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发展全域旅游?

未来全域旅游应该如何发展?景区应该如何利用全域旅游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晟景文旅的想法是,可以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城、一景、一道、一带、一心、一店”6个核心来反推全域旅游建设。

一、依托A级景区,形成城市型旅游业态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一城、一景”中,“一城”是指“城市旅游及其产业集聚”,“一景”是指“5A景区或4A景区群”。由此可以看出,全域旅游是全产业参与、全方位融入的,可以从景区的一个点辐射到城市的一个面,形成以点到面的全领域覆盖的城市型旅游业态。

基于此,晟景文旅认为,在创建全域旅游过程中,可以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龙头景区进行带动,围绕景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旅游地品牌知名度,以都市旅游辐射和带动全域旅游,来实现“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发展路径,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

图源:pixabay

二、乡村资源驱动,全域景区深度发展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一道、一带”,“一道”是指“旅游风景道(景区连接线)”,“一带”是指“乡村旅游带(区)或特色小镇”。由此可以看出,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深度挖掘当地优质的特色旅游资源,以风景道、公共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等来实现分散的资源全域化连接,实现全域景区深度发展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晟景文旅认为,对于乡村等特色化旅游资源,可以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综合开发为路径,推动特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进行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 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旅游风貌。

图源:pixabay

三、打造特色产业,丰富旅游体验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一心、一店”,“一心”是指“终端交通与游客集散中心”,“一店”是指“最高星级酒店或者连锁快捷酒店”。由此可以看出,全域旅游的建设不仅仅是景区的建设,而应该打造包括游客中心、酒店、文创店等在内的,全领域、全方位、沉浸式的游客体验。

晟景文旅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将旅游观光、文化休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图源:pixabay

四、全域旅游国内经典案例

(一)凉水湾旅游区:“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宜宾市凉水湾旅游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规划面积约182km2,是集历史博览、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精品旅游景区,有丰富的家风文化史。如何实现旅游发展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晟景文旅的做法是,根据项目基地山、湖、林、田、人及独特的地域文化,确立“蜀南凉湾、家风胜地”的形象定位,形成“一轴、两翼、三组团”的旅游空间布局,构建“家风胜地、湖畔康养、山地运动、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体系。为后续创建国家级4A景区提供方向指南与行动保障,为兴文县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支撑性力量。

晟景文旅项目:凉水湾旅游区总体规划图

(二)撒莲特色小镇:生态游与乡村游的完美结合

撒莲镇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属于攀西地区安宁河下段,米易县城西南部,总面积约99平方公里。如何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实现生态游与乡村游的完美结合?

晟景文旅认为,应该紧紧围绕培育特色产业这一核心,把“ 文化、农业、康旅、生态”等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认真谋划、反复比对、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晟景文旅确定将撒莲镇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进行重点打造,并提出“大香格里拉地区特色农业与阳光康养田园综合体”的总体定位。

晟景文旅项目:撒莲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

(三)九龙茶山:特色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

九龙茶山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东部的九龙山山脊之上,东与叙永县交界,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86亩。九龙茶山自然环境优美,拥有特色的富硒茶产业,如何将茶文化、苗文化两大核心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从特色产业到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晟景文旅以“茶产业+旅游业”为核心,以茶业为主题,以旅游为载体,从景观、文化和产品三方面突出茶旅休闲体验、茶生产采摘体验、密林高端度假、山地探险运动等主题特色,推进茶园景区化、景区茶园化,通过开发系列茶旅产品、丰富茶旅内容、挖掘茶旅文化,打造独特的茶旅品牌,构建茶旅产业融合下的兴文最美的茶旅休闲示范园区,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融”的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晟景文旅项目:九龙茶山旅游策划图

二、如何打造特色特色旅游小镇?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通过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近年来。旅游小镇开发过程中存在几个普遍的问题:

1、小镇旅游缺乏创意,出现同质化现象。

2、本地产业联动不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3、旅游产品开发与文化创意不能结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鉴于以上问题,山合水易设计院专家认为,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战略。

2、具有小城镇和旅游双重功能的项目策划是关键

3、整合旅游小镇资源,形成核心吸引力。

4、旅游小镇的特定功能开发及其布局。

5、独具特色的景观规划。

6、设计政府与商业双重功能。

旅游小镇开发会是旅游地产投资的热点,山合水易为此专门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了专题研究了解,请点击北京山合水,详细易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相关资料:《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谈全球首个“玫瑰小镇”旅游策划》

《贵州梵净山建设傩文化休闲商业小镇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看各地乡村旅游如何打造特色

近年来,由于消费市场需求扩大以及国家政策加持,乡村旅游市场欣欣向荣。但风口上的“乡村旅游热”,也逐渐显露弊端--千村一面现象严重,乡村旅游并非简单的改造村庄、随便搞搞农家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产村一体化协调发展,是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基于多年来对乡村旅游的实战经验和研究,前瞻产业研究院归纳认为:

策划先行。乡村旅游策划注重从战略全局和产业发展大方向上把握发展规律,策划先行意识近年来日益增强。旅游策划师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策划之于规划来讲,更是先决条件,能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契合市场。特色乡村旅游,顾名思义即以特色打造旅游功能的村庄,当前各类旅游产品已基本满足“食、宿、行、游、购、娱”等基本功能,怎么做才能体现特色呢?关注市场需求,以乡村原生态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以乡村休闲业态为依托,拓宽配套设施服务,实现乡村休闲度假模式。

突出特色。目前,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风起云涌,如何避免千村一面,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突出地方特色,保护特色建筑、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延长特色产业链,让乡村旅游看有特色、玩有特色,有念想、有盼头,为游客提供“乡愁”服务。

四、如何打造文化特色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很难

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是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要深入挖掘西安历史、革命、民俗、宗教和山水文化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一是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民俗顾问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全市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旅游文化资源数据库,为今后作为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与建设提供基础性资料。二是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对历史传统、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要寻求其与自然景观以及游客审美和情感需求的有效对接渠道,实现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有机交融。对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临潼孙家皮影、周至哑柏刺绣、长安楮皮纸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推动更多的

五、如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近些年,关于特色城镇打造的项目都是一跃而起,颇有要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最热门之势,社会资金不断涌入,以各类名义想要在特色城镇建设上面分一杯羹,然而因为从小镇建设到实施方案落地是一套相当专业且很复杂的流程,也迫使部分资本保持观望,特色文化旅游小镇是诸多业态中最受大众青睐的

文化小镇

打造文旅特色小镇的五大关键因素

1.找准定位与特色

寻找大IP:IP对文旅小镇来说格外重要,可以说IP就是文旅小镇的灵魂。迪士尼拥有无数大IP,所以迪士尼乐园在全世界长盛不衰。

开发与“IP”相应的产品:运营文旅小镇一定要从当地特色入手,确定当地某一文化或景观特色为核心IP,加以延伸扩展,如果没有一定资源基础,盲目引进外来文化,很可能是沙地上盖楼,IP没法为文旅小镇赋能,最后成了徒有建筑的壳。

找到大IP,围绕IP,进行包装升级,开发相应的产品。以北京古北水镇为例,坐落在司马台长城脚下,水镇依托司马台遗留的历史文化,打造出长城脚下的夜游“八大名玩”,如登长城,提灯夜游司马台;聆长城,浪漫水舞秀。2016年升级改造后,根据资料,2017

年古北水镇营业收入9.79 亿元,同比增长35.16% ,足见挖掘IP的效果。

文化小镇

2.交通便利

毗邻大城市、高铁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文旅小镇中很大一部分是亲子游,家庭普遍采用驾车的出行方式,交通便捷可成为小镇的一大优势。

3.打造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特色小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小镇犹如一个小型城市,本地居民与游客共生。针对两者,应该建设相应配套服务,让小镇的生态链完整。

商业配套

在IP的打造过程中,文旅越原始越好,越民族的越好。可是游客选择体验原汁原味文化,却不会愿意接受原始的住宿环境。

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升级,游客的旅游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在小镇建设完善的配套措施,如商业配套酒店、餐馆、商店、民宿等,引进的配套业态越丰富,游客的体验感越好,与此同时,配套措施的综合收益也会提高小镇的赢利点。

生活配套

搭建医疗、教育、行政管理等小镇公共设施体系,服务本地居民。如万科良渚文化村以五分钟的步行速度建立生活配套体系,生活配套上建设学校、幼儿园、图书馆、门诊等,商业配套上建设创意街区、食街、酒店等,将良渚文化村的日常生活与诗意远方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