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如何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旅游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提升高端旅游消费水平,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积极探索消费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意见》表示要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提高免税购物限额。支持海南开通跨国邮轮旅游航线,支持三亚等邮轮港口开展公海游航线试点,加快三亚向邮轮母港方向发展。放宽游艇旅游管制。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稳步开放海岛游。支持在海南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省级体育中心,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探索从空间规划、土地供给、资源利用等方面支持旅游项目建设。

目前,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海南的经济支柱,且发展空间巨大。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67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811.99亿元,同比增长20.8%。下面来了解一下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将2018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设定为:全年力争接待游客人数7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其中入境游客人数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12%。2020年预期目标为: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旅游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有较大提高,旅游产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在旅游综合管理、旅游投融资、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创新为全国提供实践经验,全面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初步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中国邮轮特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真正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1亿人次,年均增长14%,入境游客数量翻一番达到200万人次,年均增长21.3%;实现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年均增长17%。

二、首届消博会迎来集中签约,举办这种博览会的目的何在?

据媒体报道,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5月9日进入第3天,开幕两天以来,消博会组委会已组织超过15场重点现场签约仪式,同时还有众多企业在展台举行了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消博会的集中签约对于建设海南自贸港,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也有部分网民认为与国际进行合作交流,不应单单只靠政府的推动,也需要有民间的自发行为。那么举行这类博览会的目的何在呢?以下笔者将讲讲自己的看法。

一、政治上:与我国当前的新发展格局不谋而合

在第14个5年规划中,已经指出我国当前的新发展格局即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势必要坚定不移地走多边主义道路,坚持加大改革开放,与各国进行深入交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此次博览会设立于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该博览会的目的,即是在于加大与国外之间的交流,而这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格局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二、经济上:符合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

海南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的自贸港,将打造海南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而此次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设立于海南海口便是符合了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海南省临近于东南亚,且临近于马六甲海峡,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作为我国的南大门,建设好海南自贸港将有利于与大湾区进行产生共振效应,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再注入一剂强心剂,而据悉当前所签署的众多签约仪式将向海南注入数十亿元的投资,必将为海南发展进行助力。

三、文化上:促进消费文化,扩大内需

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具有极大的消费市场,而现今在后疫情时代,整体的世界经济处于冰冻期,因此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则需要促进消费文化的盛行,扩大我国的内需,而以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为代表的众多展会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消费文化,扩大内需,以新的战略基点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开启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相信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定向高质量来继续发展。

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利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制度设计、分步骤分阶段安排和组织实施四大部分。

其中对于旅游业、免税商品等方面有大力度支持。总体方案中指出,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调高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增加品种;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

公开资料显示,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是海南旅游的“金字招牌”。海口海关透露,自该政策实施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7200.1万件,销售金额550.7亿元,购物人数1609.7万人次。今年疫情对海南离岛免税业务造成短暂影响,但主要业务指标快速恢复。海南省多部门今年3月曾透露,海南省正在争取国家支持在自贸港框架下进一步开放政策,包括引进世界著名免税销售集团在海南开设免税店,布局大型精品旗舰店,引入高端消费品牌,简化免税购物手续,扩大免税品网络销售规模等举措。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免集团一直在海南打造免税店项目,配合发展旅游产业。中免集团多年前就布局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免税店。

中免集团方面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长期规划是将自身发展融入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建设之中,以免税店为载体,发挥自身在品牌资源、资金、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支持离岛免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国旅游集团在4月向媒体透露,其将配合海南省政府增设三亚市内及三亚凤凰机场两家离岛免税店。

“此次进一步将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调高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增加品种,非常有利于海南进一步发展免税业务,海南本身就以旅游产业为主,但这几年海岛旅游竞争激烈,如果可以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特色,则有利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免税政策的支持就是一大亮点。”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

除了免税业务,总体方案中还指出,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业界认为,这对于海南整体旅游业发展非常利好,有助于吸引投资,进一步开发国际旅游岛的主题旅游项目。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海南也很适合发展邮轮旅游产业,此番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也是未来海南除了常规的当地度假旅游之外的一大新产品线。而且邮轮的客源比较国际化,也有助于与免税商品业务联动发展,利好海南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赵焕焱认为。

2019年,海南旅游文体产业不断发展,中免集团、中国旅游集团、凯撒旅游集团等8家企业在海南注册落户总部、文旅总部或区域总部。海南首家中韩合资旅行社三亚丽德国际旅行社落户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