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景点
仁寿山森林公园、陇西堂、陇西县博物馆、西河滩遗址、威远楼等。
1、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城西南一华里处,占地882亩,东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颇负盛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边仁寿”美传。
2、陇西堂: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家族聚居地。唐朝中叶在这里建有上、中、下三组雄伟的建筑,称为李家龙宫,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规模宏大,且规格较庙为高,自古李姓后裔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悬挂陇西堂匾额。
3、陇西县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2012年建成新馆,位于陇西县巩昌镇北关龙宫路。建设总占地约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808平方米。
4、西河滩遗址:位于陇西县南安乡李家坪村东50米。是一处周代文化遗存。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1米。1965-1966年曾先后两次进行局部发掘,发现有墓葬、窖穴和灰坑,出土器物有泥质灰陶罐、夹砂灰陶绳纹鬲等。
5、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已有近千年历史,座落于县城中心,以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陇西的风俗及特色小吃
陇西小吃
一、 宴席类
传统的陇西宴席有水八碗、八碗、全十道、十二体、十四体、十八体、二十四体之分。以西北风味为主,酸、辣突出,甜、咸、麻、鲜各异,具有色香味形俱佳之特点。他有荤有素,荤素搭配;有蒸有炒,蒸炒结合;有热有凉,热凉交错;有浓有淡,浓淡相间。纯朴丰盛,雅俗共赏,四季皆宜。 "陇原三绝系列宴"丰富了宴席菜肴,此宴以"陇西火腿腊肉"、"陇西金钱肉"、"陇西腊羊肉"为主要原料烹饪而成,制作工艺精细、配料考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如宴席内的"八卦拼盘"、"金钱鱼翘"、"青龙散金钱"、"鲜党鸳鸯乳鸽"等都造型逼真,使人赏心悦目。"羊十道",用一只羊的不同部位肉做一桌宴席,即十道菜、十种花样、十种风味,名曰"羊十道"。
二、 小吃类 陇原三绝:
金钱肉——又名蝴蝶肉,形似金钱,纹展蝴蝶,色艳味鲜,具有滋补强精之特殊功能。相传唐代就为朝庭供品。金钱肉以驴鞭为原料经特殊腌制而成。
火腿——肥者晶莹透亮,食而无腻,瘦者烂若红霞,滋味醇正。火腿腌制始于乾隆年间,历史上销于兰州、西安、新疆,现在已远销美国、韩国等地。曾荣获甘肃名优特产称号。
口条——柔韧脆香,回味悠长,为美食家、好饮者津津乐道。
腊羊肉——肥而不腻,瘦而不膻,味鲜色艳,醇香可口,为佐洒佳品,可以存放半月而不变味。
陇西烧鸡粉——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褐汤绿粉、肉蛋兼备,四季皆可食用,酷暑时凉食,清爽可口,消暑解热;严冬时热食,鲜香味厚,佐酒极佳,特别是病愈初起,以烧鸡粉滋补则有速效作用,故而南北皆宜,老幼喜食。陇西烧鸡粉曾被甘肃省商业厅评为名特小吃,刊登于《中国烹饪》杂志。
陇西的地方风味小吃还有腌驴肉、咸牛肉、卤煮肉,"一颗印","满天星"韭菜包子,猪肉、羊肉小笼包子,荞粉、波粉、粉鱼儿、麻腐角儿、糖油糕、豆腐脑儿、莲花豆、莜麦甜醅、糯米、醪糟、酿皮、饸饹面等十几个品种。
党参、红黄芪——境内盛产以党生、红黄芪为主的中药材60多种,年产量3.28万吨,总产量2.6亿元。其党参为营养补品,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润肺生津等功能,白条党参条长肥大,尤亨有盛誉。红黄芪呈现圆柱单条,无须条,质坚而硬,畅销海内外。
大麻——又名青麻,其纤维强劲,富有弹性、光泽,可制绳索,又可做纺织原料。大麻生产于陇西首阳一带,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较大,质量上乘,是传统出口产品之一。
尽然没有我爱吃的呼噜面,担担面,乔粉,凉皮,醪糟,麻辣粉,擀面皮,粽子,大肉面,我自己加上去,还有什么忘了,以下资料部分来自西龙关于陇西小吃的介绍,后面资料待完整.
1.呼噜面,是一种用荞麦面制作的食品。
当然,和制作凉粉一样,也是要花荞制作,苦荞是不行的。起大概制作过程是,将荞面和水到适度,然后揪成半斤左右的面团。这是后就要用一种工具了。这种工具说来简单,其有一个架子,架子说简单就是一根木棒,在木棒的中间加一凹坑,坑的底部是网状。工具的另一部分也是一根棒子,当然,和底部有对应,有一个突出的部分。将面团放入坑后,两个人或者一个使用工具的上面部分用力积压,将面团从坑的网壮里挤出,形成粗细均匀的面条。这时滚烫的水是很重要的,面入开水即刻就熟。然后捞出锅,拌上清油,以免粘在一起。如此反复,知道所有的作好。呼噜面好吃,还在于它的汤,汤里是有菠菜、胡萝卜等。
2.醪糟
也又叫甜醅的。也有人说是不同的,但具体我就分不清了,总觉得两者是一样的。呵呵,管它呢,吃好就是了。
很多地方的醪糟是用大米或者其他的东西做的。而我们的醪糟是用玉麦做的。玉麦比小麦还要小,比小麦白,颗粒要细小一点。做的时候首先是脱壳。脱壳的方法很多。最为传统的是把玉麦潮湿一下,装在蛇皮袋子(尼龙袋子)里面,在luchu上面使劲摔打,使得玉麦颗粒上的壳子去掉。
第二道工序就是煮了。把脱了壳的玉麦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煮熟。这个时间需要多久,由于好久没有接触,忘记了。反正要煮熟的啊~~~呵呵。
第三步就是拌曲。因为要发酵,所以要往里面拌曲子的。曲子的多少要看玉麦的多少决定了。这个的把握很重要,要不做出来的醪糟就很不可口了。拌之前一定要将煮熟的玉麦放凉了,要不然前功尽弃。
第四步就是发酵了。老家比较冷,温度低,所以发酵的时候一般是放在炕上的。当然,一定要捂严实,要是风进去了,做出来的醪糟就变味了。气温底的话需要3天左右时间,就发酵好了。这时家里就能闻到醪糟的香味了。
这样,醪糟就做好了。那就吃一碗吧,呵呵,酒量不行的人可要少吃,否则会醉的。我吃的时候一般是要往里面掺凉水的。当然,现在的人讲究了,可能掺的是凉开水。我还是习惯那种掺着泉水直接吃,很香甜的。
3.荞麦凉粉
说起荞麦凉粉,首先要选用花荞,苦荞是不可以做的。将荞zhen子浸泡一段时间,泡到那些颗粒能被手捏碎的时候,就可以用器具碾了。碾的过程很简单,将那些泡软的颗粒碾成饼状既可。
接下来的步骤是过滤。先用水将碾碎的东西搅拌,成糊状。一定要掌握好水的多少,水多了影响凉粉的质量,水少了过滤不好。等把所有的过滤完,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了。
这一步是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那就是散。散的时候要一点一点往锅里到刚才过滤的糊状的东西,同时要注意火候,否则做出来的凉粉口味将大打折扣。等这个步骤做完,基本可以说凉粉就做好了。当然,凉粉嘛,要等到凉下来才有美味的。
有些地方做荞麦凉粉的时候是不放食用碱的,这样做出来的凉粉是乳白色的。而我们一般都是要放食用碱的,这样的凉粉吃起来别有风味。
陇西的地方风味小吃还有腌驴肉、咸牛肉、卤煮肉,“一颗印”,“满天星”韭菜包子,猪肉、羊肉小笼包子,荞粉、波粉、粉鱼儿、麻腐角儿、糖油糕、豆腐脑儿、莲花豆、莜麦甜醅、糯米、酿皮、饸饹面等十几个品种。;cl=2&lm=-1&tn=baiduimage&pv=&word=%C2%A4%CE%F7%D0%A1%B3%D4&z=0&fm=rs5
陇西的风俗
陇西特色特介以及旅游点的介绍
威远楼
威远楼位于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取威震远方之意。为省级保护文物。
仁寿山森林公园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陇西县城西南,占地882亩,海拔2057米。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宗祠,也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
甘肃都有哪些特色小吃?
想必蛮多人都和壹周君一样,对于甘肃 美食 的认识,是从一碗兰州牛肉面开始的。去深度游了一圈之后,也了解到了嘉峪关烤肉、酒泉糊锅、天水呱呱、临夏手抓羊肉等等。
像武汉人的早晨是用一碗热干面开启的一样,兰州人的一天也是从一碗牛肉面来开始的。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最不缺的就是牛肉面馆,当然了全国范围内最不缺的也是“兰州拉面”。或是多蒜多辣,或是清汤淡水,一碗牛肉面进肚,心里甚是满足。
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从来都是西北汉子们的标志性动作。嘉峪关烤肉就是可以让当地居民行此风格的标配。
前有烤肉后有烂肉,光“烂”还不行,酸也得具备。说到这里可能不少胖友要皱眉了,但是这独具风格的酸烂肉,是白银的一大特色 美食 。凡是去过白银的人,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几乎每家餐馆都有的酸烂肉了。酸烂肉搭配有酸白菜和粉条,肉块厚实且无油腻之感,另外再来一碗米饭搭配食用,滋味更美。
呱呱是当地一个蛮有特色的小食,大街小巷不难发现它的身影,但究其本源,还是天水的呱呱最为著名。天水呱呱被誉为是“秦州第一 美食 ”,它是一种用在当地被称作是荞麦的淀粉制作而成的。呱呱的种类有蛮多,拌以辣椒、醋等调味料食用蛮爽。
糊锅是酒泉的特色,而且是最具代表性的那种。鸡汤做汤料,掺入蚕豆粉汁调制成糊状。蚕豆粉还要制成粉块、粉条,同炸好的大麻花掰成瓣放入汤中,另外还有鸡丝、肉片等。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 旅游 资源很丰富,主要的景点有 嘉峪关长城,敦煌的莫高窟,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玉门关,黄河铁桥,鸣沙山和月牙泉景区,拉卜楞寺,甘肃省博物馆,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园,黄河母亲雕塑 等。
甘肃省的特色小吃还是挺多的,是以兰州为代表的回族风味为主的, 主要的 美食 有酿皮子,靖远羊羔肉,兰州牛肉面,羊肉泡馍,羊杂碎,千层牛肉饼,陇西腊肉,臊子面,手抓羊肉,甘南藏包,静宁烧鸡,烤羊腿,羊肉串,烤羊蹄, 浆水面, 酥食等。
在众多 美食 中,我最难忘的是兰州牛肉面和手抓羊肉 牛肉面简介
北方主要还是以面食为主的,最正宗的牛肉面,必须要在兰州吃,因为只有这里的牛肉面味道才是独一无二的。兰州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是兰州的一道传统名食,面很劲道,具有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的特征,肉烂汤鲜,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喜欢吃面的朋友肯定不能错过这碗牛肉面。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距今已经有千年的 历史 了,他也是当地比较有名的一道 美食 吗,这里的羊肉特别好吃,一点也不膻,肉味鲜美。
那么,你最喜欢的一道甘肃 美食 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哈~
1.兰州牛肉面
都说“兰州人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穿过兰州的大街小巷,人最多的地方就是牛肉面馆,多辣多蒜,就喜欢这口,即使是在夏天,吃的汗流浃背也很爽。
2.嘉峪关烤肉
粗犷的民风,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西北汉子就必须这么豪迈才行。
2.白银酸烂肉
去过白银的都知道,每一家餐馆首推的一定是他家的 酸烂肉,肉块厚实,肥而不腻,酸白菜和粉条的搭配堪称完美,再配上两大碗的米饭,满足感油然而生。
3.天水呱呱
呱呱的种类有很多,一年四季吃都很适宜,拌上辣椒、醋等调料,吃的就是一个爽字。
4.酒泉糊锅
早上来一碗香气四溢的糊锅,一天都倍儿精神,有肉有素,多多的放辣椒才好吃。
5.陇西腊肉
历史 悠久闻名全国,肉质晶莹剔透,经过多道特殊工艺,加入花椒、 姜皮 、桂皮 、 小茴香 各种调料腌制,风味俱佳,是送亲朋好友的必备礼品。
6.陇南洋芋
很有名的一道地方 美食 ,酸辣可口,做法也很简单,准备去陇南的小伙伴可不要错过了。
7.平凉的静宁烧鸡
多次听闻静宁烧鸡的大名,却从未曾一尝,据说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多种佐料文火慢炖,飘香十里一点都不夸张。
8.临夏手抓羊肉
要说这里的哪款 美食 我最喜欢,毫无疑问是这个,作为一个吃货,无肉不欢,想当年手抓羊肉也是朝廷里的贡品,一手肉,一手酒,天下我有,绝对豪气!
甘肃特色 美食 小吃,就是这么攒劲!
当我们为中华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深深陶醉时,无数人更想一品那蜷缩在味蕾中的东方味道。其实我们甘肃的地方特色 美食 也绝对称得上是甘肃人的一大骄傲。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让你战斗力爆棚的甘肃炫酷 美食 !
兰州:灰豆子、甜醅、热冬果
兰州最有名的灰豆是“灰豆王”杜维成家的,煮的够火候,吃第一口,有点豆子糊了的感觉,但又没有焦味,甜甜的、沙沙的、绵绵的,熬的很浓稠。夏天是可以吃到凉的,冬天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去,味道依然是那个味道。
甜醅在兰州、西宁以及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各城镇都是传统小吃,土名叫酒醅子。甜醅多为家庭酿造,冬夏兼有,兰州的大街小巷,很多小商贩用自行车驮一个盖有纱布的大铁盆卖甜醅。甜醅多以青稞为主原料,还有莜麦、小麦制作的。甜醅以醇香、清凉、甘甜为特点,可干吃,也可泡水喝,夏日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壮身暖胃、增加食欲。
冬果梨是瓜果兰州的代表品种之一,虽然可以生吃,但口一般,人们更青睐于煮熟了的热冬果。把梨切成几半,加入冰糖、红枣等,放大锅中蒸熟后文火慢熬,使梨肉入口即化,梨皮脱落。吃热冬果,主要在于喝汤汁,可以润燥止咳,清心润肺,暖胃暖身。
﹀
金昌:羊肉垫卷子 炕锅子
相传是牧羊人在山中的午餐,支起一口铁锅,燃起柴火,丢入羊肉,锅开、收沫,在肉块上摆上面团,简单而快捷,个中滋味、难以言表,食者有嚼舌之快,观者有碎齿之恨。
金昌的炕锅子香气四溢,滋滋啦啦的炕肉的声音听着就觉得它香禁不住想吃。炕到后来其实有点像油烤的感觉,因为有油,所以炕不黑炕不焦,再加点青椒或洋葱或者蒜苗子,更增加了这炕锅子的色和味。
﹀
白银:靖远羊羔肉、一窝丝
靖远羊羔肉具有温中补气、健胃益肾之功效,已走出靖远,成为华夏饮食文化一朵绚丽的奇葩。赢得了“名扬西北三千里,香引五湖四海客”的赞誉。
“一窝丝”以酥、脆、香为贵。其选料、水温、和面、切面、拉面及时间火候上都很有讲究。刚出锅的烙饼油晶晶、黄橙橙,色、香、味俱佳,吃起来香喷可口,是家庭和单位迎宾待客的上等食品。
﹀
武威:三套车、武威面皮
三套车是指茯茶、行面、腊肉三样食品,它们是组合起来,捆绑在一起卖的,如三驾马车一样,缺一不可。少了一样,便不完美。
武威面皮子,可以说,全世界也没有与此相同的面皮子。它与酿皮最大的区别在于,面皮的调料是糊状的,就是武威人俗称的“糊醋”。面皮子价廉物美,色泽诱人、其味酸辣凉爽,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
﹀
张掖:炮仗、牛肉小饭
炮仗子,顾名思议就是爆竹,是回族的一种汤面,就是把面条揉的很硬很滑,吃着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开。
张掖小吃源远流长,品种之多,不胜枚举。 小饭中“饭”的是面块,而非米。将面切成饭粒大小,过水煮熟后,浇上勾好味的汤卤配料,汤中的面宛如饭粒,粒粒分明。
﹀
嘉峪关:嘉峪关烤肉
嘉峪关的烤羊肉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嘉峪关的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矿泉水是指祁连山融化的雪水,中草药是指遍布戈壁滩的骆驼草。的确这里的牛羊肉肉质鲜嫩,入口无渣,没有膻味。
﹀
酒泉:糊锅
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应该就算“糊锅”了,卖糊锅的店主在店门口架上一口大锅,汤料用鸡汤,投入蚕豆粉汁,成糊状,再加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以及鸡丝、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放入配好的汤中即成,其味鲜香,突出姜与胡椒的辣味。
﹀
敦煌:驴肉黄面
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敦煌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
﹀
天水:呱呱、浆水面
如果说西北人喜食辣,那么天水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对满碗流红的呱呱,定会咋舌、冒汗。而当地人尤喜以呱呱为早点,一些男女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
天水浆水面有清热解暑、治疗疾病之功效,可单独作饮料。在炎热的暑夏,喝上一碗浆水,会使人感到清凉爽快,又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
庆阳:土暖锅
庆阳暖锅其实就是一锅大烩菜,但经过特殊的用具(最好是砂锅暖锅)和木炭火的加热,会有一种天然食物的香味。一般通常都是春节期间才吃暖锅。或者自家人享用,或者作为待客的 美食 。
﹀
平凉:静宁烧鸡、锅盔
静宁烧鸡是甘肃省静宁县的名食,亦称静宁卤鸡,它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腻,驰名甘、陕、宁等省(区),人们形容其“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
平凉锅盔,城地处丝路道, 南来北往商贾笑。 地域风味饱眼中, 平凉锅盔美名高, 直径尺余厚寸五 重达五斤麦香飘。 馈亲赠友是佳品, 人人吃后都说好。
﹀
临夏:东乡手抓、河沿面片
东乡手抓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已有上百年的制作 历史 。过去吃者向以手抓之,这便是“手抓”一词的来历。现已不用手抓着吃了,但仍用“手抓”这个词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
河沿面片久负盛名,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风味,这种“面片子”柔滑劲道,汤油而不肥,肥而不腻,味道醇厚,原汁原味,却又鲜美无比。
﹀
甘南:酥油茶
酥油茶的 历史 迄今已有千余年,《格萨尔王传》中就有关于酥油茶的记载。酥油茶既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又能生津止渴。
﹀
陇南:洋芋搅团、油面茶
洋芋搅团是甘肃陇南小有名气的小吃。以玉米面搅团最为常见,兼有荞麦面搅团,洋芋,杂面搅团等多种形式。
油面茶,是东乡族人的一种冬令传统营养饮食。时至严冬季节,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东乡族人家,户户都要熬油面,滚油面茶。人们清晨出工,上班前,总要喝一大碗淳香可口的油面茶来增热量,驱严寒,补身子。
﹀
定西: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 历史 悠久。猪肉的肥瘦肉相间(俗称五花肉),且带有药性,滋味纯美。瘦肉灿艳似红霞,瘦而不柴;肥肉晶莹若玛瑙,肥而不腻,微带透明,加上盐、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种佐料腌泡和太阳暴晒而成的肉,色美味鲜、风味独特。
甘肃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虽然说甘肃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但是当地好吃的 美食 还是挺多的,比较有名的就有兰州牛肉面,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人们最爱吃的一个面条,做出来的味道还是相当好吃的,今天的兰州牛肉面还是非常有名气的。
兰州的酿皮也是夏天的时候爱吃的一道 美食 ,里面配上黄瓜丝、韭菜、蒜汁、辣椒油和老陈醋,做出来的味道感觉和凉皮挺像,但是吃起来比凉皮还要好吃,到了甘肃又怎能不尝一尝当地的羊肉,我国的西北地区特别的爱吃羊肉,烤全羊、手扒羊肉等。
还有当地的黄焖羊肉也是一道 美食 ,做出来的黄焖羊肉吃起来香而不腻而且羊肉都还是比较滋补的,还有兰州地区的杏皮水、靖远羊羔肉、陇西腊肉、静宁烧鸡、浆水面、臊子面、藏包、嘉峪关烤肉、白银酸烂肉、天水呱呱、酒泉糊锅、武威面皮等都是当地的名吃。
丨面食千千万,我们就是不一样 丨
▲ 摄影/朱锐
- 风物君语 -
之前,我们写过山西的面和陕西的面
后台的留言区都被挤爆了
陕西的邻居,甘肃的吃货们纷纷表示不服
我们甘肃的面食
那也很好吃啊!没在怕的好吗!
最近几天,风物之旅大部队正在 甘肃平凉
这面食,是 从早吃到晚
花样,简直太多了
分量,真是太大了
每顿,肚子都撑了
你要问口味如何?
那还用说——
太!好!吃!啦!
这是一篇注定会让人口水直流的推送
但风物君的原则是,
甘肃定西风市陇西县风俗有哪些?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位于定西市南部,有著名的李氐文化祠堂,中街有鼓楼,自故以来陇西人乡土气息比较浓厚,风俗习惯很多,春节期间耍社火,清明节祭拜祖先扫墓,端午节吃粽子,六月六逛庙会,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拜老人,十月一送寒衣,腊八节杀猪宰羊,这些风俗陇西人提前都有准备,每到这个日子穿着盛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