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炸粑的做法
盐要用干锅炒过;2,辣椒和花椒用干锅炒干炒香后用粉碎机把成细粉,特别要把辣椒籽一起打碎才香;3,芝麻炒熟即可,花生炒熟去皮用擀面仗擀碎;4,调料要现吃现配,配时间长了容易起团蘸食就不方便了;5,有人爱吃五香味的可加上一些五香面或八角面即可,也可加上孜然面调成孜然味的。
二、四川的油炸粑怎么做
油炸粑是四川一种比较特殊的地方小吃,主要是由糯米和绿豆制作而成的,油炸粑吃起来外酥内软,虽然是油炸的,但是吃起来一点都不腻,是非常好吃的,油炸粑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小吃美食,油炸粑不仅好吃,其实制作起来也是很简单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四川油炸粑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四川油炸粑的做法一
准备糯米粉1000克,白糖或黄糖100克
准备花生米100克,花生米放锅里炒熟。出锅放冷。
炒好的花生和白糖一起放到搅拌机里打碎。
糯米粉加上开水揉到有韧性为止
揉好的糯米包上花生和糖。捏成月牙形。
美美的粑粑就做好了。
架上油锅,油开后,把做好的粑粑放到锅里,炸到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大功告成,可以品尝了。
做法二
首先用秤称10斤糯米(当然数量没有限制),然后用桶或是盆放在水里面侵泡,注意如果你是早上侵泡,到晚上8点到九点就可以将米淘洗干净,在锅里加入一半的水(加水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然后将蒸气皿放到锅里,等到蒸气皿里冒出白雾(这样做是因为蒸出的糯米饭不仅色泽好看,而且不影响口感,蒸熟的时间也快),然后再将淘好的糯米放到蒸气皿上,蒸气皿上最好垫上透明的纱布,防止糯米掉到锅里,最后用盖子盖好,10斤糯米的话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蒸好了。
在糯米边蒸的同时,我们将绿豆淘洗干净,绿豆不用侵泡,直接淘洗干净就可以将绿豆放到锅里煮,煮的时候也要等到水烧开再将绿豆放到锅里,不仅煮的时间快,而且口感好,五斤绿豆的话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够了。
等到糯米蒸熟后,不能立即打开盖子,等糯米回焖一会儿,注意回焖时间不能太长,时间太长,糯米饭冷了就不行了,不能立即打开盖子是因为你打开的话盖子周围会冒水蒸气,水蒸气流在糯米饭里打出来不仅就会稀,而且吃的时候黏手,然后将糯米饭放到糯米机子里捣熔,就会看到糯米一卷一卷的从机子里出来,用盆在里面打上菜油,将整个盆子里面的抹均匀,接出糯米泥,这样打出来的糯米泥不会粘在盆子上了。然后放在锅里,将用塑料袋蒙在刚打出来的糯米泥上,不仅可以给糯米泥保温,做的时候也柔软,如果不蒙上塑料袋的话,糯米泥见风就会变干。
这时绿豆也煮好了,将煮好的绿豆在放到锅里炒,炒的时候,先放上菜油,等菜油冒烟了,再将煮好的绿豆放进去,等绿豆炒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在里面放食盐,香葱等。炒好后,在用东西将绿豆捣熔,捣熔后再将揉成绿豆泥揉成一个小原团,像汤圆那么大就可以了。一个一个揉好之后放到盆里放着。
下面就开时将糯米泥和绿豆泥放到一起整合了,先将糯米泥扭一小坨,将糯米泥慢慢用手摊开,像饺子皮一样摊成薄片,然后将揉好的绿豆团放在糯米泥皮上,四周将用糯米泥薄片粑绿豆团包好,在手上压,压成一个圆形状,然后放好,依旧循环,等绿豆团包完为止。
包好后,就可以下锅了,在锅里放上菜油,将糯米粑放到锅里煎炸,这样香喷喷的油炸糯米粑就做好了。
三、安顺必吃的经典小吃有哪些?
1、油炸粑稀饭
打好的热糍粑安置一旁,手揪成团,包上预先炒制好的豆沙,再下油锅煎炸。此即所谓油炸粑。另备有不包豆沙的糍粑片,用刀切作分岔,形如张开的手指,俗称炸糍粑或径称“手指头”。而所谓稀饭,实则是用磨制的米浆煮成糊状;一瓢入碗,热汽蒸腾,再撒上点蘟子,复将半勺滚油就势淋下,只听“哧”的一声,顿时香气四溢,那是滚油炝出的蘟子味。
老食客闻之,怡然自得,悠悠举筷,将那碗中的“稀饭”和匀;新食客见了,必一脸惊奇。此时再将锅中已炸至金黄的油炸粑取出,放置砧板,横竖四刀,一分九块,放入搅匀的“稀饭”,和着浓稠的面糊,入口犹带着轻声的脆响。香糯缠绵,酥脆柔软。那股风韵独绝的滋味,实在令人荡气回肠,久久犹在腮边萦绕,让人难忘。
2、油炸鸡蛋糕
这道传统小吃,名称怪异,除了六边形的外貌状类习称的糕点鸡蛋糕外,无论制作、吃法,还是口味,都与之毫无干系,也不知是何来由。油炸鸡蛋糕的主料为大米、黄豆,经发涨后掺入米饭,再磨制成浆。食用时,先舀浆装入长柄的铁制模具,至半,加入用鲜肉、葱花等调好的馅子,再装浆至满,放进滚油锅里煎炸。
待其稍稍凝固成形,复将之倒出模具,炸至焦黄取出,置之碟中,再用酱油壶轻轻一压,只听“卟”的一声,壳破肉开,香气缭绕,顺势淋上酱油,再浇上预先制好的红油辣椒即可食用。此物味美色鲜,壳脆心软,独具风味,最得安顺人喜爱,亦是销路最旺的早点。
3、镇宁波波糖
镇宁波波糖生产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民国《镇宁县志》有载:波波糖“创制于城内大十字刘顺发号,先为独家经售,后渐普遍。现业此者,城内外已达数十家,畅销省内外各地。”波波糖以小麦、糯米为主料,需先经泡、发、蒸、煮、榨汁、发酵、熬制等诸多工序,做成麦芽糖,再用麦芽糖熬制。
熬制时,因需反复搅拌,拉扯成薄片状,故成形时圈圈绕绕,如涡如漩。取之成团,复将芝麻、花生等馅料包入。观之莹莹一片,璀璨可人;闻之香溢四壁,令人垂涎。入口则酥脆化渣,香味扑鼻。此乃四时馈赠之佳品。
4、安顺麻饼
据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记载:“郡城(安顺)所出之各种点心向来有名,制造之良为上游诸府、厅、州、县之冠,畅销邻境,为数颇多。”又云:“就中尤以郡城所出之麻饼与各种点心以及镇宁所出之波波糖为最优而著名。郡城所出之麻饼,壳酥心厚,中秋节期最为盛行,平时如贵阳及各邻县亦多寄购之。”
安顺麻饼以面粉、饴糖、食油作主料,外加苏打、食用碱等制成皮壳。馅心主要分洗沙、火腿、叉烧、水晶、白糖等几大类,而以洗沙麻饼最有名。榄豆制作的洗沙,油黑晶亮,内加冬瓜条、冰糖,外撒芝麻,一经烘烤,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安顺麻饼的最大特色,一是外酥内软,甜而不腻;二是芝麻紧附壳上,不像外间所产之酥壳饼,芝麻易随壳剥落,故口感愈佳,更添风味。
5、安顺牛肉粉
清炖较简单。烫好的米粉,加上用新鲜牛肉炖出的原汤,以及预先炖好,切成薄片,码放整齐的牛肉,再撒上翠绿的葱花、芫荽,以及胡椒粉、味精等等,即可食用。其特点是汤鲜味美,清爽可口。不过,味好辛辣的安顺人,既想喝鲜汤,又舍不下辣味,所以,干脆来个清炖加糊辣椒。是以店家桌上,亦需常备此物。
红烧牛肉粉则稍嫌复杂。新鲜牛肉泡去血水、洗净,而后切作细细的肉丁,入锅用红油烧制。红油则需用上好的辣椒加菜油单独熬炼。再加入八角、花椒、沙仁等调料,热炒有顷,再加水用文火红烧至烂熟。此即所谓红烧。食用时将之放入烫好的米粉中,再加上姜米、葱花、蒜粒、芫荽、花椒面等等一应佐料。故其汤色红亮,味趋浓烈,香辣爽口,同是许多食客的最爱。
四、油炸粑稀饭 油炸粑稀饭的家常做法
1、先将米面搅熟成糊状,盛入碗中,再从滚油中将炸得黄脆的糯料豆沙粑捞起放进去,然后舀上一勺黔中特产“引子”,浇上一瓢滚油便可。油而不腻,内酥外软,十分可口。安顺油炸粑稀饭属传统早点,用糯米、豆沙、面浆、苏麻粉制成,干稀搭配,油而不腻。
2、油炸粑稀饭,是中国贵州省安顺市的一道名小吃。
五、内江油炸粑的做法
内江油炸粑的做法:
1.首先准备适量的糯米淘洗干净,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一个晚上,泡好以后再捞出来,放一个可以漏水的蒸屉里摊平,在糯米上面戳一些小孔透气,这样能熟得更快。
2.再准备适量的绿豆淘洗干净,加入清水,同样浸泡一个晚上,把水控干,在蒸屉里放入纱布,把绿豆放入纱布里摊平整,在上面戳几个小孔透气,这样能熟得更快。
3.蒸锅里多放一些水,把绿豆放在下面一层,然后再把糯米放在上面一层,盖上锅盖,上汽之后先蒸30分钟,蒸好以后在糯米上面加入一碗开水拌匀,再盖上锅盖蒸20分钟。
4.蒸好以后把糯米饭盛入一个大一点的盆里,用擀面杖使劲的捶打,把糯米饭打成糯米糊。这一步一定要趁糯米饭热的时候开始操作,糯米饭凉了以后就会发硬,捶打起来就会特别吃力。打成糊状以后,在手上抹上一层油防止粘连,取适量的糯米糊团成一个圆形,然后放在盆里,盖上盖子保温。
5.把蒸好的绿豆倒入一个大一点的盆里,加入适量的盐和花椒粉调味儿,再用擀面杖使劲的捶打成绿豆泥,再用勺子按压紧实,这样包的时候不会散开。
6.取一个糯米团,捏成一个窝窝头的形状,然后再包入适量的绿豆泥,放在案板上按压成一个圆形,一个油炸粑的生胚就做好了。
7.锅里加入适量的菜籽油,先把油烧熟,再把油温凉至七成热的时候,放入油炸粑的生胚,炸大约七分钟左右,炸至外表金黄酥脆,先捞出控油,然后装入盘中,美味即成。
六、贵州有什么油炸的美食?
提到油炸食物,首先想到的是油炸粑,酥脆爽口,软糯香甜,满满儿时的记忆。
说到油炸粑,有一句顺口溜:油炸粑、油炸粑,一嘴咬个大洋叉!
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带着我去赶乡场,午餐必吃的就是油炸粑,5毛钱一个,守在小贩锅边,任凭烈日照射、灰尘扑鼻,始终挡不住我对油炸粑热爱,一吃就是三五几个,当小贩收摊时,我还意犹未尽,摸摸肚皮,想想要是还有的话,还能再吃它三两个!
虽然吃得够爽,但也心疼妈妈那手中攥得紧紧的人民币,握了一天自己都没舍得吃,却被我一餐就花光了!
长大后,我深知母亲手中的钱来之容易,正如一个油炸粑的产生过程一样,艰难而复杂!
油炸粑算是贵州民间的老手艺了,在那个机器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一个小小的纯手工油炸粑,需要至少6道工序。
不要嫌我烦,且听我娓娓道来:
第一道,秋收稻米成熟时,需要用罐斗脱粒,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
第二道,晒干后的稻谷,通过碓窝来进行脱壳,有句谚语叫:人工冲碓,汗流浃背!可见多么容易。脱壳后,再进行米粒与稻米壳分离,用到的是簸箕和筛子;
第三道,有了白花花的糯米,下一步就要进行一夜的温水浸泡,然后洗米(洗的目的是保证做出来的粑粑更白,更有食欲。)再到火上进行木桶蒸。
第四道,蒸好后的糯米饭,倒进木盆或者石盆里,用木棍进行捶打,直至米粒全部被捣碎,变成粘乎乎的粑粑。
第五道,在打粑粑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做好豆沙,豆沙是糯米粑最好的“引子”,做不好,再好的粑粑也不好吃。豆沙做好后,就是包的过程,为了有卖相,包最为重要,非常考验手艺,包的不好,买的人也就会很少。
第六道,包好的粑粑只能叫豆沙粑,要成为油炸粑还需要最后一道工序——油炸。这个过程也非常讲究,油要选上好的菜籽油,以保证油炸粑色香味俱全,同时也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粘锅,要做到“外焦里嫩、酥脆爽口”,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千百便的反复试验。
所以,油炸粑算是贵州的老手艺了。
如果说小时候油炸粑让人垂涎欲滴,那么炸洋芋则让我小时候欲罢不能!
记得上小学时,由于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吃午饭,爸妈就会给一毛钱,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放下书包,以百米加速度跑到炸洋芋的摊位上,开始享受美食。一毛钱一串,一串三片洋芋,配以辣椒大快朵颐。
由于过于饥饿,聪明的同学都会多放辣椒,更过分的是,由于洋芋是片状,很多人将洋芋串放平,在洋芋片上堆上一层厚厚的辣椒,吃完后,辣得气都喘不过来,此时,迅速拧开水龙头,咕咚咕咚喝一顿饱,待辣味散尽,已算是饱餐一顿。后来老板也变聪明了,在辣椒粉里加了很多盐,盐多辣少,我们的投机取巧最后已不复存在。
如今,在贵阳生活,有时午饭还会选择油炸粑和油炸洋芋,但已吃不出儿时那种香味,那种垂涎欲滴和欲罢不能的感觉只能留在回忆中。
不过,进城后,我们又尝到了新的美食——炸鸡。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鸡要么用来炖,要么用来炒,油炸,进城后头一回尝到。
我第一次尝到的炸鸡是在德克士,记得是8年前,当路过一家德克士店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心想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店铺,进去一看,炸鸡的广告顿时让人产生食欲,那时候并不知道鸡用来炸后是什么味道,好奇心驱使,我买了一直“枪手”炸鸡腿,拿在手里,香味令人沉醉,一口下去,外壳香脆,肉嫩多汁,久久舍不得下咽。如果说油炸粑的外焦里嫩是青铜,那么炸鸡则是王者。
吃完一只,还想再来。不过,由于第一次进店,吃多了别人看到比较尴尬。自那以后,周末或节假日,偶尔会去德克士、肯德基、麦当劳等店吃炸鸡翅、鸡腿、鸡柳等美食,已混成老油条的我,如今不再害怕尴尬了,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我尴尬,尴尬的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