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鲁番的“上屋下窑式” 民居 ●吐鲁番之所以采用半地下室,不采用全地下室,原
分析: 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聚落的建筑形态与当地自然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比较典型的如黄土高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人们开凿窑洞居住,冬暖夏凉;西双版纳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是傣族的竹楼.这种房屋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适应了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湿热的特点;因纽特人聚居区位于寒带地区,气候寒冷,冰层广布,易于取材,居住冰屋,墙体厚,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由于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塔里木盆地中,地势较低,夏季气候干旱酷热,降雨量少,日照长,是典型的内陆沙漠气候,居民为了防暑纳凉几乎家家户户建有一间半地下室.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吐鲁番盆地的民居,此题比较少见,注意一下.
二、吐鲁番民居适合建造在光照较强雨水较少的地方吗
适合。吐鲁番盆地的民居是晾房,由于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酷热,降雨量少,日照长,是典型的内陆沙漠气候,典型民居是晾房,是适合建造在光照较强雨水较少的地方。吐鲁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自治区中部,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辖1个区、2个县,总面积69713平方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6939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