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特色是什么?
特色食品:
1、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国际上都有名气的,是饭桌上通俗啤酒的代称,如果你不想喝当地产啤酒,那一定会上“青岛啤酒”。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2、高粱怡
青岛高粱饴是传统的名牌软糖,一向以“弹、韧、柔”三性兼备而著称。高粱饴采用优质高粱淀粉调乳,用精制砂糖化浆,再以适量的有机酸长时间和熬,产生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糖类和酶类物质。
3、灵山岛海参
灵山岛海参生长过程与野生海参相差无几,纯自然生长、自然放养,完全食用海底自然饵料。灵山岛海参平均体长25.3厘米,体形肥满,肉质厚实、弹性强,口感润滑筋道,比大棚养殖和养殖池养殖海参的品质更好。
4、烤鱼片
青岛的烤鱼片都是用面包鱼(马面鲀)作为原料,经过烘烤后,口感独特,老少皆宜,常吃可使皮肤润泽,头发健康,有利于保持身材。
5、崂山金钩海米
金钩海米由产于崂山海域的鲜鹰爪虾(就是立虾)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颗颗饱满,色泽金黄,形状像一把钩子,故得名“金钩海米”。其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极高,是崂山特有的海产品。
特色景点:
1、栈桥
全球闻名的青岛啤酒标签上,印刻着与青岛同龄的栈桥的身影。长长的线条,直伸向深海里,仿佛是到了海的中心,遂停下,化作一亭,取名回澜阁,八角型的亭子,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并不少见,只是这海中的风景,算是稀罕的吧。大雾升腾的光景,眺望海中央,那里,仿佛海市蜃楼。
地址:青岛市中山路南端。
2、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
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位,始建于1900年,是中国监狱近代史上是惟一的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极具特色的建筑群。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殖民监狱。如今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运用光电合成等比较先进的展览手段,展示德军、日军、国民党反动派使用这座监狱时所发生的历史故事。
地址:青岛市常州路25号
3、崂山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黄海之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名山,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主峰巨峰(崂顶)高1132.7米,为山东省第三高峰。1982年被国务院设为中国名胜景区之一。其上道教宫观太清宫1983年获称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地址:崂山区海尔路178号。
青岛最具特色的文化是什么?
青岛美食酒水: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即墨老酒、青岛葡萄酒、崂山绿茶。 十大地方特色小吃:小红楼牛肉灌汤包 (新兴饭店)、 三鲜蒸饺(春和楼饭店)、大虾烧麦 (四方大酒店)、 天府元霄 (天府酒家)、 长城海鲜水饺(长城饭店) 、谷香村排骨面 (谷香村面馆)、 青岛大包 (青岛饭店)、 青岛锅贴(四流中路锅贴铺)、 海鲜馄饨 (馄饨王)、排骨砂锅米饭(万和春饭店)。 十大“青岛代表菜”:肉末海参、原壳鲍鱼、油爆海螺、大虾烧白菜、崂山菇炖鸡、黄鱼炖豆腐、酸辣鱼丸、炸蛎黄、香酥鸡、家常烧牙片鱼。 青岛市香港中路夜景三大老字号酒楼:中山路的春和楼、台东的聚福楼、沧口的三盛楼。 春和楼,1897年创建,是鲁菜著名餐馆,全国鲁菜研究中心。菜品曾被康有为、梁实秋等名人称赞。多次参加全国厨艺大赛获奖,多种菜品被收入《中国名菜谱》。 青岛特色食品:高粱饴、石花菜凉粉、万香斋熟食、海滨食品店干海货、流亭猪蹄、美达尔烤肉、郑庄海鲜脂渣。 主要美食街:云霄路美食街(山东各地美食)、劈材院老字号餐馆街(青岛传统老字号餐馆及传统曲艺表演)、登州路啤酒文化街(毗邻啤酒厂,可以喝到生产的新鲜啤酒)、燕儿岛路酒吧街(各国特色酒吧)、海云庵民俗小吃街、麦岛海鲜美食街、武夷山路餐饮休闲街、泰山路烧烤美食街。
青岛文化?
青岛-多元文化特质的城市
一、海洋文化特色。是从自然地理上看,青岛优美绵长的海岸线形成了青岛海洋文化的物质基础;历史上来看,青岛原属东夷海岱文化区域,青岛先民自古在这一临海地区生存生活、繁衍发展,其生活模式、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及其相关物质创造和文化创造,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海洋文化特色。 19世纪末青岛开埠后,青岛的港口,青岛的城建, 青岛的工商业,青岛的服饰和饮食, 青岛的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包括大学的兴建、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家的寓居青岛等等,这一切社会文化现象,都充分显示出了青岛文化的“海味”。人们称青岛是“东方瑞士”,人们赞赏青岛的绿树、红瓦、碧海、蓝天,青岛栈桥、八大关、崂山、海水浴场、海鲜、海派建筑等等乃至青岛人的生活审美情趣都带有海洋特色。青岛还是一个海洋科技城、海洋产业城,它的经济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国际文化特色。青岛是中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也是吸引国际投资最多的城市之一,在青岛,外资企业多达数万家,常驻青岛的外国人士高达5万人以上,每年青岛还要吸引数十万计的外国游客,青岛还举办了多个世界性的节日:国际啤酒节、海洋节、时装周等。这些都表达了青岛的开放性和国际化。
三、工业文化特色。青岛是一个品牌之都,在青岛,集中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性的知名工业品牌,人们称之为青岛现象。2001年,权威机构调查表明,青岛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中国城市前九位。青岛工业基础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可塑最大的财富。
四、人居文化特色。青岛是中国最适宜人居的城市的之一,青岛的自然地理、气候、经济基础、历史特点、旅游度假资源,都十分发展人居产业,从近年来青岛热度不减的房地产市场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最近,青岛又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无疑又强化了这种形象。
五、艺术特色。青岛也是一个艺术之都,青岛出了很多出文艺人才,青岛的建筑、雕塑、人文古迹、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等都在阐释着青岛的艺术城市形象。
六、青岛的齐鲁文化特色。尽管青岛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但地处齐鲁大地,他或多或少了融入了齐鲁文化的一些特性,充分体现了山东人的优秀品格:忠厚、认真、直率、诚实、热情,这种性格贯注到城市中,就变成了最珍贵的道德力量,青岛人正是以这种精神创造了许多奇迹,包括青岛的名牌现象。
青岛独有特色
青岛的历史悠久并有其独有的特色,上溯自4000年前的三里河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琅琊、古即墨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较高地位。尤其是秦汉之际,琅琊作为中国惟一的海港郡城,在政治、经济、文化、航海等方面都居重要地位,和即墨同为东部沿海中心城市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海外交通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其文化遗址保存完好,成为珍贵的文物和旅游资源。唐、宋时期,胶州湾成为重要港口,著名的密州市舶司即设在胶州湾内的板桥镇(今胶州市),是我国北方惟一的对外开放港口和沟通中国与日本、新罗(朝鲜)的主要口岸。宋金对立时期,胶州湾又成为两国“互市”贸易的口岸,同时也以著名的宋金海战而闻名于世。元明两代,开凿了中国惟一的海运河--胶菜运河,一度产生过重要作用。明代,在胶州湾两岸设立了鳌山卫、灵山卫及浮山所、雄崖所、胶州所、夏河寨所等军事行政设施,并开放了青岛口、金家口、女姑口等海口,青岛成为具有一定地位的渔镇港口,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1891年,清廷批准在胶澳驻军设防。第二年,调清军四营入驻青岛海口,是为青岛建置之始。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实为殖民地),德国当局先后两次制定城市建设规划,经17年发展,奠定了青岛老城区的建设布局,青岛一跃而成为中国新兴的欧洲风格的滨海名城。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后,城市建设在德国原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青岛城市充填了东洋风格。1922年青岛收回后,先后经历了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直到1949年青岛解放。在建国前的58年中,青岛经历了从清末到解放战争的七个历史时期,先后遭到德、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入侵,其历史之曲折、内涵之丰富,城市建设之多元化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从而使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城市风貌。
(一)作为近代新兴城市,青岛的城市发展史十分短暂,但在建置之前的胶州湾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大部分都得以保留,如琅琊台、即墨古城、三里河、齐长城、天柱山魏碑、岭山道观等均保存较完好,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分遗址已开发为旅游文化景观。这些宝贵的文物遗迹,虽然大部分不在青岛市区,但其灿烂的古代文化和较响的知名度,对于提高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开发青岛人文旅游资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是我们规划、文物、旅游部门的重要任务。
(二)青岛城市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历史发展沿革却曲折复杂。如前所述,短短58年,竟历经了七个不同历史时期几度沦入帝国主义的殖民占领,其曲折复杂的历史遭遇,欧、亚文化的交汇融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等,使得青岛在政治、经济、文化、城建、外事诸领域中均充溢着特有的多元文化,从而使青岛历史文化更具有独特传奇色彩。因此,对青岛近代这种欧亚文化交汇和多元化的历史特色,应该予以认真研究和保护、开发。
(三)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乎很少有哪一个城市能像青岛那样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从发生德占青岛的“胶州湾事件”以来,青岛本身或者因青岛而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胶州湾事件”直接刺激了中国的政治界和知识界,促发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德占青岛和修筑胶济铁路,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发动进攻青岛的日德战争,取代德国占据青岛,进而抛出意在灭亡中国的“21条”,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促进了国民的觉醒。而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更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被视为近、现代分界线。在这场运动中,青岛主权问题既是爆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又是全国人民誓死力争的核心目标。1922年,在全国人民力争下,青岛回归祖国,成为外国在华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处租借地,这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23年后,中国***在青岛开展革命工作,先后组织了胶济铁路大罢工、日商纱厂大罢工等斗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1925年发生的纱厂罢工和“青岛惨案”,使青岛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和“五卅”运动的中心之一。其后,青岛市再度遭到日军的侵占和美军的进驻,从而爆发了遍及全市的抗日武装斗争和反对美军驻扎青岛的斗争,这些事件和有关遗迹都对青岛的历史增添了重要的内涵。而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它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正是青岛入选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应予全面、深入研究的主题。
(四)由于青岛独有的城市发展历史,使得青岛成为中西文化(欧亚文化)的交汇之地,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青岛城市文化。而其典型代表则是城市文化中的主要载体--城市建筑文化。青岛城市建筑文化史,实际上就是青岛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建筑风格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作为一座百年历史文化名城,青岛的城市建筑带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风格。早期的建筑除了天后宫和几处村庄外,较大的建筑物就是清军在青岛驻防期间修筑的一座总兵衙门、两座前海栈桥(码头)、三座炮台、四处兵营、以及电报局、军火库等,从而构成了早期军事设施和港口城镇的主体。德国占领青岛后,将青岛城市功能规划为军事基地、港口和商贸中心城市。基于这一点,德国当局于1900年和1910年两次制订城市发展规划,以海泊河一线作为市区、郊区的分界线,拆除了市区大部分村庄,改建了原清军的炮台和兵营,原有的建筑物仅留下天后宫、总兵衙门(1959年拆除)、栈桥和青岛炮台(衙门炮台)。1900年德国当局制订城市规划时,将火车站以东今保定路、德县路、观海山、信号山、青岛山、太平山以南划为德人区,按德国建筑标准予以建设,分别形成了以中山路、广西路为中心的商业区,以总督府为中心的行政区和东部住宅区,遂形成今市南区的欧洲城市风貌区。同时,在大鲍岛(今四方路、胶州路一带)规划建设了华人商业区,随后又规划了小鲍岛(益都路一带)、保定路、小港北等住宅区,而被强迁之青岛原住村民则被安置在台西、台东。这几个小区,各具不同建筑特色,但其质量、风貌远逊于德人居住区。
1914年至1922年,日本根据德国制订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填充了今市北区的大部分城区和市南区部分地段,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日本风格的商业住宅区,并将城区扩展到了四方、沧口一带,城市规模扩大一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热河路住宅群;胶州路、李村路、市场三路和聊城路一带日本商业区;馆陶路一带的金融商业区以及四方、沧口一带日本纺织工业区等。
二三十年代中,一方面日本建筑仍不断增筑,另一方面,市政当局也做了许多新规划建设,突出中国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又注重兼收西方建筑材料的运用及风格特点,从而使中山路成为主要金融商业中心;建成了莱阳路住宅区,八大关、太平角别墅区,并在沿海一带建成了栈桥回澜阁、兰山路礼堂、水族馆、东海饭店、汇泉体育场等优秀建筑,进一步完善和美化了青岛的城市风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已成为青岛独有的风貌特色。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于1939年制订了《大青岛发展计划》,将即墨、胶州划入青岛,扩大市区规模,并修建了日本海军司令部、军官俱乐部、青岛剧院、日本商工会议厅等建筑,并在黄台路、莱阳路、金口路、热河路、合江路、嫩江路等修建了一批单体小楼和公寓式建筑。而中国居民则集中于仲家洼等贫民窟中,其建筑质量和生活条件极为低下。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当局忙于内战,无暇顾及城市建设。大量“难民”涌入青岛市区后,搭建了大批临时建筑,树木砍伐毁坏严重,实为青岛城建最阴暗的时期。
正是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特点,使得青岛城市发展历史长河中既有较明晰的文化主脉,又有中外多国不同文化交汇而呈现出的多彩文化,从而构成了以“洋”味为主的城市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总体风貌特色。长期以来,青岛一直是以中国最“洋气”(欧化)的城市而名闻于世,而这种“洋气”至今仍具有十足的魅力。认清青岛历史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的特色,对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极为重要。目前,青岛市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青岛城市发展史的成果甚少,且比较浅薄,缺乏资料依据和文化品位。这一状况如不改变,对提高青岛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名城保护都是极为不利的。
青岛独有的风俗(青岛有什么风俗有哪些)
1、青岛独特的风俗是哪些。
2、青岛特有的风俗。
3、青岛有没有独特的风俗。
4、青岛的风俗有哪些。
1.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在每年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为期16天。
2.节日由国家有关部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融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节庆活动,是亚洲的啤酒盛会。
3.啤酒节已经成为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优势和魅力的盛大节日,以啤酒为媒介,展现了青岛啤酒公司和城市。
4.海云庵糖球会是山东青岛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
5.出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目的,1990年起政府定名“海云庵糖球会”,会期延长为三天。
6.近20年来,海云庵糖球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型民俗庙会,赶会的摊贩许多来自外地外省,因而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俗节会”之一。
7.青岛樱花会已有80余年的历史,每年5月间在中山公园举行,20世纪30年代,中山公园的赏樱活动已有盛名,"东海花海"被列为青岛市十景之一。
8.青岛萝卜会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也叫清溪庵庙会,清溪庵俗称下村庙,原来位于现今的山东青岛台东道口路,始建于元代,属道教庙宇,原称玉皇庙。
9.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关帝圣君神像,归崂山太清宫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