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夫沙万:卸去“网红”的外衣,看到最真实的世界蓝城

位于北非沿海地区的摩洛哥是个标准的阿拉伯国家,国内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最近几年,摩洛哥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中国人来到摩洛哥 旅游 往往会去三座地标级目的地游玩——马拉喀什、舍夫沙万和菲斯,特别是有着“世界网红古城”之称的舍夫沙万,因为具有万种风情的蓝色,在多年之前就迷倒了大部分国际游客,成为了摩洛哥旅行的必打卡之地。此行也不例外,但与其他游客不同,我们在摩洛哥是租车自驾游。

从菲斯老城一路开车到达舍夫沙万行程不过4个小时,一路上的风景多是山地。从手机导航上看快接近目的地时,车刚好位于一处山腰的转弯处,向窗外一看,远处的小镇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耀眼的蓝白色,那里就是我魂牵梦绕的舍夫沙万。

舍夫沙万的老城依山而建,所以 汽车 是无法进入的。如果你订的酒店在老城里面,只能把车停在老城外的停车场,然后背着行李进城。这座著名的 旅游 古城,几乎满足了大多数人对于童话世界的幻想,因为舍夫沙万城里不仅有充满梦幻的蓝色、新鲜的空气,还有无数恰到好处的蜿蜒曲折街巷。而且,这座500多年 历史 的老城有着相当强烈的个性,你必须无条件接受它的个性,才能爱上它,否则你连一天也待不下去!

在舍夫沙万的街头巷尾参观,我们早就做好了大部分当地人不配合拍照的心理准备,所以在想要给当地人拍照之前,一定先客气地询问对方是否同意。但就像网友们所说,当地人非常排斥拍照,我被拒绝的几率在九成以上!更夸张的是,我甚至还没有举起相机,只是挂在胸前,就有一些十岁左右的小孩都跑过来,指着相机说“NO!NO!NO!”出于尊重,我把单反装进了背包,只用一只小卡片机拍拍小景,拍拍街道。

以前网上有一种说法,是说目前生活在舍夫沙万老城里的居民多是柏柏尔人,他们对拍照很敏感,特别是游客对着他们拍照是亵渎自己,这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尤其对女人和孩子不好。但对方如果不是柏柏尔人,就会开明许多。所以在这里,我们更多地是拍摄当地人的背影。选好一个街景的角度,要四处张望,等待有人从我身前走过,把背影留给我的一瞬间,才会举起相机。

刚进入舍夫沙万小城时,我们按照地图标示去寻找预订的酒店,怎料酒店并不在地图标注的位置,这下可让我慌了神,焦急地四处张望。这时一位年轻的本地小伙子从我面前走过时停了下来,问我在找什么,我说了酒店的名字,他“乌拉乌拉”地讲了一通,我只听懂了一句“还要继续往前走一段路”。说实话,面对这蜿蜒曲折的巷子,我们很难理解他说的话,他也看出了我的疑惑,脱口而出——“follow me”。

沿着脚下的路跟着他爬了五分钟的台阶,终于到达了要找的酒店。原来这座酒店在山顶区域。我下意识地掏出零钱想要表示感谢,但却被他挥手拒绝了,他说自己就在遇见我的路口卖毯子,欢迎我去光顾。虽然后来我们并没有在他的店里买任何东西,但他仍旧热心地介绍周围的好餐馆和景点,他的善良也让我们对舍夫沙万的老城购物少了一份不安和怀疑,我甚至认为老城里的商家都跟这位小哥一样善良、乐于助人。

告别了小哥,我们也放下了戒备心,走入舍夫沙万的麦地那老城纵横交错的街道。这里就像另一个世界,像一个令人沉溺不可自拔的购物天堂,会把你的钱包掏空。铜盘、披肩和首饰在店铺前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手工编织的挂毯、手包和味道浓郁的香料充斥你的感官神经,好看的摩洛哥式拖鞋和各种颜色造型的瓶瓶罐罐,摆满了桌子和货架。

根据毯子店小哥的推荐,走出老城,在一个街角找到一家意大利风味餐厅。小店不大,有两位身材和长相都特别出众的姑娘在打理。我们决定接下来两天的饭都在这里解决,因为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披萨和意大利面,还有美女可以看,确实让我们对这家小店情有独钟。享受完 美食 ,我们向对面的山上走去。

在舍夫沙万的山上有一座清真寺,据说那里是俯瞰整个小镇的最佳地点。随着夜幕降临,周围的游客走得一个不剩,只有我们在等着舍夫沙万的夜景。微风带着凉意吹来,和着时不时地几声狗叫,守着这片蓝色的小镇和如火的晚霞,此刻的我感觉有一点幸福。

二、去摩洛哥玩有什么特别推荐和经验分享

其位于摩洛哥西北部,远离大都市的繁华。整座城市被蓝色覆盖,而究竟为什么处处被涂成蓝色,一直是这个小镇最神秘的地方。

少有人踏进这座城

这个小镇叫做舍夫沙万(Chaouen),坐落在摩洛哥西北部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中,是摩洛哥西北地区的伊斯兰圣城。这里的很多居民大部分都是15世纪晚期逃难于此的西班牙摩尔人后代,16世纪时舍夫沙万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并有过自己的一段辉煌,然而不到一百年就被摩洛哥打败,成为摩洛哥北部版图的一部分。这里在1920年被西班牙占领以前不对任何外国人开放,那时的舍夫沙万并没有颜色。

为什么是蓝色

从走进这座城开始,楼梯、台阶、墙壁、门板、窗台、花架、邮筒…….所有目光能见到的地方全被刷成了蓝色,有天蓝、藏蓝、群青、湖蓝、普鲁士蓝…….小到一粒石砂大至一面墙为什么都是蓝色呢?

在色彩心理学上蓝色被认为是大海的象征,是博大的颜色,有着勇气、冷静、理智、永不言弃的意思,因此有解释之一说是蓝色源自小镇对于大海的敬畏。而在伊斯兰教中,蓝色是一种纯洁的颜色,对于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来说或许也是忠诚的象征,因此有人说蓝色来源于这个地方的宗教信仰。

蓝色也被认为是和平的象征,有人说选择蓝色是因为在1930年移居至此的犹太难民对天空、天堂更是对和平的向往,因此这种蓝色是由犹太人带来的。还有人说选择蓝色是因为在夏季可以有散热作用,竟然说法最多的是:为了防蚊!!!让蚊子误以为到处是水,就不会飞过来。(什么鬼,蚊子是有整座山那么多吗,嗡嗡嗡…….好像去见识一下)

旧城区的露天市场

旧城区每周的市集活动是最能体现摩洛哥市井小民最真实生活情形的,这里贩售着时尚小皮包、摩洛哥传统服饰、生活用品、传统工艺品,还有会跟蔬菜摆在一起卖的大麻。

在市集上还可以一睹世代居住在里夫山上的摩洛哥原住民——柏柏尔人的真貌,带着传统的大帽子,穿着红白条纹长裙,毛毯披肩,沙万的风味尽在其中。

旧城区整体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轻松与平和的,蓝色明亮的色调笼罩着所有的墙壁、街道,加上红色的波浪形瓦盖成的屋顶,有几分安达鲁西亚的风格的点缀,使得小镇极为独特。

公共澡堂

舍夫沙万另一个特色就是它位于山腰间的Hamam(公共澡堂),据说只有这里的水才是真正取自里夫山顶融化的雪水。Hamam是源自中世纪时期的东罗马帝国洗浴方式,和桑拿有点类似,不过更注重水浴过程。

Hamam最初的用途是跟宗教联系在一起的,在穆斯林教义里做礼拜前需要“净身”,也就是彻底地清洁身体。因此,最正宗的Hamam 都是和清真寺修建在一起的。

几何般的巷弄

在舍夫沙万,巷弄很多,并且非常的崎岖,是个徒步的好地方。如果想真正领悟小城的蓝色风情,需要一步一步踏着台阶而上,随便选个漂亮的门,或者蓝色的街道,随身一站,就是一张极好的照片。当穿梭在巷弄里的时候,俯瞰就像是在一个交错的几何图形上行走,绕来绕去,几乎很难走完的感觉,看似在探险,却又不会迷路。

还会经常遇到悠闲在墙角的猫咪~

因此,它被称作这座城的小精灵~

“舍夫沙万才是摩洛哥该有的样子,100年了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这是当地人说过的一句话。的确,当整个摩洛哥都被时代带动着越走越快的时候,藏在里夫山里的舍夫沙万,也许保留着人们对摩洛哥所有的幻想。

三、摩洛哥的舍夫沙万,被誉为蓝色童话小镇,值得去一去吗?

这个地方属于殖民地的摩洛哥,犹太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这里,他们把这里涂成了蓝色,这里是天堂的颜色。这个小镇就是一个颜色过渡,因为这个小镇的颜色就是蓝色,远远看去就像和天空连在了一起,作为世界四大蓝城之一的舍夫沙万,是摩洛哥之行的必去之地。

从政治角度来说,这个小镇是犹太人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了这里,这里寄托了犹太人的美好愿望,为了躲避希特勒的种族清洗,他们来到了这里,并把小镇都涂成了蓝色,涂上这种蓝色,其实就是为了寻求上帝的保护,有了这个历史背景,眼前的蓝色仿佛就变得温馨很多。

他们当地人认为蓝色代表天堂和天空的颜色,对于当地人来说,这种颜色是充满希望的。就像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红色是代表喜庆吉祥的寓意一样。走在小镇的街头,仿佛就像行走在天堂一般。

如果想来这里拍照的话,每一处都是最佳的拍照景点。穿鲜艳的衣服,拍照的时候找一副全蓝的背景,每一张照片可以说都是大片。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来这里拍婚纱照,不仅拍出来的照片美丽而且更加有异域风情。

这里面还有很多手工品店,舍夫沙万的颜料,可以用来调和后当乳胶漆用,颜色饱和度非常高,装修的时候住在家里是不错的。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当地人不喜欢被拍照,如果有人纠缠你的话,最好捂紧钱包,赶紧走。

四、舍夫沙万小镇的历史?

舍夫沙万,一个精致美丽的山城,位于摩洛哥西北部,因像童话中的世界一般大多数民宅门口、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蓝色,号称世界三大“蓝城”之一(希腊圣托里尼、印度焦特戴尔)。

舍夫沙万,舍夫之意为山顶,沙万之意为眺望。舍夫沙万,海拔高度564米,最初的名字叫做肖恩(Chauen),西班牙语中羊角的意思,这是由于它所处的里夫山远看上去就像山羊的两只角。1471年初建(位于老城麦地那的小堡垒至今仍然存在)。

1494年以前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随着避难的人越聚越多,就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独立王国。可惜好景不长,王国不到百年就不断遭受外族侵略。17世纪被摩洛哥彻底征服,随即纳入了摩洛哥版图。到19世纪,这里居然发展成为穆斯林宗教中心,自此这里经历了一段与世隔绝排除异己自我封闭的阶段。

在西班牙入侵之前,此地规定基督教徒被拒绝进入,违者会被处死。直到1920年西班牙军队的入侵这条规矩才被废除。而这些西班牙人到达舍夫沙万后,非常惊诧地听到当地的犹太人依旧说着截然不同的来自于中世纪的卡斯提尔语言。

1930年代的犹太难民的到来,把门窗都被涂成了蓝色。为何涂上蓝色?说法一是,犹太人用的是一种名叫Tekhelel 的天然染料,传说染料粉刷房屋,房主一家便会受到上帝保佑。于是,小城里的居民纷纷效仿,谁不想受到上帝庇护啊?逐步变成了“蓝城”。还有一说是蓝色可以防蚊,听说这种说法来自世界蓝城之一的印度焦特普尔?

到舍夫沙万主要是在山坡上的蓝色建筑中的小街古巷中穿行与游览最古老的古堡。

古堡,位于古城中心,最早是逃避西班牙人迫害的摩尔人到此而建,建于1471年,整个老城就是围绕它发展起来的。古堡占地面积不大,围墙的四个角各有一个像碉堡一样的塔楼,中心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庭院。塔楼地下有个小小的监狱,还保留着当年审问犯人的手铐脚镣,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