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的历史文化是什么
3000年以前,两名位于中国北方周朝太子泰伯和仲雍为让位于季历,东奔至此,定居于无锡,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镇(尽管有些历史记载说实在今天的苏州)。
二人帮助并带领当地人民种田、开发水利,不久后这里便繁荣了起来。泰伯去世之后,因其无子,周朝君主便将他的后代册封为“吴王”,史称“勾吴”。
在春秋时期,吴国成为了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孙子的一些后代如今仍然住在无锡李子公园附近的孙巷。然而,不久后吴国被越国(今天浙江和福建一带)所灭,后楚灭越,吴国在战国时期又归属于楚国。
“吴”区域内的文化、经济中心在嬴政在位期间转移到了苏州,嬴政也是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随后无锡则划分给了苏州。在汉朝时期,武帝设无锡为郡。
无锡的农业和丝绸工业非常发达,尤其是在修造了大运河之后。 20世纪初期,无锡已经成为了中国纺织业的中心城市,以及全国四大粮食产地之一。
在1900年至1940年间,无锡被看作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 1949年以后,无锡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增长,建立了很多纺织产业以及轻、重工业。这座城市也被视为江苏省第三大重要的城市,仅仅排在省会南京和苏州之后,随后便被称作是“江苏第二”(南京市“江苏第一”)。
扩展资料
1、传统文化
无锡是中国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吴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江南古文明,当时由吴泰伯所开创的基业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
吴国历经了740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比不了的。 吴地区域文化简称为吴文化,通常来说为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2、传统戏剧
锡剧又叫做“无锡滩簧”,一直广泛流行于苏南地区,解放以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渐渐流传到长江三角洲等地。锡剧的黄金时代为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一举成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是江苏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民国时期,锡剧被称“新戏”,抗战时期又叫“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直到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统称为“锡剧”。
锡剧发展为古装戏为主后,主要吸取京剧的表演程式和艺术手段。其以簧调为主要曲调,后又创造了一些新腔以及增加了板式变化,尤其是大陆调从单一曲调成为变化丰富的腔类,除此之外还吸收了江南的大量传统的民间音乐。
3、传统工艺
江苏无锡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紫砂陶以其特殊的材质原料,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以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而享誉海内外。
在无锡宜兴特有一种澄泥陶,其颜色绛紫,由其所制成的产品都叫做“紫砂器”,或简称为“紫砂”。这里所出产的紫砂在明、清时代开始就已经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多种多样,完全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而成,这种成型的工艺在世界上可谓独树一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锡
二、无锡的民俗文化??
1.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鼠做亲"。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特色活动
无锡一年四季节庆不断,皆宜旅游,尤以4月-10月为旅游的黄金季节。 主要旅游节庆有: 泰伯庙会:2月4日-6日, 锡山区梅村镇 无锡国际梅文化节:3月,梅园 无锡阳山桃花节:3月-4月,阳山镇 西高山庙会:4月19日-21日,吴文化公园 樱花之旅:4月-5月,鼋头渚 宜兴陶瓷艺术节:5月,宜兴市各景区 太湖旅游节:9月-10月,无锡太湖各景区 此外还有:太湖中秋赏月、马山国际钓鱼节、吴地蟋蟀节、国际门球邀请赛、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农历三月初三)。
过年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希望你能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