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比较著名的小吃街在哪
西安比较著名的小吃街在回民街(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号钟鼓楼广场)。
1、它是古城西安著名的清真风味小吃街,也是唯一经营回民风味小吃的饮食专业市场。整条街建筑风格独特,各色小吃一应俱全。因地处热市区,又是回民聚居地,整条街终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营业时间:无论白天晚上,随到随吃。
地址:西大街桥梓口什字北侧,大麦市街南段
交通方式:乘4、43、45、201、611、604、副223路桥梓口站下车即到北院门夜市这里紧临钟鼓楼广场,地处繁华闹市区。每天晚上灯光璀璨,游人众多,生意自然红火。小吃中最著名的是平娃烤肉、贾三灌汤包子、水盆羊肉。
2、小吃品种:冯家砂锅烤肉、特别特烤肉、林月楼安家炒菜、平娃烤肉店、来伊特特色小吃、老乌家甜食店、军娃烤肉麻辣烫、李家锅贴、一分利面馆、兰家烤肉、海家烤肉、贾三灌汤包子、陕西第一碗牛羊肉小炒泡馍馆、老金家水盆羊肉、老安家传统糕点等。
地址:钟鼓楼广场,从鼓楼口进去
营业时间:晚6时至凌晨
交通方式:706、707北院门站下车即到
拓展资料
:西安回民街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来西安必去的地方。西安回民街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院门、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等数条街道组成。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回坊的主要街道以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餐饮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这一区域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都城隍庙、西五台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二、西安“最牛”街道,仅几百米长却有8大景点,位于闹市却常被忽略
西安“最牛”街道,仅几百米长却有8大景点,位于闹市却常被忽略
西安这座古城很有意思,这里属于只要你敢往下挖,那么就能够有幸看到各个朝代的 历史 古迹一般的存在。当然了,整个西安,都是自带古色古香的氛围。所以,近年来,这里成为了非常热门的 旅游 城市。不过在西安的最牛街道,仅几百米长却有8大景点,这么好玩的一个地方,虽然位于闹市,却常被忽略。
这便是书院门,就在南门东边。虽然只是一条仿古街,虽然长度不算很长,但是8大景点都在这里,游玩价值很高。当然了,如今这附近吸引人的东西太多,所以容易让人忽略。但是这里在以前真的非常有名,包括1592年创立的关中书院,便位于此处。
这里有年代久远的宝庆寺,六边形的古寺,古色古香,庄重肃穆。还有陕西师范学堂,里面打造得精致而又古典,雕栏画栋之间能够感受到那种豪华。
湘子庙也很不错,作为西安最早出现的寺庙,2000多年的 历史 ,很不错。除了这三个景点,碑林博物馆可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作为5A景区,这里简直就是古董爱好者的天堂,凡是看了的游客,无一不被中华文明所震撼。
看完这几个景点,明城墙是一定要去看看的,西安最出名的就是城墙,凡是来了的游客,都会去城墙上走一走,或者骑自行车绕城墙一周。城墙把西安老城区包围了起来,里面没有阻挡视线的建筑物,所以,老城区的风景可以尽收眼底,非常有趣。在城墙上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汉服拍照的小姐姐,如果有兴趣,自己也可以去拍一张哦。
总的来说,西安的 旅游 价值很高。而书院门请千万不要忽略它,它真的值得一看。
三、西安的有名街道有什么?分别有哪些特点?
西安有名的街道及特点介绍:
1、德福巷
德福巷原来是一片老房子,因为街巷又窄又黑,所以老人们都说,它象一只蛰伏的黑虎,讲迷信的人们也说这里是“好风水”。解放前,这里不叫德福巷,而叫“黑虎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馆、咖啡馆和酒吧业逐渐兴起,并逐步走向繁荣、形成规模。
如今,是当下西安著名的酒吧一条街,青年潮人最爱。德福巷与古色古香的书院门古文化街东西为照,遥相呼应,成了传统文化区中一条 最有“洋味”的街道。
2、学习巷
现西安城内有大、小学习巷两巷,听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巷子。早在盛唐时期,那里曾住着几万胡人,来长安觐见皇帝的胡人,都在那里学习汉语和礼仪,所以叫做大、小学习巷。
过去,大、小学习巷统称学习巷。不是说小学习巷就小,大学习巷就大,只是因为大学习巷看起来街面宽阔,小学习巷巷子窄而已。粗略估算,小学习巷的住户大概是大学习巷的3倍还多。
3、顺城巷
西安的顺城巷,巷若其名,是一段在城墙内侧顺墙而成的街巷,一侧是巍巍古城墙,一侧是秀丽端庄的明清古建。小巷虽没有新建大道的宽阔华丽,却因它的存在,使得原本因墙而隔断的围城内与外,城垛与飞檐不觉间浑然一体。
位于城墙之下,来到西安的游客们,对 顺城巷历史文化漫步道、鼓楼北院门坊上风情一条街 都十分喜欢,由于这些依然承载着适用功用的街巷,永远难以抹去记忆中那一丝西安城气息。
4、粉巷
粉巷仅有329米长,而它的名字却为西安人所熟知。粉巷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说以前粉巷是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街道上撒满了厚厚的粉面而得名;二是粉巷以卖胭脂得名,也就是现在的化妆品一条街;最后一种是说粉巷以前是选妃子的地方,到后来演变成了各式青楼。
盛唐时期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楼歌女们“涂脂抹粉”之意。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常到粉巷与歌女们把酒言欢,推心置腹。粉巷东面是南大街了,固然粉巷名字比拟有暧昧的滋味,但目前是比拟有特征的美食场所。
5、五味十字
元代时这里因药店密集,故十字口与今天的南广济街统称为药市街。明清时,也因这里药店集中,比较著名的药店有藻露堂,复元成、树仁堂、万年堂等。后来人们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而称五味什字。
五味什字是西安一条著名的老街,它很早时便是西安城里的药材市场,其得名也来自中药的“五味”之说。清末以后,五味什字成为外省会馆的汇集地。今天的五味什字为东西横街,东起南广济街南口,西至四府街。
6、炭市街
炭市街位于东大街中段北侧,北至西一路。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始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此街只是一个 堆放煤炭的无名小巷,后因出售煤炭、盐碱、副食店铺居多,得名炭市街。
解放前为干果海味市场、海味专售市场,现为全市乃至西北最大的副食品市场。2008年整体搬迁至西二环,但炭市街招牌不变。经过拆迁改造后,炭市街将 成为一条时尚商业街,马路两边则将建成集购物、消费、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商业街区,成为西安高端消费市场。
7、师大路
师大路毗邻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每天高达1万人次从这里经过,因此扎根在这里的店铺大部分是服务大学学生的。
师大路,横穿陕师大,尽头是西安外国语,路对面坐落着西北政法。在这里,不止会遇到爱情,被高校环绕的师大路,同样也有许多难以割舍的青葱情谊。
8、文艺路
西安文昌门外,有条文艺路,全长2.5公里,友谊路将其分为南北两路。文艺路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充满了浓重的文化气息。在它的北头是群聚的剧院、电影院;南段,是布匹市场;路的最北端,连着文昌门环城公园。
时至今日文艺路布艺市场,从最早的床单、被罩、布料的小买卖式经营,到面向整个西北地区提供布匹的集散和批发,再到名优窗帘品牌的崛起--已经发展演变成了整个西北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最大、最主要的布艺商圈。
9、甜水井
甜水井街的名称来自清代,据传清代时,在今含光门东侧处有一口甜水井,所以与这口甜水井相对的街道都被称为甜水井街。据书中记载,解放后西安市通自来水后,这口井便作废了。
甜水井是一条 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它是隋唐长安皇城含光门大街的一部分,街侧有鸿胪寺和鸿胪客馆,即唐朝的“外交部”和“国宾馆”。南起环城南路,北至五星街和梆子市街十字,长385米,最南端为含光门。
10、书院门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 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1990年8月,碑林区政府开始对书院门进行大规模改造。1991年6月,书院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当年十月,这条古文化街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书院门经过多次改造,恢复了昔日的文化色彩,厚重、有力的颜体街名使街西的牌坊与街内的建筑浑然一体。过去的关中书院如今是"西安师范学校",当年的莘莘学子在此留下了书斋、留下了学堂、留下了功名,更留下了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
四、西安还有什么街道比较古朴
较古朴且驰名的当数回坊风情街、德福巷、南院门、曲江(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等)。
走在西安的大街上,便会发现很多街道有着一些有趣的街名,每一条街道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它悠久而古老的历史,每一个街名,都在见证着这座古城的发展与辉煌的明天。
东木头市
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东厅门
西起东木头市,东至东县门,长400米。因清代咸宁县在东,称为东县,当时清军厅同知署和咸宁县初级审判、检察两厅设于此街,故得名东厅门。
东县门
东起东羊市,西至东厅门,长265米。明清时期,此街中段路北为咸宁县署,街北有县署大门与县门街,又因咸宁县署在府城4、贡院门街位于西大街西段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长145米。因位于“贡院”正门前得名为贡院门街。“贡院”为明清陕西省举行乡试的考场,位于府城西北(今儿童公园)。
东举街院巷
位于今儿童公园东侧,为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寺巷,长424米。因西侧“贡院”俗称“举院”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为奋发巷,1972年恢复原名。
举院巷
位于今儿童公园北侧,东起早慈巷南口,西至牌楼巷北口,长331米。因北侧“贡院”俗称“举院”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为图强巷,1972年恢复原名。
早慈巷
位于今儿童公园东墙外,南起西举院巷东口,北至香米园南巷,长409米。因靠“贡院”考场,为防止越墙舞弊,在院墙头插满枣刺而得名枣刺巷。1917年雅化为早慈巷,1966年曾改名为富强巷,1972年恢复原名。开拓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当时西侧是贡院,是举行乡试、会试的考场。为防止越墙作弊,在周围墙原头蓬满枣刺而得名枣刺巷,后雅化为早慈巷。
牌楼巷
位于西门里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西口,长157米。因巷南口有贡院牌楼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为反帝巷,1972年恢复原名。之东,习称东县,所以该街取名东县。
洒金桥
为南北纵街,南起大麦市街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关庙什字正南,长800米。在南宋和元代称为铁炉街,明代改为铁炉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桥,后改为洒金桥。1966年曾改名为前卫路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桥梓口
为南北纵街,北起西大街西段,南至含光街,长200米。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沿唐清明渠(为唐皇城、宫城供水的渠道)故道分出的通济渠由西门南侧入城,再沿西大街南缘筑暗渠至钟楼东,远至北院门巡抚衙门。沿渠十户一口井,供居民食用。在此街北口分一渠,经洒金桥到莲花池,渠经西大街有桥,故名桥梓口。原以西大街分南北桥梓口,北桥梓口清末改为大麦市街,南桥梓口遂简称为桥梓口。1966年曾改名为前卫路南段,1972年恢复原名。
马道巷
为南北纵街,位于西门内盘道北侧,南起西门盘道,北至莲湖路,长979米。明代困巷内中部有一上城墙的坡道名为马道,相对南马道巷而得名北马道巷。1966年曾改名为联盟巷,1972年将玉祥门以南恢复为北马道巷,北部仍称为联盟巷。门。11、二府街位于北大街中段西侧,为东西横街。东起北大街,西至红埠街,长381米。因明初秦王朱樉次子的府第在此而得名。清代驻陕西地方审判、检察两厅。1966年曾改名红卫街东段,1972年恢复原名。
红埠街
为东西横街,东起二府街西口,西至教场门东口,长384米。其得名似与唐代宫城城墙为红色有关,1966年曾改名红卫街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教场门
为东西横街,东起红埠街西口,西至劳务巷南口,长325米。清初沿明代教场建有抚标教场(抚标:清代称巡抚所直辖的绿营兵为抚标;教场: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故名教场门。1966年曾改名为红卫街,1972年恢复原名。
青年路
为东西横街,东起北大街,西至西北三路,分东、西两段。原西段叫九府街,因明初秦王朱樉第九子府第在此而名九府街。原东段叫梁府街,因清顺治年间武进士梁化凤府第在此街而称梁府街。1947年,九府街与梁府街因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支部设在梁府街公字5号而统改名为青年路。
竹笆市
为南北纵街,位于西大街鼓楼什字南端,南起南院门,北至西大街,长417米。明代此地商市集中,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书店、金店等,而以买卖竹器最具规模,故名竹笆市。1966年曾改名为革命街,1972年恢复原名。
五味什字
为东西横街,东起南院门,西至五星街,长290米。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初年这里药业汇集,曾有藻露堂、树仁堂、万年堂等多家中药店。此街以我国中药分甘、辛、酸、苦、咸五味而得名。1966年改名为五星街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冰窖巷
因为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冬季凿冰储入,周围铺垫锯木等隔热物质,以备夏季取冰消暑。
大差市
因此地拥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往,宋、金时这一代名"大草市",明清时演化为大差市。
端履门
明朝初期在今天的新城建立了秦王府,并在今东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府萧墙,萧墙内称王城,当时在此街北口萧墙开一城门叫端履门,北面正对秦王府南门端礼门。此门是僚臣晋见秦王等候传喻的地方,端履以示行止检点之意。今为花市一条街。
下马陵
在今西安城内和平门处,汉代大儒董仲舒的陵墓位于此地。汉武帝时,所有文武百官每经过此处都要下马,故名。今西安人到此均以注目礼以示对这位大儒的尊敬。
窦府巷
相传,隋定洲总管府神公窦毅居此,他的女儿窦氏才貌闻名。窦毅曾根据女儿的意愿在府门前画了一只孔雀,出榜说,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孔雀眼睛,他的女儿就嫁给谁。这一天,李渊路过这里,搭箭一试,两箭具中孔雀双目,于是李渊便在窦府成亲。
东大街
为钟楼至长乐门,长2150米。隋开皇二年建新都大兴城,此街位于皇城东墙南门景风门内外两侧,名景风门街。景风门遗址在今炭市街南口东侧。唐末,长安城毁,佑国军节度使韩建缩建长安新城,新城东西两侧筑万年,长安两个县城,成为母子三城拱卫之形制,此街分为城内外两段。城内至元代仍称景风门街。城外为万年县城北门外横街。因县城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往,商贾云集,宋金时期这一带名大草市,明清时演化为大差市。明初扩大西安府城,拆景风门东移1300米建东门,始统名东门大街。利用元奉元城东北隅建秦王府,今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线筑秦王府萧墙,萧墙内为王城,俗称皇城,将此街包入王城内。清原王城改为八旗驻防城,俗称满城,此街又称顺城街。街西端即钟楼东门洞,亦即满城西南角门。辛亥革命,新军即由大差市东薄弱处攻入满城。民国二年九月,张凤翔督陕,拆满城,利用赈陕款对此街大加修筑,取名中山大街。1953年部分拓宽,改名东大街。
南大街
钟楼至永宁门,长670米,宽60米。最初为隋唐皇城安上门街。当时宽90米,两侧栽植槐树,并砌水沟。因南端有皇城南墙东门安上门故名。路两侧有尚书省六部衙署,门内东侧有斗鸡场,今演化为大吉厂巷,宋之问有“日晚斗鸡场,经过狭斜看”句。今大吉厂古乐社仍流传着唐代的鼓乐。宋至元仍称安上街。明初改筑南门,朱元璋钦定永宁门,意为南方永远安宁,为示不用出兵之心故今永宁门瓮城外墙无正门。此街也就称南门大街。明清时是西安最繁华的大街之一。清中期每遇雨积水成河,人不能过,戏称滴水河。民国初年改称南大街至今。
南广济街
位于西大街中段南侧。北对北广济街,南至南院门西口。为唐长安城承天门街的一段。宋长安志有‘承天门街东西广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门’曾是长安最宽的大街。元代称药市街,为中药集散地。明清时,北段称南广济街,南端称五味十字,以中药配方重视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民国初年为银号钱庄集中地。
书院门
位于南门内东侧,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明万历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于佑任曾住32号。西口有唐宝庆寺华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风格建为文化旅游街。
三学街
位于文昌门内西侧之南。东起柏树林西至书院门。唐代这一带为太庙,唐末太学迁至此。前院为孔庙,门前数株古槐为当时所栽。宋金时唐太学改为京兆府学,此街名南城巷。元代府学和管理考试的机构贡院及管理人事的机构提举司相邻,表明府学明确的目地性。县学是县级学府,始于宋金。明代前长安县学在西关,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县衙西侧,万历九年移于府学西侧,今县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学东侧。后来门前形成三条南北小街,称为府学巷,长安学巷,咸宁学巷。此街因北侧有此三学,改称三学街。唐代的孔庙即现在的碑林。
马厂子
位于东大街中段南侧。南至东县门接东仓门。唐代,京兆驿站是全国最大的公文邮件和官旅护送机构。街南端所对西安市第八中学院内,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马槽。唐代以后至明清,经千余年,京兆驿名称不改,仍为中国西部最大驿站。此街两侧为驿站喂马处,故称马厂子。
新城广场
为于市中心偏北。原为唐长安皇城东北隅,宋为京兆府城东北隅。元为中央驻地方监察机构台察院,明改建为秦王府。明末为李自成的顺王府。清出改为八旗校场。1926年庆祝西安解围改称红城。某年南部辟为广场,延续至今。
案板街
元代称南巷。清顺治年间因有售案板店铺而改名至今。
炭市街
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只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街。后因商而声名大振并得名炭市街。1927年拓宽。解放前为干果海味市场。现多为副食品。1989年建门牌楼。
南新街
明为秦王府南门端礼门至萧墙南门端履门的大街。北端王府门两侧城墙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所铸铜狮一对。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占领西安此处为顺王府前门。1645年清军占领西安将顺王府拆毁。原秦藩故府贵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园南门内,门前铜狮则移往城隍庙前,今碑林博物馆,原府第毁为八旗校场。1927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为今名。
后宰门
明代秦王府北门广智门北。有专管王室衣食供给的机构,称为后宰。此街东段与北新街相交十字称为后宰门。清初满城西墙北段新开一个城门名新城门,此街名新城门大街,后从习惯仍称为后宰门。通济坊1936年在西安拥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通济信托公司在这里开拓街道,大量建房。临北大街建成四层钢骨水泥砖木混合结构楼房。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楼。1949年后为市百货公司批发部。
韩森寨
因有韩森冢并为近郊最大的坟冢。相传明代在冢旁驻军而得名韩森寨。水经注图。浐水篇曰,冢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汉武帝征和二年发生了历史上罕有的冤狱治巫蛊狱。武帝梦见被木人围打,以为有人在咒他。便派江冲之治巫蛊狱。由于江冲与太子刘据平日有隙,欲诬陷太子,在搜宫时太子被迫杀死江冲,起兵据守长安,血战五日,后兵败逃于湖县而死。武帝孙刘进,即刘据之子也死于乱军。武帝临终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对死者起冢追葬。史称刘进为皇孙,冢称皇孙冢。公元前74年刘进之子刘病已继位,是为宣帝,追封其父为悼皇帝,母为悼皇后。皇孙冢能见宣帝杜陵便是
西安明城墙各城门的来历
南城墙七门
含光门
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现在含光门为双门洞环岛型交通,城门内为甜水井,城门外为含光路。
勿幕门
勿幕门位于南城墙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勿幕门又叫小南门,是民国时期新开辟的城门。192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先勿幕门为单门洞,门内为四府街,门外为红缨路。
朱雀门
朱雀门是唐皇城的正南门,因在四象中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现位于南城墙勿幕门(小南门)与永宁门(南门)之间,门内为大保吉巷,门外为朱雀大街。
永宁门
永宁门就是人常说的大南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原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为永宁门。现永宁门为环岛交通,门外有南门广场,门内为南大街,门外接南关正街。
文昌门
文昌门开于1986年。位于南城墙永宁门(南门)与和平门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惟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今碑林博物馆旁边的城墙边,魁星楼也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就被命名为文昌门。现城门内为柏树林,城门外为文艺路。
和平门
和平门开于1953年,位于南城墙文昌门与建国门间。和平门开于建国后,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故名和平门。现成门内为和平路,城门外为雁塔路。和平门与火车站、大差市、大雁塔在一条轴线上。
建国门
建国门是南城墙最东一门。开于建国后,为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命名为建国门。门内道路为建国路,门外与环城南路为丁字路口。
北城墙六门
尚武门
尚武门是北城墙最西一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西北三路,城门外为工农路。
安远门
安远门为现西安城墙的北门,明清西安城北城门。位于西安城南北中轴线上。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现北门交通为环岛,城门外是环城北路-陇海铁路高架,道路为北关正街,称门内道路为北大街。
尚德门
尚德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西,开于建国后。与尚武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尚德路,城门外为火车站西盘道。
解放门
解放门原名中正门,位于西安火车站正前。解放门开于民国时期,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成为西安城墙一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而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城门内为解放路,城门外为火车站广场。
尚俭门
尚俭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尚俭路,城门外为火车站东盘道。
尚勤门
尚勤门是北城墙最东一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武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尚勤路,城门外与环城北路成丁字路口。
西城墙二门
安定门
安定门是西安城墙的西门,开于明清时期。“安定”二字暗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安定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现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
玉祥门
玉祥门是西城墙一门,又叫小西门,位于西门以北。民国时,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玉祥将军的历史功绩,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1926年,北洋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饿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玉祥门外有玉祥门广场,道路为大庆路,门内为莲湖路。
东城墙三门
长乐门
长乐门是西安城墙的东门,开于明清时期。因为国都南京位于西安的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门外道路为东关正街,门内为东大街。
中山门
中山门又叫小东门,位于东城墙朝阳门与长乐门之间。在冯玉祥倡议下,于1926年初开辟了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得名。现城门内为东新街,城门与环城东路成丁字路口。
朝阳门
朝阳门是东城墙最北一门,开辟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城门内为东五路,门外为长乐路。
五、西安最火爆的两条街,分别是哪两个?
西安最火爆的街道,其实是回民街以及永兴坊,它们基本可以代表了西安的特色文化。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最能代表西安的应该是西安不夜城,可不夜城其实只是当地一个景点而已;在西安,这条连贯一起的回民街以及永兴坊,可以让游客真实感受到西安当地的特色生活以及文化,当地这里的消费其实蛮高的,但是游客却络绎不绝。
一、西安最火爆的,距对是充满西安特色文化的回民街以及永兴坊
西安旅游,导游一般都会带游客直接到当地的回民街以及永兴坊,这里充满了各自的西安特色文化。回民街主要展示着回民美食以及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独特的华阴老腔艺术表演;而以酒为特色的永兴坊,则比较多地展示西安汉族文化,而且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摔碗酒、西安传统美食以及皮影戏,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西安的特色生活。
小编真心说一句,其实西安的这两街道由于被带火,这里的消费水平真的比较高,到这里游玩时候得有点心理准备。
二、作为西安最网红的不夜城,只能算是当地的特色景区而不是街道
提及西安首先会想到特色的不夜城生活,那么不夜城为什么无法成为最火爆的街道?并非不夜城不够资格,而是不夜城早就成为了西安的特色景区,已经无法跟普通街道齐名了,在西安当地人心里面,不夜城就是他们大代表,什么特色街道才配不上不夜城的名字呢。不夜城文化是西安的特色,也是西安的代表,甚至是中国景区的骄傲,它已经是中国景区的一个代表者。
回民街以及永兴坊,作为西安里面普通的街道,展示着西安各种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