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舌尖上的金寨丨沙河的肉糕

到沙河没吃肉糕,等于没到沙河!沙河古称禅堂,因有一禅堂古寺而得其名,沙河是三省三县交界之地,由于山高地偏天冷,又因山民多外出故自古就有制作小吃俗称“干粮”的习惯因而肉糕就成为思念家乡的食品。西晋文学家张翰因思吴中菰菜、鲈鱼脍而辞官回乡,虽为托词,但也足见家乡 美食 的力量。

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而对于大人小孩都盼的是:过年能吃上最鲜最美的年味——肉糕。肉糕因制作工艺较繁杂、耗时平时一般家庭是没有精力制作的。人们经过一年360天的劳作, 腊月二十三这天。将鲜鱼去刺去皮,猪肉,母鸡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浆,将红薯淀粉、清水、食盐按比例放入盆内与肉浆搅拌,制成圆形或方形,放入蒸笼,猛火蒸,肉糕出笼后切成长方片,码在海碗上快熟时刷上鸡蛋泥,。再把西红柿丁、胡椒粉、葱花、香菇丝、木耳片烧沸出锅,浇在肉糕上面,即可上席。抬眼望去,黄、白、绿、红三色相间,非常好看;尝之,则更是清香滑腻、口齿流芳。回味悠长。可熟食,亦可打包带往外地,乘热吃其味鲜无比,松软而又劲道!

提起肉糕,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楚王嗜鱼成性,但又时常因鱼刺卡喉咙而恼火,常以欺君之罪而把厨师斩之。后来一厨师在剖鱼时意外发现鱼刺很容易和鱼肉分离开来,于是把分离出来的鱼肉和猪肉混合,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块型。楚王食之喜不自胜。便取名为“御糕”,并下令:天子独享,不得传往民间。据说有一勇敢的李姓厨师实在不愿在深宫禁地生活便从宫内举家逃出。流落偏僻之地沙河。为生存不得不泄露肉糕之技。为防皇宫追查改名为肉糕。李师傅不但技艺精湛,为人也恩厚。并将技术教会沙河当地百姓。

沙河肉糕还得到小平同志称赞呢。一九四七年八月刘邓大军挥师东进,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当时刘邓首长的指挥所就在沙河乡楼房村周家老屋。据当地村民周世煌说,他爷爷当时15岁在贫协会里当童子军,经常在村口查路条。这年春节当地乡绅周四爷亲手做了一碗肉糕送给指挥所炊事班。吃饭时刘邓首长得知后坚决不吃,并要求把肉糕送给伤病员。小平同志自已拿钱让炊事班长如数交给当地老乡。在炊事班长一再要求下,邓政很用筷子夹了一点,连声说:味道蛮要得!

我在二十多岁就从南溪调往沙河邮电所做机线员。妻子家住碾湾村。当时电信线路全是钢线。为保证通信电路畅通每年都在所里值班,过年都在岳父母家过。而我最盼望吃的还是过年必吃的肉糕。听岳父讲,上世纪70年代初,城里过年连肉也按人口分配,农村根本没有分配的肉,要靠家养,养的猪也不准私自宰杀,全部要上缴食品站,并称之为缴任务。有一年岳父把猪交了任务。没有肉过年,过年这天只找食品站买了一点冻板油。那时因“割资本主义尾吧”连红薯也在违禁之列。那一年岳父用山上的野葛粉和着剁碎的板油丁加上山姜,野蒜,也蒸出了山里人最爱吃的肉糕。他说虽说日子好了,但最教我怀念的是困难重时期板油做的肉糕了。

二、沙河镇的当地特产

1、菌类。有松树散,长于松树林中,故此而得名。另外有真蘑、粘团子等。春夏季雨后为采摘野生蘑菇最佳时期。采蘑菇是一项神奇的工作,当地居民三五成群,结伴到山中采蘑菇,知道地点的老手能采到又多又大的蘑菇,不熟悉地形的人只能两手空空喽。所以,凡是在沙河镇买到的各类蘑菇纯天然,野生,绿色食品。

2、瓜果类。主要包括咸瓜(香瓜)、李子、樱桃等,其中李子最具特色,酸甜可口,更有“李子树下撑死人”的说法。

3、笨鸡蛋。农民自家养殖,喂食粮食长大的鸡下的蛋,称为笨鸡蛋,蛋黄呈橘黄色,营养价值极高。一般只有在赶集时才买的到。

4、野菜。柳蒿芽,一种蒿类,春季刚发芽时采摘,主要生长于田间地头。用水抄过以后,沾酱食用。刺老牙,山中一种树木的嫩芽,吃法同柳蒿芽。济济菜,可与土豆条一起炖,味道鲜美。婆婆丁(蒲公英),未开花前,洗净直接食用。

5、粘饽饽。冬季用粘大米(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红小豆煮烂加糖为陷,包成圆饼状,在大锅中煎熟,由于是又大又圆的铁锅,中间一个吸油较多,称为“油锅底”。

6、大豆腐。用沙河镇的黄豆和地下水制作出来的大豆腐,豆质嫩滑,外观白净,香气扑鼻,可直接蘸酱、可凉拌、可烹炒、可做汤。每天早晨有卖家推板车沿街叫卖,论块卖,也可用黄豆换,卖家搞怪的叫卖声成为小镇清晨一道特有的风景。

三、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沙河镇的特色特产

沙河豆腐是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沙河镇的汉族传统名菜,该品具有数百年生产历史。由于独特的水质和制作工艺,使沙河豆腐具有皮绵肉嫩、色泽纯净的特点,有 川南名肴之美称。沙河豆腐产于高县沙河镇,具有数百年生产历史。由于独特的水质和制作工艺,使沙河豆腐具有皮绵肉嫩、色泽纯净的特点。可烹制近百种美味菜肴,其豆腐全席久负盛名。

沙河豆腐以其香、脆、嫩、鲜、酥、麻、辣、烫等特色自清代已远近驰名,现已享誉全国。有麻辣豆腐、芙蓉豆腐、纸包豆腐、脑花豆腐、洗沙豆腐、麻婆豆腐、香煎豆腐、白油豆腐、酸菜豆腐、鲢鱼豆腐、珍珠豆腐、箱箱豆腐等200 多个品种,有钟氏豆腐、凤凰酒楼、黄桷树豆腐酒楼、张记麻辣豆腐等数十家传统沙河豆腐烹饪名店,因而沙河镇富有“豆腐之城”之美誉。2011年6月5日,在山东烟台中日韩国际食品博览会上,高县沙河红运黄豆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胡二娃”牌红豆腐荣获金奖。

2011年12月8日-10日,首届高县沙河豆腐美食文化节成功举办,沙河豆腐、沙河板鸭、名小吃、娱乐、日常用品等各行各业的商家齐聚沙河驿,为八方来客呈上了一道美食文化盛宴。活动期间有5万余人参加,盛况空前,国家、省、市等媒体宣传报道70余条,进一步打响了沙河豆腐品牌,加快了沙河豆腐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了沙河镇乡村旅游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河板鸭和沙河特小凤西瓜,也是高县沙河镇的特产。沙河板鸭以其色好、肉香、味美,远销到新加坡、俄罗斯等地。而沙河特小凤西瓜,是 2003 年成功引进浙江特小凤西瓜进行种植并获得成功,在省、市优质西瓜评比中均获金奖。这种西瓜以皮薄、味美、色鲜、大小适宜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全镇规模种植 1000 亩,产值 80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