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沧州特产有哪些?
1、泊头鸭梨:
泊头鸭梨是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的特产。泊头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有“中国鸭梨看河北,河北鸭梨看泊头”的说法。泊头鸭梨果形俊秀,皮簿肉细,脆嫩多汁,香甜爽口。过去泊头鸭梨的主要集散地在天津口岸。故对外出口称“天津鸭梨”。
2、十里香酒:
十里香酒是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的特产。生产过程中以中高温大曲配合泥窖发酵。用此工艺酿造出来的十里香酒,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绵长尾净,丰满协调。饮前香气优雅怡人,饮中畅快甘润,饮后余香不绝,成为柔香白酒的典范。
3、白棒子甜瓜:
甜瓜为沧州孟村县特产,主产区为孟村县中涨沙和西涨沙村。因只有中涨沙和西涨沙两村独特的土壤条件才能生产出如此甘美的瓜品,故而在孟村县未能大面积推广种植,但愈发显示此瓜的珍贵。
4、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是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的特产。献县的金丝小枣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闻名全国。献县被金丝小枣已成为献县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可为中西式糕点的馅料及其他食品的添加料。
5、丁氏香肠:
沧县崔尔庄村的丁氏香肠起源于清雍正年间,是丁氏独家祖传绝艺,相传系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沧州品尝而得名。丁氏香肠用羊肠制成肠衣,原料主要为瘦猪肉,再按比例加入肉寇、草寇、子寇等十多种佐料。
二、献县的特产:片粉
在北方,很多农村过事儿,红白案子上最不可少的就是那一大碗炖菜,我们俗称大锅菜。
菜里面有肉片,丸子,粉条,豆腐,豆腐泡,干蘑菇,时令蔬菜等等等等,可是如果是在献县,那么里面还有一样必不可少,那就是——片粉。
片粉在河间,泊镇,肃宁的一些地方也有,但相比而言,献县的普及面要更广泛,十里八乡,红事白事,大碗菜里它的地位无可替代。
劈啪作响的火焰在灶下熊熊燃烧,锃光瓦亮的小铁锹在热气腾腾的锅里缓缓地搅动,荤菜的香味飘荡在院子里,这个时候片粉切好的菱形块才倒进锅里,肉汤煨一会儿,进了味,由原来的半透明的黄色变得透亮,就可以出锅了!
有了片粉的加入,菜也就不再那么油腻。而它也因为汁汤的滋润,有了荤菜特有的香味儿,入口爽滑无比,人们都格外爱吃。
除了红白喜事用它,年三十中午的那碗炖菜它也是必有之物,从前日子再怎么艰难,过年家家户户也要买上几包。少了它,就觉得年味都寡淡。
在馆子里吃饭,献县也有一道特色菜,在这个菜里片粉就成了主角,它就是片粉炒肉。一般是肉沫或者肉丝,还有碧绿的蒜苔,零星还有几朵木耳,一起爆炒,然后再加入切好的片粉快炒,迅速出锅装碟,有经验的厨子,既能保证吃的时候它入口有味,还能保证它不烂不碎,筷子夹得起。虽是家常菜,但也很抻大师傅的水平。
除了做菜,它还可以做馅,韭菜鸡蛋片粉的饺子包子人人都爱吃,前两天我去朋友家串门,刚出锅的这个馅的包子,我已经连吃了两个,后来没有忍住,又塞(此处二声)了一个才算完。
小的时候,我有两个玩伴儿大华二华,她们是双胞胎,晚上都睡在奶奶屋里陪着奶奶。我有一次去找她们玩儿,看到小炕桌上放着三个碗,老太太告诉我她们正吃片粉汤。片粉入口即化,她爱吃,大华二华看着也跟着吵着嚷着要吃,祖孙仨正欢快地享受。
我现在猜,它可能就是开水冲泡,调葱姜汁,加酱油醋而成。老太太招呼我也来一碗,闻着葱花香我是真的很想吃,馋得只咽口水,但还是懂事地推辞,说自己在家吃得饱饱的,不吃啦。然后就看着她们吃受虐。
因为没有吃到,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那碗的片粉汤可能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仔细查了查有关片粉的资料,据相关记载,片粉和豆腐起源于同一时代,都是淮南王刘安炼丹所得。它分干鲜两种,献县常吃的是鲜的片粉。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他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对片粉生产制作做了详细的介绍。
它的原材料一般说是红薯粉,也有说法是土豆粉,但献县很少种植土豆,应该红薯粉的可能性更大。
百度上这样介绍:
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蛋白质食品)11.5克、糖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铁食品)2克,胡萝卜素0.5毫克,另含有维生B1、B2、C与尼克酸、亚油(油食品)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但是很多人却还没有意识到。 根据科学研究,吃红薯是不会使人发胖的,相反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减肥食品)食品。它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担心会发胖,反而可起到减肥作用。 红薯中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还有抗癌作用,有益于心脏,预防肺气肿,有抗糖尿病作用 。
看了这样的介绍,你就可以放心地大快朵颐了吧?片粉美味,而且于身体有益,无妨多吃。
前两年我的一位朋友讲,她去外地走亲访友,应人家的要求,一般准备的礼物就是一小箱子的片粉,这个比烟酒水果还要受欢迎,尤其是老家是献县的,送这个简直太可心了。
也难怪远在他乡的献县人喜欢,想想吧,还有什么能比家乡的特产更能满足他们呢?
它饱的是游子的胃,抚慰的却是游子思乡的灵魂。
三、沧州献县都有哪些特产
地方特产
献县补花工艺:针法繁多,现多采用柳埂、套花、衲针、坝活、扦补、拨花、勒丝等20种左右针法,要求做到紧、齐、浅、匀。紧即扦线扣于花边及底布上,花片应趴而不起;齐即要求扦线针脚长度一致;浅即扦线以扦住花片与底布结合处两根布丝为准,并在花片上不得有明显针迹;匀则要求针距间隔匀而不斜。柳埂针法必须自左至右,再向左出针,针针压过半针,拐弯处针码匀短。每一产品内数种针法并用。
献县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是献县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枣粮间作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措施来抓,规划发展面积60万亩。目前,全县枣粮间做面积已达5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已达20万亩,红枣年产量5000万公斤,总产值2.2亿元,全县人均红枣收入440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30%,金丝小枣已成为献县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金丝小枣之乡。献县的金丝小枣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1999年北方六省市农副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