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阜阳特产有哪些?
阜阳,安徽省地级市,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全市总面积10118.17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825.9万人。那么安徽阜阳特产有哪些呢?
1、 颍上大米:颍上大米是安徽阜阳颍上的特产。日前,由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申报的“颍上大米”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继太和贡椿、临泉老集生姜之后,我市第三个获此认定的商标。颍上水稻栽培历史久远,质量甚佳。
2、 界首马铃薯:“界首马铃薯”有着悠久而辉煌的种植历史,上世纪50年代马铃薯农场生产地方品种“界首红皮”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直到90代后,形成以陶庙、颍南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区域,栽培面积发展到高达10万亩顶峰期,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3、 恋思萝卜:恋思萝卜,又名“鸭蛋酥”。卵圆形,外皮翠绿、质脆味甜、食之如梨、无丝无渣、营养丰富,放水中能自动炸皮、落地则可摔成数瓣。恋思萝卜产于阜阳市西湖镇(旧称大田集),位于阜阳西三十华里之处。
4、 太和贡椿:太和贡椿芳香肥嫩,质脆味美,品种多样,有黑油椿、红油椿、春油椿等。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质最佳,谷雨前来摘,腌制后长年不腐,常食可抗肿瘤。
5、 瓦店山羊美食:瓦店山羊美食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的特产。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关于安徽阜阳特产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二、临泉县有哪些好吃的?
临泉迎仙板鸡是以土公鸡为原料制作的一道美食。采用农家养殖的土公鸡,宰杀干净后放在由食盐、大茴香、小茴香、丁香、生姜、黄酒、葱、白糖
三、安徽省阜阳有什么特产吗?
有有红芋粉丝、太和贡椿、阜南黄岗柳编、临泉生姜、界首彩陶、颍上淮河鲇鱼、枕头馍、格拉条、糊辢汤、馓子、撒汤等。
太和羊肉板面,太和贡椿
做为阜阳人告诉你最具代表性的是阜阳大馍(枕头馍)!
阜阳地处中原,物产丰富。能称其特产的,算是太和椿芽与桔梗。 生产椿芽 历史 攸久,从唐代开始就用此物作为贡品,至清朝时期被御封为贡椿。
对椿芽的采摘时间要求甚严,一般在谷雨节前采摘较好。过晚则木质化嚼起来有丝而影响质量。有以孵化的蛋壳套在树枝上,长出的椿芽呈卵圆形,更显得肥美。椿芽其味鲜香,凉拌或与蛋同炒,是佐餐的一道好菜。
现在椿芽已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工后采用精美的包装销往全国各地。是走亲访友的最佳礼品。
桔梗原是一种野生作物,上世纪80年代在太和县李兴周边引种,具有一定的规模。属药食两用品种。入药具有宣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当时作为蔬菜销往韩国。随着发展,国内也开始作为蔬菜食用,逐渐有了市场。本地也建立了桔梗菜加工厂,包装后销往全国。和椿芽一样,成为本地一大特产。
格拉条,撒汤,羊熊,白酒,吹。
太和贡椿,太和板面,太和樱桃等
我认为阜阳最好的特产是太和板面,能拉动经济需求,能增加就业人员,能带动地方发展,适合大众口味,得到大众好评,在全国也是个创业的好机遇,赞美太和板面!
阜阳的格拉条,皮丝是全国独有的两大特产。
当然是农民工。
阜阳临泉鲁楼大葱!
四、临泉有什么特产
1、临泉毛笔
临泉毛笔是安徽省阜阳市著名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
2、黄岭大葱
黄岭大葱是闻名全国的临泉特产之一,与太和香椿芽,临泉贡柿、界首牛肉干并称临泉四大特产。该品种已经有3、40年的栽培历史。
3、牛庄穿心莲
穿心莲茎方节显,绿色枝叶均对生,质脆易啐味极苦,全棵入药,清热解毒,消除肠道疾病,可以制穿心莲片剂,也可以提取穿心莲内脂制针剂,穿心莲杆子也可以加入各种饲料中。
4、韦寨“三粉”
“三粉”即“粉面、粉皮、粉条”,韦寨地区加工三粉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韦寨因盛产粉条而被誉为“三粉之都”。其年产量最高时可达数千吨。韦寨地区一产的粉丝是纯红芋粉,色泽白亮,柔韧耐煮,口感爽滑。
流鞍河大闸蟹,临泉县流鞍河400公顷水面已全部开发养蟹,河蟹当年平均个体重150克以上,最大个体达到500克。流鞍河所产的成蟹个大、色好、蟹黄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泉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泉毛笔
五、临泉县有哪些特产?
老集生姜,2012年2月,老集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临泉唯一的地标商标,现在种植地域为老集镇、高塘乡、范兴集乡、宋集镇、杨小街镇、土陂乡、滑集镇、吕寨镇、谢集乡。迎仙板鸡,迎仙板鸡以其肉质细嫩、富有嚼劲、清香宜人
六、临泉特产是什么
临泉特产是什么
临泉县,隶属安徽省西北边界,与皖豫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下面的是临泉特产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你!
临泉特产是什么
1、老集生姜
2012年2月,老集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临泉唯一的地标商标。现在种植地域为老集镇、高塘乡、范兴集乡、宋集镇、杨小街镇、土陂乡、滑集镇、吕寨镇、谢集乡。《临泉县志》、《安徽集镇辞典》对老集生姜均有记载。1.生产单位情况:临泉县老集镇生姜协会于2011年6月成立,种植生姜每年保持在4000亩左右。涉及上述乡镇总面积1.2万亩。种植过程中严格要求绿色环保。2.产品开发情况:深加工产品有脱水姜块、姜片、姜粉;腌渍产品有姜芽、姜花、子姜;保健产品有姜茶、姜糖、姜油。3.产品特点:外观色泽金黄、油光鲜亮、块大、皮薄、肉细、纤维少。辛辣中飘逸着浓郁的香味,营养丰富,耐储藏运输。物化成分除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膻、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可作医用,具有防氧化 、抗衰老作用。
2、迎仙板鸡
在美食之城临泉,名吃可谓众多,说起迎仙板鸡,那可是让人垂涎欲滴。迎仙板鸡以其肉质细嫩、富有嚼劲、清香宜人、色泽诱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迎仙板鸡被评为临泉首届十大菜肴,最近迎仙板鸡又从街头摆摊设点的小吃进入临泉各大酒店,投资几十万元的临泉迎仙板鸡大酒店也正式开张,开始迈上正规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文化底蕴深厚迎仙板鸡起源于临泉县人口大镇迎仙镇,该镇位于临泉西南,离县城20公里,和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迎仙镇总人口7万多人,耕地6.5万亩,当地盛产小麦、红薯、大豆、芝麻等农作物。自古以来,迎仙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生活。改革开放后,一些富有远见的迎仙人开始走出家门,到沿海开放城市或务工或经商。也许因为和外省交界的原因吧,迎仙民风彪悍,当地人性格耿直,容不得外人欺压。迎仙文化底蕴深厚,临泉有名的迎仙马戏团和飞燕马戏团就诞生。
3、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鸡丝烩面汤做法:1、和面,面稍微软一点,最关键的一点,面里要放盐;每半个小时活一次,一共活个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个小时以上,所以晚上准备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2、带骨鸡肉炖汤,汤里只放姜,连盐都不要放;3、肉炖差不多烂以后将肉捞出,将骨头剔掉,肥肉剔掉继续放回锅里炖4、准备香菜,葱花,豆腐皮丝,海带丝,有人喜欢吃青菜可以准备点菠菜5、在开始做之前半个小时,将面全部写成两厘米宽的长条,两面抹油,再醒半个小时;6、将长条的面甩开,越拉越长7、下锅中煮熟,面块熟时,将海带,菠菜放入一起煮熟;8、准备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丝,葱花,盐,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多辣椒油的才好吃),将煮熟的面盛入,再浇上炖肉的汤;一碗香喷喷的鸡丝烩面就出锅了,请大家来尝一尝吧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完成了。
4、临泉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临泉素称“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临潭毛笔因产于临泉临潭而得名,古称蒙笔,相传为秦朝将军蒙恬所制,昔日有蒙恬将军祠盖为供奉笔祖之所,今祭祀之俗尚不衰。临潭毛笔,起于明永乐年间,迄今五百余年。清光绪年间,以其制作技艺之精湛,独步京师,被奉为御用,光绪帝曾为之立碑表彰。国家主席1同志为临泉提名“笔乡”。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肖劳先生为临潭笔庄写了“梦笔生花”四个大字;著名书法家、105岁高龄的孙墨佛,为该厂提了“神工鬼斧”四个字;名书法家范曾,夸耀其笔为“文房瑰。
5、谭棚毛笔
安徽历来多文人墨客,所以安徽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故徽州,就盛产“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历来文人墨客所不可或缺的`,故,这些东西也是比较出名的,提到“文房四宝”,大家就知道“徽墨、宣笔、端砚、宣纸”,很少有人知道阜阳的毛笔。毛笔是书法绘画特有之工具,历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临泉县谭棚镇一带生产毛笔始于明代,时称为“明笔”。相传明朝末年,谭棚西有“元圣笔庄”,清代咸丰年间,谭棚东小王庄李万忠曾开设“明道堂笔店”,世传祖法,善制好笔。清代书法家徐广缙曾赞曰:“明道堂,笔中王。”因制笔工艺精细,遐迩闻名,畅销全国,素有“毛笔之乡”的美称,现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近年来,临谭笔庄仿制的“仿唐鸡距笔”很受书画展和国际友人的喜爱。
6、临潭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临潭笔庄克继传统,改革工艺,锐意创新。其规模宏大,品种丰富,品种达二百七十余种。其笔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尤其配以角、骨、象牙、红木为料,精心雕刻镶嵌于杆之龙、凤、山水、花草等瑰丽书画,精巧别致,充满艺术魅力。
7、黄岭大葱
黄岭大葱临泉黄岭一带,盛产大葱,名经霜葱,叶青肉厚,茎长白嫩,茎部外有淡紫色薄皮相护,耐严寒,抗霜冻,愈寒而愈肥,久藏而不烂坏。常食能体格健美,延年益寿。用于调味,气香四溢,可壮食欲,助消化,和脾胃,提精神。黄岭镇大葱种植历史悠久,大葱名气也大,特别是注册<黄白>牌商标后,引得浙江、南京、西安等地客商纷至沓来。2006年黄岭镇平均亩产大葱近5000多公斤,亩产收入5000多元。
8、李老庄卤猪蹄
近几年,临泉县田桥乡李老庄的卤猪蹄声名鹊起,吸引周边市民开车前去品尝。李老庄是个小集市,曾是乡政府所在地,李老庄的卤猪蹄产业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李飞卤猪蹄店就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家。李飞卤猪蹄店在李飞爷爷的年代曾是家干店。当时,李飞爷爷也加工一些卤猪蹄、卤肉招待客人。一位河南客人住宿时说了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卤出的猪蹄肉色香味俱全,吸引了很多食客。李飞的父亲现在70多岁了,为人和善,对人十分客气。老人家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李老庄周边的许多人都开车来这里吃卤猪蹄,李老庄的几家卤猪蹄店生意都不错。李飞介绍,他们做的卤猪蹄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采用了当天宰杀生猪的猪蹄,用热水煮后褪去毛,然后用刀片将一些绒毛刮净,加入茴香、八角等大料,卤几个时辰后,就成了美味卤猪蹄。至于祖传的秘方,他避而不谈。笔者在李飞店吃的卤猪蹄,色泽新鲜清淡,肉烂,肥而不腻。
9、牛庄穿心莲
穿心莲穿心莲茎方节显,绿色枝叶均对生,质脆易啐味极苦,全棵入药,清热解毒,消除肠道疾病,可以制穿心莲片剂,也可以提取穿心莲内脂制针剂,穿心莲杆子也可以加入各种饲料中,预防肠道疾病。临泉县牛庄乡有传统种植穿心莲的历史,2006年全县以牛庄为中心种植穿心莲2万多亩,产品销往上海、广西、北京、湖北、四川、河南、广州全国各大制药厂。
10、小笼蒸饺
小笼蒸饺1.用滚开的肉汤将面粉烫成面絮;另取面粉用温水搅成面絮;再把两种面揉合成面团;2.把熟猪肉切丁,加芝麻油、精盐、味精、绍酒,小火煸炒一下,与生猪肉末、芝麻油、味精、五香粉、精盐及姜末、酱油、韭菜段、甜面酱、搅拌成馅;3.将和好的面团擀成面皮,加馅包成饺子,入特制的方形小笼内,用旺火蒸约10分钟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