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中华美食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有关家乡美食的PPT。(惠山油酥、无锡小笼、梅花糕、春卷、开口笑、糖炒栗子、无锡馄饨等)
活动过程:
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一位外国来的小朋友,听说我们无锡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啊,她要带朋友们一起来游玩,特地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
2、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
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帮助幼儿巩固无锡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无锡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肉面筋。(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
5、美食大家尝
师:哇,我们无锡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让幼儿知道江阴有哪些食用的特产和日用的特色制品。
2、品尝江阴特产:马蹄酥,让幼儿体验江阴特产的味美特点,并回忆其他的特色制品。
3、引导幼儿更深地了解江阴,增进热爱江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可吃的特产:如马蹄酥等实物。
2、其他的特色制品。
活动过程:
1、出示江阴特产的实物,提问:
“这是什么?平时见过吗?吃过吗?什么味道?好吃吗?(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回忆平时吃时的美味。)
2、小结:这些东西是我们江阴的特产。
3、请幼儿品尝江阴特产:
“现在,要请我们小朋友来尝一尝江阴的特产,吃完了告诉我是什么味道?在我们的家乡江阴有那么多好吃的特产,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告诉大家?”(幼儿品尝特产,并且讨论)
4、请幼儿说说除了这些,还吃过哪些江阴特产?(幼儿自由讨论,如萝卜干、****糕、花生糖、芝麻片等等)
5、教师小结:这些好吃的东西,是我们江阴的特色,特别是江阴萝卜干闻名各地,很多外地的游客到我们江阴来旅游时都要带一些回家,我们江阴的特产在全国可有名啦!
6、幼儿讨论:江阴除了这些有特色的.食品外,还有哪些日用的特色制品?(如:梳篦等)
7、活动延伸:画特产
“请小朋友把自己吃过的、用过的江阴有名的特产都画下来,我们送去给广告公司,为我们江阴这么有名的特产做做广告,请更多的外地客人来吃、来购买吧!”
活动反思:
具有代表性的江阴特产有马蹄酥、杜酒、刀鱼等,在原来,这些特产闻名全国,但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这些特产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镏在,说起江阴特产,全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而我们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却并不知道。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秀教案《沙上美食》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优秀教案《沙上美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是沙上地域,初步了解沙上美食。
2.感受沙上文化的丰富,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3.对沙上饮食文化产生兴趣,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沙上美食若干。如:红薯、芋头、菱角、芦穄等。
2.《沙上美食》白板课件。
3.幼儿对沙上美食有简单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先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是哪里人?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哪里人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总结:有的小朋友是我们锦丰本地人。有的小朋友是四川人,还有的小朋友是江西人,你们也是张家港的新市民。我们锦丰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沙上"人。那你们知道"沙上"是指哪里吗?
2.介绍"沙上"名字的由来。看图,教师介绍。看,这里曾是一大片水域,因为江水的冲打,慢慢堆积起了沙滩,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围出一块块土地。种上家乡特产,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锦丰。沙上地区除了锦丰还有我们周边的几个乡镇如:三兴、合兴、南丰等。
(二)以参观的形式,初步了解沙上美食有哪些?
1.教师:沙上地区好风光,好吃的东西真不少!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观我们沙上的美食,好吗?我们去看看都有哪些美食,一边看,一边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两位教师分别带两组的小朋友去参观,边看可以边作介绍。
(三)分类欣赏"家乡美食"的白板引导幼儿知道一些沙上美食。
1.教师:谁来说一说,你刚刚看到了哪些美食?这类美食还有哪些品种?
2.教师小结:这么多的食物,你家有没有?(亲一个本地幼儿回答,再请一个外地幼儿回答)。原来这些食物是我们张家港沙上地区所特有的食物。
(四)品尝食物,学做礼盒。
1.教师:沙上地区好风光,好吃的东西真不少。我们沙上的'美食远近闻名,很多外地的朋友都慕名前来品尝这些美味佳肴呢!小朋友,你们想尝一尝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美食。下面请你们轻轻的下去尝尝把!吃的时候,要先想想你吃的食物叫什么名字,看看他是什么样的?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
2.幼儿品尝后集体讨论:你吃了什么食物?是什么味道?
3.教师总结:沙上地区好风光,好吃的东西真不少,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些美味的食物吧!
(沙上地区好风光,好吃的东西真不少,刀鱼、鲥鱼和河豚,长江三鲜味道鲜;芋艿香,番薯甜,茭白、秧草做菜棒;馓子、脆饼、炒米糖,吃在嘴里脆又香;沙上没死人人爱!)
4.做礼盒
(1)教师:今天的客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喜欢我们这里的美食,我们给他们准备一个礼物盒送给他们,好吗?
(2)要求: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食装进礼盒,你送的是什么请你给你的礼物盒自上贴上相应的图片。去送给客人老师的时候,请你要介绍你的礼盒里装的是什么?它的味道如何?
5.幼儿装礼盒、送礼盒
活动延伸:
教师:(播放音乐集合)除了我们刚才知道的一些美食呀,我们沙上还有许多美食呢!回了家以后请你和你的家人说一说、尝一尝,回园后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品尝的方法,感知食品的不同味道,知道味道是通过舌头尝出来的,发展幼儿感知力。
2、能用语言说出酸、甜、苦、辣、咸等味道,并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我喜欢**的**”来表达自己的味觉喜好。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大胆说出对美食的理解,感受舌尖上的美食。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难点:
感知食品的不同味道
知道味道是通过舌头尝出来的。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
白开水、盐水、胡椒水、白糖水、白醋水、山楂、桔子、冰糖、苦瓜、咖啡、大蒜、洋葱、辣椒、大葱、酱油、纸杯、蛋糕盘子若干等
3、酸、甜、苦、辣、咸、无味的表情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初步感知各种味道,尝试品尝各种食品。
1、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味道王国”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
2、幼儿自由品尝食品味道
师:瞧,这就是“味道王国”,“味道王国”里有好多食品呢,这里的每一种食品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小朋友想不想尝一尝他们的味道呢?不过在尝味道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品尝时,你要仔细记住,自己品尝了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等会儿告诉大家。现在,小朋友可以自由的去品尝这些食品了。
(注:在品尝的过程中,小朋友要小口小口品尝,慢慢体会,要把每种食品的味道记在心里)
3、 组织幼儿说说品尝的感受,鼓励幼儿大胆说。
(1)刚才小朋友品尝了那么多的食品,谁来说说你尝了什么?它们的味道一样吗?各是什么味道?请举手示意,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是否和你的感觉一样。
(2) 当小朋友尝到酸味时,你的表情是怎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示,教师出示表情图与之匹配。尝到苦味、辣味、甜味时表情又会事什么样子的?教师说味道,幼儿一一展示与表情图匹配。
(二)通过讨论,操作实验,让幼儿自己感知说出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
1、师:小朋友,咱们刚才品尝了那么多的.味道,这些味道是用什么品尝出来的?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互相讨论一下,说一说,也可以再去品尝一下,感受感受。然后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品尝出味道的?
(可以引导幼儿选用正确的方法来感知味道,如:先试着把棒棒糖先用嘴唇碰一碰,牙齿挨一挨,在用舌头舔一舔。)
2、简单了解舌头的相关知
师:小朋友真聪明,通过操作实验,知道味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却能用舌头品尝出来。舌头是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为什么能尝出味道呢?(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看大屏幕,观察舌头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可以让幼儿伸出舌头互相观察)
(三)拓展幼儿经验,看课件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味道也是酸的、甜的、辣的、咸的。我们边看边说。请看第一副图片,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吗?是什么?尝过它们的味道吗?它们都是什么味道呢?一一展示图片拓展幼儿生活经验。
小结:除了今天咱们看到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它们的味道也各不相同,在这里老师就不一一介绍了,留作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和他们的味道相同,详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四)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动手操作,调制不同的味道,如:
又酸又甜,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味觉喜好,如:我喜欢**的**
师:小朋友,“味道王国”里还有更多的味道等着你们去探索发现,今天老师像请你们去饮料加工车间当一回“小小调味师”,自己制作各种不同味道的饮料。看谁调的饮料味道多,味道美,与众不同。
(注意:选择不同的材料放入杯子里,在加上少量水搅拌一下,因为材料不同,味道肯定也不同,调出的饮料味道就不同,小朋友可以先用舌头尝一下再进行调制。调制时尽量小心点不要将水和原料撒到桌子上)
提问:谁愿意让大家来分享一下他精心调制的饮料呢?现在请大家互相品尝一下对方的饮料,并记住他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也可以请客人老师品尝,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技艺。
2、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味觉喜好
品尝过后,感觉符合自己的口味吗?我想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味道,请小朋友试着用完整的话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味道和食品。
(五)提醒幼儿合理搭配、调配各种味道,倡导科学健康饮食
(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分辨糖、醋
小朋友,老师刚接到小白兔的求助电话,电话里说它要为爸爸妈妈做好吃的糖醋白菜,可是它不知道调料盒里哪个装的是糖?哪个瓶子里装的是醋?想请小朋友帮忙分辨一下,小朋友愿意帮忙吗?好,和“味道王国”说再见,咱们随着好听的音乐去小兔家看看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我首先引导幼儿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自主建构自己的新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其次,让每个幼儿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得科学的结论味道是通过舌头尝出来的,此次活动我选择了棒棒糖、苦丁茶等易操作的材料供大家操作教师适当时加以引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调试出各种不同的味道。之后拓展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味觉喜好和科学健康的饮食搭配及相关保护味蕾的方法。设计环环相扣,注重有效提问。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科学的结论。此活动中教师才真正是幼儿的引导者。整个活动轻松愉快。
求幼儿园中班《好吃的食物》主题下的优秀教案
好吃的食物教案
大班主题系列活动:好吃的食物
[主题产生及目标]
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养成一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比如我们班有的孩子挑食、偏食(不喝牛奶、豆浆、不吃肉、不吃青菜)还有的孩子用手抓菜、抓饭、乱洒饭等现象,这些不良的习惯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所以我们选择了《好吃的食物》这个主题。目的就是通过这个主题帮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培养幼儿均衡饮食和良好的进餐习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主题的开展]
主要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分支”进行。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食物”为中心,首先让孩子做小厨师加工制作各种好吃的食物,逐渐带领幼儿走进丰富多采的食物世界进行观察、认知;其次,通过让幼儿到“娃娃餐厅”里做客,让孩子在待客、做客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进餐习惯和饮食习惯。
[环境创设]
主要根据食物的分类创设了:自选水果树、蔬菜加工厂、小小食品店、蛋奶肉拼盘、娃娃餐厅等几大区域。各个区域内有各种食物和若干可操作材料:各种图片图书,自制的树,画有水果图样的空白纸,各种厨房用具碗、盘、面板、刀、模具等,生活用品玩具若干,这些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能亲自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有一种亲切感,真实感。
[主题开展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1、充分运用食物,使幼儿全身心投入。
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大量的食物,让孩子亲自闻、尝各种水果,蛋、奶、肉,或者品尝用简单烹调方法做的菜,他们个个心花怒放,真切体会到食物的好吃,在吃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再如,小小食品店中,我们一开始投放橡皮泥,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团、捏、搓出饼干、面条,但是我们感觉食品店,就应该让幼儿真的来做食品,我们又投放了和好的面团,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他们个个撸胳膊,攥袖子赶快洗手,争着做各种面点,那高兴劲就甭提了。有的还捏出小水饺、小馄炖等等。最后我们把小朋友做的小食品拿到伙房做熟,让孩子们品尝,他们吃着自己做的美味,脸上个个洋溢者着成就感。
2、利用幼儿感兴趣的食物,进行计算内容。
兴趣是幼儿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活动中的水果、蔬菜幼儿很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味道好、能品尝,孩子很感兴趣。我们充分利用这些食物进行数学活动,如:点数、大小排序、分类等活动,平时枯燥难懂得数学活动有了这些蔬菜、水果的加入,变的生动有趣了,苹果和葡萄比大小,我帮蔬菜找朋友、水果娃娃、蔬菜宝宝去旅行等等,孩子们和这些水果、蔬菜做了朋友,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探索、乐于发现。
3、通过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进餐纪录,培养均衡的饮食习惯。
我们设计了“幼儿进餐记录单”让他主动参与记录,用来简单评价自己一日进餐情况。记录单上画有各种食物的图样,(水果、蔬菜、肉、蛋、面食等)每天早饭、午饭、点心后让幼儿将吃过的食物在记录单上找出来,并且涂上颜色,下午离园前,我们一起来看着记录单回忆一下今天都吃了什么,自己认为那一种食物最好吃,那一种吃的多,哪一种吃的少。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并且及时鼓励表扬进餐有进步的,不挑食不偏食的孩子,这样逐步培养了幼儿均衡的饮食习惯。
4、拓展知识,让幼儿初步的掌握食物的分类。
小班幼儿对分类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班孩子已经认识了各类食物的特征,通过进餐记录对各类食物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在主题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设计了“开超市”这个游戏,让幼儿来巩固食物的几大类别,形成类概念。进行这个活动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生活,有能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乐于参加搬运、购买,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食物的几大类别。
[活动反思]
以上这四点是我认为活动中有特点的地方,下面我再说一下活动的反思:
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幼儿掌握了各种食物,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并体会到制作食物、与人分享的乐趣,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进餐习惯,及良好的饮食观念。现在抓饭、抓菜的现象没有了,个个能将饭吃净,不倒饭、不浪费。孩子们不但自己不挑食,而且还会告诉别人:“这种水果蔬菜有营养,都要吃掉;什么都吃才能长的高,不生病等等。”
看到孩子们进步的同时我们感觉到不足之处:
1、活动中有一些地方没有大胆的放手,今后应该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充分地体验、操作。
比如:食品店里的面团,当时害怕孩子弄不好,直接老师和好的,我们意识到,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和面,以便让他观察到面与水的混合过程,亲手和出面团,这样他们会更加投入的制作食物。
2、主题进行过程中,对水果、蔬菜、肉食、面食这几个方面了解掌握的较多,对蛋奶类涉及的稍少一点,主题应该延长时间在蛋、奶方面再进行一些操做、体验会更全面一些。
3、主题进行前,我们应该对幼儿进行身高、体重方面的测量,主题进行后定期测量、记录前后对比有一定的说服力,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一些在饮食方面进步大的孩子身高、体重我们看到、感觉到,但没有留下记录有些遗憾。我想今后在活动室的墙上里应做一个富有儿童情趣的刻度尺,画一个表格,定期记录每一个孩子的身高,以此,激发孩子自己乐意去测量、比较自己的身高,从而能纠正一些不正确的饮食观念。
以上是我对《好吃的食物》这个活动的一些看法,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好 吃 的 食 物
一、主题的产生原因及理由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初次离开家庭,参加集体活动,常有幼儿在入园前闹情绪,所以,家长常用食品来安抚他们的情绪。有一天,刘瀚泽带着一种上海的特产“粽子糖来园,小朋友见到了,纷纷议论起来:你的糖哪儿买的?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见过?我吃过上海的五香豆,我吃过肯德基……从孩子的话题中,我们注意到了孩子的兴趣点,那就是食物。
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我们成长的原动力。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食物的选择往往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发展。食物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们比较熟悉,资料也容易收集,而且我们班偏食的幼儿很多,借此主题的开展,使幼儿明白各种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孩子不偏食及珍惜食物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预知的教育目标
1、充分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认识常见的食物,培养孩子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教育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了解食物与人们的关系,知道珍惜食物。
三、预知的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食物的名称,感受食物的丰富多样。
2、知道常见食物的种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3、学习购买食物的基本程序,体验购物的乐趣。
4、锻炼幼儿肌肉的抓握能力,享受涂画的乐趣。
四、主题准备
展示台 活动区材料 家长工作 亲子活动 1、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食物的图片、图书资料
2、幼儿的作品
一、益智区
1、大胃王食物图卡。
2、食物配对、分类游戏。
二、美工区
1、提供橡皮泥,供幼儿搓圆、做年糕。
2、提供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卡片 。
三、语言区
1、有关各类食物的图片、图书。
2、有关贩卖食物场所的照片。
3、有关饮食习惯的图书。
四、展示区
1、张贴儿歌挂图、食物海报。
2、收集好看的食物图片或是与食物有关的画。
3、张贴或展示幼儿作品。 1、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食物的图片、图书资料。
2、利用假日带幼儿一同到菜市场、超市购物。
3、鼓励孩子喜欢吃各种食物,不偏食、不挑食。
与幼儿合作,利用废旧物品做食物。
五、主题网络图
细嚼慢咽 定时定量 不偏不挑
食物的联想 好吃的食物 饮食习惯 购买食物的场所 常吃的食物 餐前 餐后 餐中 早餐 晚餐 午餐
六、活动实例
活动一 常吃的食物
设计思路:
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而且孩子们对食物非常感兴趣。但是很多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特别是对蔬菜、肉类、面食类食物偏食严重,为了让幼儿初步认识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纠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设计了下面几个活动。
活动过程:
1、 一定要喝牛奶
今天有一个小朋友过生日,一大早她的妈妈就提来了许多东西,有蛋糕、乐利枕牛奶、山楂片。孩子们一看见,就叽叽喳喳谈论起来。晨谈结束,他们仍然意犹未尽,就开始下面的活动。
瑾:老师,袋装那个是牛奶吗?
玥:是,我妈妈说叫乐利枕牛奶。
睿:我们家也有。
淳:我也吃过,妈妈买的。
师: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溪:可以长高。
宇:可以长胖。
奇:不会生病。
筱:我妈妈说,可以补钙。
然:要长高,需要补钙。
师:牛奶对我们有那么多好处,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坚持喝牛奶。
……
活动评析:
在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简单地进行议论。在议论中,幼儿知道了牛奶对人体的好处。
2、吃早餐
今天的早餐,孩子们吃得非常香,吃好早餐,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为鼓励孩子们每天都吃好早餐,我们和孩子进行了下面的讨论。
师:今天早餐,你们吃了什么呀?
颖:吃了八宝粥、鸡蛋。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你们早餐还吃过些什么?
然:我吃过米线、卷粉。
宇:我吃过饺子、包子。
帆:我吃过面条。
玥:我吃过豆浆、油条。
洲:我吃过面包、牛奶
师: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筱:我最喜欢吃蛋糕。
泽:我最喜欢喝牛奶。
洲:我最喜欢吃面包。
渠:我最喜欢吃稀饭。
师:如果不吃早餐,会怎么样?
毅:会饿。
璟:会没力气,走不动路。
溪:外公说,不吃早餐会生病。
活动评析:
通过孩子与教师的讨论,使孩子明白了早餐的重要性,使孩子自觉地接受它。
3、祝你新年快乐
教师运用纸和笔讲故事《祝你新年快乐》,边讲边在纸上画画。当讲到波波听到敲门的声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猫咪、小兔子、小黑熊和小红鸟也画了一张图送给波波。请小朋友猜猜看,他们画了什么送给波波?
洲:画了萝卜送给波波。
瑾:画了火腿肠送给波波。
颖:送了巧克力。
敏:送给波波棒棒糖。
溪:画了漂亮的画送给波波。
铭:送山楂片给波波了。
……
师:新年快到了,我们今天也在图画纸上,画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喜欢吃的东西,祝他们新年快乐!
作品完成后,幼儿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画了……,想送给……,祝他新年快乐!”
在活动中,老师请小朋友猜小动物们画了什么送给波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敢大胆想象,并在集体面前表达出来。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画新年礼物,培养了孩子们的美好情感。
活动二 饮食习惯
设计思路:
小班的孩子尤其贪吃,说到吃的,他们总是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只有泽泽小朋友,说到吃东西后要刷牙。看到班上大多幼儿有蛀牙,使老师想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多重要。
活动过程:
1、大战蛀牙虫
大多幼儿都有看牙医的经验,基本能进行简单的描述。说到如何保持牙齿的健康,他们各自发表了意见。
溪: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泽:晚上睡觉前不能吃糖。
淇:吃完饭后要用水漱口。
经过小朋友热烈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学会了这首《大战蛀牙虫》的歌曲。
活动评析: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能自由地做出相应的动作。
2、我是健康宝宝
这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知道对身体健康有益和有害的食物。由于事先请家长给孩子讲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活动的讨论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说说你喜欢吃的食物?
颖:我喜欢吃肯德基,星期天妈妈会带我去。
帆:我喜欢吃鱼,妈妈说吃鱼会长聪明。
毅:我喜欢吃肉。
洲:我喜欢吃蛋糕、饼干。
小朋友们说出了一大堆爱吃的东西。老师根据食物进行了分类。
讨论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和无益?
铭:妈妈说多吃蔬菜身体才好。
泽:要少吃糖。
禧:多吃水果。
淳:妈妈说多喝牛奶能补钙。
筱:多吃米饭。
通过讨论,小朋友知道了,蔬菜水果有益健康要多吃,多喝牛奶能补钙。
活动评析:
讨论结束后,孩子们懂得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还知道了吃饭不能挑食,对身体无益的要少吃。
3、两个娃娃
奇:吃饭要坐正,碗要摆好。
琪:阿花是对的,粥不能乱洒,胖胖是不对的。
伊:饭要吃干净,不剩饭。
超:吃饭要一只手扶碗,另一只手拿勺子。
经过讨论,小朋友们知道要向阿花学,吃饭要坐好,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不乱洒,吃饭要吃干净,不向胖胖学。
活动评析:
通过情景表演,幼儿更直接地了解了一些用餐礼仪。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三 购买食物的场所
设计思路:
通过让幼儿参观菜市场、超市等购物场所,了解人们的一项基本活动——购物,从而也让幼儿认识更多地食品。由于种种原因,不易直接带幼儿去超市、菜市场参观,所以把此项任务交给家长,请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去参与这些活动,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讨论:你去到菜市场和超市看到了什么?
泽:看到了青菜、白菜、玉米。
毅:看到了大块大块的肉。
奇:菜市场很乱、很脏。
然:超市里卖菜还卖玩具。
邦:超市里可以买到糖和饮料。
通过讲述,孩子们基本知道了菜市场和超市都卖着食品,但环境不一样。
讨论:人们在超市、菜市场怎么买东西?
宇:用钱买。
洲:超市里的东西多。
奇:超市有收银台。
铭:菜市场没有收银台。
活动评析:
通过经验的讲述,孩子们对食物有了一个更全面、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让孩子对购物这项社会活动有了初步的体验。
活动四 食物的联想
设计思路:
孩子对食物从味道、颜色、形状上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加深孩子对食物的了解,鼓励幼儿大胆设计,自己尝试制作各种食品,让幼儿体验制作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1、食物着色
小班幼儿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美术方面,幼儿对各种颜色的认识增多了,表现力也增强了。通过此活动让幼儿自己表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各色油画棒和若干画纸,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油画棒,画出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给食物着色。
幼儿能大胆设想,画出自己喜欢的食物,虽然有的看上去仅是一些简单的涂鸦,但从孩子脸上的表情来看,是那么地认真,那么地投入。
画刚完成,孩子们就拿着画来跟老师讲了,他画的是什么食物?什么味?怎么吃?
活动评析: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自己对食物的认识,自由发挥,无拘无束。
2、黄瓜真好吃
我们的活动室里挂有黄瓜藤样的吊饰,现在成为里孩子们交谈的话题。
溪:我吃过黄瓜了。
昊:黄瓜可以生吃。
宇:黄瓜可以做菜吃。
琪:我见妈妈用黄瓜贴在脸上。
睿:口渴时可以吃黄瓜。
师:黄瓜的主要用途是吃,因为黄瓜里有各种各样的营养,有丰富的维生素,能解渴,多吃对身体有好处。
七、活动花絮
奥特曼吃什么
奥特曼这个动画形象,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认识。
今天在讲到我们应该吃什么有益食品的时候,我听到了杂乱声。我走过去,一问,才知道他们几个在谈论“奥特曼”吃什么的问题。其中洲洲说,奥特曼最厉害,不用吃东西的。泽泽不同意说,不吃东西会饿死的。豪豪说,奥特曼当人的时候需要吃东西,不当人的时候不需吃东西。洲洲问我:“奥特曼到底吃什么?”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全集中过来了。我一下子懵了,灵机一动,赶快问他们,奥特曼是机器人还是象我们一样的人。小朋友都说是机器人,我说:“机器人需要的是能量。”
汤圆节
今天是玉溪人传统的节日——过冬,家家吃汤圆,全家团团圆圆。一大早入园,小朋友就告诉我,今天是汤圆节,要吃汤圆。这时,奇奇说,我妈妈告诉我,汤圆吃多了,会肚子疼。溪溪又说,汤圆是用一种面粉做的。
我和他们交谈了起来,我告诉他们汤圆是用一种粘性很强的面粉做的,而这种面粉是用糯米碾细后形成的。用面粉和上水,就会象“橡皮泥”一样,软软的,用手团成圆,就是汤圆了。这种面粉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不能吃多了。
八、方案活动小结
通过教师的观察,与幼儿的交谈,家长的反馈,发现孩子们对食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认识了很多常见的食物,了解了他们的营养价值,懂得了各种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了要珍惜食物,养成了一些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丰富了有关购买食物的经验。
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主题的产生,资料的收集,都是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通过家长的配合,让孩子直接参与购物,丰富了感性经验。为孩子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充分想象的机会,孩子们能大胆表现,无拘无束地开展各种探索活动。
开展“好吃的食物”这一方案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达到了预知的教育目标,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