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的特点

1、地形特点

满洲里市处于呼伦贝尔高平原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主要地形为波状起伏的丘陵。霍尔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于市区中部,致使中部高、西部平缓、东部为沼泽洼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比较平缓。地貌特征分为丘陵和山间洼地两个地貌单元。山间洼地位于市域东部的低洼地带,海拔高度在545~634米之间,地面坡度为3‰~4‰,堆积有较厚的第四系地层。地下水位浅,又因低洼形成大片沼泽湿地,属堆积地貌。

2、气候特点

满州里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干湿区域类型为半干旱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年平均气温0.7℃,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集中于7月~8月的植物生长旺期。

3、自然资源特点

呼伦湖及其周围草原的鸟类共有17目、41科、241种;市野生兽类有6目、13科、35种,主要有狼、狐狸、沙狐、紫貂、獾、水獭、旱獭、察鼠、兔、黄羊、抱、刺猜等;呼伦湖及达兰鄂罗木河、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中共有鱼类约30种,隶属6个科,其它经济水生动物资源有虾、蚌等;浮游动物计有37种,其中桡足类3种,占18.92%;枝角类2种,占13.5%;轮虫类25种,占67.57%,浮游动物年生物量平均为4.082毫克/升。

满洲里市美食

满洲里市美食有蒙古奶茶、稍美、草原白蘑、鱼匹子、满洲里全鱼宴、手抓羊肉等。

1、蒙古奶茶:蒙语称苏台茄,用青砖茶或黑砖茶辅以牛奶煮制而成,是当地人补充营养的主要方法。

2、稍美:以面粉作皮,羊肉、大葱为馅蒸制而成,皮子精而薄、羊肉肥瘦适中,用筷提起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如小饼。

3、草原白蘑:产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伞菌中较为珍贵的品种,做馅、溜炒、涮火锅等均可,也可晾干后密封保存长期食用。

4、鱼匹子:将鱼去掉脏器,鳞片朝下放入大缸,层层撒盐后用草袋盖严以石压紧,当鱼片七成干堆成垛捂两天,促使发酵再进行晾晒,当鱼片呈红白色,干度达到八九成即可,将腌制好鱼匹子去鳞洗净,切段蒸熟即可食用,味道咸鲜,口感好。

5、满洲里全鱼宴:用呼伦湖产的鲜鱼和湖虾,烹制鱼菜120多种,称为全鱼宴,肉质肥美,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

6、手抓羊肉:将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不加盐和其它调料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

满洲里特色小吃有哪些

满洲里特色小吃

白蘑

满洲里市辖境的草原土壤松散,富含有机质,没有受到污染,夏秋季节气候温凉湿润,光照时间长,为白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白蘑是伞菌中最珍贵的品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铁、磷等矿物质,其形状如伞,洁如玉盘、嫩如鲜笋。每年雨量充足的8~9月为盛产期。白蘑食法很多,可以溜炒、做馅,涮火锅。也可以晾干,以备冬季食用。

鱼匹子

在满洲里市的一些饭店里,鱼匹子成为招徕客人的一道地方名菜,深受人们喜爱。它的做法是将鱼从尾鳍顺脊梁到头部用刀刻成片状,去掉脏器,然后放入池或大缸内,鳞片朝下,层层撒盐,装满后用草袋或其他物品盖严,以石压紧,防止漏雨或蝇虫钻入。当鱼片有七成干时,可堆成垛捂上两天,促使发酵再进行晾晒。鱼片呈红白色,干度达到八九成即算腌好。将腌制好鱼匹子去鳞洗净,切切寸左右和的鱼段,用锅蒸熟,即可食用,味道咸、鲜,口感好。

虾仁

秀丽白虾是呼伦湖中独特的优质水产品,洁白、味鲜。经过加工的虾仁成为湖米,是馈赠亲友和外地客人选购的主要地方特色食品。

奶皮子

每年6、7、8月间,取鲜奶入锅煮沸后,反复用勺扬奶,至泛起泡沫再由小火慢煮至冷却。浓厚的奶脂凝结于锅面,形成一层蜂窝状麻面圆饼,即奶皮子。取出晾干后,切成若干小块,放入奶茶中食用。

黄油

将奶皮子放入锅内继续猛火熬制,分离出渣子后就是黄油,取出装入瓶内,随时取食。

奶干

将取出奶皮的牛奶盛于桶内发酵,用布袋装起吊晾,用马尾或细线切成片状,置木板上晾晒数日即成。

奶茶

先从茶砖上用刀把茶叶捣碎裂,、放入热水锅中煮沸,然后用布袋将乏茶叶捞出,茶水置于桶内。将小米在锅内炒至散发出香味。再将桶内茶水和鲜牛奶倒入锅煮沸,并用勺反复扬晾,待茶郛交融后即可饮用。

酸奶子

将鲜牛奶置于桶内,任其自然发酵凝结,乳浆分离即可食用。

满洲里的特色?

特色之一:俄式建筑多 这里建筑基本归于两种,一种是叫做木刻楞的俄式平房,现在大多都改成旅店了。一种是尖顶的楼房,顶部大多为红色或蓝色,也是典型的俄式建筑。这些别具特色的建筑使满洲里这座城市充满了异国风情。 近年新建的仿木刻楞建筑的旅店 旧式的木刻楞房子 国际饭店一角 特色之二:俄罗斯套娃多 套娃是俄罗斯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满洲里市为提升旅游产业化进程,让中外游客体验异国风土民情,今年在西郊新建了一座以套娃为主题雕塑的新景区——套娃广场,广场正中的标志性建筑套娃身高30米,整个套娃广场占地约50万平方米。场区内矗立近200个形态各异、功能不一的套娃。除套娃广场外,在世纪大道两侧的所有路口也都放置了套娃雕塑。 套娃广场上最大的套娃成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商店门前的套娃 套娃广场的12生肖雕塑 特色之三:对俄贸易多 因为是与俄罗斯毗邻的边境城市,满洲里的所有商铺、单位在中文下面都有俄文标示,这成为这座城市的又一特色。这里的中俄互市贸易区是首家国家级互市贸易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也是满洲里的4A级旅游景区。中方一侧的互贸区是国内游客购买俄罗斯商品、俄罗斯游客购买中国商品的首选之地。在这里,你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俄文化交融的特殊氛围。待俄方一侧互贸区开通后,中俄两国的商家、旅游者将会通过“北方第一门”来往,到那时它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连接欧亚大陆的“北方第一门”。 “北方第一门” 国际贸易商厦里面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 很多这样的地下商场 各式商店的牌匾都写着俄文 国际贸易商厦一角 与俄罗斯相连接的铁路运输线 特色之四:中俄国门 满洲里国门位于满洲里市区西中俄两国铁路连接点中方一侧,于原苏联国门相对应。国门下通过有准、宽轨铁路各一条。 每日来国门参观的游客都络绎不绝 位于国门前面于2002年7月建成的“和平之门”主体雕塑 特色之五:俄国游客多 在满洲里街头,随时都可以看见俄罗斯游客。

内蒙古满洲里的大赉湖特产什么鱼?

达赉湖特产有鲤鱼、银卿、红鳍白、狗鱼、鲶鱼等30余种鱼类。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背靠我国东北和华北经济区,北邻俄罗斯,西连蒙古国。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人口23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下辖国家级的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国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赉诺尔矿区和自治区级东湖创汇农业区。

满洲里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2002年喜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城市殊荣,2003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荣获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满洲里市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魅力无穷,被誉为“北疆明珠”。绿草如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辽远无际;碧波荡漾的呼伦湖,纤尘不染;巍峨耸立的国门,庄严肃穆;热情奔放的蒙古风情,雄浑厚重;承继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源远流长;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独具魅力。这一切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和谐的优美画面,令无数海内外游人心驰神往。

经过百年风雨洗礼和十年开放磨砺,满洲里市已经成为一个蜚声中外的口岸名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我党与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满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1992年满洲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后,满洲里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与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形成了贸易、金融、运输、仓储等综合发展的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体系;构建起了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并存的对外贸易格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铁路、公路、管道和航空并举的立体化运输体系日臻完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异域风情游、跨国商务游、自然生态游并重的旅游产业框架正在形成。10年来,满洲里口岸共疏运进出口物资5500多万吨,上缴关税、代征税120多亿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日的满洲里正以中国改革的缩影、向北开放的窗口、亚欧陆桥的枢纽的崭新形象屹立于祖国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