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传统文化:
秉承了山西晋文化传统,融合了五台山传统佛教文化。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境东北部,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的五台山,山峦重叠,地形复杂,东,由东、西、中、南、北、五台组成,号称“华北屋脊”。位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山佛教文化对忻州五台民俗的有着深远影响。春节期间保留着贴窗花、垒旺火、接财神、迎喜神、逛庙会、寺庙祈福、扭秧歌、耍社火、八音会等传统的民俗节目。六月骡马大会是当地最有名的古庙会,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初具规模,清代达到高峰。举办地就在五台山所在的台怀镇,历时1个月到40天,会上的主要交易品是牲畜。
建筑文化。五台住宿以木结构房屋居多,黄土坡以北,多为砖墙瓦顶;东治地区,则为土墙平房;清水河两库,常常以石旋洞而居;大部分地区,亦有靠崖掘窑而宿者。
饮食文化,五台人一向省吃俭用,早晨和子饭,中午杂烩菜,晚上红稀粥,三餐俱以玉米面、高梁面为主食。
忻州社火干什么的?
忻州社火是春节期间忻州一带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忻州社火有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声势浩大的场面,他始于明代,属于广场表演的哑剧,如同戏剧一样,要画脸谱,披铠甲,戴头盔,背靠旗,手执刀枪,通过布阵对打,作架势等表演,再现古战场作战场面。
忻州社火的起源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信仰,是远古时期图腾崇拜的产物,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