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有什么悠久的历史文化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饶万年县仙人洞就有人类的生产活动;余干县华林岗小石山的洞窟里,曾刻有尧舜时期记录治水的古篆文。截至2006年,上饶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475处,其中古文化遗址121处,古建筑966处,古墓191处,古窟寺及石刻9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00余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20327件,其中一级品96件,二级品608件,三级品1624件。
上饶至今还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方言,特别是上饶广丰地区,至今民间交流用的还是古代吴国方言,现称“广丰话”,比如说是叫”曰“,上饶还有很多名胜古迹,比如三清山、龟峰(圭峰)、婺源、灵山、鄱阳湖、上饶集中营等
想问江西上饶都有些什么特产
上饶特产
特色小吃有龟峰扣肉、万年贡米、饭麸果、葛源豆腐、铅山灯盏果、弋阳大米_、肉馅烧饼、油条包麻糍果、清明果、糯米子糕、烫米粉、猪肝粉、大排粉、羊肉粉、肥肠粉、酱香鹅、清蒸荷包红鲤鱼、粉蒸肉、糊豆腐、全鱼宴、黎蒿炒腊肉、清炒白玉豆、弋阳龟峰国道鱼等。
玉山乌猪:玉山乌猪,因全身毛黑而得名,系当地长期选育的良种猪。乌猪体形较小,全身浑圆,背凹、脚小、嘴唇短、两耳下坡并略向前翘,俗称萝卜猪。具有耐粗料、早成熟、皮薄、肉嫩、味鲜等特征。母猪繁殖性能强,一年三窝,一窝多达21头。
龙尾砚:龙尾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石产于婺源县龙尾山而得名,婺源古棣歙州,物以州名,故又称歙砚。歙砚巧妙的构图和精心的雕琢,是我国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它不但是实用品,而且是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是历代朝庭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常被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国际友人,随着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歙砚已成为一种高雅时尚的亲朋馈赠礼品。
荷包红鱼:相传明万历年间,婺源沱川人余懋学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时,因巡守有功,神宗皇帝赐御花池内的红鱼作为奖赏。余懋学告老还乡,带回红鱼繁殖成现在的婺源荷包红鱼。婺源荷包红鱼蛋白质含量为21.0%,脂肪含量为2.67%,烹饪多为蒸、炖、焖为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1985年钓鱼台国宾馆已将荷包红鱼列入国宴,受到外国元首赞赏。荷包红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此鱼有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滋阴养阳之功能,已被中家水产总局列为国家淡水优良养殖品种。
清华婺酒:清华婺酒以优质大曲酒为基础,加当归、砂仁、檀香、灵芝等12种名贵药材配制而成,曾被誉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清华婺酒色泽金黄,芳香浓郁,营养丰富,具有补血,活血,健胃养颜之功效。
芦田灌心糖:芦田乡生产的灌心糖属传统名产,有皮簿馅多,松脆可口,味甜清香等特点,每逢节日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为招待客人,馈送亲友的风行礼品,近年来开始投入市场。灌心糖以糯米、籼米、芝麻、白糖为原料精制而成。
天桂梨:天桂梨,由水晶梨引种培育而成的地方名优产品,肉质脆嫩,不变色,糖份含量高,系广丰县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更多关于江西上饶都有些什么特产,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上饶特产有哪些?江西上饶特产
上饶,古称信州,江西省下辖市。上饶山水景色宜人、名山胜迹众多,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还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等。上饶还有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上饶特产有哪些吧!
1、春桂葛根葛粉
春桂的葛根粉块肥大、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是葛根粉少有佳者!
2、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江西省婺源县特产,婺源绿茶外形紧细圆直,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历史悠久,明清时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
从18世纪开始就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销售,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
3、上饶蜂蜜
上饶蜂蜜独具天然特色、无污染,是蜜中上品,亦称土蜂蜜。上饶蜂蜜主要产于武夷山北麓上饶县南部,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7%,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一年四季,蜜源植物丰富。2007年上饶县及五府山镇被中国农业部、中华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之乡称号。
4、三清腊板鸭
三清腊板鸭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的特产。三清腊板鸭瘦肉多、干度好、营养佳、肉嫩皮薄、骨脆肉香、腊味醇和、鲜爽美口。实为江南美味珍上品。
5、德兴土杨梅酒
德兴土杨梅酒是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的特产。德兴土杨梅酒酒体晶莹剔透、色泽鲜艳亮丽,果香浓郁,酒香宜人,入口清爽、柔和,余味绵长。
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制成杨梅酒,还可以解疲劳、散暑气、驱风湿、制泻吐等功效,常吃可以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能起到抗氧化、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清除体内垃圾等功效,对肠胃也有保健作用。
6、弋阳年糕
弋阳年糕制作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以白洁玉润、柔韧爽滑而著称。
7、广丰白玉豆
广丰特产白玉豆,白玉豆属滕生豆类,皮纯白光滑,呈扁长椭圆形,为地方珍稀品种,豆中珍品.。白玉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类食品,富含维生素A、B1、B2、C、E,经常食用具有壮骨强身、降低血压、促进食欲、防治胃疾病等功能。
8、夏羹粿
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在这开镰之际,铅山农民都要尝新,做夏羹粿吃,说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
9、龙尾砚
时间,总会给一个地方留下些什么。比如婺源的龙尾砚。因产于婺源县溪头乡龙尾山而得名。墨汁在其中,慢慢散开,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里,金声而玉德。
10、铅山绢扇
铅山绢扇以本地出产的毛竹加工扇骨,以真丝绸缎做扇面。花色繁多,华丽精美。
来上饶玩,一定要吃这四种特色美食,为什么是本地才有的特产呢?
上饶市,古称信州,江西省地级市,土地总面积22791平方千米,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两次)、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城市荣誉。
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境内拥有丰富的山水秀丽景色宜人,更有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今天小编 主要给大家介绍几种少绕的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
鄱阳湖大闸蟹
中国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历史,鄱阳湖大闸蟹,泛指产自江西上饶鄱阳湖水系的大闸蟹,鄱阳湖大闸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为显著特点,以其大、肥、鲜、甜而闻名于世。
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三清腊板鸭
三清腊板鸭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传统名菜。选用三清山脚下信江源头河溪畔农家野外放养,觅食田螺、捕虫食草的土鸭为原料,宰后经 " 三天腌制七天露晒 "的独特配方和工艺精制而成
三清腊板鸭瘦肉多、干度好、营养佳、肉嫩皮薄、骨脆肉香、腊味醇和、鲜爽美口。实为"江南美味珍上品"。
茄子干
茄子干是江西省赣东北(鹰潭市,贵溪市,万年县,鄱阳县,乐平市,上饶市等地)的特色小吃,它集香、辣、甜、咸多种味道为一体,口感既韧又软,且有过口忘不了。
制作方法:茄子整个洗净后,沸水焯水, 使其变软,捞出从中间分开,变成一大块,然后找出两块差不多大的茄子皮搭配在一起,把准备好的糯米包时两茄子皮里面两块粘紧,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晚上收回要蒸一遍。反复三天就可以了。
上饶的民风民俗
“傩”,是个早被列入生僻字的汉字,不少人将它读作“滩”或“裸”,而傩戏则被理解成滩戏,即河滩上唱响的戏;或裸戏,不穿衣服的戏。笑话可以一笑了之,可“傩”离我们究竟还是太远,完全已从人们的印迹中消失。
翻读与“傩”的历史,会不时从历史的缝隙里感受到从傩产生的细细冷风,这是种神秘诡异的巫术,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令人不寒而栗。细细追忆,这种惊恐似乎还存在于儿时的模糊记忆里,每到逢年过节时村里总是请来一群人身穿戏服,脸戴面具,敲鼓唱吟舞上一圈,然后走家串户地在各个屋里走上一圈;胆小的孩子总躲在柱子后,屏住呼吸,困顿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辗转到了石邮村口,似曾相识的古村,藏着几分诡异,像梦境中常会回去的故乡,像迷路时误闯的迷魂阵。傩庙前早已人声鼎沸,面对即将到来的狂欢,大家显得有些沉不住气,笑谑说任谁也不会眼看海啸扑来而不撒欢跑的――石邮村的热闹与欢快像“海啸”席卷了所有人的理智,跟着闹吧,跳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原乡的快乐。
石邮村是当之无愧的“民间傩舞艺术之乡”,这里藏有130多个傩班,保存了2300多只傩面具,傩舞剧目有近百个……每年春节与其说是年庆,更像是各村各户的狂欢节。南丰人喜欢把傩舞称作“跳傩”,有力才能跳,跳了才有劲,有劲才能打拼好未来,所以自古以来,南丰人喜欢热闹的跳傩便成为一景。邑人刘镗有诗《观傩》:“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详细地说明了跳傩当天红火场景。
江西的赣傩
搜傩是傩戏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是种像“捉邪”的游戏。戴着面具的神判、钟馗、开山等常见的正义之士祭拜过天地后,猛然狂性大发地在人群中舞动铁链,铮铮作响且气势汹汹。这样的阵势估计让所有邪祟受到惊吓。震耳欲聋的鼓声与汹涌而至的义士们拿着香火和铁链尽情地舞蹈,连看的人也会感觉累得虚脱。最后,开山和钟馗拿起铁链,表示已捉获邪祟,告慰所有村民来年必然又是个安定太平年。这样的仪式算是到了尾声,所有神客取下面具,露出真容,脸上泛着欣慰的笑容。
上饶板龙灯
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 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上扎二至五个花灯为龙身。各节花灯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
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上饶“八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吴楚文化的交汇碰撞,使民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作为农业大市,上饶不少民俗与农村四时节气紧密联系在一起,立春之日的教犁,正月十五秧田送灯,开秧门时敬五谷神,农历八、九月演“太平戏”,“七月打一算,八月有戏看”,“十月十”打麻糍庆丰收,等等,都是农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美好生活的祈望。在婺源,有着富而不贵精“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村头设置辟邪的“石敢当”建筑习俗。鄱阳湖一带的渔俗丰富多彩,禁港、禁湖时不仅既禁捕鱼,也禁采摘莲、藕、菱、芡实水产品,这些古老的民俗,反映出当地渔民对生态保护的最原始的愿望,这与如今建设鄱阳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要求不谋而合。
流传广泛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也表达了上饶人民对正义行为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信州区人民对黄氏兄弟的感恩,就有了东岳庙的庙会。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十举办的上饶县石人殿庙会更是盛况空前,许多省内外的民间艺人、商人到此经商或献艺,保留了许多民间组织、民间艺术、体育竞技活动及民间手工艺品的原生形态。余干县农历八月祭奠朱元璋麾下的三十六位将领,就有着“八月康山祭忠臣”。鄱阳莲华山寺的“打目莲”庙会,高潮时达两万多人。上饶各地群众都选择不同的方式,祭奠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和神灵。参加了葛仙山两次“开山门”节,人山人海的场面,足见人们对神灵保佑和安康和谐的祈求。
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使上饶这片土地充满了喜庆和欢乐。上广玉一带的“大棚戏”和“游春戏”,很有人气和特色。新年正月,连连演戏,一天演到晚,演的都是连台本戏,热闹非凡。婺源流行“鼓吹节”,余干盛行莲花落演唱,鄱余万三县民间的“大鼓书”,赣东北流行的“灯舞”、龙灯、狮子灯等,绚丽多彩,雄伟壮观,还有“串堂班”等演出形式,群众参与热情很高。剪纸、草编、竹编等独特的民间工艺,集中反映了上饶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三清山申遗文艺演出,两个民间艺人即兴表演的剪纸、草编,让“老外”叹为观止。
●横峰油子馃
横峰县是油茶之乡,村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有油茶树,因此盛产茶油。茶油多,油炸食品也就多。人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会了制作油子馃。这是一种最常见而又最引人喜爱的农家食品。油子馃是用一种特制的油子馃勺(铁皮敲打而成)装为主浆、包菜馅放入油锅中高温炸成。制作简单,但味道特别,香、咸、辣、酸可以俱全。逢年过节或亲友光临,家家都能制作出各具特色的油炸食品。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农村称鬼节),这天家家户户炸油子馃,也炸蛤蟆皮、油丸馃等食品。
●芋头糖
又名兴安酥(历史上横峰称兴安县)。最早生产于葛源,是葛源的传统食品,故又名葛源芋头糖。芋头糖用糯米、芋头、芝麻、白糖、茶油等原料制成。历史上,葛源生产的芋头糖就闻名省内外。据说,葛源的芋头糖,别处无法效仿,即使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方法,制出来也及不上葛源芋头糖。原因是葛源的糯米好。葛源前山村一带种的糯谷,生产时间长,当地水土好。从下种到收割,要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沐浴四季雨水。这种稻谷碾出来的糯米质白、粘性重。蒸成糯米饭与熟芋头一起捣烂,撕成小团,再蒸。然后又捏成条切成片晒干,放入油锅中炸,体积急剧膨胀,捞上来趁热拦熟芝麻、白糖,便是芋头糖。这种食品,具有酥、香、甜等特点,进口消融,故又名料化糖,最适宜老人吃。据老人传闻,葛源芋头粮,清代曾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宫青睐。每年立冬过后,横峰葛源芋头粮便大批生产,畅销各地。远在外地工作的横峰人,一吃上芋头粮,便知道这是来自家乡的食品,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思乡之情。横峰县的乡镇企业已将芋头粮美其名为芝麻糯米酥,用印有花纹图案和文字说明的食品袋包装,一斤一包、或半斤一包,既便于携带,又美观大方。
●串堂
横峰县
赣东北农村有一种小戏班儿,因为是在农家的厅堂里吹拉打唱的故名串堂。串堂一般由7人组成,两人拉、两人吹、三人打。七人中大多会唱。虽说都是男的,却有人唱生、唱旦、唱花脸、念白等。台词都记得很熟。能唱上几个折子戏,而且边唱、边拉、边打。乡村男婚女嫁、建房祝寿都作兴请上一班串堂。有了串堂,方圆几里、十几里就知道谁家办豆事、办什么喜事。于是这一两天,不仅村子里热热闹闹,东家也显得体面、风光。串堂班有一个头,叫班头。东家叫串堂要预先定约,告诉班头大喜的日子,有的还预先给定钱,使双方放心。喜庆的日子,东家再派人去接,串堂班便一路吹吹打打的来了。到了东家门口,东家还要放爆竹,以示欢迎。
珠联璧合的日子,是串堂有喇叭将新郎新娘吹进洞房的;华厦落成的时辰,是串堂用喇叭把大梁给吹上屋脊的。喝喜酒时,串堂几人单独坐桌,一般坐在大门右角那桌,不管坐满与否,其他人不能凑坐。串堂班的人注视着厨房,每上一道菜,就要吹拉一个曲调。喇叭一响,客人们也就知道有菜上桌了。最显示串堂班水平高低的,是在饭后。饭后,东家必须摆开场面,让串堂班吹、拉、打、唱好一阵子。唱什么,得根据东家办喜事的内容而定,婚娶、寿诞、建新房,各不相同。七人中,每人都有角色,有的能一当俩。唱完后,东家要给红包,要摆茶果,上点心。据说,一般人学串堂,从不会到会,至少要三年。这三年的日日夜夜,寒来暑往,他们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艺人有句行话,叫“千日二胡百日箫、喇叭只需学一朝”,就是的拉二胡难,吹箫容易些,吹喇叭最容易。其实不管哪种乐器,要学好都难,除了拜师外,还得靠自己平时苦练。更何况,串堂班的人数有限,每人还得会玩上一两件乐器,能充当一两个角色。
十年动乱期间,串堂曾被当作农村的“四旧”给取缔了,一些会吹、拉、打、唱的人也随之销声匿迹。十一届在中全会以后,农村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恢复,串堂又作兴起来了。年终,各个山村、各条大路上,经常可以碰到吹吹打打的欢乐队伍。
江西上饶都有些什么特产?
江西上饶的特产有万年贡米、婺源绿茶、余干辣椒、三清山白茶、上饶早梨。
一、万年贡米
万年贡米,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万年贡米,自南北朝时期就专供皇室。明正德七年(1512),明武宗下令新建万年县,县令将县里特有大米进贡,皇帝御膳后传旨 “代代耕种,岁岁纳贡”。万年贡米是钓鱼台国宾馆指定国宴用米。
二、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江西省婺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婺源绿茶”从18世纪开始就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销售,“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
三、余干辣椒
余干辣椒,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余干辣椒又称丰收辣、余干小辣椒,是江西余干县的地方名优特产,由于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枫树自然村所产的辣椒品质最好,最为有名,因而得名“枫树辣”。
四、三清山白茶
三清山白茶,江西省玉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三清山白茶产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地区,该茶是绿茶中变异的珍稀茶种。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中的2—3倍。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一半,属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贵品种。
五、上饶早梨
上饶早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上饶境内山地丘陵旱地土壤多属黄红壤,pH值在5.5-6.5之间,有效土层厚至100厘米以上,土质肥沃、透气、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硅、钾、钙、镁、铁等大量的有益元素,适宜梨树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年贡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婺源绿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干辣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清山白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饶早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