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上千名导游被暂停接团,云南地区的旅游业存在哪些乱象?
低价游就是云南旅游市场最大的乱象,低价游衍生出来的强制消费,也是乱象之一媒体报道,这段时间,云南开启了最大规模的旅游市场整顿活动,仅仅在昆明就有上千名导游被直接暂停接团,要求其接受培训。其实云南的旅游乱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低价游就是云南最大的问题。很多小型旅行社靠着低价游来拉客,拉到客人之后,又开始强制消费,很多旅行社低价游不赚钱,甚至亏钱,完全依靠着游客消费来拿提成。
在这个背景之下,如果游客没有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消费,导游的提成就拿不到了,这也是为什么云南频发强制消费的事件了。而且这些事件,基本和老年团有关,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想要去旅游看一看,所以往往会选择这种低价团,导游看到都是老年人比较好骗,所以会带他们去商场诱导,甚至强制其消费。
而老年人在景区,人生地不熟,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去投诉,往往就会吃个哑巴亏。其实有专业人士需要指出,很多低价游从价格上就能看出来,根本不可靠,如果不是有消费提成,导游根本赚不到钱,所以这种旅游团注定体验比较差。
参考资料:
昆明市全面落实涉旅企业及从业人员监管。未按规定参加2018年、2019年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的1362名导游人员,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数字旅游管理平台”限制其提供导游服务,进行行政处罚。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划拨专项资金免费举办培训班,对昆明市范围内的老导游、异地转入导游和新导游,开展综合素质提升培训。2020年,昆明市共核发电子导游证10517份,办理换发电子导游证5100余件。
二、我国旅游业乱象频发,是什么导致了旅游业的乱象?
目前的旅游行业已经比前几年刚刚开发旅游的时候好很多了,一方面现在游客的素质提升了,另外当地的监管力度也比以前要大了。
关键的原因是,现在哪里有强迫购物的,有强迫买票消费的,都会被游客用移动手机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上,利用舆论来整顿当地的旅游业。
详细分析旅游行业的乱象,无非有这样几点:
1、旅游业暴利
山区的人民一辈子可能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民币,从发达的地区来到山区看山山水水的人,花钱大手大脚的,给当地的人带来了收入,也给他们带来了商机,当地更多的人考取导游证,并且开设餐馆等等。
更大的商家开始卖当地的特产和饰品,就比如云南的银器,水分就很大,不懂的游客可能花了大价钱买到的也不是正宗的银器。
所以,这样大的暴利,就会出现商家和导游勾结在一起,以低价把游客先骗来,然后再进行消费给导游提成,导游有这么多钱可以赚当然硬着头皮也会把游客们拉去消费啊。
2、监管力度不足
旅游行业也是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生活水平好了之后开始迅猛发展,中国人真的非常喜欢出去逛,再累也愿意出去旅游。
旅游行业涉及面太广,当地的景点、店铺、导游、大巴行业等等,这些都需要监管的话,当地旅游局肯定是力不从心。
再加上当地旅游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毕竟旅游发展的好也是带动当地的经济,他们更喜欢有更多的游客来到当地消费呢。
所以,监管时也没有完全下狠招,也致使当地的一些民众顶风作案,反正不会被处罚,或者罚几百赚几千,他们乐意着呢。
三、我国都有哪些“旅游乱象”的存在?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以往人们大都只去过自己生活地区的周边,而生活条件变好了以后,旅游业快速发展,外出旅游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但随着旅游的人群增长,旅游业中也开始出现一些“旅游乱象”。
很多游客在出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低的素质。有的游客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损坏植被树木;有的游客为了留念,在名胜古迹上面乱写乱画、刻字损毁古迹;有的游客不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购票等需要排队的时候随意加塞、插队等等。人们在欣赏美景享受旅行的时候,总会遇到不同程度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不仅仅是游客引发一些“旅游乱象”,一些旅行团也渐渐开始出现很多不合理甚至侵权的行为。部分导游为了牟取私利,暗地里和景区或者餐馆的人员勾结,旅游的过程中,带领游客去一些指定的地点购物、用餐,而导游就会从中赚取一定的人头费,这往往使得游客们本该游玩的时间,全被用到了购物消费的商店中,有的旅游团甚至强行让游客购买商品,不买就不让走。
还有很多景区里的商店胡乱标价,商品标价是正常价格的好几倍。而游客们没有别的选择时,也不得不买账。这都使得很多人面对景区里的商品只敢看不敢买,胡乱标价让游客对景区里的商店失去信任,也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拒绝在景区里购物。要治理这些“旅游乱象”,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任何时候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和便利随意损害他人的权益,以及破坏古迹和环境,这样才能使得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四、云南大理手鼓销售员骂游客“穷鬼”,旅游业存在哪些乱象?
云南大理手鼓销售员骂游客“穷鬼”,旅游业存在很多的乱象,比如说,一个票上面本来写的是旅游,但是会有很小的字,上面写的是购物这样的话,我们买到的票价就是购物的票价,其实这样的购物团在云南是有很多的。并且还有隐藏式购物,比如说去云南的话,会有一些以购物类的消费,更多的话是旅游团里面有一些要花钱的项目,这样的话,其实我们的票价和时间都浪费了,对于这样的旅游公司,其实还有很多,并且在消费之中会包含一些额外的消费,如果说你不去的话不在导游那报名,导游是不允许你去其他地方报名的。
大多数旅游团都会有自己的套路,并不是说真正的消费,是会有一些固定的消费项目,如果说你不去消费的话就会强制你去消费,但是对于这样的情况来说,我们消费者可能并不会在意,因为出去玩的话,用很少的钱去坐车或者是玩之类的可能花的也不是很多。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并不是觉得这样,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是想出去好好的玩的,那么,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消费并不合适自己就会去投诉,但是对于我们投诉的话,大多数都是投诉五门的,很多的游客或者是工作人员会在当地说,不能让自己去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玩。
对于一些旅游业的乱象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五台山那个地方,如果说你要去上香的话,肯定是要去买的,那么如果说是导游推荐,你去买的这样的话就会给导游钱,对于另外的一些地方,比如说你去玩购物的话,买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的提成的话,也是会给到导游的,其实这些乱象在每个地方都很常见,只不过是有没有整治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地方旅游业确实是一个发展经济的好手段,就不会去想那么多也不会去整治。
五、昆明:导游要挟称“白领需至少消费8000元”,旅游业还有哪些乱象?
旅游业存在变相吃顾客回扣等乱象。
总体来说,旅游业有很多问题是因为旅客们会相当依赖旅游业从业者。旅客们来到一个陌生地方想要游玩尽兴满意而归,很大程度需要一个好导游或好向导。也因此旅游行业滋生出很多猫腻。具体来说,旅游业主要有三个乱象:首先向导带旅客去专卖店克扣旅客,其次是实际行程和宣传不符,最后是景区本身问题。以下详细讲解:
第一、旅游业存在向导带旅客去专卖店克扣旅客:很多向导和旅行目的地饭店,商店,旅馆有所谓“业务往来”,向导会给这些商家拉顾客,旅客消费之后,商家就会给向导吃回扣。一般情况下,旅客不会跟向导起冲突,因为旅客也是本着一份好心情和留下美好回忆来旅行。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也就本着体验当地特色这种心态掏腰包了。殊不知,这些商店商品价格要远高于市场价。在这种情况下,旅客也就不明不白受了经济损失了。所以旅游公司要对向导仔细考核来杜绝这些问题。
第二、旅游业存在实际行程和宣传不符这一问题:这也是旅游业一个常见陷阱,虽然如同宣传那样到达了同一个地区,但是在具体景点却发生了改动。一般是把昂贵景点换成了便宜景点,旅游公司也以此作为一个漏洞去钻营更多钱,尤其是游客很多时,这样获利更多,所以旅游公司就出现了这种乱象。
第三、旅游业还存在景区本身乱象问题:比如黑心餐馆卖炒虾仁是论个卖,不是一盘是几十块钱,而是一个是几十块钱。这种情况在网络上,在各个景区也屡见不鲜。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跟景区商家硬碰硬,可以打电话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