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中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巴中有哪些好玩的

地处大巴山南麓的巴中,是四川省一个地级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这里山高谷深,风景壮丽。

诺水河深幽曲折的溶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神秘莫测的地下河,吸引着人们到这里来探险猎奇。光雾山气象孤绝、重峦叠嶂,气势磅礴的山水景观,构成了奇特的自然风光。南龛佛像保存完好,内容丰富,是一座造像精美难得一见的唐代石窟。

巴中好玩的景点

通江诺水河溶洞奇观

钟灵毓秀的通江诺水河风景名胜区,雄据大巴山南麓川陕交界处四川省通江县境内,幅员525平方公里,分为诺水洞天、临江丽峡、空山天盆三大独立景区。诺水洞天有著名景点270余处。中国洞穴协会会长朱学稳考察后说:“诺水河风景名胜区溶洞群规模宏大,钟乳石发育完整,在中国境内实属罕见。”临江丽峡峡谷幽深,峰奇壁峭、茂林葱密、物种丰富、珍禽异兽常有出没。其间飞瀑数十,情态各异。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景区,位于川陕苏区首府、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通江县城,占地面积56437平方米,建筑面积7120平方米。

1932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后,设总指挥部、总政治部于此至1935年春。这里历史地成为川陕苏区军事、政治指挥中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等在此运筹帷幄,胜利指挥了一场场浴血歼敌的重大战役。到1933年11月,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东起城口,西至嘉陵江,北据镇巴、宁强,南控营山、渠县,幅员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纵横23县(市),被毛泽东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的川陕苏区。红军也由入川时的4个师1.4万,扩大到5个军8万余人。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为红四方面军军史、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恩阳

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境内地貌以丘陵和低山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2%。 镇内两河交汇,四面青山环绕,山川秀美,交通便捷,商贸繁荣,有“小上海”之称,“早迟恩阳河”之说。独特的地理特征孕育了众多的自然景观,镇北有白云寺,镇西有文治寨、千佛岩,镇东有登科寺,镇东南有巍峨的义阳山、普贤寺、红梅阁等。历史上素有恩阳十八景之说,如文治护城、千佛论法、五子登科、马鞍披霞等。

光雾山

光雾山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北部,距县城70公里,到陕西汉中市70公里,主峰海拔2500米,景区面积400余平方公里,气势雄伟辽阔。古珍稀动植物为国内名山之首,1993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元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气势雄伟辽阔,峰峦迭嶂,洞穴幽深,奇峰突兀,怪石横生,溶洞遍布,云蒸雾绕,林海浩荡,胜景众多。精品景点包括神州第一洞、巴山水青杠、雾海生明月、红叶燃千岭等“十大美景”;诺水洞乡、绝壁天书等“四大奇观”;以及古墓之谜、藏宝之谜这“两大悬念”。此外这里还有着灿烂的文化,巴人文化、蜀汉文化、三国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红军文化交相辉映。

阴灵山

阴灵山以其峻峭的山势、秀美的林木、奇异的山石、精湛的碑林闻名于四川东北地区。阴灵山在巴中市北枣林乡境内,离巴州城仅10公里。主峰高1420米,总面积64平方公里。

光雾山小巫峡景区

小巫峡位于川陕交界的四川巴中南江县城东26公里,距赶场镇6公里,是光雾山风景名胜之一,景区集奇峡、 秀洞 、雄峰、 怪石 、湖泊、 云海于一体。明江从大巴山深处冲出,一路咆哮,倾泻而下,猴子梁和桦林关被齐刷刷斩为两段。峭壁陡岩高两百余丈。峡长数里,峡中流水清沏,一步一景,一景一奇。峡南口,明水从两扇剑砍斧削的冲天石门迸射而出,夹着森森寒气,卷起无数飞花碎银,直涌门外碧潭。

门票:80元

二、巴中的特产是什么

巴中的特产有通江银耳、川明参、龙头面、核桃、翡翠米、金银花等。通江银耳是中国著名的土特产,朵大肉厚,还被做成银耳羹、银耳糊、罐装银耳等出售。 巴中土特产 ·川明参 ·通江雪魔芋 ·通江银耳 ·芦笋 ·酒罐酒 ·金鑫小角楼酒 巴中购物攻略查看更多 ·巴中特产 ·巴中综合店/超市一览

三、巴中的文化艺术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在巴中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还孕育出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吴瑞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授衔共计28位将军,“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等名人;西晋成王李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唐太子李贤、诗人李白、杜甫等名人学士先后游历巴中,留下不朽名篇佳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巴中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南转战巴山,巴中终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极盛时期发展到纵横500里,拥有23个县市、680万人口、4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中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其资源十分丰富,形式多样,价值很高。概括起来说,巴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可分为16个大类,169个子项。巴中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省级名录10个,市级名录26个,县级名录852 个。 2006年,四川省巴中市申报的“巴山背二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7。

正月十六登高节

巴中很多年来,有农历正月十六登高的风俗,乃民间自然形成的不是节日的节日。这一天,来自各区县四面八方的数万游人集聚巴中城,无论官民,皆邀亲请友,扶老携幼,穿戴一新,登高游乐于城郊南龛、西龛、塔子山、望王山、莲花山等地。

多说登高山是为了“游百病”(驱走百病),据说这一天登南龛以后,一年之内可以无病无痛。民间则传唐代武则天次子章怀太子李贤贬来巴州,曾在南龛山劝农,正月十六这天,很多人都上山听劝说农事,故慢慢形成正月十六登高游山之习。

光雾山红叶节

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红叶,是四川省南江县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大独特生态景观,是南江旅游的形象大使。她主要有五大显著特点:一是面积大,气势壮观。整个景区有830平方公里的面积(包括十八月潭、牟阳故城、桃园和神门风景区等),其中就有600多平方公里集中连片的红叶景观资源。不仅可以远观红叶气势,还可以深入林中仔细玩赏。二是色彩丰,五彩斑斓。一般红叶以红色为主,而光雾山(包括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十八月潭和牟阳故城景区)的红叶颜色呈梯次变化,以蓝、绿、黄、橙、红为主,这是国内其他红叶观赏区无法

相比的。三是周期长,景色分明。观赏红叶时间为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底,长达一个多月之久。第一个阶段看红叶五彩斑斓,第二个阶段看红叶层林尽染,第三个阶段看红叶万叶飘丹。四是种类多,内容丰富。光雾山红叶属落叶阔叶类乔木,有水青冈类、枫树类、椴树类、稠李类、漆树类、槭树类、桦木类、杨树类、松树类和檫木类等20余类,还有蔷薇科类和四照花类等植物,共有40多种。红叶形状有手掌状(如三角枫、八角枫),鸡爪形(如鸡爪槭)、五星形(如五角枫)、羽毛状(如盐肤木等)、心脏形(如青榨槭)、船形(如稠李类)、卵形(如水青冈类)、豆瓣形(如栓翅卫矛类)、椭圆形(四照花类)、针形(如落叶松)、扇形(如银杏)、鸭掌形(如檫木类)等20多种形状。红叶颜色有火红、血红、酒红、褚红、铁红、玫瑰红、淡红、紫红、金红等10多种颜色。五是品位高,出身名门。先后曾有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植物专家和生态学者考察后,把光雾山景区称为“金区”,把光雾山红叶称为“金叶”。

四、巴中有哪些地方风景比较好?

 大巴山大巴山属秦岭支脉,延绵数百里,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 ,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 截贤岭 截贤岭在县城西北,距离约39公里,孤云山腰。史载楚汉相争之际,淮阴布衣韩信不为西楚霸王项羽器重,常向项羽献策而不为用,韩信遂弃楚奔褒中。相国箫何奇之,荐与汉中王高邦,刘邦仍以胯下乞儿轻视之。韩信一气之下,不辞而别,经米仓道南下巴蜀。箫何闻言,唯恐坐失良将难成霸业,连夜跟踪追寻,直至狐云岭上追上韩信,劝返褒中。刘邦终于被说服,筑坛拜将,委韩信以重任。 从此转败为胜,以弱胜强,全歼楚军,逼死项羽,建立西汉王朝。此后,箫何追韩信处被称为“截贤岭”,狐云山改称“韩山”,山麓有小溪,(流经水洞乡于中咀桥汇入几江)被称为“韩溪”。唐代集州刺史杨师谋曾竖石碣于岭上,铭曰:“箫何追韩信于此。”另据旧县志称:“自治城西韩溪上至狐云山,经兴隆、平河场、中坝、城墙岩,接南郑界、复经庙坝、喜神坝而入南郑县,为汉时自汉入川要道。”韩信奔巴蜀过此似觉可信。 银姑娘 陈河的雾露溪,是通江银耳的发祥地。早年,在雾露溪边住着母女俩,靠打柴为生,女名银花,长到十六七岁,品貌端庄,心灵手巧,人们尊称“银姑娘”。老妈妈正该享福时,却得了重病,面黄肌瘦,全身无力,医生认为是不治之症,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姑娘身上,她靠卖柴买药,身体拖瘦了,妈妈的病却一点没有好转。 古老的民间文艺——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名“锣鼓草”,在薅包谷(玉米)草时由上下歌郎击鼓鸣包锣演唱。薅草锣鼓是巴人留下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文艺。它的功能似“巴渝舞”为集体劳动时的“战地歌舞”。歌郎击锣鼓歌唱,参加集体劳作者评锣鼓节奏起“舞”达到以齐功力,调动劳作节奏,提高劳动效率之目的。歌郎演唱的内容丰富,从“金鸡开口”到“收工放鼓”再唱到“金鸡闭口”都有歌可唱。 唱出男女情的薅秧歌 薅秧歌。巴中人薅秧时手杵一根竹棒,用右脚薅秧,一般为集体劳作,薅秧有唱薅秧歌之称。 薅秧歌词为七言,曲调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曲调。都是一个人领唱,众人邦合。内容很少反映薅秧草质量,大部分为反映男女情。 民间“耍龙灯”——舞龙 舞龙,民间谓之“耍龙灯”,主要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举行。龙的类型有:彩龙、火龙、水龙、板凳龙、草龙等五种,其中火龙最有特色。 耍火龙时要用烟火冲烧,民间谓之“烧花儿”,烧掉秽气。其花儿通常有纸花、竹筒花、牛欠花、生铁水花等。 巴中市的一大特色——山歌 山歌即在山野唱的歌。山歌是巴中市的一大特色,全市农村有丰富的山歌,从内容上看以情歌为主,其它内容的山歌为辅;从曲调上看有平腔和高腔两大类,但以平腔为多;从演唱形式上看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合(薅秧歌),以独唱为从。从山歌演唱形式看以对歌最有特色。即以问答形式的对答演唱。 巴渝舞 历代记载它的典籍史志颇多,对其起源也各说不一,但大多肯定它无论是在古战场,还是在民间乃至在宫廷都非常流行,在古代的军事、政治以及音乐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