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坝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与忌讳?

呵呵,

阿坝师专地处阿坝也是今年才刚刚搬回去的!离都江堰比较近!

主要还是汉族居多!其次,藏族、彝族、羌族

其实大家都一样的,各族朋友都很热情的! 没什么特别忌讳的!

在学校不要随便喝酒闹事就是了!

朋友嘛,不管什么族 真诚相待就行了!大家都是人。

除了个别民族观念特别重的极少数,总不把其他民族的人放在眼里。那些,你不要卵他。

那种你和他说再多都是枉然。 但是这种都少的很! 大家都是很热情大方的!

你对别人好,别人一样会对你好!

祝你大学生活愉快!好好珍惜大学三年时间。

二、藏族人有什么特点?

藏族人最明显的特征是鼻骨高,鼻孔大,这是为适应高寒地区缺氧和寒冷所致。

他们皮肤粗糙,在风吹日晒下,脸色多呈酱红色;男子脸型多呈用字,申字型,腮部咬肌发达,颧骨较高,三角眼细眯眼较多,女子圆脸,国字脸较多;鼻子较尖,嘴唇较薄

藏族人脂肪型胖得较少,老年妇女瘦的多。男子脸型像刀切般,有棱有角。由于高原缺氧,无论男女走路行动缓慢。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扩展资料: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绒藏族很少见是没有文字的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藏族文学丰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在数量上居中国少数民族前列。《格萨尔王传》是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它是已知世界上最长的说唱史诗;藏族文学经典《仓央嘉措情歌》也已享誉世界。

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饰品的质地有银、金、珍珠、玛瑙、玉、翡翠、珊瑚、琥珀等等,广泛运用于头饰、发饰、耳环、项链、腰饰和戒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藏族

三、导游资格考试地方文化:阿坝州的藏羌文化

导语:藏族是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巴、安多三种方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信仰文化吧。

造小塔 藏族信仰习俗。

以印模压制泥胎,经烧制而成。为上尖下大的锥形塔,大小不一,小者数寸,大者尺许。塔内有的装密宗咒语纸条,有的装少量青稞。一般用于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围或佛像及佛龛之前。在阿坝藏区,造小塔还作为祈求丰收的活动。每年藏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们将造好的小塔放置在村边、路旁,或埋在田间,认为可以消灭虫灾,使粮食获得丰收。

绕佛塔 藏族信仰习俗。

佛塔为佛教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内藏佛经,外刻佛像,历来为佛教徒所敬重。藏人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方向绕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有的人则绕塔数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转经轮 藏族信仰习俗。

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信教必须经常念经,但很多人不识字,于是便转经轮,转发一圈经轮,相当于念一遍。因此,转经轮成为许多藏人的日常活动,许多人家都有手摇经轮。经轮有大小和质地的不同,但里面都装有经卷。转经轮时,黄教信奉是非曲直时针方向转,黑教信奉反时针方向转,否则被为对菩萨不敬。

跳神 藏族信仰习俗,藏传佛教祈福禳灾的仪式。

流行于阿坝州北部等藏族地区。每年藏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各寺院都要举行驱除鬼魔、预庆吉祥如意的法会。会上,喇嘛身着古装,头戴面具,装成各种神佛鬼怪,在广场或寺院厅内随着钹、鼓、唢呐、海螺等的伴奏,分批登场,自左至右,边跳边行,并高声呐喊,以驱除鬼魔。当地民间以此驱邪鬼。

菩萨出嫁 藏族信仰习俗。流行于金川县。

当地藏族认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菩萨出嫁的日子。因此,各寺喇嘛都要抬着木头菩萨在村寨周围转一转。据说,这样可保一年顺序。人们连着数日玩狮灯,跳猴戏。以示庆贺。

忌捕鹰雕 藏族信仰习俗。

藏族人民认为鹰雕是神鸟,捕杀会不吉利。

白石崇拜 羌族信仰习俗。

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但均无铜像,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等。屋顶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头上的白石代表天神,田地里的白石代表青苗土地神等。有的人家屋顶上立有多块白石,除代表天神外,还代表别的神灵。羌族人常常向白石虔诚祈祝寿,燃香祭拜。

搜山求雨 羌族信仰习俗。

若遇天旱,人们便举行搜山仪式,祈求降雨。届时,禁止人们上山进行打猎、砍柴、挖药等活动,违者将受谴责或遭痛打。若仍不降雨,再到高山之巅举持祈雨仪式。

神林 羌族信仰习俗。

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禁止砍伐,也不能在其中放牧和割草,村寨定期进行化祭。

跳盔甲 羌族信仰习俗。

又叫大葬舞。在为有功将士举行葬礼时跳。参加者一般为几人到十几人,头戴皮铠甲,手持兵器,先围成圈跳,接着形成两排对阵,兵器飞舞,铜钤叮当,吼声震天,表现死者作战时的威武气概。

化翳子 羌族信仰习俗。

眼睛被植物枝叶擦伤或由其他原因引起不适、流泪,以及眼球内出现白色障碍物,俗称翳子,可请端公化解。

打油火 羌首长信仰习俗。

当家中经常出现怪影或怪事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驱邪。届时,端公将清油烧沸装于碗内,碗中放一把汤匙。同时,点燃火把,盛一碗冷水备用。舀一匙热油浇在火把上,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端公手持火把在各间屋子里走一遍,最后来到门外。这样,邪魔便被驱逐出家门了。

踩铧头 羌族信仰习俗。

当患肚痛、腹胀等疾病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冶病。一般情况下,端公将一铧头放在火塘中烧红,取出后淬一碗水给病人喝即可。遇病情严重者,须将病人平睡在床上或火塘旁,端公将烧红的铧头取出,赤脚踩上去跳舞,然后把脚踩在患者腹部,由下而上轻轻抚擦三次。

羊髀骨卜 羌族信仰习俗。

由端公主持仪式,用以占卜运气、病因、行****福、一年吉凶、战争胜负等,所用羊髀骨须取自于用以祭祀的羊身上,一般在羊宰杀后烧煮前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