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龙岩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
1、龙岩是正在逐步升级的交通要地。龙岩市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接广东梅州,西邻江西赣州,既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和经济走廊。国道319、205线贯穿闽西全境,漳州至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已全线贯通,漳(平)泉(州)铁路与鹰(潭)厦(门)铁路在漳平市交汇。福建出省的第三条铁路,连接华东与华南的重要通道梅(州)坎(市)铁路已投入运营,连城机场民航已开通,连接京九线的赣州至龙岩铁路已通车运行。龙岩作为连接东南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不断升级,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2、龙岩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闽西就建立了党组织,1929年红军三次入闽创建革命根据地,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都曾在闽西领导过革命运动。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直至全国大陆解放,闽西红色政权及土地革命成果一直保存下来,被誉为“20年红旗不倒”。闽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市有在册革命烈士2.37万名,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68人,其中上将有刘亚楼、杨成武。解放后曾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有邓子恢、张鼎丞、陈丕显、杨成武等。
3、龙岩是资源丰富的黄金宝地。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金属矿种有铁、锰、铜、铅、锌、稀土、钼、钨、金等28种。非金属矿种有煤、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膨润土等30余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6种,据专家估算,其中17种主要矿藏原矿价值750多亿元。有11种矿藏探明储量占全省第一位。其中铁矿储量5.4亿吨,占全省80%;高岭土原矿储量7239多万吨,占全省44%;煤炭储量6.6亿吨,占全省49%;紫金山铜矿是全国近年发现的第二大铜矿。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08万千瓦,可开发量140.8万千瓦。国家重点工程,装机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已并网发电。森林覆盖率78.6%,林木蓄积量7023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4亿株,是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物产富饶,永定烤烟有“南湖瑞草”的美誉,是全国清香型烤烟的代表,“长汀河田鸡”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以“闽西八大干”为代表的土特产享誉海内外。
4、龙岩是正在崛起的旅游胜地。以“古田会议旧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和永定土楼为代表的“客家之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方圆1600平方公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栖息着华南虎等珍稀动物,保存了一批珍稀植物品种,是回归自然的“绿色之旅”的理想去处;丹霞地貌的国家级风景区连城冠豸山,集雄奇、秀丽、幽深为一体,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于3亿年前的新罗龙崆洞,风景奇特,被称为“华东第一洞”;水域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龙湖水上风光正在开发之中。
5、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始建于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全市在外华侨及港澳台胞 30多万人,其中不少是东南亚地区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和实业家。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我市举行,全世界客属代表3500多人会聚龙岩。
二、带你了解龙岩客家文化
龙岩,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辖新罗区、永定区和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四县,代管漳平市。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着名侨区,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集地,也是中国着名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所拥有的客家文化主要体现在客家风俗习惯与客家话。
客家风俗习惯
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情。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后,新娘要站在门口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这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新娘被背出家门,上车时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便要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新娘还要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之后才开始婚礼的各个程序。
客家凉帽
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姑田游大龙
元宵佳节游大龙是连城县姑田镇的传统文娱活动,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姑田纸扎龙直径70厘米,长600余米,由一百五十节组成,由600余名青壮年参舞,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闽西木偶戏
木偶多至36个,每个木偶由10多条线操吊,木偶身长77厘米,眼珠会转,嘴会张合,四肢能活动。分为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净和文丑等角色。木偶戏剧目达到几百种之多。
龙岩语言文化
龙岩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五县通行客家话,均属闽西客家语方言,占本地语言的70%以上;龙岩市新罗区(闽南方言龙岩话片区)、漳平市(闽南语系漳州腔漳平话;部分地区如溪南新桥等接近泉州地区为泉腔)通行闽南语。另外普通话在该地区使用的非常广泛。
龙岩客家文化之旅
龙岩是客家文化的始源地,所历史存留下来的遗迹有很多,其中主要以培田村古民居、连城四堡、土楼民俗文化村、上杭李氏大宗祠、福建土楼等为主。
培田村古民居
培田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位于连城县境内、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培田古民居,是客家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以“九厅十八井”为基本特征,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落,它厅高堂阔,雕梁画栋,纵主横次,厅厢配套,卫生设施科学而完善,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善结合。
连城四堡
连城另一古镇四堡,是中国唯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四堡雕版印刷始于宋末,鼎盛于明清,当时此地印坊栉比,书楼林立,当地书商达数百之多,有定点经销,有流动贩卖,外地书商也络绎不绝前来批售,使四堡刊印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成为当时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在雕版展览馆内,一块块乌黑斑驳的木刻印板上,“藏板所有,翻刻必究”,“本斋藏板,翻刻必究”等字标,清晰可见,足见“版权”这个现代的时髦词汇,在当时早已有它的原始萌芽。由于此地地处偏僻山区,有山高皇帝远之感,当时全国不少禁书如《金瓶梅》等得以在此印刷,使四堡雕版印刷更为兴盛。连城四堡已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幸存的古书坊群也成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
土楼民俗文化村
土楼民俗文化村是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位于福建省龙岩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内。景区内建筑独特,其中有富丽堂皇的“圆楼王子”振成楼等其他特征土楼40多座。
上杭李氏大宗祠
位于上杭县境内李氏大宗祠,建筑结构奇特,布局合理,精美堂皇,气势磅礴,熔宫殿建筑和客家民居于一炉,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李氏后裔(李火德的第23代裔孙李梦兰)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历时四年建成,每年的春清明、春节等节日,均有无数海内外李氏宗亲来此谒祖,被誉为“客家第一宗祠”,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客家文化以规模宏伟、凝内御外的永定客家土楼为代表,这里的土楼历史之悠久,种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结构之奇巧,功能之齐全堪称世界之最。据统计,这里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30多种,着名的方楼4000多座,最古老是土楼馥馨楼位于永定县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其中圆楼360多座,它似从天而降的飞碟,地上冒出的巨大蘑菇,最为震撼人心,它同古罗马斗兽场和现代体育馆有相似造型的庞大单体建筑,联合国专家则称它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模式”,作为唯一性的世界文化奇观,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福建旅游品牌。
三、龙岩特产有哪些?福建龙岩特产
龙岩,龙岩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通称闽西。福建旅游十大品牌中神秘的客家土楼和光辉的古田会议就在龙岩。龙岩这个地方不仅仅是有比较有特色的自然风光气息,还有着很深的客家文化底蕴。那么,龙岩特产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连城地瓜干
地瓜干,在闽西各县都有,但连城地瓜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制作方法出名,它是用隔田、隔川、揭乐、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红心地瓜制作而成,所以又称为红心地瓜干,也称为红薯。
这些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地瓜生长。
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而且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
2、龙岩咸酥花生
福建省龙岩市传统烤制的咸酥花生,也称盐酥花生,较之各地名产,更具独特风味。其花生原料具有双仁果多、荚果匀称、网纹清晰、果实饱满、蛋白质含量高等特色,采用7月下旬N8月上旬播种的花生为原料,通过湿焙或干焙的方法进行加工。龙岩咸酥花生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香、酥、脆的风味闻名遐迩,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是我国特色农产品之一。
3、清流笋干
清流笋干是汀州八大干之一,是汀州特产,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尖制成,称为闽笋尖。它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列为上京贡品。
笋干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清流县加工的闽笋干,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脆嫩,香气郁郁,称为玉兰片,是八闽山珍之一,在国内外名菜佐料中久负盛名。
此外,当地群众常把笋干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宴请贵客的名菜。所以民间流传着:贵客把门上,酒菜摆满堂,没有玉兰片,百味都不香的佳句。在我国各地的菜谱中,把笋干当作风味极佳的佐料。
4、永定红柿
定红柿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特产。永定红柿呈扁圆形,少核或无核;果实外观鲜红艳丽,肉嫩汁稠味甜如馅,清甜爽口。果实外观鲜红艳丽,肉嫩汁稠味甜如馅,清甜爽口。以永定红柿为原料加工的柿饼、柿酒、柿脯、柿酱等系列产品以远销日本及台湾等地,深受人们喜爱。
5、苏坂蜜柚
苏坂蜜柚是福建龙岩新罗苏坂镇的特产。苏坂蜜柚以其个大、皮薄、汁多、味香、可食率高而著称,是本土出产的水果中的果中王。
苏坂蜜柚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柚皮是珍贵中药材,入药可治哮喘,咳嗽等症,据美国芝加哥大学药物中心研究人员临床测试显示,柚子汁能增强雷帕霉素的抗癌效果;加工可制柚皮糖、果脯、果冻等。
6、仙人冻
仙人冻,在广东梅州客家地区又叫仙人板,是闽、赣、粤客家地区十分流行的应时小吃。酷暑时节,更是仙人冻大量上市的时候。
7、涂坊槟榔芋
福建涂坊槟榔芋有悠久的历史,因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形成独特品质,打出了地方特色品牌。芋头具有体大形美,肉质细软,松酥可口、芳香气浓,味美独特的特点。
8、水仙茶饼
水仙茶饼具有干色乌揭,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且花香型优雅,滋味醇正,味中透香、汤色深橙黄、清澈明亮、叶片肥厚黄亮、红边鲜明、喝后不伤胃等优良特质。
9、沉缸酒
产于新罗的龙岩沉缸酒,历史悠久,曾屡获国家金质奖,被列为全国18种名酒之一。它精选优质糯米为原料,配上特制酒曲和多种中药,并专用龙岩著名的新罗矿泉水酿造g经过独特的"三浮三沉"工艺过程,陈酿三年而成。色似琥珀,味如琼浆,醇厚适口,留香绵长,具有舒筋活血、滋补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为宴席佳酿,深受海外乡亲的喜爱。
10、上杭乌梅
上杭乌梅是福建闽西特产,颜色呈棕或乌黑色。上杭乌梅中又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上杭乌梅味酸性温,具收敛生津,安蛔驱虫功能,可治久咳,久泻,便血,反胃,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等。 不过要记住乌梅忌与猪肉同吃。
四、龙岩客家文化包括什么?
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饰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风土文化和客家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的客家山歌、名扬四海的客家美食、巧夺天工的客家传统花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船灯、马灯、龙灯、十番、鼓吹、台阁、花鼓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