酸、鲁峪蛋为上品,汁丰味酸,最能解渴。临潼韭黄:主产于城南骊山附近的西街及西尧村一带。叶片宽厚,色泽金黄,脆嫩浓香,滋味鲜美。西安老童家腊羊肉:为童姓所创,原仅生产腊羊肉,近百年又增加牛肉制品,故又有老童家腊牛羊肉之称。色泽红润,肉质酥烂,膘肉分明,油香不腻,鲜美可口。创制于清代。1900年庚子之役,清慈禧太后偕光绪帝仓皇逃至西安,品后赞许,遂列为贡品。并赐额“辇止坡”悬于店前,至今已300年。西安玉雕:所用玉石材料种类甚多,有30余种。产品有:人物、炉瓶、花卉、鸟兽,以及玉镯、戒指、戒面、项链、鸡心石等。代表作如翡翠雕反弹琵琶,造形选自敦煌壁画;贵妃出浴、醉酒的人物构图,婀娜多姿,栩栩如生;松石雕宝莲灯,雕制精美,光彩夺目;茂陵石雕卧牛,维妙维肖,直可乱真。西安核雕:系用桃核雕成的工艺品。制作时,对桃核自然纹理巧妙处理,以形施刀,刻成各种人物、动物、景物、花卉等,产品有钥匙坠、扇坠、罗汉系珠等。刀工简练,古朴浑厚,形象生动,题材新颖,具有实用与装饰双重价值。西安仿唐三彩:系以当地古墓中出土唐代三彩产品为本仿制而成。因产品釉色以黄、绿、褐三色为主,故称。作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生活气息浓厚,别具时代风格。所产三彩马比例准确,肌肉清晰,神态生动;人物形象则于脸部表情、衣纹服饰及神态等刻意加工,堪称维妙维肖。西安微雕:系在粒状象牙或发丝上完成的微型雕刻工艺品。主要原料为米粒或芝麻大小的象牙。操作前,经腹稿设计成熟后,凭手感运刀,靠心力、经验引导,雕工微细而清晰,观赏时非借助于放大镜莫辨,被惊叹为鬼斧神工。据该省周原出土的文物西周早期甲骨文观察,骨上字小如粟,笔画最细者仅0.6丝米,当为我国最早的微型刻字。汉唐以来,尤以宋时微雕生产与技艺达于高潮。西安首饰:为各种佩戴饰品,如发、项、面、冠、带、手、指、佩等各种饰物的总称。西安首饰特点,以戒指为例,在于戒面多素,而花面少;戒面稍大、脚部略宽,美观大方。项链则多刻龙凤。其生产历史悠久。西安花灯:又名彩灯,为供元宵节之夜玩赏的工艺美术灯。该灯创始于汉代,由宫廷、佛寺渐及民间,历唐、宋、明各代,制作无不极尽巧思,竞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其形式、构造、用料、色彩不断发展,形成特有的民间艺术品。鱼化寨泥叫叫:亦名陶哨,产于西安市鱼化寨乡。为该省民间儿童玩具,系泥塑人物,吹之作响,故名。西安碑拓:又称拓片单页或拓本(成本),系以纸紧覆于碑石或金石文物上,用墨捶拓其文字或图形而成的摹印品。其主要技法为擦拓与扑拓两种。扑拓者以墨包直扑,擦拓者则轻擦而过。西安碑拓以乌金拓为主。碑拓在我国创始甚早,1975年陕西在整理唐玄宗御书《石台考经》时,即发现一批珍贵拓本,其中有宋拓王羲之圣教序碑拓本,纸墨精良,拓工考究,稀世仅有。陕西碑林众多。以西安碑林为中心,现收汉、魏、隋、唐、宋、元、明、清诸代碑碣,共计2300余件,以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皆历代名家手笔。故一向吸引大量游客,且多希求购得拓品。灞桥区:雾庄大葱和毛西村樱桃有名。灞桥区灞桥镇雾庄村:盛产优质大葱。灞桥区霸陵乡:“珍珠樱桃”。未央区:以莲藕著名。雁塔区杜城:特产优种马铃薯。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以制作花灯闻名。阎良区阎良乡:以特产实心芹菜闻名。阎良区新兴乡:特产“咀子贡茶”。临潼区:特产石榴、火晶柿子和相桥枣。临潼区相桥镇:特产相枣。临潼区韩峪乡:特产大葱。临潼区铁炉乡:以草编工艺名扬关中。临潼区田市乡:盛产出口产品“秦椒”。临潼区北田镇:特产红萝卜。长安区罐罐韭黄、板栗和葡萄誉满三秦。特产“樊川春韭”、“塔坡水稻”。长安板栗:分布于关中地区秦岭山麓各县,尤以长安县的鸭池口、内苑、上王村、陈村、丰峪口等地连片栽培。其个大形美,俗称魁栗,又因其匀整一律,如经挑选,又名拣栗。栗肉肥厚细腻,甘面鲜美。生熟食均宜。以明拣栗、铁蛋栗、灰拣栗、鸡腰子栗等品质最佳。《三秦记》载:“汉武帝栗园,有栗十五颗一升”。汉武帝栗园,即今长安县丰峪口东侧的官栗园。内苑板栗:为内苑乡,内苑村,鸭池口村特产。韦曲镇塔坡村:为“塔坡水稻”、“樊川春韭”主产地之一。滦镇沣峪口村:以玫瑰葡萄和梅杏闻名。杜曲镇:特产豆腐干。郭杜镇:尤以苇箔编织业闻名。沣惠乡:以产高级宣纸著称。沣惠乡北张村:以手工造纸业闻名,尤以高级宣纸著称。皇甫乡贾里村:特产荸荠、菱角。东大乡:以产折叠走轮包著称。东大乡东大村:特产薄皮莲菜。大兆乡:以产手工艺品草帽辫著名。高陵县耿镇西瓜、夹滩牛萝卜、豁口桃有“三甜”之誉。耿镇:以“高陵一甜”西瓜闻名。蓝田县天麻、木耳远销国外。金山牛、焦岱猪为优良品种。蓝田玉雕:原料蓝田玉为县内玉川乡与红门寺出产。玉色冬则温润,夏则冰清,质地洁净坚脆,纹理鲜艳美观,击之发音清脆。制品有玉碗、玉碟、玉花卉翎毛、玉枕、玉镯、玉戒指、玉健身球等,细腻坚硬,色新型美,丰富多样。按《周礼》注谓:“玉之美者为球,次美者曰蓝,以县出美玉故名”。故蓝田之名实为“美玉之乡”之谓,自秦代迄今2000余年沿用不变,素号“玉畿第一县”。汤峪镇:为县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刺绣业闻名。汤峪镇石门村:以传统刺绣闻名。焦岱镇:特产优质粳米。以饲养黑白良种猪闻名。金山乡:特产“金山牛”、火晶柿子。三官庙乡:特产火晶柿子。华胥乡、冯家村乡:特产大杏。普化乡:九孔莲菜。孟村乡:以制作沙发闻名。户县以银矿著称,素有“银户县”之誉。“农民画”闻名世界。 秦渡镇:以传统小吃“秦镇大米面皮”闻名。草堂镇大堰口村:特产生姜、莲菜。庞光乡:特产生姜。周至县因物产丰富而被称为“金周至”。是省内亩木花卉基地和著称的瓜果之乡,西瓜、苹果、猕猴桃尤有名,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民间刺绣源远流长,是省外贸刺绣主要生产基地,哑柏镇为西北地区最大刺绣专业市场。哑柏镇:刺绣业历史悠久,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刺绣品集散地。终南镇:以剪纸工艺闻名。刺绣等业发达,尤以彩漆屏风著名。楼观镇:特产实心竹。辛家寨乡:传统花炮制作业闻名。富仁乡:以“秦冠苹果”、“周至红”西瓜闻名。尚村乡临川寺村:特产“长条辣椒”。九焰乡:特产红板栗。

二、扬州有什么吃的特产?

1,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扬州经典的小吃。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腹胀、尿失禁患者忌食。

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2,樊川小肚

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可溯至清代早期,距今约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江苏地道的汉族传统小吃。后来经过一代代码人的不断加工、改进,如今的“樊川小肚”已是声名远播,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小说《异秉》中也曾提及。

3,高邮双黄鸭蛋

高邮双黄鸭蛋是高邮的特产,地方传统名菜之一。高邮一带盛产高邮鸭(又名高邮麻鸭,是全国三大名鸭之一)产蛋多,蛋头大,蛋黄比例大,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

4,高邮湖龙虾

高邮湖龙虾是高邮市的特色水产品之一。在高邮湖分布较多,且多分布在高邮湖北部(高邮市界首镇)和西部(淮安市金湖县)。2016年9月9日高邮湖龙虾首次出口香港,据悉,这是全国鲜活小龙虾出口“第一单”。

5,扬州酱菜

扬州酱菜是一道产于江苏省扬州地区的特色传统酱菜类美食。是宴席上的调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鲜、甜、脆、嫩的四大特点,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

三、蒲包肉是哪里的特产

蒲包肉,也称樊川小肚。是江苏省高邮市地区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也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当地一道汉族传统小吃,属淮扬菜菜系,一直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汪曾祺先生曾在他的小说《异秉》里,提到过一种叫做“蒲包肉”的熏烧食品,而高邮人别出心裁地用蒲包与肉馅制作美食,堪称一绝,不仅可保留清香,而且便于旅途携带。

蒲包与肉馅相得益彰的搭配,颇具浓郁的田园情趣。蒲,俗称“蒲草”,一般生于水边。北宋著名诗僧道潜有“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之佳句,亦诗亦画,饶有趣味。据说,蒲之嫩芽可作菜;根茎含淀粉,可酿酒;叶片晒干可织席子编扇子等;花粉称蒲黄,用作止血药。

中文名

蒲包肉,樊川小肚

分类

淮扬菜,熏烧食品

口味

香,口感微甜、清香

主要食材

猪肉,放入葱、姜、糖等搅拌均匀,酱油、料酒、五香粉,桂皮、花椒、八角

年代

清代早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

快速

导航

详情

简介

提到蒲包肉,令当地人倍觉亲切。散文家汪曾祺先生在小说《异秉》中对它有这样一段描述:“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

蒲包肉切片

详情

蒲包肉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把猪肉切碎,放入葱、姜、糖等搅拌均匀,再装入小蒲包中扎紧。然后把蒲包放入锅中,加入酱油、料酒、五香粉、桂皮、花椒、八角等焖煮一段时间即可。煮熟后,剪开蒲包,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包在蒲包里的猪肉紧密有嚼劲,口感微甜。

四、扬州十大美食小吃

作为一名扬州土生土长的资深吃货,来例举几个我认为好吃的东西或店。外地人可以参考下。

1甘泉路西边路头的潘师傅炸鸡腿,不能最好吃,相对已经很好吃了。

2甘泉路中段的一个50左右的大叔摊的鸡蛋饼,还有火烧,特好吃,目前吃到的鸡蛋饼里可以列入前三

3国庆路的桃酥,很好辨认,排队最长的就是

4广陵路的小觉林麻花

5梅岭东路的二旦面馆,我曾一度疯狂的每天跑去吃,此店只经营上午半天。

6在石塔寺桥南边下去的坡子边,有一家干拌,味道特正宗,虽然店面破败不堪,但有时越是这样看起来陈旧的小店面,味道越好

7曾经市一中门口和渡江桥往南十字路口西边角落,卖糍饭的特别特别好吃,现在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有知道的朋友还望告知。

8东花园银泰雅苑东门往东,工商银行往东,一家座南朝北,叫忘不了的粉丝店,十几年了,虽说现在味道不如当年,但也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好吃的粉丝了。

9再推荐我个人比较喜欢吃的店,虹桥坊全聚德,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要去,应该是扬州地面上最好吃的烤鸭了,里面的炒菜也不错。

10最新心头好,非常宝贝的一家新发现的店,在东区大润发东门往北,第一个十字路口往西50米,座南朝北,叫福地土菜馆,里面主要是鸡汤,甲鱼汤,各种补汤,绝不是一般在外面喝到的调味料的味道,我吃了几次发现这家饭店的采购真是有两把刷子,食材新鲜,鸡汤特别好喝,有家里炖汤的味道,炒菜这块就要表扬厨师了,特别厉害,新鲜的食材,配合厨师高超的手艺,炒的好吃死了,就跟舌尖上中国那种感觉一样,绝不是调味料调出来的味,特别特别要表扬里面的扬州炒饭,目前是我吃过最好吃最地道的扬州炒饭了,每次去必点,3碗起步。

五、去扬州旅行,必买的特产都有哪些呢?

“文思豆腐”是淮扬地区一款传统名菜,始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庆史。传说清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右侧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扬州炒饭、牛皮糖、馋神风鹅、黄珏老鹅、樊川小肚、江都方酥(江都)、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韶关老鹅、嘶马的拉豆腐(江都)、琼花露酒、邵伯菱角、三丁包、扬州煮干丝、扬州酱菜。

再来一份烫干丝加一壶茶,完美至极!吃过千万记得买几盒杂色包子,带回去送亲朋好友,也留一盒给家人。抽空去一趟老街-东关街,买点老人喜欢的京果粉,小孩喜欢的牛皮糖,我自己带支盐水老鹅。扬州炒饭,来到扬州游玩,可以去品尝一下扬州炒饭,找准老字号店,价格不贵,味道很不错,扬州炒饭是我推荐在扬州游玩的时候品尝的,以上两种品尝之后,也可以买些带回老家,给家人们也品尝一下。

扬州老鹅,是当地人最喜欢吃的一道美食,外地人来到扬州,也会跟着吃起来,虽然价格比普通的卤菜贵一些。不给大家开玩笑了,言归正传,说实话,扬州的特产还是比较多的,只是传到现在,有一些手艺或者美食已经失传,就算流传到现在的,有不少已经变味了,但是聊胜于无,还是有些值得购买或者品尝一下的。

小马去过扬州两次,对于扬州我个人的印象非常好,我一直觉得扬州就是一座那种小而惊喜的小城。他除了瘦西湖没有特别出名的景色,大部分的景色都是老街小巷。怡园饭店(四望亭路汶河路口),花园茶楼(新城河路兴城西路路口),锦春大酒店(东关古渡)。锦春还有些外地游客,怡园和花园就纯粹是本地人了。趣园(迎宾馆后门)(谢霆锋的《锋味》拍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