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特色有哪些?
1、三套碗
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三套碗席采用本地产上乘原料,如:鹿肉、飞龙、田鸡油等,用烧、烤、焖、炖、熘、炒等15种手法精心制作而成。
整个席面由8款凉碟、3款大件、12款熘炒、汤烩菜,共计二十几道菜点组成。因席中主要菜点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装而名为“三套碗”席。
2、人参鸡
将人参顺丝切成八瓣,头部相连,用温水浸泡后上屉蒸,蒸至参味溶于汤内即可。取新活母鸡宰杀处理后,用开水焯净血污浮沫,从脊背入刀断开铺平,放料盆内,再把蒸好的人参连汤倒入,加鲜姜上屉蒸。
鸡烂出屉,剔去大骨,鸡脯朝上码在汤碗内,将人参放在鸡脯之上,浇原汤即可。此菜上桌,只见鸡卧汤中,形体完整,丰润美观;参卧鸡上,肢态饱满,清新素雅。喝一口参汤,鸡味醇厚,吃一块鸡肉,参味郁香。
3、白肉血肠
选猪腰排作原料,经5道工序加工而成,其肉薄如纸帛,色白有光,味美异香,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松软鲜嫩,血肠脆嫩绵软,热汤鲜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冬用不冷,夏用不热,脍炙人口。血肠有清有混,是由沙仁、桂皮、紫蔻等10多种配料灌制而成。食用时用韭菜花酱、辣椒油、姜汁腐乳、蒜末、虾油、香油等佐餐,别具风味,倍受欢迎。
4、吉林锅贴
吉林锅铁产生于清朝末年,锅铁牛羊肉有嫩、老两种吃法。嫩吃时,肉片下锅,变色就吃,肉呈白色,口感软嫩,味道鲜香;老吃时,肉片下锅由白变红时再吃,口感焦酥,味道浓香。用主食时,在锅片内加入高汤,下入酸菜、水粉、海味、胡椒粉、味精即成水锅底。
5、清蒸白鱼
清蒸松花江白鱼,是吉林市名菜之一。松花江白鱼色白肉嫩,味道鲜美,清朝曾被列为贡品,为松花湖特产。清蒸白鱼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食汤为主,鱼肉细腻而无咸淡味;另一种是以食鱼肉为主,清蒸时使汤汁入鱼体内,属干蒸之法。
二、吉林特产都有哪些?
吉林特产一:鼎丰真糕点
鼎丰真的糕点是长春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创建于宣统年间。最奇特的有:萨其玛,满族传统食品,外形美观,色泽鲜艳,酥松绵软,有蛋香味;冰蓼花,传统油炸点心,其特点是内部起发均匀,甜脆可口易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推广创新了多种花样繁多的品牌,形成了独特的食品风格。
吉林特产二:伊通大米
伊通大米是吉林的特色产品,伊通种植水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伊通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壤肥沃,气候良好,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所生产出来的大米,颗粒丰满,色泽清白,透明纯净,软糯可口,还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特产三:卧龙白蘑
卧龙白蘑是吉林省四平的特色产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在清朝的时候被列为朝廷贡品。
四平卧龙村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特别适合白蘑的生长,所产出的白蘑菌香浓郁,色泽洁白,入口柔软,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丰富营养。
吉林特产四: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又称松花玉砚,是由长白山地区出产的松花石制成。松石雕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就单独出现,清代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喜爱。松花石又称松花玉,是海洋沉积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石灰岩。大约8.5亿年前的震旦纪,长白山当时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水中溶解的大量碳酸钙由于海水的蒸发而缓慢沉积,然后通过成岩作用变成坚硬的石灰岩。
吉林特产五:长白山灵芝
长白山灵芝是多孔菌科植物,属于灵芝分类中的灵芝。它以生长在长白山的橡树(也叫橡树或蒙古栎)上而得名。子实体一年生,软木塞状,形状不规则,味苦,扁平,无毒。
三、吉林特产有哪些
吉林特产有:延吉 冷面 、熏肉大饼、辣 白菜 、长春酱肉、庆岭活鱼、清蒸 白鱼 、白肉血肠、白城 绿豆 等。
延吉 冷面
延吉冷面是吉林延边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 荞麦 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浇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凉爽清口。
熏肉大饼
熏肉大饼是一款吉林特色传统名点,特点是熏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大饼色黄清香,里软外酥层次多。
辣 白菜
辣白菜是吉林省朝鲜族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传统特色美食,是朝鲜族世代相传的一种佐餐食品,辣,脆、酸、甜,四季皆宜。
长春酱肉
长春酱肉主料为五花肉,口味是酱香,工艺在于酱,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色泽油亮,味美适口。
庆岭活鱼
庆岭活鱼专指吉林庆岭地区,用把蒿为主要配料作的活鱼大菜。鱼肉鲜嫩透骨,满口生津,汤汁浓郁,味道清奇。
清蒸 白鱼
清蒸白鱼属于 东北菜 系中的吉菜,选用的一定是活鱼,鱼肉洁白,细嫩鲜美,汤汁清淡。富含多种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等。
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驰誉吉林食苑已有长久的历史。白肉薄如纸帛,色白有光,味美异香,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松软鲜嫩。
白城 绿豆
白城绿豆是吉林省白城市特产,具有粒大、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含蛋白质高等明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