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有什么特产小吃和特色美食?
本溪城虽不大,可美味却尤多本溪的美食极有当地特色,比如白肉酸菜血肠、长宽猪蹄等都是本溪久负盛名的传统美食。由于本溪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所以本溪美食的一大特色是少数民族的美食,其满族的粘豆包、朝鲜族的冷面、回族的烤羊腿等形成了本性美食的一大亮点。除了当地美食,在本溪天南海北的美食也都能找到,味道却不偏颇,叫人尽享饕餮之旅。
白肉酸菜血肠:
白肉酸菜血肠是满族传统食品,普遍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又是城乡居民杀年猪之后,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加水下锅,加入调料。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即成一菜。此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极高。
长宽猪蹄 :
长宽猪蹄系列产品乃祖传秘方配制,精心选料,细致加工而成,主要品种有:猪蹄、猪肚、猪肘、牛肉、兔、鸡脖等熏制品,该主品是燕东一绝,风味独特,具有咸鲜味醇酥嫩脱骨,柔韧适口,冬气 郁,四味无穷,老少皆宜。
刺嫩芽 :
刺嫩芽含有丰富的人参素,可以医治风湿、糖尿病、胃溃疡、白带等病症 ,有强身壮体之功效。刺嫩芽的嫩芽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
黄金肉:
“黄金肉”是满族古老的宫廷风味名菜,曾被列为满族珍馐第一味,自清朝建立以后,每临大典盛会,酒席宴前,第一道菜,必须要首先上黄金肉而这道美肴,据说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创制。
喇蛄豆腐 :
喇蛄多生于本溪山溪、河流的石下,形状颇似虾,有蟹身鱼尾之态。喇蛄豆腐的做法是把活喇蛄身上的甲壳除去,只留其中鲜嫩的蟥,用绞肉机将蟥绞烂,锅里放大油烧至滚沸。然后将蟥放入锅中爆炒,逐形成鲜红软嫩状,极似豆腐,因些而得名。然后加汤加菜调味。出锅后鲜红软嫩地喇蛄豆腐都浮在汤面上,鲜艳诱人。
粉条 :
粉条是本溪民间常用的副食,粉房是农村的副业。制粉条的原料很多,薯类作物如土豆、地瓜等,粮谷作物如小豆、绿豆、高粱等,凡富含淀粉的作物均可制粉。制粉的基本方法是:将制粉的原料磨成粉浆,通过滤布澄出水分成为粉面,叫粉坨,再兑进熟浆,用多孔的漏瓢漏入开水大锅中煮之,便成为粉条,粉条经过晾晒,捆成细把,就是干粉,冬天冻干的叫冻粉。粉渣可以喂猪。民间在炖菜、炒菜时,有的就要下些粉条。
太河宴太河宴即以本溪太子河之珍品为主料的名菜,是本溪著名烹调师张印、马俊清发明制作。由一组冷拼和八道热菜、一道汤、四道点心组成。是运用辽菜的独特烹调技法,经蒸、扒、烧、靠、炸、熘、炒、酿,把继承本地的传统菜肴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使太河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刀工精湛,烹技纯熟,造型美观大方,深得专家好评,并在1988年辽宁省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奖,辽宁科技出版社《辽宁名筵》上做了详尽的介绍。
大黄米干饭:
大黄米干饭是本溪农村昔时招待客人的上好主食。满族祖先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纬度高,日照长,无霜期短,而糜子又是长日照作物,生长期短,并且适宜在新开垦的生荒地上种植,将糜子种散播在生荒地上,勿须耕耘便可收获,省时省力。糜子经过加工去壳,便是大黄米。昔日稻米稀少,农村缺乏待客的食物,偶尔客来,农家以自产的大黄米加小豆或饭豆焖成干饭待客。至今非水稻生产区的农村,大黄米干饭仍是待客的主食。
春饼:
为汉族岁时传统食品,流行于本溪城乡,于立春之日尤为火爆。所谓春饼,是指一种用面粉烙成的薄饼。宋代《岁时广记》引唐代《四时宝镜》中记载:“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生菜指白苣、苦苣、莴苣之类蔬菜,皆不煮熟,而是生挼去汁,盐醋拌食。每逢立春之日,人们将生菜切细,以春饼卷着食用。清代以后,大都改用炒菜作馅。当时用酱薰、炉烧、盐腌的肉片或肉丝,拌以各种炒菜,以薄饼卷而食之。
煎饼:
煎饼是本溪地区的季节性主食。煎饼是山东人发明的,本溪的煎饼亦受山东的影响。做法是:以玉米 加少量黄豆,浸泡一昼夜后,磨成稀面。将铁鏊子烘热,手持刮板,将稀面均匀地摊于鏊子上刮薄,熟后将煎饼揭起,平放或卷叠。若包馅食之,柔脆可口。煎饼可以玉米、高粱、大米面、三合面为原料。一般都在农忙前做,有时候进山里干活要带午饭。叠几张煎饼,卷上大酱或大葱,用手帕或沙布一包就成,还不耽误干活。本溪地区昔日煎饼以碱厂最为有名。冬季里一般农家烙煎饼,一次要烙许多,置入仓房大缸中用雪冻之。
粘火勺:
火勺又称粘火烧、粘干粮。是以糯米、粘高梁米、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发酵和水洗之后,带水磨成粘面子,淋干后分成小团,按压成面饼,中间夹以煮熟的小豆加糖的豆沙馅,还有以烘熟的芝麻加些盐末当馅,叫芝麻盐。再压成小厚饼,上锅烙熟。此饼皮粘、馅甜,营养丰富,是冬季和春节期间民间的主食干粮。农家烙粘火勺,往往一次烙上数百个,烙好后,放仓房大缸中以雪冻之,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
粘豆包:
粘豆包是满族喜爱的粘食之一。其做法是:将粘玉米 或粘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水面,加适量玉米面,和匀。将小豆煮熟加糖,拌成豆沙。以面为皮,以豆沙为馅,放些白糖包成小馒头状,有的还将苏子叶裹在外面,放入笼屉中蒸熟,又香又甜又筋道的粘豆包就制成了。做粘豆包一般在冬季,每次做许多,放入仓房的大缸中,以雪冻之。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有的人家则把豆包包好后不马上蒸出来,而是先冻起来,现吃现蒸,味道新鲜。
打糕:
打糕顾名思义,就是打出来的一种糕点。是朝鲜族传统面食。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蒸熟成饭,然后放进专用的石臼、木臼或木槽,用棒棰舂打成糕团,之后切成块状,撒上红小豆面或黄豆面、绿豆面,加稀密白糖。除佐以豆面外,有的还喜欢放上松籽、栗子、红枣、芝麻等。打糕可蘸蜂蜜食用,十分可口。
粘糕:
粘糕为满族喜爱的粘食之一。用大黄米或粘高粱米及小豆制成,俗称撒粘糕或年糕。做法是:粘米淘净后加工成细面,将小豆烀成半熟。在大蒸锅内铺成蒸帘屉布,灶里柴火猛烧,先往屉布上撒一层面,看到那一处透上了热气,就用手轻轻地往那个地方再撒上薄薄的一层干面,不断透热气不断的薄薄的撒,这样撒的面成为半熟,差不多撒到2寸多厚时,再撒上一层小豆,掸上适量的水,盖上锅,蒸熟放凉后,切成片状冻起来,食用时,重新蒸一下即可。粘糕味腻如脂,又粘又香。
豆面折子:
豆面折子亦称豆面卷子,满族食品。每到春节或清明节,粘黄米浸泡后,磨成水面,加适量玉米面和匀蒸熟,擀成薄片,再将黄豆炒熟,磨成细面,均匀地撒在薄片上,然后卷好,切成段。将蒸熟的面饼切块取出,晾凉后做成饼,再将炒熟的黄豆磨成面,均匀地撒在黄米面饼上,卷起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这种食品,金黄柔软,粘而香甜,令人望而生欲,咬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
萨其玛:
萨其玛为满族传统糕点,现已驰名全国。其做法有两种,一种是与做打糕大致相同,即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棰反复桩打成面团,然后蘸白糖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洒上一层白糖即可。另一种做法是先将白面兑入鸡蛋、奶油等和匀揉好,擀成薄片,切成短细条,以油炸之。用冰糖熬制的糖稀,将面条拌匀,倒入铺有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的木槽内压平,切成方块形。这种点心甜美香洁,在满族点心中最受人们欢迎。
糖饺:
糖饺又称粉角,是满族喜爱的主食之一。其做法是:将玉米淀粉加温水和好,用手捏成饺子皮。以猪油、白糖、山核桃仁、芝麻、杏仁等调成馅儿。以皮包馅儿,捏成小小的三角形(俗称糖三角)或元宝形,摆放大盘子中,入屉蒸熟。这种糖饺,皮儿莹白呈半透明状,趁热吃进口中,馅儿又香又甜,可谓既好看又好吃,看见就想吃,吃过还想吃。
打算和男朋友从沈阳出发去本溪玩,我们都没去过本溪,所以想请去过的朋友给个好建议。
要去本溪的话,你可以做长途车!虎越,5爱市场汽车场,沈阳南站,都可以到的。车票20元一人,二十分钟一趟!一个小时就到了!一般中午出门就可以了!你想玩的时间久一些,早上出门也行!
中午走就先到水洞 一下午就够玩
然后去吃饭!
去关门山走快到的时候能看见个农家院 叫关山草堂 可以在那住 菜也干净 味也不错 价格不算贵
第二天早上去关门山 一上午时间在那玩 中午启程去温泉寺或汤沟选一个地方就好 我建议你去汤沟 在汤沟洗温泉 那附近也有饭店 就餐方便
水洞:在汽车站就可以直接坐车去水洞,车票:8.5元。30分钟能到了!
门票分为170元和190元两种。
170元:水洞、旱洞、地质博物馆、硅化木王国、保险;
190元:水洞、旱洞、地质博物馆、硅化木王国、玉金山生态园、太子河漂流、保险。
但是水洞里面很冷,温度在12度左右,别长太薄了!
个人建议你买190的门票!因为我觉得漂流很好玩!
关山门门票:60元。
看枫叶和森林公园都是指的关门山,关门山在小市(本溪县政府所在地)附近,里面有什么转心湖,杜鹃岭,枫林坡等!自己就可以找到!不用导游!
就在关门山旁边就是观音阁水库,也很好玩的。
如果在本溪市内住,黄金周前后估计一般标间怎么也要到150以上,普通双人间也要在80左右。如果是在旅游景点当地住,一个人15、20元的,就可以住一个农家旅店了,也不错。
本溪的特色小吃:
烤鱼、羊汤。外面小摊的就很正宗!不用去大饭店了! 尤其是在观音阁水库附近住,还能吃到当地的野生河鱼,味道不错啊。
另外那里有一种吃的叫“喇咕豆腐”,就是把小龙虾整个磨碎了,做成豆腐脑和鸡蛋膏的样子加上汤一起吃,价格比较贵,而且本人不太爱吃。建议品尝前慎重哦,呵呵。
鞍山、本溪的介绍
森林资源
本溪是辽宁省东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由以红松为主的原生植物群落演变成现在的天然次生林,植被属于长白植物区系混有华北区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共有木本植物47科100属251种。其中有大量红松、油松、落叶松以及柞、桦、椴、榆、柳等珍贵木材。全市林业用地985万亩,其中已利用林业用地698万亩,占全市林地比重80%。全市人均林业用地6.3亩/人,其中:桓仁县农村人均林地21.5亩/人,本溪县农村人均林地20.8亩/人。森林蓄积量2900万立方米,占辽宁省森林蓄积量的26%,森林覆盖率为70%,其中桓仁县、本溪县分别达到78%和76%。居辽宁首位,被称为辽宁省?quot;绿色屏障",对辽宁中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有着重大影响。
水资源
本溪水资源相对丰富,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条,主要有太子河、浑江、草河三大水系。年水资源储量为42.27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9.76亿立方米。地均每平方公里415676立方米表径流量,是全国地均每平方公里的1.5倍;每人年均地表流量2250立方米,与全国平均2237立方米差不多,是辽宁省的1.65倍。全市地下水总量为13.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83亿立方米。可开采的天然水资源量为25.42万立方米/日,现开采量约为3.8万立方米/日,仅占可开采量的14.4%,有85%的地下水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采利用,开发潜力很大。
本溪山区有利的地形条件,江河水流湍急、落差较大,全市水能蕴藏量67.7万千瓦时,有70余处可以修建电站,现已经开发水能量56.8万千瓦时。现有30余座大小水库,其中浑江水库、观音阁水库蓄水量,可分别达到34.6亿立方米和21.6亿立方米。全市拥有水面积23.5万亩,其中本溪、桓仁两县水面23万亩,已经开发22.9万亩。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水面0.39亩/人,每亩水面水产品产量19.8公斤。丰富的水资源为鱼类的自然繁殖、人工养殖提供了条件,本溪的河鱼品种很多,属当地特产鱼种有细鳞、重唇等,近年来,引进了美国的虹鳟鱼等多种冷水鱼种,生长状况良好,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另外,本溪还有冷泉80余处、温泉3处,可用于养殖名优特稀珍鱼和开发温泉疗养胜地。
本溪小市有什么好吃的?
你要不是小市的,那就不用问什么烤鱼。这些全国都差不多一个味。要想问点特色的。那就是羊汤,酱焖河鱼。这两个最有特色。还有就是笨鸡炖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