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加利亚人的风俗习惯
保加利亚历史悠久,风俗习惯独特多样。 保加利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保加利亚人爽快,幽默乐观讲实在;
生活上面较简朴,一般不重穿和戴;
人人酷爱玫瑰花,象征智慧传情爱;
“点头”意表“不同意”,“摇头”“同意”莫见外;
礼节礼仪有传统,文明礼貌传万代。
二、保加利亚庆祝主显节,这一节日有什么传说和习俗?
主显节原本是东方教会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在古代,“主显”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一位神出现,使人肉眼可以看见;或是一位被当作神崇拜的皇帝,到他王国的某一城市拜访,使当地的居民能看见他。 东正教信徒在冰冷的水中浸洗,迎接主显节。按照传统习俗,东正教徒会跃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净化"灵魂 。
主显节亦称"显现节",源自于希腊词epiphaneia,其字面的意思是"显现"或"为人所知",意指"耶稣曾三次向世人显示其神性"。据《新约圣经》载,第一次为诞生时,大星引领东方三博士前来朝拜,显示出他是基督;第二次为开始传道受洗时,"圣灵"如鸽子降在他头上,显示出他是上帝的儿子;第三次在参加迦拿城的婚筵时,将水变为酒,显示出他的荣耀。教会规定1月6日为此节日 。天主教注重第一次显现,故又称"三王来朝节"。东正教教会和其他东方教会注重第二次显现,这个节日特别地与耶稣的受洗关联在一起,故又称"主领洗节",因历法不同,其1月6日相当于公历1月18日或19日。
自从4世纪以来,东方教会在主显节举行的重要庆典是在1月5日晚上举行圣水仪式,以纪念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圣事。这一传统后传入西方教会。拜占廷的圣水式十分有特点,即执事念经文,司铎诵念祝福祷词,将十字架3次放入水中,之后把十字架置于一个饰以花朵的盘子上,参加礼仪的人亲吻十字架,以圣水洒身,并喝一口圣水。礼仪结束后,信徒可用容器装水,然后带回家保存。而在西方教会,它则源自于"东方博士"对圣婴的朝拜。这个节日被看作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通过这个过程耶稣的身份和意义最终为世界"所知"。东方博士的来访在这里被理解为一种认识和敬拜基督的预告,这随后就表明在耶稣在加利利及犹大的事工中,并且在其复活中达到高潮。
俄罗斯东正教信徒在圣彼得堡红村冰冷的水中浸洗,迎接主显节。虔诚的信徒在主显节午夜前后参加浸洗,以纪念耶稣在约旦河里接受先知约翰的洗礼。
主显节可以说是西方重要的传统宗教节日,对西方宗教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保加利亚庆祝主显节,关于这个节日你了解多少?
主显节原本是东方教会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在古代的思想脉络中“主显”一词在希腊文的原意是:一位神出现,使人肉眼可以看见;或者是一位被当作神崇拜的黄帝,到他王国的某个城市去拜访,使当地的居民能看见他。
主显节也被称作“显现节”,其字面的意思是“显现”或“为人所知”,意识是指耶稣曾经三次向世人显示其神性。根据《新约圣经》记载,第一次为诞生时,大星引领东方三博士前来参拜,显现出他是基督;第二次为开始传道受洗时,“圣灵”如鸽子降在他头上,显示出他是上帝的儿子;第三次在参加迦娜城的婚筵时,将水变成酒,显示出他的荣耀。
教会规定每年1月6日庆祝此节日。天主教注重第一次显示,所以称作“三王来朝节”。东正教注重第二次显现,这个节日与耶稣的受洗关联在一起,所以称作“主领洗节”。
自四世纪以来,东方教会在主显节举办额重要庆典是在1月5日晚上举行圣水仪式,以纪念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圣事。这一传统后来传入西方教会。比如拜占庭的圣水仪式十分有特点,执事念经文,司铎诵念祝福祷词,将十字架3次放入水中,之后把十字架置入一个装饰有花朵的盘子上,参加礼仪的人亲吻十字架,以圣水洒身,并喝圣水。礼仪结束后,信徒可用容器装水,然后带回家保存。而西方教会中主显节源于“东方博士”对圣婴的朝拜。这个节日被看成是一个漫长的开始,通过这个过程耶稣的身份和意义最终为世界“所知”。东方博士的来访在这里被理解为一种认识和敬拜基督的预告,着随后就表明在耶稣在加利利及犹大的事工中,并且在其复活中达到了高潮。
今年的主显节是2021年01月06日。当地时间2021年1月5日,在法国巴黎最古老的面包店Stohrer的糕点师制作了传统的主显节蛋糕。而受疫情影响,保加利亚政府已经呼吁人们不要进行这项传统仪式,但是人们依然举行庆祝仪式并未保持社交距离。2021年1月6日,在保加利亚中部城市卡洛菲尔,为庆祝主显节的到来,当地男子们跳入冰冷的河水里跳舞并挥舞着保加利亚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