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消费者有何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
当前大学生出现消费节奏快、追求时尚、前卫,存在较大差异或超前消费等特点,既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有关下面我作为大四学生给大家讲讲大学生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
1,消费节奏加快、消费方式快捷。
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对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减少了,对消费品的购买和更新的速度加快。如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个月约支出1000-1500元,最少的也有800元,最高的达到几千元。他们认为,为了追求情感,需要进行物质投入,经常是把握不住适度消费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快捷的交易方式,如今网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消费方式,网购的省时、快捷、方便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
2、追求时尚和新潮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超消费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最新的调查表明:80%受访学生选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名牌产品。追求名牌,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观点,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品质,重名牌,有品位的生活的需求与消费观念。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如为了追求一款手机或者换上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
3,攀比心理突出,且消费者(大学生)间差异较大 有些大学生虚荣心很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一件名牌服装,情愿节衣缩食,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个别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谎称学习费用开支增大,再次向节俭的父母伸手,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虚荣心的膨胀,又极容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最后导致人格上的缺陷。
总之,作为大学生离开父母监督后,要做到理性消费,切莫攀比。
二、如何看待大学生频繁高消费旅行?
首先,我非常赞同大学生旅游来开拓眼界放松心情,但是频繁的高消费旅行是否妥当需要依据自身条件。如果家境并不富裕同时自己又没什么收入来源,那么频繁的高消费旅行是不明智的,因为这样会增加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负担,是只注重眼前玩乐的而没考虑更多方面的不智行为。但家境富裕或自身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高消费旅行可以解释为个人的爱好,在旅行的过程中享受与放松,是非常不错的,愉悦了身心,属于个人选择。最后,建议大学生可以多多进行旅行及其他的户外活动,让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旅游消费者有哪些特点?
《在校大学生消费特点》一文说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
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
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
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
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大学生会尽量
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
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
以上说明大学生在消费时具有较为理性和比较时尚的特点,而旅游已经成为一-
种时尚,而且很受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也不例外,可见大学生迫切的要去旅游,
而便宜且活动多的旅游深受大学生喜爱。
四、目前大学生的旅游心理是什么结合旅游六要素分析?
从大学生出游的限制因素上看,86%的学生都认为最大的限制因素是缺少足够的金钱。据调查结果显示,62%的大学生的旅游经费是从日常生活中节省出来的,还有30%的经费是自己做兼职获取或父母给予的。还有70%的学生认为,缺少时间是限制因素;54%的答案是节假日游客多,出游不便;25%的学生觉得自身缺乏经验,担心安全得不到保证。
从旅游“六要素”上看:
1.吃:尤其经济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饮食要求普遍不高。80%的学生出游费用在500~1200元,而他们更愿意把大部分钱花在参观游览和娱乐活动上,对饮食也就仅限于干净、经济、实惠这些基本要求。
2.住:在回答“对住宿条件的选择”时,有48%的学生倾向于中档宾馆,他们觉得和平时住的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增加旅游开支;有44%的学生选择低档旅店,在他们看来,能满足住的基本需求就行了,,尽量节省开支。
3.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出游方式上,90%的学生都选择和朋友或恋人相伴出行;只有8%的学生选择和家人相伴。在出游形式上,64%的学生倾向于自助游;20%的学生参加班级团队组织的旅游。另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旅行社全包价或半包价旅游。
4.游',娱:调查结果显示,名胜古迹是大学生出游的首选(占63%)。而倾向于海滨沙滩的占到39%,喜欢游览园林景区的占到34%,对游乐场的喜爱者占到27%,森林探险和农家乡村加起来只有11%的人偏爱。
6.购:在被问到“旅游中最注重哪些环节的消费”时,有41%的学生选择了购物这一环节。现如今,大部分大学生外出旅游有购物的习惯,他们喜欢买当地的纪念品送给亲朋好友或给自己留作纪念。
五、大学生旅游和老年旅游的旅游消费行为差异
那肯定存在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相对宽松的时间,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造就了大学生旅游热。大学生属于年轻人群体,其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寻找乐趣e79fa5e9819331333363386132,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从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属于理智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满足中低端旅游产品的消费,因为家长的供给依然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学校没有过多重视大学生旅游,旅行社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建议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旅游习惯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家庭因素和一些个人原因,有些人还是存在畸形消费,即任意挥阔型。针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观念存在很大差异性,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要进行旅游消费教育。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消费观念还是不可取的。我们都还是靠着父母亲的钱财来度日的寄生虫,对于这个定位我们要正确认识,不能过度自豪,我们要知耻。要考虑到父母自身经济条件再去消费,在允许的基础上。在进行旅游消费教育时,首先要进行消费教育,因为旅游消费教育是消费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意识指导他们树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他们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对于旅游的热情证明他们的生活追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达到一个供他们去放松,减低浮躁的一个效果。
反观老年旅游,更多的倾向于休闲养生,散心等方面考虑,而对于旅游消费则相对要理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