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花是哪里的特产
很多地方的特产里面都含有麻花,像天津大麻花,重庆古镇麻花,盐城糖麻花等等
二、怎么做麻花
麻花是油炸食品之一,外形呈铰链形,故又称“铰链棒”。有甜、咸两味之分。甜味的又有拌糖的(外表撒砂糖粉)和不拌糖的区别。
原料配方(成品约168只,重约6公斤) 面粉5公斤 砂糖粉0.5公斤 植物油0.075公斤 奶粉0.175公斤 碱粉0.105公斤(冬季0.1公斤) 明矾0.1公斤 炸制耗用植物油1.25公斤
如制拌糖麻花另备撒用糖粉0.65公斤,如制咸味的可减少砂糖粉,加用适量冰蛋和盐。
制作方法 1.疏松剂的调配:明矾加冷水0.1公斤,碱粉加冷水0.35公斤,分别化成溶液,然后再将碱水徐徐倒入矾水内,用铲进行搅和,直搅到没有泡沫为止。即可使用。操作时不可将矾粉与碱粉混合在一些加水,防止溅出,影响安全。这种疏松剂是使酸碱中和产生碳酸气而膨胀,使之耗油少而产品松脆。
此外,用小苏打、碱水或酵母面团亦可和成疏松剂
2.面团制作:面粉与糖、油、疏松剂混合均匀后,另加水约1.5公斤,调制成面团。成型前要将面团静置40分钟,如不静置,调制面团时应加老酵面0.5公斤。
3.成型:将面团开块,切成需要重量的小条,逐只搓成约40~50厘米长的细长条,要求粗细均匀。操作时要注意搓长,不要拉长,否则会使成品韧缩成“矮胖形”。搓好后双起搓成两股绳状,再双起搓成四股铰链状,即成生坯。生坯要求长短均匀。
4.氽制:油在锅内烧热,放入生坯,用铁丝笊篱轻加搅动,待浮起,颜色成金黄色时即可捞起。外表如需撒用糖粉,最好在销售时临时拌制。如拌制过早,糖粉容易被油分润湿,影响颜色光泽。
质量标准 颜色要求金黄或深黄,外表糖粉无溶化现象。外形应瘦长均匀,中段(除两端)在四绞以上。食感松脆,无软韧现象。含水量要求在10%以下。
麻花
醪糟软麻花为重庆南岸食品厂特产,形制美观,香脆松酥,突出的特色是食后有醪糟的甜香,回味沁人,在小食品中独具一格。
原料配方 川白糖9公斤 特粉27.5公斤 鲜鸡蛋6.5公斤 花生油12公斤 化猪油6公斤 醪糟2公斤 臭粉300克。
制作方法 1.拌料:将川白糖按5%的比例加入沸水,搅拌25公斤左右,使成粉末状。再下鸡蛋、醪糟和内油(取配料中化猪油500克、花生油1公斤),再搅拌5~6分钟,使搅拌充分融合后再下特粉,混合搅拌约10分钟,即成为面团。
2.成型:将面团按规格分料,切条,用手工搓制成长条,并绞合搓制成股(搓成条、股时两手方向相反),再扭成三股三旋(或四旋),即可炸制。
3.炸制:油温为120~130℃。炸制时要细心,翻动要轻,使在制品旋花疏散。下锅炸制2分钟左右,视在制品颜色呈深鸭黄色时即起锅。待完全冷却后进行包装。
质量标准 规格:略似绳状,扭结成花。绞花3~4旋,长10厘米,均匀整齐,每绞25克。
色泽:深鸭黄色。
组织:松酥,无杂质。
口味:松酥香甜,蛋香正常,回味有醪糟的甜香,爽口宜人
三、小麻花是哪里的特产?
小麻花是一道古老的传统小吃。目前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小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小麻花热量适中,低脂肪。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
四、哪里的麻花最有名,是怎么做出来的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传说是东汉人柴文进发明了麻花。现主产于陕西省咸阳、山西稷山、湖北崇阳、天津、湖南。海南新东方就可以学。作法是以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
1.先将苏打粉(小苏打-baking soda),红糖,掺入面粉,揉和均匀,搓成长条, 盘卷起来,醒面, 抹点菜籽油。
2.下剂子。每个小剂子分别搓成4厘米的长条,码在盘中,码放一层,刷一层油,码3-4层醒着。醒好后,拿起一根,搓成细长绳条,合成三股,拧成麻花状,每个约10厘米。
3.入油锅炸,油六成热,用筷子轻轻拨动,浮出油面,捞出凉凉即可。
4.麻花用塑料袋封装密封装好可以保存很久,可以供8月份收割稻谷时候做零食充饥。
五、麻花是什么,它的历史来源是哪
麻花是汉族特色小吃,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形容衣裤等因磨损而要破的样子。我国各地麻花有天津麻花,山西稷山麻花,陕西咸阳麻花,湖北崇阳麻花,苏杭藕粉麻花等。其中天津以大麻花出名,山西稷山麻花以油酥出名,苏杭藕粉麻花以原始工艺出名,而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
麻花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麻花热量适中,低脂肪。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在东北地区,立夏时节有吃麻花的古老习俗。其中天津麻花最为出名。
河南陕县大营镇大营村是全国闻名的“大营麻花”原产地,这里的麻花有脆、酥、香等特点。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蝎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
六、小麻花怎么做?
是北京清真 小吃的常见品种,脆麻花不仅北京有南方也有,形状、质地基本相同。北京除脆麻花外,还有 芝麻麻花、 馓子麻花、 蜜麻花等,所以《故都食品百咏》中有诗说:“麻花 烧饼说都门, 名色繁多恣饱吞,适口价廉随处有,一年四季日晨昏。”脆麻花先将红糖、 苏打、油加两倍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也有用明矾、碱面、红糖、 糖桂花和面的做法,成面团后,再揉进温水,盖上湿布饧10分钟。制作时将饧好的面团揪成小剂,搓成约10厘米的长条,放入盘中刷一层油,码三四层再饧一会儿后,拿起一根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做成麻花,它的规格长约12厘米,条要均匀,呈棕黄色,每根约重30多克。将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六成热时,将麻花坯子分批下入油中炸制,要随做随炸,炸时用筷子将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动,使条与条之间稍微松散开,便于炸透,待炸至棕黄色时即成。脆麻花特点是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几天仍保持脆性。 炸麻花有两种,一种是倒三股麻花,一种是绳子头麻花。绳子头麻花是用双手按着左右两端搓上劲,把两端悬空提起合拢,条应当搓上劲,会自动拧成麻花状,再把合拢的两端轻轻地捏在一起, 下油锅炸,这种方法名为绳子头。还有一种是芝麻麻花,做法与脆麻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芝麻麻花揪 小面剂时,要滚上用 开水拌好的麻仁。还有一种芙蓉麻花做法也基本相同,但炸好后,滚上一层用熟面粉与白糖混合的糖粉它们都有 焦脆的特点,食之口感都很好。 馓子麻花是北京 清真小吃中的佳品,很受百姓欢迎。也有叫它 馓子、环饼的,是麻花类的花式品种。据说环饼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秦、汉以后,为“ 寒食节”的必吃食品。 制作方法: 先将矾 、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搓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搅拌,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搓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搓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顺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 两头尖、当中大的 枣核形状,下油烹炸。炸时锅内 花生油五成热,拿着 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形,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此食品甜酥脆, 味道独特,既可下酒亦可单食。 先将 小苏打(baking soda),糖,油加水溶,掺入面粉,揉和均匀,搓成长条, 盘卷起来, 醒面, 下剂子.每个小剂子分别搓成8厘米的长条,码在盘中,码放一层,刷一层油,码3-4层醒着.醒好后,拿起一根,搓成细长绳条,合成三股,拧成麻花状,每个约12厘米. 入油锅炸,油六成热,用筷子轻轻拨动,浮出油面,捞出凉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