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罗马建筑三个特点

古代罗马建筑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古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强国,与此同时罗马人也开始了罗马的建设工程。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时,罗马城已成为与东方长安城齐名的世界性城市。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城市逐步向艺术化方向发展。罗马建筑与其雕塑艺术大相径庭,以建筑的对称、宏伟而闻名世界。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连接方式

罗马的石头柱子,通过鼓状砌块进行垒叠。有一些柱子,是由完整的一块石头雕刻的。有一些柱子,是由砖块连接的。砖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进行连接。

2、框架结构和梁柱体系

古代罗马的建筑是使用柱子承重,而不是使用"墙"承重的。古代罗马的建筑主要是廊柱结构和梁柱体系,即使用柱子作为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3、拱券结构和穹顶结构

从现在还保存着的古代希腊的巨大的露天剧场遗迹来看,人类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古代罗马建筑的室内空间的扩大是和拱结构的演变发展紧密联系着的,从建筑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一切拱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券、筒形拱、交叉拱、穹隆-的变化和发展,都可以说是人类为了谋求更大室内空间的产物。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及成就,它对欧洲建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之大无与伦比。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是同券拱结构有密切联系。

二、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哪里?

建筑是古罗马人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古罗马的建筑是古典建筑的典范,对人的心理能够产生强大的震撼,这主要与其简单的几何造型、巨大的规模体量、厚重的石头材料等有关。他们的建筑具有一整套古典建筑的语言,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建筑风格和特色。热尔曼·巴赞指出,罗马建筑师把多力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合而为一。从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的结合中,他们创造了第四种样式——“合成式”(Conposite)。这种合成式也称罗马式。古罗马建筑最主要地体现在拱门、圆顶和券拱结构上。

三、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与技术成就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

1、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2、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古罗马风格以豪华、壮丽为特色,券柱式造型是古罗马人的创造,两柱之间是一个券洞,形成一种券与柱大胆结合极富兴味的装饰性柱式,成为西方室内装饰最鲜明的特征。

3、广为流行和实用的有罗马多拉克式、罗马塔斯干式、罗马爱奥尼克式、罗马科林斯式及其发展创造的罗马混合柱式。

四、罗马式建筑的四个特点是什么?

罗马式建筑的四个特点是:

1、罗马式建筑的墙壁通常厚度很大,开口部分极少并相对较小,因此显得沉重封闭。它们通常为双层壁体、填以碎石。

2、在罗马式建筑中的拱常常使用墩柱(也称扶垛)作为支撑。它们用砖石砌筑,剖面呈正方形或矩形,通常会在拱的起脚处以水平线脚表现柱头。有时墩柱上会附有垂直的柱身,在底座层上也可能会有水平线脚。

虽然柱墩基本上为矩形,但是常常可以呈现极复杂的形式,如在内壁上设支撑拱的大空心半柱,或由直达拱线脚处的小柱身组成束状。

3、柱子是罗马式建筑结构上一个重要的特色,细长柱和附柱也会应用在结构和装饰上。在意大利经常使用由单块石料凿成的整体柱,就像在罗马和早期基督教建筑中那样。它们也会,特别是在德国,于更巨大的墩柱间交替使用。

由多个单块石料凿成的拱廊柱也常用于不需要承受较大砖石重量的结构,例如在回廊中,并有时采用双柱。

4、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罗马式柱子体形巨大,因为它们支撑着厚实而开窗小的上部墙体,有时会有沉重的拱顶。在结构上最为常见的方法是以称为鼓柱的圆形石柱建造,就像在施派尔主教座堂的地下室中那样。

罗马式建筑的兴起:

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式基督教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其中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当东罗马帝国千年不绝之时,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本部却一蹶不振,古罗马的建筑技巧和艺术也失传了。公元9世纪左右,在经历了300多年混战后,西欧终于形成了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英格兰、西班牙等十几个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各民族的确文化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教徒们看来,教堂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神圣空间,是神在人间的宅第,对于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国家来说,教堂无疑是一个时代最好的建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马式建筑

五、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在这些特点中,显然仍有着古希腊建筑的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内容,但是“合宜以及经济”的杠杆,又显然将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神”意,转变为了世俗的人意。这一点,可以直接地从建筑类型、建筑外观的设计方面看出。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六、古罗马建筑三个特点 关于古罗马建筑三个特点

1、建筑类型多。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在今黎巴嫩)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2、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3、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