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地方文化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一)十堰地区具有丰厚的远古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70—80万年前的郧县梅铺猿人遗址、约5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猿人遗址和约10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遗址。特别是在“郧县人”遗址中,发现了两具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这证明了汉水中上游的十堰地区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神农架红坪犀牛洞遗址。它的发掘为高海拔山地旧石器时代考古提供了良好前景,为深入研究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类型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十堰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厚,主要分布于汉江两岸及其支流的河谷,其中最重要的是房县七里河遗存。

(二)十堰地区文化中,最基本最原始的成分是神农文化。海拔3100多米的神农架,被称为“华中屋脊”。相传炎帝神农氏在十堰这片土地上“斫木以耜,揉木以耒”,开创了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神农文化里重要价值成分是草药文明。这里草药文化博大精深。房县历史上曾为楚地,但是盛行于楚的巫术在这里并不盛行。绝大多数病人信草而不信巫。草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信仰,这是神农文化里的重要价值成份。

(三)十堰地区的文化底蕴是楚文化。十堰地区的文化是多样的,蕴含着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以及长江文化、汉水文化、巴山文化,但最基本的文化底蕴是楚文化。《楚辞·九歌》即源于楚地民间祭神歌舞。楚辞的宗师是屈原,据传十堰是屈原创造楚辞“骚体”的源泉之一。楚人尊凤,凤凰象征高贵圣洁、吉祥如意,是楚人崇拜和敬仰的图腾。楚长城是我国最早的内长城。其中心地段在十堰境内竹溪县和竹山县,全长180公里。这是古老祖先留给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对我们研究长城起源、楚文化、古代战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四)十堰地区最负盛名的是武当文化。武当文化从其内涵上讲,应定义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道教精神为核心,以武当山地域为中心,在周边文化的影响下,经长期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武当文化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保合太和,天人合一;重人贵生,诚心向善等思想;这些构成了武当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典型特征。

(五)十堰地区最具特色的是移民文化。十堰地区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移民区,从先秦到当代,大体经历了五次移民潮。十堰房陵(房县)、上庸(竹山)等地,崇山峻岭,地广人稀,历来是古代废黜帝王诸侯的流放地。在历史长河中,被史学家浓墨重彩记载的流放到房陵的王侯将相就有十五位之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中宗李显,被贬谪流放到房县达14年之久。这种宗室贬官的流放,不仅带来了宫廷礼仪、饮食、风俗等上层文化,而且使十堰本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文化植入现象是武当山建筑群。明初永乐九年到二十二年(公元1411—1424年),明成祖调集军民工匠20余万人大修武当山,由此汇集的多元移民文化和风俗彼此融合,交互影响,积累了丰厚的武当文化资源。移民改变了文化的时空分布。十堰本土文化正是在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改造、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地区文化特色,积累起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

(六)十堰地区具有多姿多彩、古朴稚拙的民俗民间文化。自古以来,秦巴山区的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在此集散,巴蜀秦楚文化在此交流积淀,这里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风貌醉人,地方特色浓郁,表现出十堰地区古朴稚拙的民俗文化的秀美画卷。地处汉水之滨的武当山区伍家沟村,蕴藏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使民间文学作品透出朴实、地道、稚拙、原始的风貌。民俗民间文化是民众生存和精神需要的产物。鄂西北地区社会生活习俗特色鲜明,民间文学艺术及地方戏曲多姿多彩,蕴含着人伦为本的思想道德、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及合和圆满的生活理想的精神内涵。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有哪些民风民俗,详细介绍一个

1,开业庆典

开业时要举行仪式。一般都要张灯结彩、贴对联、鸣放鞭炮、挂匾受礼、宴请宾客。店内张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等条幅。

2,行船禁忌

开船时由揽头的燃香、焚表、鸣放鞭炮,划破鸡冠,将其鲜血淋撒船头:太公带领众水手叩拜水神,祈求神灵庇护,一帆风顺。船离岸起航后,由揽头带领喊“号子”。航行期间,忌说“撞、打、沉、翻、搁、难、拖、捞”等不吉利词语。如遇船中老鼠上岸,当天便不开船,另择吉日起航。

3,行业习俗

竹山县手工艺人有铁、铜、金、银、锡、泥瓦、木、砌、石、蔑匠等,这些手工业者多数是上门做活。计工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天计工称“点工”;二是按件承包称“包活”。雇主对匠人多以茶、烟、酒、肉招待。其中木、砌工参加造屋时,在开工、立门、竖架时都由主人家设宴席招待。

扩展资料

竹山县饮食文化:

1,懒豆腐

懒豆腐,在河北北部地区和湖北省许多地区(尤其是宜昌、恩施)以及土家族山区,农家人做豆腐过程中,因不用过滤和卤水点制,十分方便,故得名“懒豆腐”。

2,喝茶

以县城、溢水、宝丰、擂鼓、官渡、上庸为甚。竹山县城居民和县西集镇有闲阶层人士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烧水沏茶。解放前仅有少数地区产茶,茶叶鲜叶经手工炒制成绿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山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懒豆腐

十堰竹山有什么特产啊?

1.竹山绿松石  绿松石工艺名称为“松石”,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其英文名称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但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古老玉石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们所饰用。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000年)遗址……

2.竹山肚倍  竹山肚倍 竹山县是著名的“中国肚倍之乡”,气候非常适合肚倍树的生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该县就致力于做大做强肚倍这一独特的林特资源产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肚倍基地建设,培植和壮大肚倍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得升肚倍产品的产销规模。近几年来,通过人工栽培,全县肚倍面积达到近5万……

3.圣水绿茶  圣水绿茶产于“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湖北省竹山县,覆盖全县15个产茶乡镇,20余万亩茶叶基地。产品精选上等茶芽,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加工而成,产品独具天然花香、滋味鲜醇、汤色绿且明亮、入口清甜,饮罢回甘生津,齿颊余香,喉部湿润甘甜,神清气爽,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当地种茶品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

4.竹山郧巴黄牛  十堰市名特产品。郧巴黄牛是我国南方优良黄牛品种巴山黄牛的粗壮型,个体较大,肌肉较丰满,耐力强,善爬山,抗病能力较强,适于山区农耕和运输使用。郧巴黄牛主要产于十堰市的竹山、竹溪、房县等地,郧西、郧县、丹江口市亦有分布。最早发现于竹山县得胜镇庙垭,故称庙垭牛。1974年竹山县农业局在庙垭建立庙垭牛配种站……

5.竹山郧阳大鸡

十堰的竹山有那些旅游景点

1、九华山森林公园:十堰市竹山县田家坝镇。

2、九女峰森林公园:十堰市竹山县236省道。

3、女娲山风景区: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

4、驴头峡: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

5、三关女娲山庄:十堰市竹山县。

6、石佛寺:十堰市竹山县081乡道。

7、楠木寨风景区:十堰市竹溪县新洲乡烂泥湾村。

更多关于十堰的竹山有那些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