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德镇特产
1、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尤其以“白瓷”最为有名。白瓷的瓷质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2、鹅湖大米
鹅湖大米产自世界闻名瓷之源的高岭峰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鹅湖大米特有的内在品质,是省卫生安全食品。所产的大米米粒完整,光滑透明,饭爽适口,清香细润。
3、浮梁茶
浮梁县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设单位。在品牌宣传推介方面,浮梁县主动出去,积极运作。
4、瑶里嫩蕊
瑶里茶叶色泽嫩绿滋润,汤色清沏,叶底匀整;香气鲜嫩高爽,馥郁芳香,清香持久,属世界三大高香茶;滋味鲜爽,回味甘醇绵长;形态纤细匀称,条索紧细,白毫披露,银光隐翠。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茶叶有限公司的瑶里嫩蕊绿茶产品通过审查,被核准首批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5、海泡石
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的含水硅酸镁,通常呈白、浅灰、浅黄等颜色,不透明也没有光泽。它们有的形状像土块,有的成一个奇怪皮壳状或结核状。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们是由无数细丝聚在一起排成片状。海泡石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当它们遇到水时会吸收很多水从而变得柔软起来,而一旦干燥就又变硬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景德镇瓷器
二、景德镇有哪些民俗美食?
1.碱水粑
在当地很多店里都有卖碱水粑,听当地人说,最早是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有,现在一年都有卖。碱水粑做法很特别,也很简单,是用米和碱为原料,然后放到筛子上面去蒸,等熟了之后再切成片。可以跟其它东西炒,比如说腊肉,炒完之后很好吃。喜欢吃鸡蛋的人也可以把碱水粑跟蛋一起炒,味道非常好。碱水粑也是当地非常有名气的小吃,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还可以当成下酒的菜。

2.冷粉
冷粉可能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得到,但是在景德镇吃到的冷粉味道特别好。景德镇当地的冷粉,粉条会比别的地区的粉条粗一点,而且做法也不同,佐料也有当地特色。一般会有一些萝卜粒,葱花等。冷粉一般做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烫一两分钟就捞出来了,然后拌上调料,味道超好,吃上一大碗完全没问题。听说当地人只要出去外面一段时间,回来一定要吃一碗冷粉,味道让人回味。

3.瓷泥煨鸡
这道肉食制作方法很独特,上桌的鸡都是很完整的,是非常有名气的菜。煨鸡的香气很浓,鸡肉也都是很嫩的,一般都会很烂,吃的时候骨头很容易去掉,让人吃了还想再吃。瓷泥煨鸡之所以味道会那么好,是因为鸡的肚子里都会塞满佐料,而且是采用煨烤的方式,要花好几个小时,所以才会那么入味。

4.饺子粑
刚看到饺子粑的时候,以为是饺子,外形长得很像,但其实不是饺子,是当地的一种特色的小吃。饺子粑的皮非常薄,但是馅却很丰富。饺子粑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直接放到锅里,蒸熟了再吃,也可以炸着吃,而且口味也有多种,可选辣的或者是不辣的。蘸酱也有很多选择,可以是普通的蒜姜汁,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去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喜欢吃辣一定要提前说好,不然当地人一般都会做得很辣。饺子粑是非常值得品尝的特色小吃。

5.煎饼
煎饼每个地方都有,做法也不同,但是景德镇的煎饼绝对要尝一下。景德镇的煎饼都是用火炉煎熟的,颜色都很好看,让人有想吃的欲望。做好的煎饼咬下去外面很酥,里面又不会焦,口感很好。煎饼的口味也有很多种,有辣的也有甜味的,都很好吃,特别香。馅料也有很多种,特别是豆干做的馅,简单太美味。
三、江西景德镇的特色有哪些?
暑假的时候一个人走来走去最后就去了景德镇。呆了几天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最有特色的就是陶瓷了。先去市内陶瓷文化的参观,御窑厂是以前官窑旧址。瓷园,历史博览区,创意园三个地方异曲同工,都是体验式参观。还有陶瓷市集,陶瓷大学的学生会把自己做的拿出来卖,这个都是下午晚上摆摊。买了几个,留作纪念品非常不错。
四、景德镇的文化艺术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新中国建立后,对当时中华民国时期的陶瓷企业和作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1958年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高级陶瓷人才的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及陶瓷科研教育中心。 1985年9月26日,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景德镇的樟树干粗枝壮,冠大叶茂,体健寿高,苍劲古朴,姿态雄伟,它象征着瓷都历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市花。景德镇市的茶花,品种计有60多种以“赤丹”、“西施面”最为名贵,属中国稀有之品种。 赵慨(公元304-?) 字叔朋,河北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晋代陶工,景德镇瓷器师祖。早年在福建、浙江、江西为官,因不趋炎附势,疾恶如仇,得罪上司和僚属,遭奸臣所害,降职贬官,来到新平镇隐居。
何稠隋代著名建筑家,工艺家。隋代,何稠为研制琉璃瓦,曾专程前来景德镇进行试烧。经过反复试验使烧成温度大为提高,使景德镇陶瓷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陶玉唐武德(618-626)中昌南镇(今江西景德镇)人。将所造瓷载入关中,称为假玉器,具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闻天下。名曰陶窑,《浮梁县志》。
霍仲初昌南镇东山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进御”,使新平县昌南镇瓷器一举名天下。霍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霍窑”。
唐英(1682-1756年),清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
王步(1898-1968年),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
王大凡(1888-1961年),专攻陶瓷艺术创作,是一个多产的陶瓷艺术家。
刘仲卿(1898—1969年),9岁开始学艺,从事陶瓷艺术67年。
另外还有:刘雨岑(1904—1969年)、杨海生(1922—1970年)、徐播生(1891—1966年)、曾龙升(1900—1964年)、潘庸秉(1900—1961年)、龚耀庭(1910—1975年)、珠山八友,等等。
现今景德镇有许多工艺美术家在陶瓷美术创作领域: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唐自强,刘远长、汪洋、钟辉、钟剑、一鸣、魏卿、蓝国华、汪鹏、汪洲、谢勤、江立会、赵集富等等。截止2013年共6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该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陈志岁《景德镇》诗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朴实地纪载了“瓷都”的历史形迹,且写出了景德镇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卓越地位。
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于1958年,当地人称陶院,是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现分为新厂和湘湖两个校区。景德镇陶瓷学院共有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135人,其中正副教授400余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6位。
鉴于学院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中国陶瓷协会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在学院建立。 1.高岭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北50公里鹅湖镇高岭山,遗址分布在方圆10平方公顷的范围内。
2.三宝蓬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东南约12公里。
3.陈湾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约20公里鱼山乡陈湾村附近。
4.大洲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西北约45公里浮梁县黄坛乡境内,矿床属花岗岩风化残积型
5.马鞍山制匣土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2公里马鞍山。